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三強調:「輸了不準哭鼻子,公子說過,要願賭服輸。」


    這是文序覺得青石無聊,教給他們的玩法,否則青石隻能看著墩墩玩玩具,又不認識太多字,沒辦法跟文序一起看書,自己幹坐著無聊。


    結果玩著玩著,墩墩這個小屁孩玩不過青石,人菜癮還大,每次輸了就耍賴皮,青石都不樂意玩了。


    「我願賭服輸。」墩墩每次都答應得好好的,「但是輸了我還哭。」


    又沒有人說認輸不能哭鼻子,他就哭!


    第44章 學子的期盼


    在文序到家的前兩天,來自江城的隊伍已經抵達了伏峰縣,看著堆滿院子的箱子,梟王隻說了一句:「等他迴來再處理。」


    負責運送的管家一頭霧水,當初夫人給他這個任務的時候可說了十萬火急,讓他不要在路上耽擱時間,怎麽到了這邊,這個自稱是文公子夫君的男人,卻說不急?


    萬一文公子這次出門一兩個月不迴來呢?秋闈可就在下個月,這幾十箱的筆墨紙硯就這麽堆著嗎?


    可是在別人的地盤,管家也不敢指手畫腳,把自己下榻的酒樓名稱告知烏榆後,就唉聲嘆氣地帶著下人離開了。


    也罷,反正東西他送到了,等見了那位公子一麵,就迴去向夫人復命。


    送管家一行人出門後,烏榆在二進的迴廊上找到了重新擺開工具的男人,「主子,盧府的下人走了。」


    「嗯。」看著已經快要完工的耳飾,梟王滿意地點了點頭。


    烏榆糾結了一會,還是把疑惑問了出來:「之前王夫離開的時候交代過的,東西送到後讓那些人拿銀子過來買不是嗎?」


    「當然不是。」梟王心情極好地解釋了一句,「王夫說的是七月末送到,如今才七月中旬,還不到月末。」


    「更況且,本王的夫郎可沒說要讓人去通知他們。」


    烏榆迴想起那天文序說的話,發現確實如此,可是他更弄不明白了,「我們不去通知的話,他們怎麽知道東西送到了?下個月就要秋闈了,我看到五更街上的學子這幾天挺著急的。」


    每天早上他出去買早膳,都能看到準備去學堂的學子,那些人看到他眼睛就亮了,又不敢過來問。


    估計那些人也知道,如果是王夫在家的話,早膳都是青石出去買的。


    把一枚鏨金的流蘇扣到上去,看著終於成型的耳飾,男人愉悅地笑了:「太容易得到的東西都不會珍惜,該著急的是他們,你急什麽?」


    「他們既然著急,就應該多關心這件事的動向,而不是有求於人,還得讓人上門通知事情辦好了,知道了嗎?」


    想起剛才一隊人拉著箱子走進五更街,走進他們院子的場景,烏榆默默點頭:「屬下明白了。」


    但凡那些人上點心,跟留在家裏的人說一聲,剛才烏泱泱一隊人過來,也該來問一問。


    伏峰縣,雞鳴學堂。


    秀才院的學生們在休憩空隙都聚在一起,每個人臉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苦悶。


    他們來自縣城或附近的村落,幾乎都是全村供出來的學子,知道科舉不易,平日裏恨不得埋頭苦讀,如今卻圍著餘學問個不停。


    「餘兄,你鄰居……那位商人,可迴來了?」


    問話的是李家村的學子,他們村的生活還算過得去,餓不死,也並不富裕,為了供他科舉,家中除去逢年過節,已經很久沒見葷腥了,好在村中其他人也幫扶一把,否則連點葷腥都見不著。


    今年來學堂的費用的都是村裏一家給一點湊出來,這位李家村的學子實在不敢辜負村裏人的期盼。


    所以得知在五更街租住的同窗說了這件事,他是最期盼那位商人趕緊迴來的人之一。


    看著他青衿裏的那些遮不住的補丁,其他學子感同身受,紛紛開口詢問:「是啊餘兄,這件事到底有沒有個確切結果啊?」


    另一人也跟著著急:「我等都不是富裕人家,以如今文房四寶的價格,想備上一套去參加秋闈都十分拮據,擎等著那位商人的音信了。」


    「是極,前兩日我的硯台被雜墨裏摻的沙子磨得沒法用,想去買一方新的硯台,結果最便宜的都要價二十兩,這……」說話的人一臉苦澀,未盡之語讓在場的人都十分無力。


    就是因為囊中羞澀,所以文房四寶他都省著用,如果不是實在用不了了,也不會捨得換。如今這二十兩一方的硯台,讓本就囊中羞澀的他壓力更大。


    買,他不甘心,原本最便宜的硯台隻要五兩銀子一方,如今竟然翻好幾倍的賣。可是不買,已經被沙子磨得不平整的硯台,沒辦法研磨出能用的墨汁。


    這些凹下去的地方,墨錠磨上去,會積攢在裏麵磨不開,不僅浪費墨錠,出的墨汁也深淺不一。


    他實在沒想到,最便宜的潮州墨錠都已經那麽貴了,硯台也不遑多讓,他用的兩支毛筆也被雜墨裏的沙子磨得快禿了。


    原本參加秋闈,隻要省著點,備上二三十兩的路費就足夠了,如今一算文房四寶的價格,沒個五六十兩都去不起。


    偏偏這兩年他們都是能省就省,一直用以前的,導致如今居然沒有多的筆墨硯台能用!


    在縣裏學堂上學的人,有幾個人家是能一次拿出這麽多銀子的?能拿出這麽多銀子的,人家也不在這裏上學,都去府城的啟明學堂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夫郎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為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為紙並收藏夫郎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