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頁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 作者:濯濯韶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以為天黑時,謝少虞應該就鬆口了,可是仍然不見改口,眼看著寒風暴雪又起,心疼的女眷們躲在角落裏不斷哭嚎,大唿謝少虞殘忍無情。
謝少虞也聽到了外麵的動靜,原先他打算到傍晚時就鬆口,可是見府衙門口堆了那麽多火盆。
為了不讓孫家、李家的男丁浪費,隻能辛苦他們在外麵再凍一個時辰了。
一直到深夜亥時,謝少虞才吩咐孫家、李家的男丁迴去,不過將兩家的家主留下了。
孫老爺、李老爺一開始以為謝少虞要拿他們殺雞儆猴,聽聞是讓他們出錢,頓時鬆了一口氣。
不過他們之間因為分攤不均又很快吵了起來。
謝少虞坐在上首,端著熱茶,看著下方兩人爭吵。
等到兩人停下來,他平靜道:「如果你們不好分,每人出二千八百四十兩。」
來鬧事的老人一共一百四十二人,兩人都別推辭了,都出了。
孫老爺:……
李老爺:……
這位京城來的欽差老爺看著光風霽月,不食人間煙火,原來也是個狠角色。
兩人對視一眼,最終咬了咬牙,齊齊對謝少虞躬身一拜,「大人這樣說了,草民遵從。」
心頭下決定,迴去後一定不會讓謝少虞好過。
……
次日,城中又傳起謝少虞貪汙受賄,威逼折磨孫、李兩家老爺,侵占孫、謝兩家的財產。
謝少虞也不關心,讓人將銀子給了前來要銀子的佃戶,吩咐手下人繼續推行「攤丁入畝」。
對於士紳們送上的美人、宅子、珠寶金銀、古董書畫,一概不理……
直隸的士紳沒想到謝少虞軟硬不吃,虧他還是謝公的外孫,一點也不為謝家著想,雖說謝家是官身,但是說不定陛下什麽時候就將注意打到他們身上了,現在不應該與他們聯合一起抗衡嗎?
至於霍瑾瑜那邊,收到許多關於謝少虞的彈劾,其實不止有他,過往她派到外地的顧問處學士都多多少少都有人彈劾,米開城、徐於菟、郎鴻暉、萬鴻飛……連廖修遠這種已經迴京的官員都有。
當然不止有彈劾,還有配套的各種流言抹黑。
霍瑾瑜挑了挑眉:……
嘖嘖!這群人太敏感了,難道他們覺得憑這幾個彈劾,就能謝少虞他們停手,或者讓她放棄?
這樣做的結果,隻會讓她更加堅定信心。
她有些納悶,怎麽沒有對她的謠言啊,這樣她也好順勢收拾人啊。
謝少虞、米開城都是顧問處出去的,在天下人眼裏是根正苗紅的天子門生。
「攤丁入畝」也是她要推行的國策,謝少虞也是聽從她吩咐。
隻能說,現在霍瑾瑜對於自己的名望認知還有些不清楚,若是那些人真敢往她身上潑髒水,百姓不會放過他們,所以他們隻能旁敲側擊地從謝少虞他們入手。
與直隸相比,宣王那邊的熱鬧也不少,即使江南士紳知道宣王此次迴江南,多半是接到陛下的旨意,但是還是想反抗一下,畢竟江浙地區遠離京城,俗話說「天高皇帝遠」,他們江南文風鼎盛,聲量高,宣王雖然受陛下信任,也是藩王,應該對一些事情有忌憚。
「攤丁入畝」政策在江南地區推行後,一些地方出現民眾抗議,還有不少文人寫大字報批判、譴責宣王不顧民意,想要逼民造反,威脅朝廷統治。
宣王麵對這些洶湧輿情後,直接讓人打了一副棺材放在王府門口,表示即使他死了,「攤丁入畝」的政策還是要實行。
江南士紳還發現,這些輿情不僅沒有阻止宣王的腳步,還讓他加快速度,動作更為犀利,一點情麵都不留,遇到抗議直接武力鎮壓。
江南士紳:……
麻了!麻了!宣王這般大動作,就不怕皇帝忌憚嗎?
宣王表示,他迴來時,小七就給了他便宜行事的權利,別說一群士紳,就是官紳也不怕。
士紳們見狀,就去找長公主、康王求救,讓長公主、康王管管宣王。
長公主實在嫌吵,就收拾行李,去京城了,隻留下一句話,「一切遵從陛下的指示!」
至於康王,他自己閉門謝客,誰也不見。
他又不是愚蠢之人,「攤丁入畝」明顯對百姓、對景朝的統治有利,他是皇帝也會選擇這個。
而且,他覺得那群人對他與宣王的關係認知錯誤。
雖然他們是一個爹,但是不是一個娘,就算宣王瘸了一條腿,他也不敢去踹宣王那條好腿。
弄到最後甚至江南這邊的速度還比直隸那邊快,為此宣王向謝少虞發去了嘲諷!
絲毫不顧忌自己的年齡和身份。
謝少虞:……
謝少虞默默將信件收起來,打算迴京後,向陛下和宋致告狀,既然宣王不講究,他也不客氣。
然後一改之前的速度,向江南那邊看齊。
士紳們看著直隸與江南地區的動靜,氣的麵目扭曲,但是一絲辦法都沒有。
他們低估了陛下的民望和決策力,單單是靠他們這些人反對,壓根擋不住大勢。
年底臘月,「攤丁入畝」政策在直隸和江南地區全麵落地,朝中眾臣被這個速度驚呆了。
明明前段時間,京城中還傳著謝少虞、宣王他們各種不好的消息,看來是一點都沒有影響到他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謝少虞也聽到了外麵的動靜,原先他打算到傍晚時就鬆口,可是見府衙門口堆了那麽多火盆。
為了不讓孫家、李家的男丁浪費,隻能辛苦他們在外麵再凍一個時辰了。
一直到深夜亥時,謝少虞才吩咐孫家、李家的男丁迴去,不過將兩家的家主留下了。
孫老爺、李老爺一開始以為謝少虞要拿他們殺雞儆猴,聽聞是讓他們出錢,頓時鬆了一口氣。
不過他們之間因為分攤不均又很快吵了起來。
謝少虞坐在上首,端著熱茶,看著下方兩人爭吵。
等到兩人停下來,他平靜道:「如果你們不好分,每人出二千八百四十兩。」
來鬧事的老人一共一百四十二人,兩人都別推辭了,都出了。
孫老爺:……
李老爺:……
這位京城來的欽差老爺看著光風霽月,不食人間煙火,原來也是個狠角色。
兩人對視一眼,最終咬了咬牙,齊齊對謝少虞躬身一拜,「大人這樣說了,草民遵從。」
心頭下決定,迴去後一定不會讓謝少虞好過。
……
次日,城中又傳起謝少虞貪汙受賄,威逼折磨孫、李兩家老爺,侵占孫、謝兩家的財產。
謝少虞也不關心,讓人將銀子給了前來要銀子的佃戶,吩咐手下人繼續推行「攤丁入畝」。
對於士紳們送上的美人、宅子、珠寶金銀、古董書畫,一概不理……
直隸的士紳沒想到謝少虞軟硬不吃,虧他還是謝公的外孫,一點也不為謝家著想,雖說謝家是官身,但是說不定陛下什麽時候就將注意打到他們身上了,現在不應該與他們聯合一起抗衡嗎?
至於霍瑾瑜那邊,收到許多關於謝少虞的彈劾,其實不止有他,過往她派到外地的顧問處學士都多多少少都有人彈劾,米開城、徐於菟、郎鴻暉、萬鴻飛……連廖修遠這種已經迴京的官員都有。
當然不止有彈劾,還有配套的各種流言抹黑。
霍瑾瑜挑了挑眉:……
嘖嘖!這群人太敏感了,難道他們覺得憑這幾個彈劾,就能謝少虞他們停手,或者讓她放棄?
這樣做的結果,隻會讓她更加堅定信心。
她有些納悶,怎麽沒有對她的謠言啊,這樣她也好順勢收拾人啊。
謝少虞、米開城都是顧問處出去的,在天下人眼裏是根正苗紅的天子門生。
「攤丁入畝」也是她要推行的國策,謝少虞也是聽從她吩咐。
隻能說,現在霍瑾瑜對於自己的名望認知還有些不清楚,若是那些人真敢往她身上潑髒水,百姓不會放過他們,所以他們隻能旁敲側擊地從謝少虞他們入手。
與直隸相比,宣王那邊的熱鬧也不少,即使江南士紳知道宣王此次迴江南,多半是接到陛下的旨意,但是還是想反抗一下,畢竟江浙地區遠離京城,俗話說「天高皇帝遠」,他們江南文風鼎盛,聲量高,宣王雖然受陛下信任,也是藩王,應該對一些事情有忌憚。
「攤丁入畝」政策在江南地區推行後,一些地方出現民眾抗議,還有不少文人寫大字報批判、譴責宣王不顧民意,想要逼民造反,威脅朝廷統治。
宣王麵對這些洶湧輿情後,直接讓人打了一副棺材放在王府門口,表示即使他死了,「攤丁入畝」的政策還是要實行。
江南士紳還發現,這些輿情不僅沒有阻止宣王的腳步,還讓他加快速度,動作更為犀利,一點情麵都不留,遇到抗議直接武力鎮壓。
江南士紳:……
麻了!麻了!宣王這般大動作,就不怕皇帝忌憚嗎?
宣王表示,他迴來時,小七就給了他便宜行事的權利,別說一群士紳,就是官紳也不怕。
士紳們見狀,就去找長公主、康王求救,讓長公主、康王管管宣王。
長公主實在嫌吵,就收拾行李,去京城了,隻留下一句話,「一切遵從陛下的指示!」
至於康王,他自己閉門謝客,誰也不見。
他又不是愚蠢之人,「攤丁入畝」明顯對百姓、對景朝的統治有利,他是皇帝也會選擇這個。
而且,他覺得那群人對他與宣王的關係認知錯誤。
雖然他們是一個爹,但是不是一個娘,就算宣王瘸了一條腿,他也不敢去踹宣王那條好腿。
弄到最後甚至江南這邊的速度還比直隸那邊快,為此宣王向謝少虞發去了嘲諷!
絲毫不顧忌自己的年齡和身份。
謝少虞:……
謝少虞默默將信件收起來,打算迴京後,向陛下和宋致告狀,既然宣王不講究,他也不客氣。
然後一改之前的速度,向江南那邊看齊。
士紳們看著直隸與江南地區的動靜,氣的麵目扭曲,但是一絲辦法都沒有。
他們低估了陛下的民望和決策力,單單是靠他們這些人反對,壓根擋不住大勢。
年底臘月,「攤丁入畝」政策在直隸和江南地區全麵落地,朝中眾臣被這個速度驚呆了。
明明前段時間,京城中還傳著謝少虞、宣王他們各種不好的消息,看來是一點都沒有影響到他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