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皇後宮,崔老夫人被皇後的人接入宮,看見躺在床上甚至起不來身的孫女時,崔老夫人強忍著淚意:「你這孩子……」


    崔氏握著崔老夫人的,哭出聲來:「祖母。」


    崔老夫人先給帶她過來的皇後身邊的大宮女道謝。


    那宮女趕緊避開,然後帶著屋的宮人一並退下:「老夫人若是有什麽吩咐,就讓人到門口喊我一聲。」


    說完就從外麵把宮殿的門給關上了。


    崔老夫人知道皇後是給她們祖孫留個說話的地方,再看孫女憔悴蒼白的臉:「娘娘說,你們可以和離,等你好一些,就能迴家了。」


    崔氏顫抖著,眼淚落個不停:「祖母,我的孩子沒有了。」


    當聽說大皇子和崔氏和離這件事,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不相信,就是那些大戶人家和離都是極少的,更何況皇室?


    這是從未有過的事情。


    可是隨時後來的消息,崔家沒有人出來反駁,大皇子在家閉門思過,甚至安排禮部的人去給大皇子上課。


    如此一來消息是瞞不住了,而且大家也都相信了,這件事是真的。


    而且仔細想來,大皇子算是被和離的,恐怕也是古往今來唯一一個被和離的皇子了。


    大皇子以另一種形式忽然被所有人都知道了。


    哪怕追隨大皇子的人,在知道事情經過後,心都有說不出的惆悵,他們都期待著大皇子的嫡子出生,哪怕是嫡女也可以啊,這樣一來大皇子就占了優勢,如今……對視一眼,再想想二皇子的情況。


    這些人忽然意識到一件事,好像不知不覺,在他們心最不可能繼承皇位的燕王,反而成了最有可能的?


    仔細算來,除了一直傳言燕王身體不好外,燕王並無太大的問題?


    喜怒無常?


    燕王是喜歡發脾氣,冷著臉,可是他也沒有隨便要人命?更沒有什麽讓人無法接受的怪癖?


    不納妾?


    這個算不上人品的問題。


    不僅如此,燕王還是皇後嫡出,如今宣帝的後宮雖然有旁的嬪妃,可是逢年過節能在宣帝身邊的也就是皇後,那些嬪妃連出席宴會的資格都沒有,而且宮也再沒有進過新人。


    這些人心尋思了一下,怎麽都覺得燕王才是最有可能的,投靠二皇子?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他們和二皇子的人一直都有摩擦,牽扯的不僅有利益衝突,還有人命在裏麵,更何況就算他們投靠了二皇子,二皇子也有自己的親信,他們過去也沒有什麽位置了。


    除此之外,消息靈通些的都知道,二皇子怕是無法有後嗣,不孝有無後為大,這對想要爭奪儲位的人是致命。


    最重要的是燕王是皇後所出的嫡子,如果他登基的話,也能保全大皇子,要是讓二皇子登基,作為長子的大皇子,怕就沒有活路了。


    這些人覺得哪怕他們要投靠旁人,也需要為大皇子考慮的,這樣說出去對他們的名聲也好一些。


    隻是這些人不知道的是,二皇子下的人也動了心思想要另立爐灶了,二皇子想要子嗣,行事越發荒誕了。


    二皇子妃整日求神拜佛,不管什麽樣子的偏方隻要聽說有用,就不斷地去嚐試,喝符水這些都是最輕的。


    而二皇子讓下人去尋好生養的姑娘和婦人,甚至抬了村婦迴府。


    如此一來,著實讓下屬有些無法接受。


    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二皇子喜怒無常,甚至覺得有人看他的眼神不對,就讓侍衛把人拖下去打,最主要的是那人並非二皇子府的下人,而是投靠過來的謀士,雖然被勸住,二皇子冷靜下來後,也賞了不少東西過去隻當賠禮,可是這樣的行為對於投靠二皇子的人來說,是絕對無法接受的。


    對於投靠二皇子的人來說,他們是為了施展抱負,是為了前程,而非給人當奴才。


    讀書人自有傲氣。


    更早從二皇子身邊脫身的反而是世家或者官宦出身的子弟,他們從沒有明確投靠的意思,不過是在一定程度的偏向,畢竟和大皇子比起來,當時更多人看好二皇子,那時候二皇子也表現的溫爾雅。


    這些人當初就看不上大皇子,如今更看不上了,特別是現在有了更好的選擇,燕王。


    當初投靠了大皇子和二皇子的人,不約而同地向著燕王示好。


    與此同時,宣帝忽然發現,當他罰了長子後,朝堂上的爭吵反而少了,辦事的速度也高了不少,不變的還是顧言景。


    顧言景站在二皇子的身後,麵無表情地好像在發呆一樣。


    等下朝後,宣帝就叫著二皇子和顧言景一起去禦書房了,一並前去的還有幾位尚書。


    宣帝皺眉問道:「這件事……」


    就在宣帝要說話的時候,外麵忽然有侍衛求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冤冤相報成親了 卷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檀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檀舟並收藏冤冤相報成親了 卷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