忠臣之女謝妤因父親在朝堂之中過於剛正,被陷害牽扯進洵王謀反一案。其父自證清白自盡於牢中,謝家也因此被抄家流放。途中經過太原府下康平縣時,謝妤因假死而被掩埋,後被一上山砍柴的鰥夫救起收養,自此女扮男裝改名謝虞。


    想要為謝家翻案的謝妤從康平縣衙的捕快做起,因康平縣令傅林清廉獨立,被太原府一眾官員孤立的傅林十五年不曾升官,但謝妤深知傅林是一位好官,適逢朝廷派遣巡查欽差,期素來安穩的康平縣間卻接連出現兩樁命案,期盼以此可以讓傅大人升遷的謝妤抽絲剝繭,破解案情助其升遷。


    謝妤的忠心受到了欽差裴衡的青睞,有意提拔將其帶入京中,謝妤也在此機遇中開啟為謝家翻案的第一步。


    伴隨裴衡一路巡查,謝妤在前往鄭州府的途中,又破除了龍門石窟的詛咒一案,隨著此案被破解,眾人也隨之發現石窟下所隱藏的舊兵器庫,由於兵器上刻有洵王字樣且有使用痕跡,導致十年前洵王謀反一案再一次被提及。


    被皇帝委以重任的裴衡再度接手此案,以徹底清剿還可能存在的謀反逆臣。為替滿門翻案的謝妤跟隨在裴衡左右,於國朝各地調查,在調查舊事的過程裏,多次偵破案情的謝妤也逐漸引起裴衡的興趣。


    得知當年流放在外的兄弟姐妹還尚在人世,謝妤鼓動裴衡前往流放之地調查,與家人再度重逢的謝妤卻在此時被裴衡發現了真實身份。深知裴衡性格的謝妤以為此時在劫難逃,不曾想裴衡卻協助她隱瞞了下去,謝妤感動之餘,才知曉裴衡與自家早有淵源,原來裴衡年少時對剛正不阿的謝父甚為尊敬,因身份緣故,曾化名趙敬前去謝家。謝父對其頗為器重,不料卻引起謝妤兄弟不滿,意欲捉弄裴衡,導致裴衡在謝家受傷。而謝妤因受謝父喜愛,替兄長承擔責罰。且裴衡離開謝家後,擔憂自己的傷勢會導致謝父被牽連,是以再未與謝家往來。


    謝家被陷害卷入洵王謀反之案,也正因裴衡的緣故,使自己的父親在朝堂替謝家求情,才換來謝家滿門抄家流放。


    謝妤也在與裴衡的朝夕相處間萌生情愫,她期盼一日謝家翻案,自己便可堂堂正正與裴衡在一起。與此同時,謝家被牽連謀反的案情也有所進展,當年謝家與洵王的往來書信重新被找到,謝妤認出上麵的筆跡果然是謝父親筆,一直以為堅定認為謝家蒙冤的謝妤備受打擊,無法相信父親當真參與謀反一案。


    喪失信仰的她逐漸消沉,自認罪臣之女的自己徹底不敢將心中的情愫吐露出來,決定與裴衡分道揚鑣。


    察覺到謝妤心思的裴衡與謝妤攤牌,並向其展示了自己的發現,證明謝父當年雖與洵王通信,但二人皆是被奸人陷害,洵王等人也是遭人陷害,並非有謀反之心。


    探查出這些的謝妤備受鼓舞,下定決心要徹底為當年洵王謀反之事的所有人翻案,殊不知卻意外發現陷害洵王謀反之人便是當今陛下,隻為鏟除爭鬥異己。


    皇帝知曉洵王無辜,龍門石窟下的兵器庫也是為陷害洵王而製。原本忘記此事的皇帝發覺兵器庫當真有使用痕跡後擔憂當真有人謀反,這才委任裴衡假借調查當年事為其揪出朝堂之上當真存有謀反之心的逆賊。


    與此同時,關外異動,裴衡謝妤二人落難關外被俘。


    流落在關外的謝妤在此期間確定朝堂之上有人通敵叛國,順藤摸瓜之下,謝妤最終查到了通敵之人,此人竟是裴衡之父。


    原來十年前陷害洵王的兵器庫便是裴衡之父受皇帝之命所造,也由此萌生出造反的念頭。


    危難之際,謝妤挺身救出裴衡。最終一切真相大白,謝家沉冤昭雪。


    看透朝堂險惡的裴衡與謝妤,最終辭官歸隱。


    大結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屬下每天都想要翻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琳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琳琅並收藏屬下每天都想要翻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