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頁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 作者:濯濯韶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止有功名傍身的人,朝廷官員的特權尤甚,他們可憑自身免稅權限萌庇他人,使其獲得免稅之益,並能以此為交換條件,從中獲取利益。
造成的結果就是普通百姓的負擔愈發重。
現下大家知道霍瑾瑜為什麽之前封謝少虞為直隸巡撫,即使因為直隸乃京畿重地,想要推行政策,這裏是第一站,若是這裏出現問題,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說了。
有人想起之前被陛下趕迴封地的宣王,心中大唿不妙。
宣王的封地在江南,江浙一帶富庶多士紳,宣王一向深受陛下信任,之前清理全國田地侵吞兼併時,就是宣王下民間,這次若說宣王沒事幹,怕不是將他們當傻子耍。
霍瑾瑜在決定改革時,就不奢望一開始聽到民間的頌揚聲,肯定會有許多人反對,尤其那些利益受損的士紳。
果然在詔令公布的第一個月,直隸那邊就出了事,一百多名年紀大的百姓堵住了直隸衙門,頂著大雪坐在衙門口,大罵謝少虞,讓他滾迴京城,不要禍害直隸。
許多人僅僅一身夾草的破衣,又是老者,別說一天,僅僅半天,就有三十老人被凍暈,身邊人也不管他們,任由他們倒在冰冷的府衙門前。
府衙隻能派人將他們搬走,給他們找大夫,不能真任由他們凍死在衙門口。
誰知道帶走了一批,又來一批。
衙役看著凍得臉色發青、發黑的老佃戶們,都跪下了,「諸位爺爺奶奶,求你們迴去吧,朝廷公布的政策是為了你們好,天太冷,如果沒了命,就什麽都沒了。」
冷風夾雜著風雪模糊了雙方的視線。
寒風的百姓凍得瑟瑟發抖。
……
「不行!那個官不走,我們也不走!」
「對,他們是想讓我們沒活路。」
「老爺為了省錢,都打算辭退我們一家人,我們本身沒地,還不如死在這裏,讓老天爺看看,讓他為我們討個公道。」
「朝廷想給我們減輕負擔,應該不要賦稅,搞個攤丁入畝有什麽用?」
……
府衙裏,謝少虞站在門後,聽著外麵的動靜,麵無表情。
不知過了多久,一身灰衣勁裝男子跑到他跟前,小聲道:「大人,人查清了。外麵那群人是永平府的大戶孫家和李家雇的,一人一天二兩銀子,凍死了有二十兩補償,並且免佃戶三年租金。」
謝少虞略薄的嘴唇扯起嘲諷的弧度,「真是大方,三年免租!」
說不定在外麵那群百姓心裏,這兩家大戶確實大方,百姓自認為螻蟻,尤其對於一些年長的百姓,能用自己一條命掙到這麽多錢,真是值了。
灰衣男子:「人手都準備好了,隻要大人一聲令下,就可以將李家、孫家拿下。」
「將李家、孫家的男丁都請來這裏,既然是他們請的,主人家不能不現身。」謝少虞低沉著聲道。
灰衣男子聞言,兩手抱拳,興奮道:「屬下遵命!」
……
直隸的士紳沒想到謝少虞居然將給永平府李家、孫家的六歲以上的男丁都押到直隸府衙門前,與那群佃戶一起凍著。
為了讓佃戶能堅持久一些,謝少虞讓人給這群佃戶送了棉衣。
一開始這群百姓不願意,後來謝少虞許諾,若是配合,就讓李家、孫家他們給他們二十兩銀子。
佃戶們:……
他們的買命錢才二十兩,這個官老爺不會無緣無故說這個數字,多半是查清了,既然孫家、李家的人都抓來了,說明是伏法了。
現在不用死,還有錢拿,他們當然願意。
又驚又怕又冷的孫家、李家男丁們:……
這個直隸巡撫不曾和他們商議過,他們沒同意。
謝少虞見堵在衙門口的百姓配合,讓人給他們熬了薑湯,同時升起火盆,讓五名府吏開始現場審問,記錄口供。
……
「你叫什麽名字,今年多大,家裏種多少地……」
「……老頭叫孫老旺,我有兩個兒子,大旺、二旺,今年四十二了,以前家裏有地,後來老伴生病,地都賣了……官老爺,除了二十兩,俺們那二兩銀子也有吧。」
「有有有,有巡撫大人在,還能缺了你……」
……
」……五十六歲了,沒地,種的東西繳完租和稅後,也就沒啥能吃到了……」
「……五十二歲,李老爺說,如果這次巡撫老爺走了,就能免三年租,到時候攢了錢,我兒子就能娶媳婦了……」
「……六十五……嘿嘿,有什麽可怕的,一條賤命能賣二十兩,可值了,旁人還搶不到呢,我年紀大,旁人不敢和我搶。」
……
圍觀百姓聽著這群窮困老人的言語,看著他們不知道如何評價。
指責他們與朝廷對著幹、知法犯法嗎?
可是這群老人又有什麽可以選擇的路嗎?
若是他們在這群人的位置,反正兩腳都快踏入棺材,他們也會這樣做吧。
……
孫家、李家的男丁們以為謝少虞問完那群刁民後,就輪到他們了。
誰知道謝少虞讓那群老佃戶畫押後,哄著佃戶迴去之後,就將他們晾在府衙門口,任由他們被風雪摧殘。
即使他們求饒,謝少虞也不曾改變。
孫家、李家趕來的女眷見求饒不行,送衣服也不讓,隻能命人放了許多火盆,弄了擋風帳,讓站在門口的人不那麽冷。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造成的結果就是普通百姓的負擔愈發重。
現下大家知道霍瑾瑜為什麽之前封謝少虞為直隸巡撫,即使因為直隸乃京畿重地,想要推行政策,這裏是第一站,若是這裏出現問題,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說了。
有人想起之前被陛下趕迴封地的宣王,心中大唿不妙。
宣王的封地在江南,江浙一帶富庶多士紳,宣王一向深受陛下信任,之前清理全國田地侵吞兼併時,就是宣王下民間,這次若說宣王沒事幹,怕不是將他們當傻子耍。
霍瑾瑜在決定改革時,就不奢望一開始聽到民間的頌揚聲,肯定會有許多人反對,尤其那些利益受損的士紳。
果然在詔令公布的第一個月,直隸那邊就出了事,一百多名年紀大的百姓堵住了直隸衙門,頂著大雪坐在衙門口,大罵謝少虞,讓他滾迴京城,不要禍害直隸。
許多人僅僅一身夾草的破衣,又是老者,別說一天,僅僅半天,就有三十老人被凍暈,身邊人也不管他們,任由他們倒在冰冷的府衙門前。
府衙隻能派人將他們搬走,給他們找大夫,不能真任由他們凍死在衙門口。
誰知道帶走了一批,又來一批。
衙役看著凍得臉色發青、發黑的老佃戶們,都跪下了,「諸位爺爺奶奶,求你們迴去吧,朝廷公布的政策是為了你們好,天太冷,如果沒了命,就什麽都沒了。」
冷風夾雜著風雪模糊了雙方的視線。
寒風的百姓凍得瑟瑟發抖。
……
「不行!那個官不走,我們也不走!」
「對,他們是想讓我們沒活路。」
「老爺為了省錢,都打算辭退我們一家人,我們本身沒地,還不如死在這裏,讓老天爺看看,讓他為我們討個公道。」
「朝廷想給我們減輕負擔,應該不要賦稅,搞個攤丁入畝有什麽用?」
……
府衙裏,謝少虞站在門後,聽著外麵的動靜,麵無表情。
不知過了多久,一身灰衣勁裝男子跑到他跟前,小聲道:「大人,人查清了。外麵那群人是永平府的大戶孫家和李家雇的,一人一天二兩銀子,凍死了有二十兩補償,並且免佃戶三年租金。」
謝少虞略薄的嘴唇扯起嘲諷的弧度,「真是大方,三年免租!」
說不定在外麵那群百姓心裏,這兩家大戶確實大方,百姓自認為螻蟻,尤其對於一些年長的百姓,能用自己一條命掙到這麽多錢,真是值了。
灰衣男子:「人手都準備好了,隻要大人一聲令下,就可以將李家、孫家拿下。」
「將李家、孫家的男丁都請來這裏,既然是他們請的,主人家不能不現身。」謝少虞低沉著聲道。
灰衣男子聞言,兩手抱拳,興奮道:「屬下遵命!」
……
直隸的士紳沒想到謝少虞居然將給永平府李家、孫家的六歲以上的男丁都押到直隸府衙門前,與那群佃戶一起凍著。
為了讓佃戶能堅持久一些,謝少虞讓人給這群佃戶送了棉衣。
一開始這群百姓不願意,後來謝少虞許諾,若是配合,就讓李家、孫家他們給他們二十兩銀子。
佃戶們:……
他們的買命錢才二十兩,這個官老爺不會無緣無故說這個數字,多半是查清了,既然孫家、李家的人都抓來了,說明是伏法了。
現在不用死,還有錢拿,他們當然願意。
又驚又怕又冷的孫家、李家男丁們:……
這個直隸巡撫不曾和他們商議過,他們沒同意。
謝少虞見堵在衙門口的百姓配合,讓人給他們熬了薑湯,同時升起火盆,讓五名府吏開始現場審問,記錄口供。
……
「你叫什麽名字,今年多大,家裏種多少地……」
「……老頭叫孫老旺,我有兩個兒子,大旺、二旺,今年四十二了,以前家裏有地,後來老伴生病,地都賣了……官老爺,除了二十兩,俺們那二兩銀子也有吧。」
「有有有,有巡撫大人在,還能缺了你……」
……
」……五十六歲了,沒地,種的東西繳完租和稅後,也就沒啥能吃到了……」
「……五十二歲,李老爺說,如果這次巡撫老爺走了,就能免三年租,到時候攢了錢,我兒子就能娶媳婦了……」
「……六十五……嘿嘿,有什麽可怕的,一條賤命能賣二十兩,可值了,旁人還搶不到呢,我年紀大,旁人不敢和我搶。」
……
圍觀百姓聽著這群窮困老人的言語,看著他們不知道如何評價。
指責他們與朝廷對著幹、知法犯法嗎?
可是這群老人又有什麽可以選擇的路嗎?
若是他們在這群人的位置,反正兩腳都快踏入棺材,他們也會這樣做吧。
……
孫家、李家的男丁們以為謝少虞問完那群刁民後,就輪到他們了。
誰知道謝少虞讓那群老佃戶畫押後,哄著佃戶迴去之後,就將他們晾在府衙門口,任由他們被風雪摧殘。
即使他們求饒,謝少虞也不曾改變。
孫家、李家趕來的女眷見求饒不行,送衣服也不讓,隻能命人放了許多火盆,弄了擋風帳,讓站在門口的人不那麽冷。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