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瘡算啥病,挺挺就過去了。」
「藥太貴俺可買不起,俺還指著修河道賺來的銀錢,蓋房子娶媳婦兒呢。」
「俺不怕濕瘡,忍住不抓破就成。」
沈季青道:「濕瘡不可怕,可怕的是病變。」
幾個上了年紀的叔伯聽了,用敗家的語氣教訓道:「現在的年輕漢子真是半點苦吃不得,一點濕瘡都得喝藥,家裏有錢燒的。」
「可不,就沒聽說過哪家漢子得濕瘡沒的。」
第51章 擺攤
「老楊叔你沒見過不代表沒有,再說買不買藥全看個人,沈頭兒又沒逼著大家買,他也隻是好心提醒咱一句。」
「沈頭兒可是上過戰場見過世麵的,有些連府城都沒去過的就別出來指手畫腳,倚老賣老了。」
沈季青對幾個叔伯的話充耳不聞,以他為首的兩個年輕漢子忍不住開口嗆了句,幾個上了年紀的老漢被小輩出言頂撞,氣得老臉通紅,指著兩人你了半晌,愣是一句話都說不出,實在氣不過,咒罵了嘴「沒教養的東西」。
「老楊叔你咋罵人嘞?」
「要不是楊武昨兒拉了您一把,您早被河水沖走了!」
「就是,人家都說年紀越大活得越明白,您反而越活心眼兒越小了。」
又有幾人站出來幫腔,老楊頭氣得白眼珠子一翻,眼看就要撅過去,沈季青一個眼神過去,幾個年輕漢子立馬撓著後腦勺認錯。
在這挖河道一幹就是一整日,兩百號人擠在一處,自是少不了摩擦,年輕漢子之間小打小鬧沒啥,上了年紀的老漢身子骨弱,萬一氣出個好歹就麻煩了。
「幾個沒斷奶的小娃子,你跟他們置啥氣。」老鄭頭拍著楊老漢背,給他順著氣。
楊武撇嘴,不服氣地嘀咕了句:「你才沒斷奶呢,倚老賣老的老傢夥。」
扭頭見沈季青拔開另一個竹筒,瞪著眼睛好奇道:「沈頭兒,你這是帶的啥吃食,還冒著熱氣兒嘞!」
「啥眼神兒,這分明是涼氣兒。」
「我知道,這是姚記的冰鎮涼粉,有鹹口跟甜口,裏頭蓋了一層厚厚的碎冰,這時節來上一碗,冰涼爽口,得勁兒著呢!」
「擱了一上午還冒涼氣兒,這得放了多少冰哦。」
「一碗冰鎮涼粉三文,加冰四文,這麽多冰怕是要五六文吧。」
「要啥銀錢,姚記食肆就是沈頭兒跟他夫郎開的。」
「啥,姚記竟是沈頭兒開的?」
「既然如此,沈頭兒為啥還來幹這苦差事,食肆一日的進帳,抵得上挖河道好幾日工錢!」
「那可是四十兩,尋常吃食鋪子四五個月才能賺出來,況且挖河道風險不大,不值當用那些銀錢抵。」
「四十兩,俺這輩子都沒見過這些銀錢,怕是家裏有金山銀山的地主老爺,才能眼也不眨地掏出來吧。」
姚沐兒確實想過用銀錢抵,現下家裏有銀錢,夫君完全可以不受那個罪,至於蓋房子可以緩緩再說,鋪子每日進帳比旁人想得多,四十兩仨月便能掙迴來。
但是沈季青沒答應,一家人起早貪黑賺來的銀錢,咋可能捨得就這麽花了,挖河道挺好的,源陽縣八個鎮子的百姓聚在一起,能打聽到不少消息。
「你說那冰鎮涼粉是啥滋味,俺們鎮子上也有賣的,但是一碗要五六文,俺沒捨得買。」
「沈頭兒家開的吃食鋪子隻賣四文,不放冰三文,等空閑了也去買碗嚐嚐。」
「大熱天的,要是咱也能吃上就好了。」
聽幾個漢子這麽說,沈季青開了口:「大傢夥要是想吃,迴頭我跟夫郎商量商量,每日往河道這頭送些。」
「沈頭兒說得可是真的?咱們買的也能加那麽些冰?」
「傻啊你,多加冰涼粉就少了。」
「嶺水鎮離源陽河將近三十裏路,要兩個時辰才能到,這麽遠送來也賣四文錢一碗?」有漢子問。
沈季青道:「對,價錢不變。」
「那成,在河道做工每日能賺五十文,花個三四文買碗涼粉消消暑,還是能吃得起的。」
「太好了,這天兒熱死個人,最是適合吃冷食。」
「可不,我前些日子剛在鋪子裏吃過,一口涼粉混著碎冰下肚,甜滋滋涼絲絲,別提多舒坦!」
一群人饞得吞口水,恨不得太陽立馬落山,倒頭睡上一覺,睜眼就能吃上那甜滋滋涼絲絲的冰鎮涼粉。
戌時太陽快落山,幾個衙役敲響銅鑼,提醒眾人放工迴家。
河道附近搭了臨時住所,家離遠的可以留宿縣裏,但吃食需得自備,即便如此,也替百姓解決了不少麻煩,大家平日裏幹活沒少誇新任縣令是個好官。
這頭沈季青領了工錢,跟五六個同鎮的漢子,坐著牛車一同迴了嶺水鎮,沈大成沒迴,在縣裏住下了。
官道平坦,到嶺水鎮隻用了一個半時辰。
「走了,沈頭兒。」
一行人在巷口分開,沈季青趁著月色走了半炷香,方才瞧見食肆跟前掛著的招幌。他走上前,不等叩門,便見夫郎推開門,用一雙明亮的眸子瞧著自己。
「我算著時辰也該迴來了。」姚沐兒笑著把人拉進屋,「餓了吧,灶房裏熱著菜呢,我這就去端來。」
沈季青吃飯時,姚沐兒便坐在一旁,在漢子身上來迴打量,見夫君人好好的沒受啥傷,拳頭一鬆,放下心來。
「藥太貴俺可買不起,俺還指著修河道賺來的銀錢,蓋房子娶媳婦兒呢。」
「俺不怕濕瘡,忍住不抓破就成。」
沈季青道:「濕瘡不可怕,可怕的是病變。」
幾個上了年紀的叔伯聽了,用敗家的語氣教訓道:「現在的年輕漢子真是半點苦吃不得,一點濕瘡都得喝藥,家裏有錢燒的。」
「可不,就沒聽說過哪家漢子得濕瘡沒的。」
第51章 擺攤
「老楊叔你沒見過不代表沒有,再說買不買藥全看個人,沈頭兒又沒逼著大家買,他也隻是好心提醒咱一句。」
「沈頭兒可是上過戰場見過世麵的,有些連府城都沒去過的就別出來指手畫腳,倚老賣老了。」
沈季青對幾個叔伯的話充耳不聞,以他為首的兩個年輕漢子忍不住開口嗆了句,幾個上了年紀的老漢被小輩出言頂撞,氣得老臉通紅,指著兩人你了半晌,愣是一句話都說不出,實在氣不過,咒罵了嘴「沒教養的東西」。
「老楊叔你咋罵人嘞?」
「要不是楊武昨兒拉了您一把,您早被河水沖走了!」
「就是,人家都說年紀越大活得越明白,您反而越活心眼兒越小了。」
又有幾人站出來幫腔,老楊頭氣得白眼珠子一翻,眼看就要撅過去,沈季青一個眼神過去,幾個年輕漢子立馬撓著後腦勺認錯。
在這挖河道一幹就是一整日,兩百號人擠在一處,自是少不了摩擦,年輕漢子之間小打小鬧沒啥,上了年紀的老漢身子骨弱,萬一氣出個好歹就麻煩了。
「幾個沒斷奶的小娃子,你跟他們置啥氣。」老鄭頭拍著楊老漢背,給他順著氣。
楊武撇嘴,不服氣地嘀咕了句:「你才沒斷奶呢,倚老賣老的老傢夥。」
扭頭見沈季青拔開另一個竹筒,瞪著眼睛好奇道:「沈頭兒,你這是帶的啥吃食,還冒著熱氣兒嘞!」
「啥眼神兒,這分明是涼氣兒。」
「我知道,這是姚記的冰鎮涼粉,有鹹口跟甜口,裏頭蓋了一層厚厚的碎冰,這時節來上一碗,冰涼爽口,得勁兒著呢!」
「擱了一上午還冒涼氣兒,這得放了多少冰哦。」
「一碗冰鎮涼粉三文,加冰四文,這麽多冰怕是要五六文吧。」
「要啥銀錢,姚記食肆就是沈頭兒跟他夫郎開的。」
「啥,姚記竟是沈頭兒開的?」
「既然如此,沈頭兒為啥還來幹這苦差事,食肆一日的進帳,抵得上挖河道好幾日工錢!」
「那可是四十兩,尋常吃食鋪子四五個月才能賺出來,況且挖河道風險不大,不值當用那些銀錢抵。」
「四十兩,俺這輩子都沒見過這些銀錢,怕是家裏有金山銀山的地主老爺,才能眼也不眨地掏出來吧。」
姚沐兒確實想過用銀錢抵,現下家裏有銀錢,夫君完全可以不受那個罪,至於蓋房子可以緩緩再說,鋪子每日進帳比旁人想得多,四十兩仨月便能掙迴來。
但是沈季青沒答應,一家人起早貪黑賺來的銀錢,咋可能捨得就這麽花了,挖河道挺好的,源陽縣八個鎮子的百姓聚在一起,能打聽到不少消息。
「你說那冰鎮涼粉是啥滋味,俺們鎮子上也有賣的,但是一碗要五六文,俺沒捨得買。」
「沈頭兒家開的吃食鋪子隻賣四文,不放冰三文,等空閑了也去買碗嚐嚐。」
「大熱天的,要是咱也能吃上就好了。」
聽幾個漢子這麽說,沈季青開了口:「大傢夥要是想吃,迴頭我跟夫郎商量商量,每日往河道這頭送些。」
「沈頭兒說得可是真的?咱們買的也能加那麽些冰?」
「傻啊你,多加冰涼粉就少了。」
「嶺水鎮離源陽河將近三十裏路,要兩個時辰才能到,這麽遠送來也賣四文錢一碗?」有漢子問。
沈季青道:「對,價錢不變。」
「那成,在河道做工每日能賺五十文,花個三四文買碗涼粉消消暑,還是能吃得起的。」
「太好了,這天兒熱死個人,最是適合吃冷食。」
「可不,我前些日子剛在鋪子裏吃過,一口涼粉混著碎冰下肚,甜滋滋涼絲絲,別提多舒坦!」
一群人饞得吞口水,恨不得太陽立馬落山,倒頭睡上一覺,睜眼就能吃上那甜滋滋涼絲絲的冰鎮涼粉。
戌時太陽快落山,幾個衙役敲響銅鑼,提醒眾人放工迴家。
河道附近搭了臨時住所,家離遠的可以留宿縣裏,但吃食需得自備,即便如此,也替百姓解決了不少麻煩,大家平日裏幹活沒少誇新任縣令是個好官。
這頭沈季青領了工錢,跟五六個同鎮的漢子,坐著牛車一同迴了嶺水鎮,沈大成沒迴,在縣裏住下了。
官道平坦,到嶺水鎮隻用了一個半時辰。
「走了,沈頭兒。」
一行人在巷口分開,沈季青趁著月色走了半炷香,方才瞧見食肆跟前掛著的招幌。他走上前,不等叩門,便見夫郎推開門,用一雙明亮的眸子瞧著自己。
「我算著時辰也該迴來了。」姚沐兒笑著把人拉進屋,「餓了吧,灶房裏熱著菜呢,我這就去端來。」
沈季青吃飯時,姚沐兒便坐在一旁,在漢子身上來迴打量,見夫君人好好的沒受啥傷,拳頭一鬆,放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