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頁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 作者:濯濯韶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實際上,對於很多人來說,絕色美人好尋,但是四十多歲的女舉子難尋,還有兩個兒子陪考的那種更難尋。
……
「乖乖!真沒認錯嗎?我明明聽說書人說,姚五娘是揚州布商的嬌女,今年才十四歲,還以為又出了一個洛三元,沒想到是四十歲!」
「哈哈!你們都什麽耳朵,居然弄錯到這地步。」
「都四十多歲了,就不能好好在後宅待著頤養天年,含飴弄孫,純粹出來丟人現眼。」
「對,沒錯!兒子也是窩囊,放著老娘出來丟人。」
「我家掌櫃前段時間與我吵架,也喊著要考科舉,她大字才識幾個,讓她看書比上刑還難受,還想考科舉,呸!」
「老哥悠著點,讓嫂子看到,你的皮都沒了!」
「哼!她就是在我麵前,我也敢說,因為她這樣,我那小閨女也不想著嫁人了,女子賢良淑德,好好嫁人才是正道!」
「嘖!你這是吃不到葡萄,硬說葡萄酸,不管是男是女,有了功名就是好事,若是我家媳婦腦子夠用,想考科舉,我也支持啊!」
「咱們說的是一迴事嗎?女子去考科舉了,還有爺們的位置?」
「你也太小看爺們了,不過我看姚五娘聲量鬧這麽大,而且這麽大年紀,還能成為舉人,說不定真能入殿試!」
「你幹脆想大點,直接說她會成狀元,壓天下讀書人一籌!」
「哼,說不定呢!」
……
姚五娘的兩個兒子聽著樓下的議論,耳朵都快長繭了,一開始入京城時,他們還有些忐忑,現在母親春闈已經結束,都在守結果,心裏反而安靜起來。
三月初,春闈結果公布,此屆科舉一共錄取了二百一二名舉子,姚五娘排在一百九十九位,雖然名次比較靠後,可是她通過了會試,成為女子科舉的唯一獨苗。
結果公布後,對朝野又是一波衝擊,大家奔走相告。
雖然大家一開始猜測江南這位女舉子通過會試的可能性很大,可是現在出了結果,心情頗為複雜。
霍瑾瑜則是樂得咯咯直笑,「四十歲乃正當闖年紀!朕也一樣!」
韓植恭敬道:「陛下說的是!」
……
四月至六月期間,淮河流域大雨不斷,六月中旬,黃淮流域尤其是江南地區,更是多次發生□□雨,造成了極大的洪澇災害。
朝野上下為了賑災都行動起來。
在民間百姓的注意力集中在黃淮流域時,新疆那邊有了異動,韃靼的一名王子率領千餘人攻擊景朝在阿拉木邊沿設立的衛所,造成一百餘名駐守的將士傷亡。
消息傳出後,周圍衛所守軍紛紛出動,宣州軍首領霍永安率兵將逃跑的韃靼王子斬殺,取下他的首級以及祭奠傷亡的將士,命人向韃靼、瓦刺發出征討檄文,表示要讓他們以血還血。
韃靼首領自然震怒,從前線撤下了三萬騎兵,打算迴去景朝決一死戰。
瓦刺:……
他搞不懂明明是韃靼王子不長眼惹了景朝,為什麽對方報仇要拉上他。
等到八月,江淮的水災褪去,百姓前腳剛鬆了一口氣,後腳就聽到又與韃靼、瓦刺打起來,這口氣又提了起來,倒不是擔心會打敗仗,多說揣測這次仗要打多久。
陛下每次對外宣戰,基本上他們的國土麵積都會往外擴延。
聽說這次的地盤原先是羅剎國的,這次打勝了,地盤是不是就是他們的了。
……
羅剎皇帝這段時間沒再寫信罵霍瑾瑜,當然也沒有誇她,而是在裝死。
霍瑾瑜以為他心虛了呢。
實際上,羅剎皇帝擔心霍瑾瑜胃口太大,他惹毛了對方,對方直接選擇與他開戰,將整個歐亞大陸都收穫囊中。
要知道,據他所知,當年景朝去西域攻打察合台部落,最後察合台左部沒了,然後西域也沒了,直接變成新疆。
以他對景朝軍力的了解,如果正打算拿下羅剎國,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在霍永安他們與韃靼、瓦刺打時,歐亞的其他公國、王國、帝國則是嚴陣以待。
一開始有幾個想渾水摸魚,意圖占便宜的幾個勢力私自亂動,不僅沒有占到便宜,還造成自己缺胳膊斷腿。
有了他們這些前車之鑑,大家就有多遠躲多遠。
……
八月底,也對於中原各地,也是豐收的季節,今年除了淮河流域遭災以外,其他地方還算風調雨順。
讓霍瑾瑜高興的是,安南地區經過十多年的改造,一連三年收穫豐收,種植的糧食可以供給雲貴、兩廣地區,減輕了中原糧倉的壓力。
當地百姓也與移居的漢民融合,已經十年沒有發生小規模騷亂。
雲貴地區的漢話也十分順利,猶豫雲貴地區稅賦低,加上土地多,吸引了大量的漢民遷入,經過十幾年的努力,雲貴地區欣欣向榮,土人被大量漢化。
實際上,霍瑾瑜還打算在新疆也實行「改土歸流」,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隻能循序漸進地加大移民速度,等到新疆的漢民足夠多,改土歸流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至於海外,因為歐亞羅剎國、韃靼、瓦刺、波蘭等國之間的摩擦,英國、西班牙、葡萄牙三國暫時安分下來,在觀望東亞這邊的局勢,畢竟如果雙方都在打,將自己打殘了,豈不是給其他人做嫁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
「乖乖!真沒認錯嗎?我明明聽說書人說,姚五娘是揚州布商的嬌女,今年才十四歲,還以為又出了一個洛三元,沒想到是四十歲!」
「哈哈!你們都什麽耳朵,居然弄錯到這地步。」
「都四十多歲了,就不能好好在後宅待著頤養天年,含飴弄孫,純粹出來丟人現眼。」
「對,沒錯!兒子也是窩囊,放著老娘出來丟人。」
「我家掌櫃前段時間與我吵架,也喊著要考科舉,她大字才識幾個,讓她看書比上刑還難受,還想考科舉,呸!」
「老哥悠著點,讓嫂子看到,你的皮都沒了!」
「哼!她就是在我麵前,我也敢說,因為她這樣,我那小閨女也不想著嫁人了,女子賢良淑德,好好嫁人才是正道!」
「嘖!你這是吃不到葡萄,硬說葡萄酸,不管是男是女,有了功名就是好事,若是我家媳婦腦子夠用,想考科舉,我也支持啊!」
「咱們說的是一迴事嗎?女子去考科舉了,還有爺們的位置?」
「你也太小看爺們了,不過我看姚五娘聲量鬧這麽大,而且這麽大年紀,還能成為舉人,說不定真能入殿試!」
「你幹脆想大點,直接說她會成狀元,壓天下讀書人一籌!」
「哼,說不定呢!」
……
姚五娘的兩個兒子聽著樓下的議論,耳朵都快長繭了,一開始入京城時,他們還有些忐忑,現在母親春闈已經結束,都在守結果,心裏反而安靜起來。
三月初,春闈結果公布,此屆科舉一共錄取了二百一二名舉子,姚五娘排在一百九十九位,雖然名次比較靠後,可是她通過了會試,成為女子科舉的唯一獨苗。
結果公布後,對朝野又是一波衝擊,大家奔走相告。
雖然大家一開始猜測江南這位女舉子通過會試的可能性很大,可是現在出了結果,心情頗為複雜。
霍瑾瑜則是樂得咯咯直笑,「四十歲乃正當闖年紀!朕也一樣!」
韓植恭敬道:「陛下說的是!」
……
四月至六月期間,淮河流域大雨不斷,六月中旬,黃淮流域尤其是江南地區,更是多次發生□□雨,造成了極大的洪澇災害。
朝野上下為了賑災都行動起來。
在民間百姓的注意力集中在黃淮流域時,新疆那邊有了異動,韃靼的一名王子率領千餘人攻擊景朝在阿拉木邊沿設立的衛所,造成一百餘名駐守的將士傷亡。
消息傳出後,周圍衛所守軍紛紛出動,宣州軍首領霍永安率兵將逃跑的韃靼王子斬殺,取下他的首級以及祭奠傷亡的將士,命人向韃靼、瓦刺發出征討檄文,表示要讓他們以血還血。
韃靼首領自然震怒,從前線撤下了三萬騎兵,打算迴去景朝決一死戰。
瓦刺:……
他搞不懂明明是韃靼王子不長眼惹了景朝,為什麽對方報仇要拉上他。
等到八月,江淮的水災褪去,百姓前腳剛鬆了一口氣,後腳就聽到又與韃靼、瓦刺打起來,這口氣又提了起來,倒不是擔心會打敗仗,多說揣測這次仗要打多久。
陛下每次對外宣戰,基本上他們的國土麵積都會往外擴延。
聽說這次的地盤原先是羅剎國的,這次打勝了,地盤是不是就是他們的了。
……
羅剎皇帝這段時間沒再寫信罵霍瑾瑜,當然也沒有誇她,而是在裝死。
霍瑾瑜以為他心虛了呢。
實際上,羅剎皇帝擔心霍瑾瑜胃口太大,他惹毛了對方,對方直接選擇與他開戰,將整個歐亞大陸都收穫囊中。
要知道,據他所知,當年景朝去西域攻打察合台部落,最後察合台左部沒了,然後西域也沒了,直接變成新疆。
以他對景朝軍力的了解,如果正打算拿下羅剎國,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在霍永安他們與韃靼、瓦刺打時,歐亞的其他公國、王國、帝國則是嚴陣以待。
一開始有幾個想渾水摸魚,意圖占便宜的幾個勢力私自亂動,不僅沒有占到便宜,還造成自己缺胳膊斷腿。
有了他們這些前車之鑑,大家就有多遠躲多遠。
……
八月底,也對於中原各地,也是豐收的季節,今年除了淮河流域遭災以外,其他地方還算風調雨順。
讓霍瑾瑜高興的是,安南地區經過十多年的改造,一連三年收穫豐收,種植的糧食可以供給雲貴、兩廣地區,減輕了中原糧倉的壓力。
當地百姓也與移居的漢民融合,已經十年沒有發生小規模騷亂。
雲貴地區的漢話也十分順利,猶豫雲貴地區稅賦低,加上土地多,吸引了大量的漢民遷入,經過十幾年的努力,雲貴地區欣欣向榮,土人被大量漢化。
實際上,霍瑾瑜還打算在新疆也實行「改土歸流」,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隻能循序漸進地加大移民速度,等到新疆的漢民足夠多,改土歸流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至於海外,因為歐亞羅剎國、韃靼、瓦刺、波蘭等國之間的摩擦,英國、西班牙、葡萄牙三國暫時安分下來,在觀望東亞這邊的局勢,畢竟如果雙方都在打,將自己打殘了,豈不是給其他人做嫁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