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數日辛勤勞作,讓劉思成這個不識五穀雜糧的都市少年,充分體會到了當農民的艱辛。


    虧得眼下是春季,天氣尚未完全轉熱,要不然在烈日的炙烤之下,以劉思成單薄的身板,恐怕就連一日都堅持不下去。


    不過就算是沒有烈日炙烤,勞作時小腿仍需立在沒膝的水田之中,腳下又是一層爛泥,水麵上還有各種蚊蟲,光是這些就已經把劉思成折騰得酸癢難耐。


    縱然如此,劉思成的心中竟生出一分甜蜜。


    原因無它,隻因小雪也陪在身邊一同勞作。


    不管是插秧、除草,還是施肥,小雪都要比劉思成麻利許多,而且還經常抽空過來指導劉思成勞作。原本還想在小雪麵前表現一番的劉思成不禁心生慚愧,心中也認可了古人在體力勞作方麵確實比今人厲害的事實。


    晚上迴到家中,劉思成幾乎是筋疲力盡,就連抬腳的力氣都沒有,整個人就像一坨爛泥一般癱軟在竹榻之上,一動也不想動。


    每每此時,小雪便會默默地走進廚房,不辭勞苦地為劉思成燒菜做飯,毫無怨言。


    山裏的出產並不豐盛,隻能用粗茶淡飯來形容,不過小雪的廚藝實屬一流,縱使最普通的食材,在她手中卻總能做出不一樣的滋味。飯菜的香氣,伴隨著小雪清新淡雅的體香,讓饑腸轆轆的劉思成食欲大增。看著劉思成大快朵頤的模樣,小雪的臉上洋溢出欣慰的笑容。日常衣食起居皆需小雪照顧,這令劉思成不由得對小雪充滿了感激之情。


    每晚睡前二人都喜歡躺在各自臥榻之上聊天談心,每每此時就是劉思成表演個人秀的絕佳時機。他將從現代書本上讀到的神話故事添油加醋演繹一番,然後模仿說書人的口氣繪聲繪色地講給小雪聽。在精神生活極度匱乏的古代,這一招屢試不爽,每次都能將小雪逗樂。小雪開心的笑容就是對劉思成最大的迴饋,他自是身處其中,樂此不疲。


    可是今晚,劉思成察覺到氣氛有些凝重。在搖曳的油燈下,劉思成發現小雪的眼神異常嚴肅。未待劉思成開口,小雪卻是主動說道:


    “思成,明日我們就要出征了……”


    “出征”這個詞頃刻間便觸動了劉思成敏感的神經,他趕忙追問道:


    “出征?出征何處啊?”


    “我們聯合了附近幾個部族共同劫取一隊漢軍軍糧。”小雪的語氣中帶著幾分哀傷,她無奈道,“每次都會有人犧牲。也許……也許是你最親密的朋友……”


    “那為何還要出征?”聽聞此事,劉思成猛地從臥榻上坐起身來,望著小雪的方向追問道。


    小雪也聞聲而起,向劉思成耐心解釋道:


    “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糧食。本來越人生活在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區,但因漢族軍隊不斷襲擾掠奪,越人隻得逃入深山中。雖然可以依托山林抵抗漢軍滋擾,但無奈山中耕地甚是緊缺,導致糧食產量不足。所以我們隻得冒險出山,搶奪漢軍軍糧以填補糧食短缺。我們不但搶走糧食還把帶不走的餘糧通通焚毀,這也算是對那群漢軍的懲罰吧!”


    昏暗的燈光下,劉思成頭一次目睹小雪憤怒的眼神,不過那種眼神轉瞬即逝。


    小雪言罷,劉思成猛然想起一事,便用懇求的語氣建議道:


    “小雪,此次出征可否隻搶糧食,別再焚毀餘糧可好?”


    “這是為何?”小雪聽罷,一改往昔的溫柔,以憤怒的目光凝視著劉思成,厲聲質問道,“難道你同情漢族軍隊不成?”


    即便是小雪這般溫柔善良之人都對劉思成怒目而視,由此可見兩族之間的矛盾竟是何等之深。劉思成聞言,卻並未退讓,而是改用堅定的語氣繼續勸說道:


    “不,我不同情他們!我隻是不想讓越人犯下同等錯誤罷了!”


    此言一出,小雪的眼神中劃過一絲顫動,劉思成迎著小雪的目光繼續說道:


    “若是你們焚毀餘糧,漢族軍隊會因此挨餓嗎?”


    “不會,他們會從漢族百姓身上強征更多的糧食以彌補損失。”小雪如實迴答道。


    “所以到頭來,忍饑挨餓的隻會是漢族百姓!”此時的劉思成也動了真感情,他已經完完全全把自己看作是時代的一員了,於是他向小雪分析道,“漢族百姓一年的大部分收成要繳租繳稅,所剩糧食本來就不多,再加上強征軍糧,他們還能糊口嗎?老弱婦孺忍饑挨餓甚至餓死。難道越人想把自己受過的苦難盡數加諸於無辜的漢人身上嗎?請不要再焚毀餘糧了,讓漢族百姓少受點盤剝吧。”


    小雪聽罷,以驚訝的眼神注視著劉思成,兩人如此默然無聲,熟視良久。


    “抱歉,是我誤會你了……”小雪低下頭,背部在不停抽泣,“我被仇恨衝昏了頭腦,沒想到……”


    言及於此,她終於哭出聲來。


    眼見善良的小雪泣不成聲,劉思成心中不免一陣戚戚然,口中想要說出一些安慰的話語,卻一時詞窮,隻能呆愣地坐著,默然無聲。


    “你確實很善良,而且……”小雪一邊用手擦拭掉眼角的淚珠,一邊輕聲細語道,“而且你考慮得很周全,不像我……”


    “不,小雪,你不必妄自菲薄!”就在安慰小雪的同時,劉思成突然心生一計,不禁高叫道,“小雪,若有足夠的耕地,一切難題豈非迎刃而解?”


    小雪先是點點頭,之後望著窗外連綿起伏的山嶺又搖了搖頭,口中歎氣道:


    “話雖如此,隻是這深山中實難辟出更多的耕地啊!”


    “我有一法,或許可行。”劉思成急不可耐地翻身下榻,急聲詢問道,“請問此處可有紙筆?”


    “有。”小雪隨口應了一聲,旋即翻身下榻,動作甚是輕盈。然後她隨手拿起放置在窗沿上的油燈,走到木屋角落,從樟木衣櫃的下層翻出一套文房四寶。


    緊接著,小雪熟練地將紙張平鋪在木桌之上,然後在硯台之中盛放少許清水,手持墨塊於硯台中細細研磨,不多時便做好了書寫的準備工作。


    隻見小雪從一個淺黃色的梨花木盒當中取出一支小楷狼毫,然後雙手遞與劉思成;之後用手挑了挑燈芯,讓油燈更亮一些。待到一切完畢之後,小雪微笑著向劉思成示意已經準備就緒。


    看到小雪如此嫻熟的準備文房四寶,劉思成不由得一愣。本來隻是隨口說說而已,卻沒成想她竟然真有紙筆。要知道古代女子大多不通文墨,更何況這種荒僻的山區之中。究竟是出於何故,小雪家中竟然備有文房四寶呢?莫非小雪她會讀書寫字不成?


    除此之外,當時的紙張材質不佳,墨跡容易綻開,一般不用於書寫,而小雪拿出來的這種白紙與後世所用的信紙無異,這又是何故呢?


    此刻並非胡思亂想之時,劉思成右手接過小雪遞來的毛筆,心中叫苦不迭。


    糟糕,這毛筆字又該如何書寫呢?


    原來劉思成僅僅練習過兩個月的毛筆字,而且還是在小學六年級階段,如今已有整整六年未曾手握毛筆,這書寫的技能早已遺忘了大半。


    看到劉思成還在發愣,小雪微笑著提醒道:


    “行了,你可以寫了。”


    無奈之下,劉思成隻好硬著頭皮強上。


    隻見他正手握筆,努力迴想著運筆的技法,生怕在小雪麵前丟人現眼。怎奈何久未練習,手指僵硬,運筆的姿勢在旁人看來還是略顯滑稽。


    因為劉思成的書法水平堪憂,一連廢了好幾張白紙,才勉強畫好一幅草圖,並於圖上標注了幾個關鍵文字。


    “好了,我畫完了,你看看吧。”劉思成隨手將毛筆往桌上一扔,如釋重負道。


    “這是何物?”小雪拿起草圖,仔細端詳了片刻。


    “筒車,又叫做水轉翻車,此物通過水流的作用進行輸水灌溉,日夜不息,可以極大節省人力畜力。”


    劉思成向小雪詳細解釋筒車的作用,他的這些知識全都來源於高中時的一次課外專題研究,叫做“中古時代的農業器具”。


    “有了筒車就可以把節省下來的人力資源用於開墾更多的耕地,越人有了足夠的耕地就可以生產出足夠多的糧食,也就可以不用冒險出山搶掠軍糧了。如此一來,既可以緩解矛盾,又可以使越、漢兩族百姓安居樂業,一舉兩得啊!”劉思成如同政治答辯一般,補充了一大通“意義”。


    “是啊!”小雪聞言興奮不已,說話向來輕柔的她忍不住驚唿道,“思成,沒想到你竟能設計出如此精妙之物!”


    “這也算是妙手偶得吧。”劉思成撓撓頭,麵無愧色地欣然接受來自小雪的誇讚。


    “你太厲害了!”小雪頓了頓,隨即疑惑道,“不過,你的字好像與漢字不盡相同呢。”


    “是,是嗎?”劉思成猛然想起此時的漢字與他所寫的簡體字存在不少差異,隻能隨口胡謅道,“這其實是……我家鄉所特有的文字啦。”


    “是嗎?你的家鄉好奇怪哦。不但語言奇怪而且文字也奇怪。”小雪突然想起一事,遂問道,“對了,你如今獻上此物,我該如何感謝你呢?”


    劉思成幫助小雪完全是出於本心,從未想過索要迴報。不過既然小雪如此一問,他不由得心神一動,朝著小雪微笑道:


    “小雪你不必太客氣,我隻想你能滿足我的一個願望。”


    “你說吧。”小雪歪了歪腦袋,爽快地迴應道。


    “我想要……想要……你……”劉思成一副故弄玄虛的表情。


    小雪見狀羞澀地不敢與他對視,默默地低下頭。


    “想要……你……你……”劉思成故意拖著長調。


    小雪的頭更低了。


    “想要你教我寫字。”劉思成終於說出答案。


    話音剛落,小雪驚訝地抬起頭,靦腆地迴應道:


    “你想讓我教你寫字?就如此簡單?”


    “是的。”


    “奧弗考斯!”小雪冷不丁冒出一句劉思成聽不懂的話。


    “你說什麽?”劉思成縮了縮脖子,疑惑道。


    “你的家鄉話呀!就是那句‘當然’。”小雪雙手合十,莞爾一笑,“你聽不懂嗎?”


    劉思成聞言不免有些忍俊不禁,他鄭重其事糾正小雪不標準的發音道:


    “應該是of course。”


    “差不多啦。”小雪微微一笑,並不以為意。


    “如此說來,你便是同意啦。”劉思成不由得興奮道。


    小雪略微頷首,以示肯定。


    “那麽以後我得稱唿你為老師了喲?”劉思成嘴角一揚,抬手指著小雪的麵龐詢問道。


    “叫我小雪便可。” 小雪擺了擺手,輕柔地迴應道。


    “哦,小雪老師。”劉思成故意說道。


    “直接叫我小雪便可。”小雪糾正道。


    “哦,直接叫小雪老師。”劉思成玩興未減。


    “思成,休要戲言可好……”小雪雙手合十道。


    跟小雪逗趣的感覺真的很開心,不過劉思成自然也明白見好就收的道理,於是連聲迴應道:


    “好的,好的,小雪。”


    “這才對嘛,思成。”


    兩人言罷相視一笑,空氣之中滿是歡快的氛圍。


    翌日一大早,小雪率領族中約一百名女戰士傾巢出動。每人均攜帶一把鹿角獵弓,配上二十支白羽箭,因為山中缺乏鐵器,隻有不到四成的女戰士能夠配備環首刀,其餘之人隻能攜帶砍柴用的柴刀。至於防護用的鎧甲那更是沒有,每人隻在背上負了一麵藤盾,用以在戰鬥中格擋箭矢。就是這樣一支裝備簡陋的百人小隊,便是小雪能夠積蓄起來的最大力量。越人的戰鬥方式以奇襲為主,盡量用箭矢於暗處殺傷敵軍,而不與之近距離交戰。畢竟再怎麽強悍的女子也無法與成年男性比拚氣力,更何況對手在裝備上還遠勝於己方。貿然進行貼身肉搏,無異於是送死。


    劉思成不通武藝,故而不能隨行,隻能在心中默默為她們祈禱。


    傍晚時分,這支百人小隊偷襲得手,滿載而歸,竟無一人傷亡。


    過程中,小雪遵照與劉思成的約定,並未焚毀帶不走的餘糧。


    在那之後,小雪帶領族人按照劉思成所畫的原理圖,經過多次組裝實驗,終於造出了可以實用的筒車,而且實際的使用功效遠超預期。


    因為此事,族人們皆對劉思成崇敬萬分,劉思成在廬陵一帶越族之中聲名鵲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國傳奇之穿越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發多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發多情並收藏天國傳奇之穿越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