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清穿同人] 清穿之側福晉悠閑日常 作者:飛玉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後倒是十分高興,並非是佯裝,也許是因為十四爺即將迴來了。
侍奉太後用膳後,四爺和寶月便迴到座上,四爺將一盤盤菜賜下去,第一個便是怡親王,然後便是隆科多、張廷玉、鄂爾泰等等為四爺所信重的大臣。他瞧了一眼寶月,雖然知道她不愛吃,卻也到底賜了幾道菜下來,免得麵上不好看。
四爺在高座之上,特地看了席間孤零零的弘暉一眼,心中不免有些惻然。皇後是皇後,可弘暉到底也是他寄予厚望的長子,縱然在他心中這些事都扯不到弘暉頭上去,但他們是骨肉至親,縱然是皇帝的金口玉言也無法割開牽連的骨血。
他一邊也吩咐蘇培盛賜下兩道菜去給弘暉,一邊也不忘叫他去囑咐寶月一句,裝裝樣子吃兩口便是了,不必吃冷的,倒是鬧得她夜裏肚子疼。
四爺本是修好之意,好叫朝臣知道,皇後之事他並無意牽連到弘暉。隻是人都是父母生養,誰也不是鐵石心腸,難道還能如哪吒一般割肉剔骨不成?
高座之上,一覽無餘,他朝下頭掃去一眼,便不期然瞧見了弘暉的神色。他先是恭敬地謝過蘇培盛,可看著蘇培盛朝寶月的方向走去,他卻很快麵無表情,露出了一個無甚溫度的眼神。
四爺的心中發沉,麵色也漸漸凝滯下來,良久之後,他卻忽然想到,當年康熙坐在這禦座之上,瞧下麵的人也是如此嗎?一旦看得清楚,也就失去了朦朧的遮掩,玻璃鏡子照的明白,可為什麽民間婦人還是愛用銅鏡?
看清楚麵上,也就想要看清楚內裏,可人非聖賢,若是帶著猜疑去瞧,誰又經得起細看?何況是年邁的康熙呢?也難怪康熙總覺得四麵楚歌,腹背受敵。
他轉頭瞧向阿午,卻見他也平靜地看著弘暉的方向,方才弘暉那兒發生的一切顯然都被阿午盡收眼底,四爺霎時眉頭緊蹙,心中知道有些東西不能再拖了。
年節過後便是元宵,元宵過後,天氣便漸漸迴暖,很快到了初春。
馬蹄踏過初融的冰雪,十四爺帶著大軍得勝歸朝,寶月扶著太後在四爺身後幾步,瞧見天邊那結駟連騎的軍馬帶起一陣風沙揚鞭而來,平日裏安靜內斂的太後都激動地緊緊握住了寶月的手,她一眼便在萬軍兒郎裏瞧出十四,眼中幾乎要落下淚來。
十四意氣風發地下馬行禮,他麵容微黑,目光炯炯,分明是同一張臉,卻幾乎難看出一點從前的樣子。蘇培盛當眾宣了封十四爺為定親王的旨意,如今四爺的左膀右臂,文治武功都是親兄弟,朝堂官員又大多順服聖意,政令通達,如臂指使,天下便有如煥發的春草,顯露出勃勃生機。
為顯示對親弟弟的信重,也為了安太後的心,四爺很快把原本屬於簡親王雅爾江阿所管的宗人府事分給十四料理,宗人府所管的大多是一些禮製上的瑣事,四爺口上不說,但心底到底愛惜十四的才華,便另分了兩個副官替十四料理宗人府,叫他掛著職去兵部當差。
如今十三管著戶部和會考府,十四爺管著兵部,一個管錢糧,一個管兵馬,也就相當於這最要緊的兩項都捏在了四爺手裏。
寶月這日在養心殿做女工,她難得打算做個技藝高超的東西——一件龍紋大麾,為此不惜從年初開始動手,她暗暗計劃,估計大約年底做好的時候,四爺也剛巧能穿上。不為了別的,她隻是忽然想起來,四爺登基,她還不曾送過什麽禮物,如今外頭的事情順利,四爺也不同去年那樣忙碌,她也好抽出空來。
她才照瑪瑙的指示穿了兩針,四爺便和十三爺一塊進來了,張起麟端了兩盞茶上來,瑪瑙很快識趣地退下。
寶月一開始並不當迴事,還在比自己和瑪瑙繡出來的樣子,苦思冥想地琢磨自己下的針法哪裏有問題,卻忽然聽見外頭傳來兩聲爭論,她暗自稀奇,這兩人向來合拍的跟同一個人似的,竟也有意見相左的時候。
她用杯子在桌子上輕輕磕了一下,示意裏頭還有個人,免得這兩人萬一吵大了不好收場,平白傷了情分,自己坐在裏頭尷尬,出也出不去。
十三和四爺聽到裏頭的動靜,一時也安靜下來,外頭的形勢倒沒有寶月想的那樣嚴重,隻是此事到底幹係甚大,十三不敢做四爺的主,四爺心中也還有些猶豫。
第95章
暗雲舒捲,夜色朦朧,輕柔的春風吹的滿院梨花簌簌落下,潔淨的雪瓣層層堆疊在一起,在金磚上織就一層月色的柔軟錦緞。
燭光跳動,養心殿的窗紗上映出一支晚開的寒梅倒影,那是寶月在禦花園裏尋了許久才在枝頭找到的一支花苞,被內務府的能工巧匠們養護一番後,它裝在瓶子裏,在春天遲遲地綻放。
「朕知道,苛政過後必有仁政,有些在祖宗時候本是寬法的,你我易之從嚴,乃為整飭人心風俗,使之上下一新,隻可暫行一時,諸弊革除之後,仍需再更法度。」他轉著手上的珠串,從前那串碧璽上頭的綴子都脫了,寶月送了他新的,可舊的他也捨不得丟,隻要她打了新的綴子安上。
「儲君是國本,臣弟不該議論此事,也不知道誰更合適,隻是法統在此,臣弟隻怕屆時平生動盪啊。」十三嘆氣,阿午當然也很好,隻是弘暉性子仁厚,又無過失,無故跳過他卻選了阿午,若屆時萬歲升遐,隻怕難叫朝野信服。
四爺不是不知道選弘暉是穩妥又順理成章的事,屆時皇位自可以平穩過渡,可想起年節上弘暉那一個眼神,實在不由他不心驚,寶月和他是一體的,對皇後的處置也是自己幹綱獨斷,如果弘暉心中對寶月懷恨在心,是不是對自己這個阿瑪也有微詞?
侍奉太後用膳後,四爺和寶月便迴到座上,四爺將一盤盤菜賜下去,第一個便是怡親王,然後便是隆科多、張廷玉、鄂爾泰等等為四爺所信重的大臣。他瞧了一眼寶月,雖然知道她不愛吃,卻也到底賜了幾道菜下來,免得麵上不好看。
四爺在高座之上,特地看了席間孤零零的弘暉一眼,心中不免有些惻然。皇後是皇後,可弘暉到底也是他寄予厚望的長子,縱然在他心中這些事都扯不到弘暉頭上去,但他們是骨肉至親,縱然是皇帝的金口玉言也無法割開牽連的骨血。
他一邊也吩咐蘇培盛賜下兩道菜去給弘暉,一邊也不忘叫他去囑咐寶月一句,裝裝樣子吃兩口便是了,不必吃冷的,倒是鬧得她夜裏肚子疼。
四爺本是修好之意,好叫朝臣知道,皇後之事他並無意牽連到弘暉。隻是人都是父母生養,誰也不是鐵石心腸,難道還能如哪吒一般割肉剔骨不成?
高座之上,一覽無餘,他朝下頭掃去一眼,便不期然瞧見了弘暉的神色。他先是恭敬地謝過蘇培盛,可看著蘇培盛朝寶月的方向走去,他卻很快麵無表情,露出了一個無甚溫度的眼神。
四爺的心中發沉,麵色也漸漸凝滯下來,良久之後,他卻忽然想到,當年康熙坐在這禦座之上,瞧下麵的人也是如此嗎?一旦看得清楚,也就失去了朦朧的遮掩,玻璃鏡子照的明白,可為什麽民間婦人還是愛用銅鏡?
看清楚麵上,也就想要看清楚內裏,可人非聖賢,若是帶著猜疑去瞧,誰又經得起細看?何況是年邁的康熙呢?也難怪康熙總覺得四麵楚歌,腹背受敵。
他轉頭瞧向阿午,卻見他也平靜地看著弘暉的方向,方才弘暉那兒發生的一切顯然都被阿午盡收眼底,四爺霎時眉頭緊蹙,心中知道有些東西不能再拖了。
年節過後便是元宵,元宵過後,天氣便漸漸迴暖,很快到了初春。
馬蹄踏過初融的冰雪,十四爺帶著大軍得勝歸朝,寶月扶著太後在四爺身後幾步,瞧見天邊那結駟連騎的軍馬帶起一陣風沙揚鞭而來,平日裏安靜內斂的太後都激動地緊緊握住了寶月的手,她一眼便在萬軍兒郎裏瞧出十四,眼中幾乎要落下淚來。
十四意氣風發地下馬行禮,他麵容微黑,目光炯炯,分明是同一張臉,卻幾乎難看出一點從前的樣子。蘇培盛當眾宣了封十四爺為定親王的旨意,如今四爺的左膀右臂,文治武功都是親兄弟,朝堂官員又大多順服聖意,政令通達,如臂指使,天下便有如煥發的春草,顯露出勃勃生機。
為顯示對親弟弟的信重,也為了安太後的心,四爺很快把原本屬於簡親王雅爾江阿所管的宗人府事分給十四料理,宗人府所管的大多是一些禮製上的瑣事,四爺口上不說,但心底到底愛惜十四的才華,便另分了兩個副官替十四料理宗人府,叫他掛著職去兵部當差。
如今十三管著戶部和會考府,十四爺管著兵部,一個管錢糧,一個管兵馬,也就相當於這最要緊的兩項都捏在了四爺手裏。
寶月這日在養心殿做女工,她難得打算做個技藝高超的東西——一件龍紋大麾,為此不惜從年初開始動手,她暗暗計劃,估計大約年底做好的時候,四爺也剛巧能穿上。不為了別的,她隻是忽然想起來,四爺登基,她還不曾送過什麽禮物,如今外頭的事情順利,四爺也不同去年那樣忙碌,她也好抽出空來。
她才照瑪瑙的指示穿了兩針,四爺便和十三爺一塊進來了,張起麟端了兩盞茶上來,瑪瑙很快識趣地退下。
寶月一開始並不當迴事,還在比自己和瑪瑙繡出來的樣子,苦思冥想地琢磨自己下的針法哪裏有問題,卻忽然聽見外頭傳來兩聲爭論,她暗自稀奇,這兩人向來合拍的跟同一個人似的,竟也有意見相左的時候。
她用杯子在桌子上輕輕磕了一下,示意裏頭還有個人,免得這兩人萬一吵大了不好收場,平白傷了情分,自己坐在裏頭尷尬,出也出不去。
十三和四爺聽到裏頭的動靜,一時也安靜下來,外頭的形勢倒沒有寶月想的那樣嚴重,隻是此事到底幹係甚大,十三不敢做四爺的主,四爺心中也還有些猶豫。
第95章
暗雲舒捲,夜色朦朧,輕柔的春風吹的滿院梨花簌簌落下,潔淨的雪瓣層層堆疊在一起,在金磚上織就一層月色的柔軟錦緞。
燭光跳動,養心殿的窗紗上映出一支晚開的寒梅倒影,那是寶月在禦花園裏尋了許久才在枝頭找到的一支花苞,被內務府的能工巧匠們養護一番後,它裝在瓶子裏,在春天遲遲地綻放。
「朕知道,苛政過後必有仁政,有些在祖宗時候本是寬法的,你我易之從嚴,乃為整飭人心風俗,使之上下一新,隻可暫行一時,諸弊革除之後,仍需再更法度。」他轉著手上的珠串,從前那串碧璽上頭的綴子都脫了,寶月送了他新的,可舊的他也捨不得丟,隻要她打了新的綴子安上。
「儲君是國本,臣弟不該議論此事,也不知道誰更合適,隻是法統在此,臣弟隻怕屆時平生動盪啊。」十三嘆氣,阿午當然也很好,隻是弘暉性子仁厚,又無過失,無故跳過他卻選了阿午,若屆時萬歲升遐,隻怕難叫朝野信服。
四爺不是不知道選弘暉是穩妥又順理成章的事,屆時皇位自可以平穩過渡,可想起年節上弘暉那一個眼神,實在不由他不心驚,寶月和他是一體的,對皇後的處置也是自己幹綱獨斷,如果弘暉心中對寶月懷恨在心,是不是對自己這個阿瑪也有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