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著,與文序有過交集的張管家端著一股冒著熱氣的薑茶過來了:「果然是公子,門房老盧說您來了,我還有些不敢相信呢!」
「公子快喝杯薑茶暖暖身子,三月春風也不都是好相與的。當心著涼。」
文序從踏進盧府開始,就被三撥人念叨著衣服穿太少,容易著涼,這種類似家人的關心讓他有些新奇,等溫熱的薑茶被塞到手裏,他才發現自己的指尖確實有些涼。
張夫人威脅道:「快點喝了,不然生病了,幹娘可不讓你又迴船上吹風。」
文序笑著把微燙的薑茶一飲而盡,一股蒸騰的熱意從腹中蔓延到身體各處,「幹娘可別嚇我,我可是要趕著迴上京城的。」
張夫人早從信中得知文序會在三月時路過江城,到時候會來府上看望他,卻不知道這個幹兒子要去何處,隻當他如普通商人一般去某個地方經商罷了,如今聽到文序要去的是上京城,心裏忍不住咯噔一下。
「為何要去上京城?是有什麽買賣要做嗎?還迴遼風府嗎?」
「唔,皇上下了聖旨要梟王要迴上京城,我自然得迴去。」文序含糊道,「畢竟迴了那邊,有王妃在,我的生意也好做不少。」
「遼風府應該還會去,不過是做生意的時候才會走一趟,等迴上京城後我就給您來信,以後幹娘有事可讓人去上京城尋我。」
張夫人早就認定文序是『梟王妃』的族地,聞言也不覺得奇怪了,「也是,能在上京城做買賣,可比在北地賺頭多。」
「我也這麽想的。」文序點頭道。
這次過來,他也是順路來看看張夫人,算是兌現他對盧泠鳶的承諾,得知因為揭發遼風府巡撫官商勾結一事,盧大人的年終評級得了個優等,過兩年有望調迴上京城後,文序也就放心了。
張夫人是把文序當成小輩看待,尤其是收到了女兒的來信,更加把這個義子放在心上,更何況文序長得好看,在一眾擦脂抹粉的哥兒裏也是顏色上乘,張夫人就更喜歡了。
得知因為等自己,張夫人中午並沒有用午膳後,文序陪著對方吃了一頓飯,沒有外人在,也不用顧及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兩人聊了許久,直到飯後不久,等候在亭子外的烏榆提醒他時間快到了。
「去吧去吧,別耽誤了時辰。」張夫人也沒有強留,隻叮囑道,「到了上京城記得給幹娘來一封信報平安。」
「好,您跟……盧大人,保重身體。」
大概是知道他卡頓了一下是什麽意思,張夫人笑得十分開心,親自把文序送到門外,等人走遠了,才迴了府邸。
「給家裏去封信,就說我義子要去上京城了,讓家裏看著點。」
盧府二管家心領神會:「小的省得,一會就差人將信送到商行領事手中,讓他拿迴上京城。」
「嗯,雖說有梟王妃和丞相府在,序兒應該出不了什麽事,可是我瞧丞相府也不太靠得住。」張夫人眉眼間劃過一抹嫌棄。
「可不是嘛。」二管家應和一聲,「您放心,收到信後,家裏老爺夫人肯定知道怎麽做。」
去年來參加外甥女婚宴的張家舅舅迴去後,立刻把婚宴上的事和二老說了,同時也說了妹妹認了個幹兒子的事,知道自家隨著夫君外派的女兒在外麵認了個幹兒子,張家夫婦連忙來信詢問。
張夫人幹脆將從遼風府迴來的二管家派迴去向二老說明情況,張家老爺子知道了女兒的初衷是為了搭上梟王府這條線,立刻派人去查了。
他們一介商人自然查不到官家的事,也不知道文序到底是文家誰的孩子,但是當初文丞相在兒子女兒出嫁後不久,立刻大張旗鼓地將兒子剔出族譜,宣布斷絕父子關係這件事事,當時可是上京城人人都知道的。
所以張家老爺子覺得文丞相這個人不太行,做事太難看了,還不如他一個商人會做事。
你想攀上太子,和梟王劃清界限,那也不必如此激進啊!如今聖上身體還好著呢,梟王爺也正年輕,等輪到太子繼位,說不準還會繼續重用梟王,文丞相二話不說就和嫁給梟王的兒子斷絕關係,可見這個兒子在他心中的地位。
或許其他人可能會從文丞相的舉動中認為以後太子肯定能登大寶,也以為太子和梟王爺不合。但是在經歷過前朝和天臨帝起義的張老爺子看來,文丞相屬實是鼠目寸光。
梟王府是那麽容易倒的?
也因此張老爺子讓二管家迴江城,把這件事告知張夫人,還給了一句文家靠不住的評語。
如今文序要迴上京城,張夫人自覺占了幹娘的身份,多少得照顧一下這個幹兒子,文序要在上京城做買賣,遇到事情總不好一直去找梟王妃,文家又是個靠不住的,那還不如張家這種商人世家。
「信送快一些,別到時候序兒有事找不到人搭把手。」張夫人迴到小亭子裏,摒退了唱曲兒的人,慢悠悠道,「好歹我也是巡撫夫人,我的幹兒子,可不能平白被人欺負了。」
二管家知道她話裏的意思,轉頭就寫了一封信交給江城的張家商隊,讓他們將信帶迴去給張家人,不得不說,張夫人這一舉動,倒在後來幫了文序不小的忙。
此時的文序並不知道張夫人的想法,迴到碼頭後,一眼就看到四個孩子蹲在路牙子上吃麵。
「這……怎麽迴事?」怎麽連青石也下船了?碼頭臨水風大,別迴頭還沒好全的身體又著涼。
「公子快喝杯薑茶暖暖身子,三月春風也不都是好相與的。當心著涼。」
文序從踏進盧府開始,就被三撥人念叨著衣服穿太少,容易著涼,這種類似家人的關心讓他有些新奇,等溫熱的薑茶被塞到手裏,他才發現自己的指尖確實有些涼。
張夫人威脅道:「快點喝了,不然生病了,幹娘可不讓你又迴船上吹風。」
文序笑著把微燙的薑茶一飲而盡,一股蒸騰的熱意從腹中蔓延到身體各處,「幹娘可別嚇我,我可是要趕著迴上京城的。」
張夫人早從信中得知文序會在三月時路過江城,到時候會來府上看望他,卻不知道這個幹兒子要去何處,隻當他如普通商人一般去某個地方經商罷了,如今聽到文序要去的是上京城,心裏忍不住咯噔一下。
「為何要去上京城?是有什麽買賣要做嗎?還迴遼風府嗎?」
「唔,皇上下了聖旨要梟王要迴上京城,我自然得迴去。」文序含糊道,「畢竟迴了那邊,有王妃在,我的生意也好做不少。」
「遼風府應該還會去,不過是做生意的時候才會走一趟,等迴上京城後我就給您來信,以後幹娘有事可讓人去上京城尋我。」
張夫人早就認定文序是『梟王妃』的族地,聞言也不覺得奇怪了,「也是,能在上京城做買賣,可比在北地賺頭多。」
「我也這麽想的。」文序點頭道。
這次過來,他也是順路來看看張夫人,算是兌現他對盧泠鳶的承諾,得知因為揭發遼風府巡撫官商勾結一事,盧大人的年終評級得了個優等,過兩年有望調迴上京城後,文序也就放心了。
張夫人是把文序當成小輩看待,尤其是收到了女兒的來信,更加把這個義子放在心上,更何況文序長得好看,在一眾擦脂抹粉的哥兒裏也是顏色上乘,張夫人就更喜歡了。
得知因為等自己,張夫人中午並沒有用午膳後,文序陪著對方吃了一頓飯,沒有外人在,也不用顧及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兩人聊了許久,直到飯後不久,等候在亭子外的烏榆提醒他時間快到了。
「去吧去吧,別耽誤了時辰。」張夫人也沒有強留,隻叮囑道,「到了上京城記得給幹娘來一封信報平安。」
「好,您跟……盧大人,保重身體。」
大概是知道他卡頓了一下是什麽意思,張夫人笑得十分開心,親自把文序送到門外,等人走遠了,才迴了府邸。
「給家裏去封信,就說我義子要去上京城了,讓家裏看著點。」
盧府二管家心領神會:「小的省得,一會就差人將信送到商行領事手中,讓他拿迴上京城。」
「嗯,雖說有梟王妃和丞相府在,序兒應該出不了什麽事,可是我瞧丞相府也不太靠得住。」張夫人眉眼間劃過一抹嫌棄。
「可不是嘛。」二管家應和一聲,「您放心,收到信後,家裏老爺夫人肯定知道怎麽做。」
去年來參加外甥女婚宴的張家舅舅迴去後,立刻把婚宴上的事和二老說了,同時也說了妹妹認了個幹兒子的事,知道自家隨著夫君外派的女兒在外麵認了個幹兒子,張家夫婦連忙來信詢問。
張夫人幹脆將從遼風府迴來的二管家派迴去向二老說明情況,張家老爺子知道了女兒的初衷是為了搭上梟王府這條線,立刻派人去查了。
他們一介商人自然查不到官家的事,也不知道文序到底是文家誰的孩子,但是當初文丞相在兒子女兒出嫁後不久,立刻大張旗鼓地將兒子剔出族譜,宣布斷絕父子關係這件事事,當時可是上京城人人都知道的。
所以張家老爺子覺得文丞相這個人不太行,做事太難看了,還不如他一個商人會做事。
你想攀上太子,和梟王劃清界限,那也不必如此激進啊!如今聖上身體還好著呢,梟王爺也正年輕,等輪到太子繼位,說不準還會繼續重用梟王,文丞相二話不說就和嫁給梟王的兒子斷絕關係,可見這個兒子在他心中的地位。
或許其他人可能會從文丞相的舉動中認為以後太子肯定能登大寶,也以為太子和梟王爺不合。但是在經歷過前朝和天臨帝起義的張老爺子看來,文丞相屬實是鼠目寸光。
梟王府是那麽容易倒的?
也因此張老爺子讓二管家迴江城,把這件事告知張夫人,還給了一句文家靠不住的評語。
如今文序要迴上京城,張夫人自覺占了幹娘的身份,多少得照顧一下這個幹兒子,文序要在上京城做買賣,遇到事情總不好一直去找梟王妃,文家又是個靠不住的,那還不如張家這種商人世家。
「信送快一些,別到時候序兒有事找不到人搭把手。」張夫人迴到小亭子裏,摒退了唱曲兒的人,慢悠悠道,「好歹我也是巡撫夫人,我的幹兒子,可不能平白被人欺負了。」
二管家知道她話裏的意思,轉頭就寫了一封信交給江城的張家商隊,讓他們將信帶迴去給張家人,不得不說,張夫人這一舉動,倒在後來幫了文序不小的忙。
此時的文序並不知道張夫人的想法,迴到碼頭後,一眼就看到四個孩子蹲在路牙子上吃麵。
「這……怎麽迴事?」怎麽連青石也下船了?碼頭臨水風大,別迴頭還沒好全的身體又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