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硬核係統讓我當大佬[七零] 作者:醉魚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進這個項目組的幾天,孟秋他們幾人老老實實聽安排,讓幹啥幹啥。剛來嘛,先搞清楚情況再說。
這天,項目組裏氣氛不太好。孟秋剛要進去,韓芸眼疾手快把她拉到一邊。
孟秋投去疑問的眼神,怎麽了?
韓芸招招手,示意她跟她走,一直走到遠離項目組的地方,韓芸才說出答案:「裏麵火山爆發呢,咱們先躲躲,省得被濺一身火星子。」
孟秋更疑惑了:「啊?」
韓芸解釋道:「小瘋子在罵人呢!他們組有人沒按照他的要求來,以致於沒達到標準,現在又要重新做,關鍵是耽誤了後續的安排,給他氣得,一大早就爆發了。」
不怪他生氣,小瘋子要求一向嚴格,又好強,結果沈老主持的項目,他的組出問題,還不給他氣死?
但是說真的,也不能全怪那個出問題的人不認真,人家都熬一個星期了,一天不知道能不能睡夠四個小時,精力上難免跟不上。
不是所有人都是顧鶴年啊,意誌頑強,精力充沛,簡直不是人。
「其實顧鶴年最近著急,主要還是因為這個項目又出問題了。」
孟秋滿臉求知慾:「又?這個項目之前出過問題?」
「出過,還不止一次。」韓芸豎起三根手指,「迄今為止,這已經是這個項目進行第三次研製了。你知道這個項目最早什麽時候開始的嗎?」
孟秋搖頭,韓芸自問自答:「1958年。」
第32章 第二本書
在芸姐的敘述下,孟秋得知了這個項目的前世今生。
建國後,華國一窮二白,武器裝備也是如此。和國外的許多國家相比,他們國家的武器裝備可以說是相當落後。
五十年代,支援北高麗的戰爭,他們勝了,但勝得很艱辛。這場戰爭,讓他們再次意識到自己和國外在重武器上的巨大差距。
所以,必須要馬不停蹄地追趕,後來,跟老大哥鬧崩了,華國的處境更加危險。他們急需屬於自己的強大的武裝力量。
國內第一款大口徑遠射程加農炮研製計劃,就是在這種迫切的情況下提出來的。
然而很可惜,直到現在,這個計劃仍未實現。
58年提出設想,同達任務。
58年到60年,第一次研製,因為整個炮身重達十幾噸,機動能力太差,失敗。
65年第二次研製,炮重降到了九噸以下,但因為重量的大幅削減,導致性能遠不如第一次,失敗。
「現在是第三次,」韓芸說,「去年開始的。聽說這次的目標是在不影響性能的前提下,將炮重控製在八噸以下。」
孟秋不由問道:「可是上次不就是因為重量減太多,性能才不合格嗎?還要再降,能行嗎?」
「當然不行了。」韓芸壓低了聲音吐槽,「想造什麽就能造什麽,哪兒那麽容易?」
她繼續說道:「所以,現在項目就困難重重啊。小孟,我跟你說,時教授之前也參與了這個項目,就是在材料上想辦法,試圖通過材料來減重。」
「那問題解決了嗎?」
「材料的問題暫時好像解決了,但還有其他問題,像是長度過長影響轉彎,射程未達到第一次標準,半自動機出現故障……哦還有彈藥,就是顧鶴年他們組負責的部分。火炮的彈藥你知道吧?」
孟秋點點頭,以前不清楚,這段時間補課也知道了。
韓芸道:「咱們一般說的彈藥有兩種,藥筒和藥包,顧名思義,一個是外麵有金屬藥筒,另一個就是用東西包裹成一包一包的。」
「這兩種彈藥裝填方式各有優缺點,簡單來說,藥筒重,藥包技術難度高。」
加農炮的炮彈很大,有的彈頭加彈藥筒甚至有一米多長,裏麵裝滿彈藥,可想而知有多重,運輸裝填都不方便。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金屬藥筒一般用的是銅,銅可是重要的戰略資源。
「明白了吧?」韓芸攤手,無奈道:「所以,綜合考慮,咱們更偏向使用藥包,顧鶴年他們小組就在攻克這個技術。」
「哦——」孟秋滿臉佩服:「芸姐你知道得真多!」
他們是一起來這個項目組的,也沒多久,她剛把人認全,芸姐竟然都已經把項目組裏的事摸清楚了。
「難怪林哥說,什麽都逃不過你的眼睛,真是一點兒都沒說錯!」
韓芸擺擺手:「過獎過獎……人各有所長嘛,就像你腦瓜子靈光,我就不同了,我就比較擅長打聽消息。」
她給孟秋分享她過去的理想。
「小時候看電影,看到裏麵我們的地下工作者和敵人鬥智鬥勇,我就可激動了。那時我還想過,我以後就去當地下工作者,去外國臥底,在敵人的大本營,給咱們國家傳遞情報。可惜我的體能不過關。」
過關估計也不成,當他們老師知道她的理想時,第一反應就是——
別瞎說啊,我們怎麽會往其他國家派臥底呢?俺們國家是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
韓芸迴憶當年,還有些遺憾。
孟秋佩服得五體投地,她豎起大拇指,略表敬意。
「芸姐,你真牛!」
上不了那個「戰場」,就上這個「戰場」,可以的,吾輩楷模!
等孟秋她們迴去,「戰火」已經消弭,大實驗室裏異常安靜,隻有儀器設備發出的聲響。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天,項目組裏氣氛不太好。孟秋剛要進去,韓芸眼疾手快把她拉到一邊。
孟秋投去疑問的眼神,怎麽了?
韓芸招招手,示意她跟她走,一直走到遠離項目組的地方,韓芸才說出答案:「裏麵火山爆發呢,咱們先躲躲,省得被濺一身火星子。」
孟秋更疑惑了:「啊?」
韓芸解釋道:「小瘋子在罵人呢!他們組有人沒按照他的要求來,以致於沒達到標準,現在又要重新做,關鍵是耽誤了後續的安排,給他氣得,一大早就爆發了。」
不怪他生氣,小瘋子要求一向嚴格,又好強,結果沈老主持的項目,他的組出問題,還不給他氣死?
但是說真的,也不能全怪那個出問題的人不認真,人家都熬一個星期了,一天不知道能不能睡夠四個小時,精力上難免跟不上。
不是所有人都是顧鶴年啊,意誌頑強,精力充沛,簡直不是人。
「其實顧鶴年最近著急,主要還是因為這個項目又出問題了。」
孟秋滿臉求知慾:「又?這個項目之前出過問題?」
「出過,還不止一次。」韓芸豎起三根手指,「迄今為止,這已經是這個項目進行第三次研製了。你知道這個項目最早什麽時候開始的嗎?」
孟秋搖頭,韓芸自問自答:「1958年。」
第32章 第二本書
在芸姐的敘述下,孟秋得知了這個項目的前世今生。
建國後,華國一窮二白,武器裝備也是如此。和國外的許多國家相比,他們國家的武器裝備可以說是相當落後。
五十年代,支援北高麗的戰爭,他們勝了,但勝得很艱辛。這場戰爭,讓他們再次意識到自己和國外在重武器上的巨大差距。
所以,必須要馬不停蹄地追趕,後來,跟老大哥鬧崩了,華國的處境更加危險。他們急需屬於自己的強大的武裝力量。
國內第一款大口徑遠射程加農炮研製計劃,就是在這種迫切的情況下提出來的。
然而很可惜,直到現在,這個計劃仍未實現。
58年提出設想,同達任務。
58年到60年,第一次研製,因為整個炮身重達十幾噸,機動能力太差,失敗。
65年第二次研製,炮重降到了九噸以下,但因為重量的大幅削減,導致性能遠不如第一次,失敗。
「現在是第三次,」韓芸說,「去年開始的。聽說這次的目標是在不影響性能的前提下,將炮重控製在八噸以下。」
孟秋不由問道:「可是上次不就是因為重量減太多,性能才不合格嗎?還要再降,能行嗎?」
「當然不行了。」韓芸壓低了聲音吐槽,「想造什麽就能造什麽,哪兒那麽容易?」
她繼續說道:「所以,現在項目就困難重重啊。小孟,我跟你說,時教授之前也參與了這個項目,就是在材料上想辦法,試圖通過材料來減重。」
「那問題解決了嗎?」
「材料的問題暫時好像解決了,但還有其他問題,像是長度過長影響轉彎,射程未達到第一次標準,半自動機出現故障……哦還有彈藥,就是顧鶴年他們組負責的部分。火炮的彈藥你知道吧?」
孟秋點點頭,以前不清楚,這段時間補課也知道了。
韓芸道:「咱們一般說的彈藥有兩種,藥筒和藥包,顧名思義,一個是外麵有金屬藥筒,另一個就是用東西包裹成一包一包的。」
「這兩種彈藥裝填方式各有優缺點,簡單來說,藥筒重,藥包技術難度高。」
加農炮的炮彈很大,有的彈頭加彈藥筒甚至有一米多長,裏麵裝滿彈藥,可想而知有多重,運輸裝填都不方便。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金屬藥筒一般用的是銅,銅可是重要的戰略資源。
「明白了吧?」韓芸攤手,無奈道:「所以,綜合考慮,咱們更偏向使用藥包,顧鶴年他們小組就在攻克這個技術。」
「哦——」孟秋滿臉佩服:「芸姐你知道得真多!」
他們是一起來這個項目組的,也沒多久,她剛把人認全,芸姐竟然都已經把項目組裏的事摸清楚了。
「難怪林哥說,什麽都逃不過你的眼睛,真是一點兒都沒說錯!」
韓芸擺擺手:「過獎過獎……人各有所長嘛,就像你腦瓜子靈光,我就不同了,我就比較擅長打聽消息。」
她給孟秋分享她過去的理想。
「小時候看電影,看到裏麵我們的地下工作者和敵人鬥智鬥勇,我就可激動了。那時我還想過,我以後就去當地下工作者,去外國臥底,在敵人的大本營,給咱們國家傳遞情報。可惜我的體能不過關。」
過關估計也不成,當他們老師知道她的理想時,第一反應就是——
別瞎說啊,我們怎麽會往其他國家派臥底呢?俺們國家是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
韓芸迴憶當年,還有些遺憾。
孟秋佩服得五體投地,她豎起大拇指,略表敬意。
「芸姐,你真牛!」
上不了那個「戰場」,就上這個「戰場」,可以的,吾輩楷模!
等孟秋她們迴去,「戰火」已經消弭,大實驗室裏異常安靜,隻有儀器設備發出的聲響。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