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清穿同人] 清穿之側福晉悠閑日常 作者:飛玉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八爺坐在座上遲遲沒有動作,十三便把信放在桌上,他離開後很久,天色微暗,燭火也燒斷幾根,八爺才慢慢拿起那封信。
他沒有展開,輕輕拿起一個角,他早知道裏麵會是什麽樣的話,也從沒有原諒八福晉一說,袖手旁觀是錯,難道始作俑者不是錯嗎?火光很快從蠟燭舔舐上信紙,最終化作桌麵上一個焦黑的印記。
諸事了結後,已經是深秋時節了,到了冬天自然也不好挪動,寶月忽然遲遲反應過來,她惱怒地錘了一下四爺,「你是故意的,怕人家不好下手,特意拖著不去圓明園。」
第94章
麵對她遲來的指責,四爺挑了挑眉照單全收。深秋的風匆匆敲了兩下窗戶,冬天過後又是一年,他在臣工遞上來的年號裏用硃筆圈上『雍正』二字,硃砂一道,劃開新的紀元。
新帝即位的第一個年節,論理來說是要辦的越大越好,周邊各國也會在這個時候恭賀新君登基,如若不大辦一場,如何顯現出煥然一新的上朝氣派?隻是四爺實在是一個很不愛動彈的皇帝。
他藉口說皇後病的起不來床,又說先帝孝期未過,隻按往年的慣例辦宴。
「萬壽節的時候,你說要為先帝守孝,從簡操辦,木蘭秋獮,是十三爺代你去的,最熱的時候不去熱河,也就更別提出塞南巡這些了,」寶月輪指一一數來,盤算一番後驚異的發現,「我說日子怎麽這樣難熬,去年整整一年,除卻出宮祭祀,萬歲竟從未出去過一次。」
偏偏出宮祭祀是要皇帝獨自一人在齋宮齋戒的,也許一整年待在宮裏隻是有一點點難熬,可倘若是一整年待在宮裏批知道了,那便不是一般的難熬了。
「何必徒勞驚動百姓?」四爺正義凜然,自有他一番道理。
這個說法,寶月倒是萬分贊同的,坐的住的皇帝遠遠比坐不住的好,畢竟大駕出行一次,花費便是計以千萬,天子富有四海,即便是聖賢先王,也不是各個都珍惜府庫裏花不完的銀子。
隻是——
「從前也不見你這樣。」寶月暗自嘀咕,康熙健在的時候,四爺幾乎年年跟著出去,陪侍左右,那時他可不像如今這般,盤踞在養心殿的案桌前一步也不挪窩。
難道是一朝沒有皇父在上頭管著,他就解放天性從心所欲了?寶月這麽多年來,終於在自己和四爺身上發現了一個相似之處——就是他們都不愛出門。她忽然覺得他很像某種大型貓科生物,尤其近年來他愛穿深色的衣裳,看起來就像一隻正襟危坐的,矜持的一大團黑色,在一下一下用爪子翻動奏疏。
「我要是搬到承幹宮去住,萬歲爺一個月翻我幾次牌子?」她撐著下巴,饒有興致地伸出一根狗尾巴草。
被挑逗到的大貓機警地轉過頭,他眼睛危險地眯了一下,貫注的精神從奏疏轉移到她身上來,連微微用力捏筆的手指都像野獸捕獵前的先兆,寶月簡直懷疑他下一秒就要躬起背亮爪子了。
「西北大勝,十四下個月還朝,封王的旨意張廷玉已經擬好了,等辦完了慶功宴就搬到圓明園去。」他的手很快放鬆下來,語氣平靜地開出寶月無法拒絕的條件。
她看著四爺這一本正經的樣子,樂得前俯後仰,好半天才止住笑意,「你當我在威脅你呢。」這可真是冤死了。
見她真的隻是好奇,四爺才一邊批著摺子解釋起來,「承幹宮太遠了,你又不愛坐轎子,要走到什麽時候去?」
他仿佛在說一件很平常的小事,像四爺這樣心細如髮的人,早早發現了她的小癖好,或許在時人看來還是一種怪癖。他記在心裏,可隻要她不說,他便也不會問。
笑意不知不覺地又爬上她的臉頰,薰籠裏的炭劈啪一聲,細細的火焰忽然像流星一樣明亮一瞬。安靜半響後,她才道,「那怎麽叫我『住』在承幹宮?永壽宮不好麽。」
永壽宮就在養心殿後頭,隻隔著一堵牆,一條道,是東西六宮裏離養心殿最近的。
「承幹宮是從前孝懿皇後住過的地方,不好麽?」他反問。遠是遠了些,可他壓根也不打算叫她去住,何不選個意頭好的地方呢。
年節辦的再簡要,也到底是年節,繁雜的儀式是少不了的,皇後又以重病幽禁宮中,四爺便愈發不避諱地帶寶月出來。例如為了顯現孝順,皇帝和皇後就要一左一右地侍候太後用膳,以往康熙朝時,仁孝皇後與孝昭皇後故去後,隻有孝懿皇後做皇貴妃的時代行此職過,後來宮中位分最高,與孝懿皇後係出同族的佟佳貴妃也不曾有這個資格。
故而四爺帶著寶月登場的時候,實在是叫一幫頭髮花白的老大人們為難,若說沒規矩,從前孝懿皇後也有此先例,可若要說此舉得當,孝懿皇後代行後職時孝昭皇後早已仙逝,當今皇上的皇後雖說是病了,可也還活生生地在宮裏哪。
隻是無論他們再百般糾結,二人已施施然站在太後兩側了。四爺執壺在東、寶月把盞在西,四爺但凡布一道菜,寶月就得念一道菜名,這也就罷了,四爺說兩句吉祥話,太後就得應和著答兩句,三個人在上頭念唱作打,長長一條桌子,一刻鍾了也不見盡頭。
寶月眼睜睜看著湯裏飄起油花,她悄悄看了保持微笑並喝了一口的太後一眼,不由想起從前在偏殿吃康熙賜下來的禦菜的時候。那會太後還能分給她和還是四福晉的皇後吃,三個人努努力也能勉強咽下去,如今太後做到後宮女人的上升頂點,在冬天吃冷菜的時候反倒比以往還多。
他沒有展開,輕輕拿起一個角,他早知道裏麵會是什麽樣的話,也從沒有原諒八福晉一說,袖手旁觀是錯,難道始作俑者不是錯嗎?火光很快從蠟燭舔舐上信紙,最終化作桌麵上一個焦黑的印記。
諸事了結後,已經是深秋時節了,到了冬天自然也不好挪動,寶月忽然遲遲反應過來,她惱怒地錘了一下四爺,「你是故意的,怕人家不好下手,特意拖著不去圓明園。」
第94章
麵對她遲來的指責,四爺挑了挑眉照單全收。深秋的風匆匆敲了兩下窗戶,冬天過後又是一年,他在臣工遞上來的年號裏用硃筆圈上『雍正』二字,硃砂一道,劃開新的紀元。
新帝即位的第一個年節,論理來說是要辦的越大越好,周邊各國也會在這個時候恭賀新君登基,如若不大辦一場,如何顯現出煥然一新的上朝氣派?隻是四爺實在是一個很不愛動彈的皇帝。
他藉口說皇後病的起不來床,又說先帝孝期未過,隻按往年的慣例辦宴。
「萬壽節的時候,你說要為先帝守孝,從簡操辦,木蘭秋獮,是十三爺代你去的,最熱的時候不去熱河,也就更別提出塞南巡這些了,」寶月輪指一一數來,盤算一番後驚異的發現,「我說日子怎麽這樣難熬,去年整整一年,除卻出宮祭祀,萬歲竟從未出去過一次。」
偏偏出宮祭祀是要皇帝獨自一人在齋宮齋戒的,也許一整年待在宮裏隻是有一點點難熬,可倘若是一整年待在宮裏批知道了,那便不是一般的難熬了。
「何必徒勞驚動百姓?」四爺正義凜然,自有他一番道理。
這個說法,寶月倒是萬分贊同的,坐的住的皇帝遠遠比坐不住的好,畢竟大駕出行一次,花費便是計以千萬,天子富有四海,即便是聖賢先王,也不是各個都珍惜府庫裏花不完的銀子。
隻是——
「從前也不見你這樣。」寶月暗自嘀咕,康熙健在的時候,四爺幾乎年年跟著出去,陪侍左右,那時他可不像如今這般,盤踞在養心殿的案桌前一步也不挪窩。
難道是一朝沒有皇父在上頭管著,他就解放天性從心所欲了?寶月這麽多年來,終於在自己和四爺身上發現了一個相似之處——就是他們都不愛出門。她忽然覺得他很像某種大型貓科生物,尤其近年來他愛穿深色的衣裳,看起來就像一隻正襟危坐的,矜持的一大團黑色,在一下一下用爪子翻動奏疏。
「我要是搬到承幹宮去住,萬歲爺一個月翻我幾次牌子?」她撐著下巴,饒有興致地伸出一根狗尾巴草。
被挑逗到的大貓機警地轉過頭,他眼睛危險地眯了一下,貫注的精神從奏疏轉移到她身上來,連微微用力捏筆的手指都像野獸捕獵前的先兆,寶月簡直懷疑他下一秒就要躬起背亮爪子了。
「西北大勝,十四下個月還朝,封王的旨意張廷玉已經擬好了,等辦完了慶功宴就搬到圓明園去。」他的手很快放鬆下來,語氣平靜地開出寶月無法拒絕的條件。
她看著四爺這一本正經的樣子,樂得前俯後仰,好半天才止住笑意,「你當我在威脅你呢。」這可真是冤死了。
見她真的隻是好奇,四爺才一邊批著摺子解釋起來,「承幹宮太遠了,你又不愛坐轎子,要走到什麽時候去?」
他仿佛在說一件很平常的小事,像四爺這樣心細如髮的人,早早發現了她的小癖好,或許在時人看來還是一種怪癖。他記在心裏,可隻要她不說,他便也不會問。
笑意不知不覺地又爬上她的臉頰,薰籠裏的炭劈啪一聲,細細的火焰忽然像流星一樣明亮一瞬。安靜半響後,她才道,「那怎麽叫我『住』在承幹宮?永壽宮不好麽。」
永壽宮就在養心殿後頭,隻隔著一堵牆,一條道,是東西六宮裏離養心殿最近的。
「承幹宮是從前孝懿皇後住過的地方,不好麽?」他反問。遠是遠了些,可他壓根也不打算叫她去住,何不選個意頭好的地方呢。
年節辦的再簡要,也到底是年節,繁雜的儀式是少不了的,皇後又以重病幽禁宮中,四爺便愈發不避諱地帶寶月出來。例如為了顯現孝順,皇帝和皇後就要一左一右地侍候太後用膳,以往康熙朝時,仁孝皇後與孝昭皇後故去後,隻有孝懿皇後做皇貴妃的時代行此職過,後來宮中位分最高,與孝懿皇後係出同族的佟佳貴妃也不曾有這個資格。
故而四爺帶著寶月登場的時候,實在是叫一幫頭髮花白的老大人們為難,若說沒規矩,從前孝懿皇後也有此先例,可若要說此舉得當,孝懿皇後代行後職時孝昭皇後早已仙逝,當今皇上的皇後雖說是病了,可也還活生生地在宮裏哪。
隻是無論他們再百般糾結,二人已施施然站在太後兩側了。四爺執壺在東、寶月把盞在西,四爺但凡布一道菜,寶月就得念一道菜名,這也就罷了,四爺說兩句吉祥話,太後就得應和著答兩句,三個人在上頭念唱作打,長長一條桌子,一刻鍾了也不見盡頭。
寶月眼睜睜看著湯裏飄起油花,她悄悄看了保持微笑並喝了一口的太後一眼,不由想起從前在偏殿吃康熙賜下來的禦菜的時候。那會太後還能分給她和還是四福晉的皇後吃,三個人努努力也能勉強咽下去,如今太後做到後宮女人的上升頂點,在冬天吃冷菜的時候反倒比以往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