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硬核係統讓我當大佬[七零] 作者:醉魚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項目啟動後的第一項工作就是理論設計。
孟秋首先發言:「我們的目標是兼顧加農炮遠距離、大威力,和榴彈炮彈道靈活、便於打擊隱藏目標兩個優點,與此同時,還要注意……大家有什麽想法?」
顧鶴年道:「射程方麵,一般可以從這幾個方麵考慮,一,增加膛壓;二,改進炮彈;三,增加輔助動力。具體方式……」
林亦寒道:「架體上或許可以採用更精細的結構……」
韓芸道:「瞄準上麵……」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來。
「單個來看,或許能做到,但想要同時做到,不太可行,就好比這方麵……」
「如果加長身管,勢必造成重量的增加,和整體的不靈活……」
「如果不加長,初速怎麽提升到我們想要的……」
沈教授一連幾天沒看到小徒弟有什麽新動靜,他心道,不會是躲在哪裏哭鼻子吧?
他是有意培養小徒弟,但可沒想讓小徒弟一下受到太大的打擊。
沈教授背著手,踱步到小徒弟的實驗室,還沒靠近,便聽到裏頭的爭吵聲。沈教授臉色一變,走近幾步,仔細一聽。
原來不是在吵架,是在討論問題。
他輕手輕腳地站在門口,隔著一扇門,靜靜地聽了一會兒,欣慰地點點頭。
小徒弟總能在他以為已經摸清她的底時,又給他帶來新的驚喜。
看,這不是開展得好好的?
這孩子唯一一點不好的就是太妄自菲薄,以後得多誇誇她,讓她認清自己的實力。
沈教授沒有進去打擾,他聽了一會兒,便抬腳離開,走出這一層,忍不住笑了起來。
老唐啊/老王啊/老謝啊……見字如晤,近來可好啊?最近有沒有收學生啊?沒有啊,我有啊!
沈教授突然分外想念一幫老夥計們,是時候給老夥計們寫寫信了,有時間大家聚聚,順便把學生帶上,哎呀,交流交流嘛!
老師的打算孟秋不知道,項目團隊隻是第一步,接下來才是讓她頭疼的時候。
「071加榴炮」項目的第一個階段就進行得很不順利。
不得不說,從無到有,設計一款全新的火炮,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孟秋畢竟不是她老師那樣的大拿,雖然背靠係統,對火炮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技術水平了解得多一點,但她可沒有那麽紮實的基礎和充足的經驗。
孟秋認真思考了兩天,決定了,兩條路並行,一方麵盡快補足自己的短板,另一方麵,這條路走不通就換一條。
從無到有,難,從有到有,還不行嗎?
孟秋再次來到某炮兵師,上次過來,聽師長他們提起過,說他們師裏有加榴炮。她打算先把現有的研究透徹,在此基礎上,再設計他們的071。
炮兵師那邊聽說他們是為了研究新的火炮來採集數據,對他們的工作很配合,直接把他們帶到了倉庫。
「這一台就是066式152mm加榴炮。」被安排來配合他們工作的兩個戰士把他們帶到了一台火炮麵前。
這是一款仿蘇國製造的加榴炮,口徑有很明顯的蘇國特徵,孟秋之前查過,被仿製的那款還是蘇國四十年代研發的。
想也知道,對方不可能把最新的給他們,而且技術太先進的,也不容易仿製。
因為原版年代就比較久遠,這款加榴炮的性能不算特別優秀,最大射程達17.2公裏,最大射速約為3-4發/分,整體重量約5.7噸。
在上《自動武器(二)》課程時,孟秋就了解到,當前,國外的加榴炮射程普遍超過20公裏,甚至,在使用一些特殊彈藥時,射程能達到將近30公裏。
老實說,單從射程來看,如果真的和敵人對上,他們很吃虧。
戰場上,誰先搶占先機很重要,在距離我方射程還有三公裏時,對方就已經可以對我方發動攻擊,如果真讓對方先發動攻擊,打掉了我方的炮兵團,後續作戰中,我方就更被動了。
孟秋每次聯想到這些,都覺得,不行,必須得造出更遠的炮來,不然太沒有安全感了。
她問炮兵戰士:「這台066能拆嗎?」
炮兵愣了一下,說:「我需要先去匯報一下。」
孟秋道:「好的。」
過了一會兒,炮兵迴來了,說可以,他看看孟秋他們幾人單薄的身形,摸摸後腦勺:「需要幫忙嗎?」
「需要!太謝謝你們了!」
今天一起過來的除了孟秋,還有韓芸和顧鶴年,隻靠他們仨,拆起來確實比較費勁,有他們幫忙再好不過了。
將066拆解後,一行人仔細了解了一下其內部構造,和各係統結構。不得不說,親眼看和從資料上看,感受還是不一樣的。
在將情況了解完畢,一行人又將066裝了迴去。
兩個炮兵同誌麵上沒什麽變化,卻暗暗用眼神交流,乖乖,真不愧是專門研究大炮的,拆了一遍就知道怎麽裝。
其實在來之前,孟秋他們已經對066有過了解,現在隻不過是將圖上的部分和實物一一對應罷了。
摸清楚066的構造,孟秋又詢問了一下兩個戰士關於066的使用情況:「如果有一款新的加榴炮,你們作為使用者,希望能改進哪些問題,或者實現什麽樣的條件?」
兩人琢磨了一下,提出了幾點需求。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孟秋首先發言:「我們的目標是兼顧加農炮遠距離、大威力,和榴彈炮彈道靈活、便於打擊隱藏目標兩個優點,與此同時,還要注意……大家有什麽想法?」
顧鶴年道:「射程方麵,一般可以從這幾個方麵考慮,一,增加膛壓;二,改進炮彈;三,增加輔助動力。具體方式……」
林亦寒道:「架體上或許可以採用更精細的結構……」
韓芸道:「瞄準上麵……」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來。
「單個來看,或許能做到,但想要同時做到,不太可行,就好比這方麵……」
「如果加長身管,勢必造成重量的增加,和整體的不靈活……」
「如果不加長,初速怎麽提升到我們想要的……」
沈教授一連幾天沒看到小徒弟有什麽新動靜,他心道,不會是躲在哪裏哭鼻子吧?
他是有意培養小徒弟,但可沒想讓小徒弟一下受到太大的打擊。
沈教授背著手,踱步到小徒弟的實驗室,還沒靠近,便聽到裏頭的爭吵聲。沈教授臉色一變,走近幾步,仔細一聽。
原來不是在吵架,是在討論問題。
他輕手輕腳地站在門口,隔著一扇門,靜靜地聽了一會兒,欣慰地點點頭。
小徒弟總能在他以為已經摸清她的底時,又給他帶來新的驚喜。
看,這不是開展得好好的?
這孩子唯一一點不好的就是太妄自菲薄,以後得多誇誇她,讓她認清自己的實力。
沈教授沒有進去打擾,他聽了一會兒,便抬腳離開,走出這一層,忍不住笑了起來。
老唐啊/老王啊/老謝啊……見字如晤,近來可好啊?最近有沒有收學生啊?沒有啊,我有啊!
沈教授突然分外想念一幫老夥計們,是時候給老夥計們寫寫信了,有時間大家聚聚,順便把學生帶上,哎呀,交流交流嘛!
老師的打算孟秋不知道,項目團隊隻是第一步,接下來才是讓她頭疼的時候。
「071加榴炮」項目的第一個階段就進行得很不順利。
不得不說,從無到有,設計一款全新的火炮,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孟秋畢竟不是她老師那樣的大拿,雖然背靠係統,對火炮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技術水平了解得多一點,但她可沒有那麽紮實的基礎和充足的經驗。
孟秋認真思考了兩天,決定了,兩條路並行,一方麵盡快補足自己的短板,另一方麵,這條路走不通就換一條。
從無到有,難,從有到有,還不行嗎?
孟秋再次來到某炮兵師,上次過來,聽師長他們提起過,說他們師裏有加榴炮。她打算先把現有的研究透徹,在此基礎上,再設計他們的071。
炮兵師那邊聽說他們是為了研究新的火炮來採集數據,對他們的工作很配合,直接把他們帶到了倉庫。
「這一台就是066式152mm加榴炮。」被安排來配合他們工作的兩個戰士把他們帶到了一台火炮麵前。
這是一款仿蘇國製造的加榴炮,口徑有很明顯的蘇國特徵,孟秋之前查過,被仿製的那款還是蘇國四十年代研發的。
想也知道,對方不可能把最新的給他們,而且技術太先進的,也不容易仿製。
因為原版年代就比較久遠,這款加榴炮的性能不算特別優秀,最大射程達17.2公裏,最大射速約為3-4發/分,整體重量約5.7噸。
在上《自動武器(二)》課程時,孟秋就了解到,當前,國外的加榴炮射程普遍超過20公裏,甚至,在使用一些特殊彈藥時,射程能達到將近30公裏。
老實說,單從射程來看,如果真的和敵人對上,他們很吃虧。
戰場上,誰先搶占先機很重要,在距離我方射程還有三公裏時,對方就已經可以對我方發動攻擊,如果真讓對方先發動攻擊,打掉了我方的炮兵團,後續作戰中,我方就更被動了。
孟秋每次聯想到這些,都覺得,不行,必須得造出更遠的炮來,不然太沒有安全感了。
她問炮兵戰士:「這台066能拆嗎?」
炮兵愣了一下,說:「我需要先去匯報一下。」
孟秋道:「好的。」
過了一會兒,炮兵迴來了,說可以,他看看孟秋他們幾人單薄的身形,摸摸後腦勺:「需要幫忙嗎?」
「需要!太謝謝你們了!」
今天一起過來的除了孟秋,還有韓芸和顧鶴年,隻靠他們仨,拆起來確實比較費勁,有他們幫忙再好不過了。
將066拆解後,一行人仔細了解了一下其內部構造,和各係統結構。不得不說,親眼看和從資料上看,感受還是不一樣的。
在將情況了解完畢,一行人又將066裝了迴去。
兩個炮兵同誌麵上沒什麽變化,卻暗暗用眼神交流,乖乖,真不愧是專門研究大炮的,拆了一遍就知道怎麽裝。
其實在來之前,孟秋他們已經對066有過了解,現在隻不過是將圖上的部分和實物一一對應罷了。
摸清楚066的構造,孟秋又詢問了一下兩個戰士關於066的使用情況:「如果有一款新的加榴炮,你們作為使用者,希望能改進哪些問題,或者實現什麽樣的條件?」
兩人琢磨了一下,提出了幾點需求。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