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和女子有婚配還去招惹李長擎,還和李長擎互相吃醋鬧別扭,別的小情侶鬧別扭,受傷的隻有單身狗,可是這兩人鬧別扭,要的是別人的命啊!
這誰能不怕?
顧明野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麽意思,但不妨礙他哄夫郎:「沒事,他感情如何是他的事,與你這個長輩無關。」
「對,我是他長輩。」文序美滋滋道,「他叫你皇叔對吧?那他見了我還得恭恭敬敬叫一聲皇叔夫。」
這真是再好不過的消息了!
第51章 迴家第六天
隨著秋闈臨近,遼風府有一位義商的事在北地學子間互相流傳,有不太相信的人,在看到梁峰和馮淮拉著一箱箱文房四寶在客棧外售賣後也完全相信了。
餘學和其他從伏峰縣來的學子都不遺餘力地在其他學子麵前宣揚這件事,還在看到梁峰二人也在府城後,熱切地把自己新認識的學子帶過去。
看著和前兩年價格一樣的文房四寶,其他囊中羞澀的學子銘感五內,紛紛發誓一定不會泄露這位商人的消息。
與此同時,正等著本地巡撫舉辦秋日宴的安慶王爺還不知道梟王一封奏摺把遼風府巡撫官商勾結的事捅上去,他在這邊的事很快也要瞞不住了。
羅家的人作為本地富商,最近也一直圍著安慶王爺轉,什麽好東西都往巡撫府裏送進去,就連自家嫡出的哥兒和小姐都送去給安慶王爺做伴,哪裏還顧得上外麵三瓜兩棗的生意?自然也沒發現有人在偷偷售賣他們明令禁止的文房四寶。
不僅不知道遼風府以外的地方都在傳他和本地巡撫官商勾結,欺上瞞下魚,肉鄉裏的事情,更不知道一直呆在臨城的遼北總督已經準備等秋闈結束後就來算總帳了。
本地商賈在羅家的帶領下,不僅想方設法地讓安慶王爺玩得開心,那些小官員也在巡撫背書的情況下紛紛表明立場。
也隻有巡撫為了即將開始的秋闈,和學政一起忙碌,不過每天晚上迴府,總會安排別的節目陪安慶王爺一起開心開心。
是以直到秋闈開始,梁峰和馮淮拉著賣空的箱子離開,他們都不知道外界發生了什麽,也可能是覺得這點小事不值得他們過問。
等梁峰和馮淮迴到伏峰縣的時候,文序正打算晚上帶墩墩他們出去玩,看到他們這個點迴來,頓時樂了:「正好,你們兩洗漱休整一下,今晚我們出去看燈會。」
「燈會?」馮淮疑惑道,「不是已經過了嗎?」
說到燈會,他記得最近隻有一個,那就是他和梁峰離開之前,王夫念叨過的七夕燈會,如今都快八月十六了,過哪門子的七夕?
文序擺了擺手:「嗐,據說前陣子縣令大人去北大營送糧草了,沒人主持燈會,前些天迴來了才說補迴來,定了今天晚上。」
在稅收不高的伏峰縣,以往一年到頭都未必能辦一次燈會,這次七夕的燈會是由官府牽頭,鎮上商家籌錢舉辦的。
就是想趕在秋闈前辦,讓鎮上年輕男女也有機會和學子們互相認識認識,動作快的還能趕緊定個親,保不準秋闈後未婚夫就成了舉人老爺。
結果先是縣令帶隊押送糧草去北大營,耽誤了點時間,又是秋闈時間定在了八月十六,學子們要提早出發,這一拖,七夕就錯過了。
家裏兩個小孩盼星星盼月亮的等著燈會,聽到不舉辦的時候,墩墩都快哭了,連一向穩重的青石都有些沮喪。
原本這個燈會過了就過了,結果夫夫兩在家裏觀察了兩天,兩個小傢夥還是一副不開心的模樣,沒辦法,梟王隻能讓人去軍營傳了個話。
這下高將軍不敢墨跡了,清點好糧草就把縣令給放了迴來,縣令也得了話,迴來後立刻放出消息,七夕和八月節的燈會一起辦。
於是七夕的往後稍稍,正好和八月節碰到一起,就幹脆定到了八月十五這一天。
可是家裏的兩個小孩整天死氣沉沉的,別說文序,連顧明野都看不下去,哪裏還願意讓燈會等到八月十五?
文序更是直接拿出兩千兩銀子,以梟王的名義讓人送去縣衙,說不如提前兩天開始,連續辦三天的燈會,從十三到十五,民眾也能熱鬧熱鬧。
手上有了銀子,又是梟王的人傳話,縣令自然樂意,民眾們開心,衙門也不需要掏空那點可憐兮兮的家底,別說辦三天,隻要銀子夠,辦一個月都行。
兩千兩銀子已經能辦一個很好的燈會了,縣衙的人搜羅了附近的雜耍藝人和戲班子,付工錢讓他們來燈會表演,他們燈會上得的賞錢衙門不拿,就意思意思收個場地費。
戲班子和雜耍藝人一聽,還有這種好事?立刻幫著四處宣揚這個消息,到時候,但凡想掙點銀子的攤販都會過來擺攤,這不就熱鬧起來了?
所以梁峰他們迴來的正是時候。
文序出門經商時,暗衛才出麵成為跑上跑下的護衛,文序在家裏的話,暗衛就隻是暗衛。
這燈會人多眼雜,文序顧著顧明野,烏榆一個人看兩個小孩有點吃力。
小縣城難得有個熱鬧事,不難想像今晚的燈會有多少人從附近村子趕來,渾水摸魚的人肯定也不少,還好梁峰他們趕迴來了。
梁峰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就去打井水洗臉去了,留下的馮淮拿出一個裝滿碎銀子的荷包遞過去,又掏出幾張銀票交給文序。
這誰能不怕?
顧明野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麽意思,但不妨礙他哄夫郎:「沒事,他感情如何是他的事,與你這個長輩無關。」
「對,我是他長輩。」文序美滋滋道,「他叫你皇叔對吧?那他見了我還得恭恭敬敬叫一聲皇叔夫。」
這真是再好不過的消息了!
第51章 迴家第六天
隨著秋闈臨近,遼風府有一位義商的事在北地學子間互相流傳,有不太相信的人,在看到梁峰和馮淮拉著一箱箱文房四寶在客棧外售賣後也完全相信了。
餘學和其他從伏峰縣來的學子都不遺餘力地在其他學子麵前宣揚這件事,還在看到梁峰二人也在府城後,熱切地把自己新認識的學子帶過去。
看著和前兩年價格一樣的文房四寶,其他囊中羞澀的學子銘感五內,紛紛發誓一定不會泄露這位商人的消息。
與此同時,正等著本地巡撫舉辦秋日宴的安慶王爺還不知道梟王一封奏摺把遼風府巡撫官商勾結的事捅上去,他在這邊的事很快也要瞞不住了。
羅家的人作為本地富商,最近也一直圍著安慶王爺轉,什麽好東西都往巡撫府裏送進去,就連自家嫡出的哥兒和小姐都送去給安慶王爺做伴,哪裏還顧得上外麵三瓜兩棗的生意?自然也沒發現有人在偷偷售賣他們明令禁止的文房四寶。
不僅不知道遼風府以外的地方都在傳他和本地巡撫官商勾結,欺上瞞下魚,肉鄉裏的事情,更不知道一直呆在臨城的遼北總督已經準備等秋闈結束後就來算總帳了。
本地商賈在羅家的帶領下,不僅想方設法地讓安慶王爺玩得開心,那些小官員也在巡撫背書的情況下紛紛表明立場。
也隻有巡撫為了即將開始的秋闈,和學政一起忙碌,不過每天晚上迴府,總會安排別的節目陪安慶王爺一起開心開心。
是以直到秋闈開始,梁峰和馮淮拉著賣空的箱子離開,他們都不知道外界發生了什麽,也可能是覺得這點小事不值得他們過問。
等梁峰和馮淮迴到伏峰縣的時候,文序正打算晚上帶墩墩他們出去玩,看到他們這個點迴來,頓時樂了:「正好,你們兩洗漱休整一下,今晚我們出去看燈會。」
「燈會?」馮淮疑惑道,「不是已經過了嗎?」
說到燈會,他記得最近隻有一個,那就是他和梁峰離開之前,王夫念叨過的七夕燈會,如今都快八月十六了,過哪門子的七夕?
文序擺了擺手:「嗐,據說前陣子縣令大人去北大營送糧草了,沒人主持燈會,前些天迴來了才說補迴來,定了今天晚上。」
在稅收不高的伏峰縣,以往一年到頭都未必能辦一次燈會,這次七夕的燈會是由官府牽頭,鎮上商家籌錢舉辦的。
就是想趕在秋闈前辦,讓鎮上年輕男女也有機會和學子們互相認識認識,動作快的還能趕緊定個親,保不準秋闈後未婚夫就成了舉人老爺。
結果先是縣令帶隊押送糧草去北大營,耽誤了點時間,又是秋闈時間定在了八月十六,學子們要提早出發,這一拖,七夕就錯過了。
家裏兩個小孩盼星星盼月亮的等著燈會,聽到不舉辦的時候,墩墩都快哭了,連一向穩重的青石都有些沮喪。
原本這個燈會過了就過了,結果夫夫兩在家裏觀察了兩天,兩個小傢夥還是一副不開心的模樣,沒辦法,梟王隻能讓人去軍營傳了個話。
這下高將軍不敢墨跡了,清點好糧草就把縣令給放了迴來,縣令也得了話,迴來後立刻放出消息,七夕和八月節的燈會一起辦。
於是七夕的往後稍稍,正好和八月節碰到一起,就幹脆定到了八月十五這一天。
可是家裏的兩個小孩整天死氣沉沉的,別說文序,連顧明野都看不下去,哪裏還願意讓燈會等到八月十五?
文序更是直接拿出兩千兩銀子,以梟王的名義讓人送去縣衙,說不如提前兩天開始,連續辦三天的燈會,從十三到十五,民眾也能熱鬧熱鬧。
手上有了銀子,又是梟王的人傳話,縣令自然樂意,民眾們開心,衙門也不需要掏空那點可憐兮兮的家底,別說辦三天,隻要銀子夠,辦一個月都行。
兩千兩銀子已經能辦一個很好的燈會了,縣衙的人搜羅了附近的雜耍藝人和戲班子,付工錢讓他們來燈會表演,他們燈會上得的賞錢衙門不拿,就意思意思收個場地費。
戲班子和雜耍藝人一聽,還有這種好事?立刻幫著四處宣揚這個消息,到時候,但凡想掙點銀子的攤販都會過來擺攤,這不就熱鬧起來了?
所以梁峰他們迴來的正是時候。
文序出門經商時,暗衛才出麵成為跑上跑下的護衛,文序在家裏的話,暗衛就隻是暗衛。
這燈會人多眼雜,文序顧著顧明野,烏榆一個人看兩個小孩有點吃力。
小縣城難得有個熱鬧事,不難想像今晚的燈會有多少人從附近村子趕來,渾水摸魚的人肯定也不少,還好梁峰他們趕迴來了。
梁峰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就去打井水洗臉去了,留下的馮淮拿出一個裝滿碎銀子的荷包遞過去,又掏出幾張銀票交給文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