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遊牧民族的文明中就沒有華夏民族的包容性和延續性,最後不僅讓社會畏縮不前,還會束縛自己的雙腳,不僅給自己裹小腳,還自我閹割,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麵進行阻礙。


    縱觀滿清近三百年的統治,大部分都是為了維護自己中央集權,大多數沒有將天下百姓當自己的臣民,在掌權者眼裏,這諾大的山河就是他們的戰利品,土地上的百姓是他們的家奴,隻有八旗子弟才是他們的百姓。


    寧增友邦,不予家奴!


    這就是那些滿清統治者大多人的心態。


    在他們眼裏,無論幹隆時期的白蓮教、太平天國運動,或者後世的革新運動,都是漢人對滿人統治的反抗,看不見底層百姓反抗吶喊的聲音。


    有這樣的想法,統治何曾能維持下去。


    不過看現在韃靼、瓦刺的做派,與後世劫掠、殖民世界的昂撒人確實異曲同工,隻不過一個是在馬背上搶,一個是用槍枝火炮搶,都是強盜做派。


    秀才遇到匪,是沒法講道理的,隻有用拳頭才能讓對方老實與自己說話。


    霍瑾瑜摸了摸霍月淺、霍雲深的頭,唇角微翹,「知道如何感化強盜嗎?」


    霍月淺蹙眉:「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強盜就是強盜,應該應除盡除。」


    「娘說的這些是比喻,此強盜非彼強盜,就好比韃靼、瓦刺這些遊牧民族。」霍瑾瑜麵不改色道,「雖然娘也想這樣省事,奈何做不到啊!」


    霍雲深:「娘以前說過,先禮後兵,若是不聽,先揍一頓,再講道理,若是再不聽,就再揍一頓,然後再與其『痛斥利害』,我覺得事不過三,應該長些教訓吧!」


    霍月淺:「我覺得人都是欺軟怕硬,對方肯聽你的話,多半是怕了你,國與國之間更是如此。」


    霍瑾瑜欣慰地再次摸了摸兩人的頭,「不錯,你們要記住,國與國隻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不過你們不用擔心這個,我給你們留的家底厚著呢,隻有別人怕你們的份,要擔心的也是你們之後的繼承者。」


    霍月淺仰頭道:「娘覺得自己是個明君嗎?」


    霍瑾瑜聞言,摩挲下巴思索片刻的,「應該算吧!」


    霍雲深當即重聲道:「民間百姓說了,娘是千年難得一遇的仁君。」


    「……仁君啊!」霍瑾瑜輕笑一聲,語氣自嘲道:「仁君不好當,朕也不覺得自己是仁君,當然當初朕登基時,朝野群臣可能期待朕是個仁君,畢竟當時朕當年的氣質挺唬人的。」


    她當年即使年紀小,在京中也素有美名的風度翩翩、溫潤如玉的矜貴小殿下。


    霍雲深聽到這話,也經不住笑道,「可是朝野沒想到被您和先帝給騙了。」


    霍瑾瑜挑了挑眉,屈指給了他一個腦嘣,「聒噪!」


    「痛!」霍雲深捂著額頭,可憐兮兮地看著她。


    霍瑾瑜見狀,吩咐人又給他送來一疊摺子,捏了捏他的臉蛋,「乖兒子,工作能止痛,好好幹!」


    霍雲深:……


    霍月淺冷嗤;「活該!」


    「娘,您看她!」霍雲深當即控訴。


    霍瑾瑜見狀,也幹脆,指了指殿外,「要想打,出去打,朕不攔著。」


    兩人頓時都噤聲,乖乖坐在自己的桌前辦公。


    ……


    即使霍瑾瑜讓霍月淺、霍雲深接觸政務,也隻是讓他們輔助,重要的事情也不敢交給他們。


    對於韃靼、瓦刺,霍瑾瑜明麵上表示對方是她的藩屬國,要愛護。


    但是吧……


    有時候國與國之間,你莫要看他說什麽,要看做什麽。


    商場多少「友商」當麵樂嗬嗬,背後捅刀子。


    國與國之間,雖然不同於商場,但是許多地方也是分厘必爭,尤其一些風險,她要扼殺在搖籃裏。


    昌寧二十九年,二月。


    春闈考試開始,除了各個地區的解元備受矚目外,參與考試的三名女舉子也同樣受到大家關注。


    讓霍瑾瑜驚詫的是,來自江南的那位女舉子還是一位她聽說的人。


    此人乃是宣王當年去地方清理屯田侵占時,認下的義女桃夭,後來詐死又變身姚五娘。


    霍瑾瑜促狹地看向對麵的宣王,「六哥,對於姚五娘,你就沒有表示?」


    宣王白了她一眼,「當年我將她的身份洗了後,已經二十餘年沒見她,誰知道她這麽大年紀,居然還考上舉人了。」


    粗略一算,姚五娘今年要四十多歲了,說不定連祖母都當上了。


    霍瑾瑜聞言,斜了他一眼,「年紀大,又不代表腦子不老了,再說姚五娘年級也不算大!」


    「陛下,姚五娘今年四十多,應該早做了祖母,年歲還不大?」宣王沒好氣問道。


    「……」霍瑾瑜輕咳一聲,「上屆年紀最大的舉子都五十七歲了,她才四十多,正是好年華。怎麽不能考了!」


    宣王輕哼扭頭,「反正我是說不過你。」


    對於京城百姓,許多人原以為姚五娘是那種如話本所說的風華正茂、聰明睿智的絕色女子。


    誰知道對方竟然是個四十三歲的婦人,而且對方還有過兩段婚姻,兒女都已成家,一些孫輩都開蒙了。


    看熱鬧的百姓傻眼。


    姚五娘下榻的客棧每天都守著看熱鬧的,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去看什麽絕色美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濯濯韶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濯濯韶華並收藏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