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揚州,柴桑。


    柴桑的將軍府坐落在這座城池的正中央,原本為縣令的衙署,此時已經被吳侯孫權當作自己的行營使用,而本地縣令隻得另選他處辦公。


    將軍府坐北朝南,一條筆直的青石官道將將軍府的正門與柴桑的南大門相連。此時一隊騎兵正風馳電掣般越過南大門,經由官道,馬不停蹄直奔將軍府而去。沿途衛兵不但不敢攔阻,還肅立致敬,臉上無不顯露出崇敬的神色。


    領頭之人正是東吳都督周瑜,他頭戴一頂黑漆鑲玉小冠,身穿一襲素白色箭袖菱紋織錦直裾,肩披黑色於菟紋披風,腰掛名滿江東的“古錠刀”,腳蹬黑色鹿皮長靴,下跨純白駿馬,皮膚白皙,容貌英俊。周瑜臉上始終掛著一抹淺淺的笑容,給人一種高貴儒雅之感。若非腰掛寶刀,無人會想到他的真實身份竟是東吳最富名望的戰將,而不隻是一個風度翩翩的美少年。周瑜如今已過而立之年,但皮膚白皙,神采飛揚,時常給人一種錯覺,仿佛他才剛剛弱冠。難怪江東上下均稱其為“美周郎”。


    緊隨周瑜其後的乃是兩名年輕將領——徐盛、丁奉。此二人虎背熊腰,身披玄色筩袖鎧,頭戴虎頭兜鍪,目光銳利如劍,一看就是悍勇之士。再後麵則是十數名親兵,無不是體格健壯,久經沙場的精銳。


    周瑜乃是孫權長兄小霸王孫策的摯友。當年孫策之父孫堅起兵討伐董卓之時,家小均移居舒縣。孫策與周瑜同歲,交往甚密。周瑜讓出路南大宅供孫家居住,且登堂拜見孫策的母親,兩家同氣連枝、有無通共。


    孫堅死後,孫策繼承父誌,統率部眾。周瑜又是孫策第一批忠實追隨者,伴其左右,為東吳政權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建安五年,孫策遇刺,臨終前將軍國大事托付給胞弟孫權。當時孫權所轄不過會稽、吳郡、丹陽、豫章、廬陵數郡,其他偏遠之地並未歸附。江東豪傑分散州郡,並未向孫權效忠。關鍵時刻,首先出麵支持孫權的便首推周瑜。周瑜從外地領兵前來奔喪,留在孫權身邊任中護軍。他手握重兵,卻以君臣之禮對待孫權,與長史張昭共掌軍政大事,至此之後孫權的權力才得以逐步穩固。可以說周瑜對孫氏家族居功至偉,在東吳諸將之中,周瑜地位崇高,一時風頭無兩。


    單憑這次吳侯急招自己覲見,周瑜便知北方定有大事發生,故而未敢稍作遲疑,策馬疾馳而至。


    一行人直至將軍府前,方才滾鞍下馬。幾名仆從趕忙趨步向前,將戰馬牽走。


    周瑜略微整理了一下著裝,隨即在一名仆人的指引下,直趨將軍府中央議事大堂。


    堂前的侍衛眼見周瑜前來,皆齊刷刷向周瑜肅立致敬,周瑜不敢稍作遲疑,大步流星徑直步入議事大堂。而與之同行的眾將士則候在堂外,非吳侯召見,不得入內。


    看到周瑜著急上堂,堂前一名仆從趕緊俯身上前幫周瑜解下長靴,生怕誤了大事。


    孫權坐在堂上早已看到周瑜的身影,遂倏地站起身來,親自於堂前相迎。


    雖然周瑜地位崇高,不過他從來不曾疏忽過對孫權的禮節。眼見孫權親自迎來,他跨前一步躬身施禮道:


    “臣參見主公!”


    “公瑾一路辛苦!”孫權趕忙向其還禮,絲毫不敢怠慢,由此可見周瑜在孫權心中地位之高。


    雙方禮畢,孫權遂握住周瑜之手,親自將周瑜引至左上首,待到周瑜坐定,孫權方才迴席。


    周瑜待到孫權坐定,主動開口問道:


    “主公此次急召臣下前來莫非是北方出了大事?”


    “公瑾所言不差。”孫權歎了一口氣,沉聲道,“高幹死了!”


    高幹是袁紹的外甥,袁紹命其鎮守並州。當時袁紹已死,袁紹諸子互相攻伐,而曹操則坐收漁翁之利,相繼斬袁紹長子袁譚,破二子袁熙、三子袁尚,降焦觸。短短四年之間,冀州、青州、幽州已經盡歸曹操所得,如今就連並州也被攻破,袁紹的勢力自此土崩瓦解。幸存下來的袁熙、袁尚隻得投奔少數民族烏桓,暫避鋒芒。依據當下形勢,無人可以阻止曹操統一北方。在那之後,曹操兵鋒一定會劍指南方。北方重歸一統,而南方卻仍是四分五裂,南北勢力平衡已經被打破,一場大戰勢所難免。


    周瑜聽罷,避重就輕的一句話瞬間點醒了孫權,隻聽他朗聲答道:


    “主公,此乃天賜之良機啊!”


    孫權聞言心中一震,趕忙詢問道:


    “公瑾之意可是……”


    周瑜為孫權詳細分析道:


    “曹操的戰略重心一直都在北方,如今袁紹二子尚在人世,若不鏟除,將來必成後患。而且曹操甫得冀、青、幽、並四州,人心不穩,據臣分析曹操至少需一年之期方能安定人心,此實乃天賜良機!”


    “如此說來,我方尚有一年之期?”孫權伸出一根手指,詢問道。


    “一年之期足矣。主公,臣請傾全國之力兵發山越。在一年之內,務必蕩平山越,然後一致對外。”周瑜拱手請示道,言語中滿是自信。


    孫權聞言眼睛一亮,動容道:


    “公瑾所言甚是,如今正是天賜良機。蕩平山越一事,孤早有此意。隻因過去顧及盤踞荊州的劉表,故而一直不敢有所行動。如今曹操實力陡增,若要南征,必先下荊州。我方隻需派人在荊州大肆散布曹操南征的消息,劉表那個以守土為重的老家夥自然不敢輕舉妄動,如此一來,我方便可無後顧之憂。”


    “主公明見!”周瑜迴應道。


    此時,周瑜英俊的臉龐上劃過一抹笑容,他為孫權的飛速成長而倍感欣慰。正如孫策所料,孫權將來必會成為一位頂天立地的君主。如今這個年輕人所欠缺的恰是戰爭的曆練,而即將開始的征戰不啻一次難得的機會。


    想及於此,周瑜遂主動詢問道:


    “主公可曾想好主帥的人選?”


    其實周瑜心知,此次出兵孫權一定會自任主帥,以便提高自身的威望。不過作為一個久經沙場的宿將,他很想留在孫權身旁,在軍事上給予孫權指導,幫助他快速成長。


    誠如周瑜所料,孫權隻見輕捋紫髯,自信滿滿地迴答道:


    “孤打算自任主帥!統兵將領孤自有安排。公瑾,孤有一個甚為緊要的任務需委托於你,所以此番征伐公瑾無需參與。”


    “敢問是何任務?”周瑜詢問道。


    “征召並訓練水軍。”孫權正色道,“為將來大戰做好準備!”


    周瑜聽罷,遂起身離席,躬身應允道:


    “臣領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國傳奇之穿越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發多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發多情並收藏天國傳奇之穿越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