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大門敞著,楊阿嬤正在裏頭搓衣裳,姚沐兒進院打了個招唿。
「沐哥兒來了。」楊阿嬤擦著手,起身要去屋裏給他倒水喝。
姚沐兒沒讓,「楊阿嬤您別忙活了,我來是想跟您借點羊奶,方才在後山撿了幾隻狗崽,才半個月大眼睛都沒睜開呢。」
「喲,這麽小可餵不了糧食。」
「是呢,這不就到您這來了。」
「成,我喚小山來給你擠。」楊阿嬤笑著說,「那母羊一直是他餵的,誰擠奶都不成,隻認他。」
楊山在張獵戶那幫著做竹筒,兩家離得不遠,楊阿嬤到院外喊一嗓子,便將人喊了迴來。
片刻後,楊山端著一大碗羊奶從羊圈出來。
「叔麽,一碗夠不?」
姚沐兒接過碗道:「夠了。」
楊山好奇狗崽長啥樣,得到奶奶同意,跟著一起去瞧狗崽。
三隻狗崽長得不算小,隻是肚子癟癟的,姚沐兒抱起來挨個餵飽,不一會兒便擠在一起哼哼唧唧睡過去。
「小狗崽們好可愛。」三個小的圍著竹筐,對狗崽們摸了又摸。
「是狼犬。」沈季青拴好牛車,探頭道。
姚沐兒一臉驚喜,「怪不得同普通狗崽長得有些不一樣,原來是小狼犬!」
見夫郎高興,沈季青翹起嘴角說:「養著吧,長大能幫著看家護院。」
「好。翠荷嬸子你家要一隻不?三隻我們也養不了。」
姚翠荷有些猶豫,狼犬可比普通狗吃得多,要想養好更得精心伺候著,不說頓頓有肉,隔三岔五也得餵一迴。
「奶奶,就養一隻行不行?林哥兒以後少吃點,把餅子讓給嗷嗚。」
就這麽一會兒工夫,小傢夥已經把名兒都起好了。
虎子也想養,跟著弟弟後頭道:「我的餅子也分給嗷嗚吃。」
「成,既然你倆都喜歡,那就養。」
姚翠荷見孫子喜歡,哪還忍心阻止,左右一隻大狗還能把家吃垮不成,而且狼犬忠心,家裏養了那些兔子,有了嗷嗚往後就不用擔心被人惦記了。
「好耶~」兩個小的雀躍歡唿。
楊山瞧完狗崽沒走,幾個小的玩了會兒,眼瞅著要到吃晌午飯,不等姚沐兒留,楊山便一溜煙跑遠了。
姚翠荷撿著餅子,嘆道:「這孩子懂事得讓人心疼。」
姚沐兒喚來夫君,拎了些糕點送去,小孩跑太快,沒來得及說。
沈季青把糕點送去,迴來正好開飯。
今天蒸了餅子,炒了臘肉蠶豆,還有兩大碗雞蛋醬,累了一上午,漢子們吃得狼吞虎咽,片刻便拍著肚子打起嗝。
中秋過後天兒涼不少,但大中午的日頭還是有些曬,一群人吃完飯坐在棚子下納涼。
樹蔭底下,姚沐兒用指頭逗著兩隻狗崽,沈季青在一旁看著。
「想好名字沒?」他問夫郎。
姚沐兒指著爪子上帶著一點雜毛的狗崽說:「這隻叫小白,那隻黑不溜秋的叫小黑。」
沈季青道:「好聽。」
姚沐兒:「……」
他隨便取的。
於是兩隻威風凜凜的狼犬,名字便這麽草率地定下了。
又過幾日,姚沐兒到鎮上送兔子,剛跳下牛車便被秋哥兒拉過去嘀咕:「滿春樓馬上就能裝修好,聽說過幾日就要開張營業了。」
姚沐兒抱著兔籠道:「無妨,咱們做好自己分內之事就好。」
沈秋點頭,但還是有些沒底,擔心新東家跟那個柳胖子一樣,是個見不得旁人好的,索性幾天過去相安無事,鋪子裏生意依舊紅火。
-
九月初一,霜降。
天氣終於涼爽起來,百姓們換上秋衣,坐在鋪子裏頭,點上一盤辣炒兔肉,吃得過癮極了。
因著天氣轉涼,食肆裏不再供應冷食,買涼粉的食客少了三四成,每日隻用熬一桶半就成。
今日歇業後,沈氏跟兩個小的吃過晚食,一起將銅板數出來。
「比昨天少了一百來文,往常最多相差五十,今天怎麽會差這麽些?」沈秋捏著銅板道。
姚青雲擰著眉毛,「珍饈樓今日開業,找了十來個夥計到街上呦嗬,好些食客都被截了去。」
沈氏串著銅板安撫:「百姓選吃食鋪子一是看價錢,二是看味道,那珍饈樓價錢定得不高,又是新酒樓,大傢夥想去嚐嚐新鮮再正常不過。要是味道合心意,多光顧個幾迴,不合心意,下次定然不會再去。」
說著將串好的銅板擱進錢箱裏。
「就當滿春樓翻修後,找了新廚子重新開業了,咱鋪子也有不少迴頭客,再加上沐哥兒跟秋哥兒的手藝,不愁賺不到銀錢。」
「大娘說得對。」
提起嫂夫郎的手藝,沈秋是一百個放心,什麽珍饈樓、明玉軒,做的東西沒自家嫂夫做的一半好吃。
事實上秋哥兒連明玉軒的門都沒進過……
「大娘,我跟青雲去熬涼粉了。」
「去吧。」
明日開業要用的食材已經備好,熬完涼粉,兩人便各自迴屋睡下了。
誰料第二日鋪子裏生意更差了,隻賺到四百來個銅板,再這樣降下去本錢都賺不迴。
今日陳家四口沒走,一家子坐在一處,共同商量對策。
沈文茹說著打聽來的消息:「我托人打聽了,珍饈樓的廚子是東家打府城請來的,聽說祖上在禦膳房當過差,被皇帝老爺稱讚過的,東家特意找人走街串巷大肆宣揚此事,大傢夥哪裏吃過府城菜,廚子名氣又大,再加上他家菜價定得跟咱差不多,好些食客都樂意捧場。」
「沐哥兒來了。」楊阿嬤擦著手,起身要去屋裏給他倒水喝。
姚沐兒沒讓,「楊阿嬤您別忙活了,我來是想跟您借點羊奶,方才在後山撿了幾隻狗崽,才半個月大眼睛都沒睜開呢。」
「喲,這麽小可餵不了糧食。」
「是呢,這不就到您這來了。」
「成,我喚小山來給你擠。」楊阿嬤笑著說,「那母羊一直是他餵的,誰擠奶都不成,隻認他。」
楊山在張獵戶那幫著做竹筒,兩家離得不遠,楊阿嬤到院外喊一嗓子,便將人喊了迴來。
片刻後,楊山端著一大碗羊奶從羊圈出來。
「叔麽,一碗夠不?」
姚沐兒接過碗道:「夠了。」
楊山好奇狗崽長啥樣,得到奶奶同意,跟著一起去瞧狗崽。
三隻狗崽長得不算小,隻是肚子癟癟的,姚沐兒抱起來挨個餵飽,不一會兒便擠在一起哼哼唧唧睡過去。
「小狗崽們好可愛。」三個小的圍著竹筐,對狗崽們摸了又摸。
「是狼犬。」沈季青拴好牛車,探頭道。
姚沐兒一臉驚喜,「怪不得同普通狗崽長得有些不一樣,原來是小狼犬!」
見夫郎高興,沈季青翹起嘴角說:「養著吧,長大能幫著看家護院。」
「好。翠荷嬸子你家要一隻不?三隻我們也養不了。」
姚翠荷有些猶豫,狼犬可比普通狗吃得多,要想養好更得精心伺候著,不說頓頓有肉,隔三岔五也得餵一迴。
「奶奶,就養一隻行不行?林哥兒以後少吃點,把餅子讓給嗷嗚。」
就這麽一會兒工夫,小傢夥已經把名兒都起好了。
虎子也想養,跟著弟弟後頭道:「我的餅子也分給嗷嗚吃。」
「成,既然你倆都喜歡,那就養。」
姚翠荷見孫子喜歡,哪還忍心阻止,左右一隻大狗還能把家吃垮不成,而且狼犬忠心,家裏養了那些兔子,有了嗷嗚往後就不用擔心被人惦記了。
「好耶~」兩個小的雀躍歡唿。
楊山瞧完狗崽沒走,幾個小的玩了會兒,眼瞅著要到吃晌午飯,不等姚沐兒留,楊山便一溜煙跑遠了。
姚翠荷撿著餅子,嘆道:「這孩子懂事得讓人心疼。」
姚沐兒喚來夫君,拎了些糕點送去,小孩跑太快,沒來得及說。
沈季青把糕點送去,迴來正好開飯。
今天蒸了餅子,炒了臘肉蠶豆,還有兩大碗雞蛋醬,累了一上午,漢子們吃得狼吞虎咽,片刻便拍著肚子打起嗝。
中秋過後天兒涼不少,但大中午的日頭還是有些曬,一群人吃完飯坐在棚子下納涼。
樹蔭底下,姚沐兒用指頭逗著兩隻狗崽,沈季青在一旁看著。
「想好名字沒?」他問夫郎。
姚沐兒指著爪子上帶著一點雜毛的狗崽說:「這隻叫小白,那隻黑不溜秋的叫小黑。」
沈季青道:「好聽。」
姚沐兒:「……」
他隨便取的。
於是兩隻威風凜凜的狼犬,名字便這麽草率地定下了。
又過幾日,姚沐兒到鎮上送兔子,剛跳下牛車便被秋哥兒拉過去嘀咕:「滿春樓馬上就能裝修好,聽說過幾日就要開張營業了。」
姚沐兒抱著兔籠道:「無妨,咱們做好自己分內之事就好。」
沈秋點頭,但還是有些沒底,擔心新東家跟那個柳胖子一樣,是個見不得旁人好的,索性幾天過去相安無事,鋪子裏生意依舊紅火。
-
九月初一,霜降。
天氣終於涼爽起來,百姓們換上秋衣,坐在鋪子裏頭,點上一盤辣炒兔肉,吃得過癮極了。
因著天氣轉涼,食肆裏不再供應冷食,買涼粉的食客少了三四成,每日隻用熬一桶半就成。
今日歇業後,沈氏跟兩個小的吃過晚食,一起將銅板數出來。
「比昨天少了一百來文,往常最多相差五十,今天怎麽會差這麽些?」沈秋捏著銅板道。
姚青雲擰著眉毛,「珍饈樓今日開業,找了十來個夥計到街上呦嗬,好些食客都被截了去。」
沈氏串著銅板安撫:「百姓選吃食鋪子一是看價錢,二是看味道,那珍饈樓價錢定得不高,又是新酒樓,大傢夥想去嚐嚐新鮮再正常不過。要是味道合心意,多光顧個幾迴,不合心意,下次定然不會再去。」
說著將串好的銅板擱進錢箱裏。
「就當滿春樓翻修後,找了新廚子重新開業了,咱鋪子也有不少迴頭客,再加上沐哥兒跟秋哥兒的手藝,不愁賺不到銀錢。」
「大娘說得對。」
提起嫂夫郎的手藝,沈秋是一百個放心,什麽珍饈樓、明玉軒,做的東西沒自家嫂夫做的一半好吃。
事實上秋哥兒連明玉軒的門都沒進過……
「大娘,我跟青雲去熬涼粉了。」
「去吧。」
明日開業要用的食材已經備好,熬完涼粉,兩人便各自迴屋睡下了。
誰料第二日鋪子裏生意更差了,隻賺到四百來個銅板,再這樣降下去本錢都賺不迴。
今日陳家四口沒走,一家子坐在一處,共同商量對策。
沈文茹說著打聽來的消息:「我托人打聽了,珍饈樓的廚子是東家打府城請來的,聽說祖上在禦膳房當過差,被皇帝老爺稱讚過的,東家特意找人走街串巷大肆宣揚此事,大傢夥哪裏吃過府城菜,廚子名氣又大,再加上他家菜價定得跟咱差不多,好些食客都樂意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