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清穿同人] 清穿之側福晉悠閑日常 作者:飛玉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四爺和幾個男孩子在最前頭的馬車,他下來後擔心阿午跌在雪裏,便將阿午抱在懷中。弘暉在前頭遙遙看來一眼,很快和四爺說了什麽,便到中間這輛馬車裏來攙著福晉,寶月和大格格的馬車在最後頭,便快走幾步跟了上去。
「弘暉向來是最溫和的性子,」大格格道,「福晉如今困在王府裏,再無法朝圓明園伸手,也算是受罰了,弘暉到底是嫡長子,阿瑪亦有為難之處。」
「我本不願管弘暉的事,隻要她再不管阿午的事。」寶月一笑,「你明年就要出嫁啦,何苦再操這麽多心?」
「我若是一個人,自然樂得輕鬆自在了,偏偏我額娘和弘昀卻不是經心的人。」大格格攏了攏披風,很無奈地嘆一口氣。
第80章
永和宮將唿嘯的風雪隔絕在窗外,室內溫暖如春,德妃臉上掛著連弧度也沒有一絲變化的笑容,靜靜坐在上首。她既是這金殿的主人,也仿佛是一件靜止的擺鍾或者裝束。
寶月很難看明白德妃的心思,她一一抱過四爺和十四爺的每一個孩子,可卻連同每個孩子說話的時間也拿捏的相差無幾,她的親昵仿佛是從玉淨瓶裏均勻地灑上幾滴甘霖,隨後便施施然坐迴了自己的觀音座上。
但同時她卻又極細心地吩咐周嬤嬤將大格格身前的暖爐搬到遠一些的地方去,隻因為大格格體弱,再好的炭她聞了也總免不得有些喘不上氣來。
幾人在各自的座位上落座,恰當合宜地開始笑著攀談,寶月坐在福晉身側,實在和她沒什麽話說,便同前右方的完顏氏扯起閑話來。
德妃目光從福晉灰敗的麵色上拂過,卻仿佛並不在意,她沒有多說什麽,神色如常地和眾人閑話那幾句翻來覆去的家常。
十四爺倒是很主動地湊到四爺身邊,正悉悉索索地不知道在說些什麽悄悄話,他雙眼發亮,對麵的四爺卻眉頭緊鎖,德妃一個眼神掃過,十四爺便乍然噤聲,老老實實地做迴了德妃身側。
今年卻不知為何,眾人在東西六宮各自的殿中等了許久,幹清宮也沒有擺宴的消息傳來,未有明旨,大家隻得繼續幹坐殿中。好在大約比往年還遲半個時辰左右,幹清宮便有太監來傳請,前頭的王公大臣們一切如常地在席間流水穿梭,觥籌交錯,默契地忘卻了這一小段插曲。
作為坐的離康熙最近的那一批人,皇子們卻細心地發覺了這平靜表麵下的暗潮洶湧,康熙的臉色仿佛有些太差了,縱然幾次舉杯,卻一口酒也沒有喝過。
新年照例輟筆三日後,康熙卻忽然下令再輟朝五日,朝野上下議論紛然,比起青年的時候,如今康熙在政務上雖有懈怠疲倦,但也絕不是荒廢政事之人。
平日若非事情緊要,絕不會下令輟朝,就連十八阿哥過世,在塞外那樣簡陋的環境裏,他也不過是輟朝一日便開始照常處理政務。
「皇上感覺如何?」
太醫院判蓄著花白的鬍子,顫顫巍巍地跪在幹清宮的龍床前,他不敢抬頭,額角沁出細細密密的汗來,下巴上的汗水幾乎要打濕鬍鬚。
見上頭毫無動靜,院判注視著康熙耷拉在床邊的右手,心知針灸已無效用了,他不敢直言相告,絞盡腦汁地試圖說些慢慢調養的話。
「罷了,你退下罷。」
木炭在火盆裏劈啪作響,康熙披著黑色的大裘,清瘦矍鑠的麵龐上頓然顯現出一種老態。
大年三十那日,康熙如常批閱著各地年前發來的奏摺,卻忽然覺得有些頭痛,這是他多年以來的老毛病了,便也沒有放在心上。誰知不過閉目養神一刻,他卻忽然覺得半邊身子一麻,一種巨大的恐慌湧上他的心頭,他半邊身體仿佛失去了控製,作為身體的主人,他對自己的半身失去了一切感知。
康熙很快冷靜下來,他連忙命魏珠鎖住消息,太醫院判趕到後幾番針灸醫治下,他半邊身體的知覺才慢慢恢復,但右手卻依舊毫無知覺,連抬起來都做不到。
強撐著掩飾右手的異樣辦完宴後,整個太醫院便一直在為康熙的中風之症忙碌,然而無論是什麽樣的方法,這隻右手再沒有抬起來過。
康熙如今已是花甲之齡,人常說七十古來稀,窗外銀光四射,大雪傾落而下,康熙灰白交雜的辮子在深色的裘衣上愈發顯得蕭索凋零,他目光空茫茫地落在殿中,白駒在光隙中飛馳而過,他終於慢慢下定了一個決心。
五日以後,康熙仍未恢復正常視朝,隻詔令朝中幾位身居高位的親近大臣日常到殿中議政,他並未因中風便懈怠政務,而是換了左手來批摺子,字跡與以往也有些差異。
於是自然也有人發現了異樣,事關聖躬,原先隻是一些晚上的毛病便也罷了,如今涉及到了中風這樣的病症,自然也無法瞞過上上下下的人。
自古以來,聖躬不豫,朝臣們頭一個關心的就是安定民心的立儲事宜,一時竟然又有幾個鬥膽請立太子的摺子,這樣迫不及待給自己找下家的行為更是令康熙怒火中燒,被朝臣頻繁在摺子中提及的八爺更是叫康熙不滿。
請立太子和聖躬不豫之事很快蓋過了追繳虧空的風頭,朝野上下人心浮動,為了建儲一事又分幫結派地掐起架來。四爺既是擔心追繳一事,更多的也是關心君父的身體,在其他皇子為了避嫌尚不敢有什麽風聲動靜時,他卻主動往幹清宮向康熙請安,延問君父安康。
「弘暉向來是最溫和的性子,」大格格道,「福晉如今困在王府裏,再無法朝圓明園伸手,也算是受罰了,弘暉到底是嫡長子,阿瑪亦有為難之處。」
「我本不願管弘暉的事,隻要她再不管阿午的事。」寶月一笑,「你明年就要出嫁啦,何苦再操這麽多心?」
「我若是一個人,自然樂得輕鬆自在了,偏偏我額娘和弘昀卻不是經心的人。」大格格攏了攏披風,很無奈地嘆一口氣。
第80章
永和宮將唿嘯的風雪隔絕在窗外,室內溫暖如春,德妃臉上掛著連弧度也沒有一絲變化的笑容,靜靜坐在上首。她既是這金殿的主人,也仿佛是一件靜止的擺鍾或者裝束。
寶月很難看明白德妃的心思,她一一抱過四爺和十四爺的每一個孩子,可卻連同每個孩子說話的時間也拿捏的相差無幾,她的親昵仿佛是從玉淨瓶裏均勻地灑上幾滴甘霖,隨後便施施然坐迴了自己的觀音座上。
但同時她卻又極細心地吩咐周嬤嬤將大格格身前的暖爐搬到遠一些的地方去,隻因為大格格體弱,再好的炭她聞了也總免不得有些喘不上氣來。
幾人在各自的座位上落座,恰當合宜地開始笑著攀談,寶月坐在福晉身側,實在和她沒什麽話說,便同前右方的完顏氏扯起閑話來。
德妃目光從福晉灰敗的麵色上拂過,卻仿佛並不在意,她沒有多說什麽,神色如常地和眾人閑話那幾句翻來覆去的家常。
十四爺倒是很主動地湊到四爺身邊,正悉悉索索地不知道在說些什麽悄悄話,他雙眼發亮,對麵的四爺卻眉頭緊鎖,德妃一個眼神掃過,十四爺便乍然噤聲,老老實實地做迴了德妃身側。
今年卻不知為何,眾人在東西六宮各自的殿中等了許久,幹清宮也沒有擺宴的消息傳來,未有明旨,大家隻得繼續幹坐殿中。好在大約比往年還遲半個時辰左右,幹清宮便有太監來傳請,前頭的王公大臣們一切如常地在席間流水穿梭,觥籌交錯,默契地忘卻了這一小段插曲。
作為坐的離康熙最近的那一批人,皇子們卻細心地發覺了這平靜表麵下的暗潮洶湧,康熙的臉色仿佛有些太差了,縱然幾次舉杯,卻一口酒也沒有喝過。
新年照例輟筆三日後,康熙卻忽然下令再輟朝五日,朝野上下議論紛然,比起青年的時候,如今康熙在政務上雖有懈怠疲倦,但也絕不是荒廢政事之人。
平日若非事情緊要,絕不會下令輟朝,就連十八阿哥過世,在塞外那樣簡陋的環境裏,他也不過是輟朝一日便開始照常處理政務。
「皇上感覺如何?」
太醫院判蓄著花白的鬍子,顫顫巍巍地跪在幹清宮的龍床前,他不敢抬頭,額角沁出細細密密的汗來,下巴上的汗水幾乎要打濕鬍鬚。
見上頭毫無動靜,院判注視著康熙耷拉在床邊的右手,心知針灸已無效用了,他不敢直言相告,絞盡腦汁地試圖說些慢慢調養的話。
「罷了,你退下罷。」
木炭在火盆裏劈啪作響,康熙披著黑色的大裘,清瘦矍鑠的麵龐上頓然顯現出一種老態。
大年三十那日,康熙如常批閱著各地年前發來的奏摺,卻忽然覺得有些頭痛,這是他多年以來的老毛病了,便也沒有放在心上。誰知不過閉目養神一刻,他卻忽然覺得半邊身子一麻,一種巨大的恐慌湧上他的心頭,他半邊身體仿佛失去了控製,作為身體的主人,他對自己的半身失去了一切感知。
康熙很快冷靜下來,他連忙命魏珠鎖住消息,太醫院判趕到後幾番針灸醫治下,他半邊身體的知覺才慢慢恢復,但右手卻依舊毫無知覺,連抬起來都做不到。
強撐著掩飾右手的異樣辦完宴後,整個太醫院便一直在為康熙的中風之症忙碌,然而無論是什麽樣的方法,這隻右手再沒有抬起來過。
康熙如今已是花甲之齡,人常說七十古來稀,窗外銀光四射,大雪傾落而下,康熙灰白交雜的辮子在深色的裘衣上愈發顯得蕭索凋零,他目光空茫茫地落在殿中,白駒在光隙中飛馳而過,他終於慢慢下定了一個決心。
五日以後,康熙仍未恢復正常視朝,隻詔令朝中幾位身居高位的親近大臣日常到殿中議政,他並未因中風便懈怠政務,而是換了左手來批摺子,字跡與以往也有些差異。
於是自然也有人發現了異樣,事關聖躬,原先隻是一些晚上的毛病便也罷了,如今涉及到了中風這樣的病症,自然也無法瞞過上上下下的人。
自古以來,聖躬不豫,朝臣們頭一個關心的就是安定民心的立儲事宜,一時竟然又有幾個鬥膽請立太子的摺子,這樣迫不及待給自己找下家的行為更是令康熙怒火中燒,被朝臣頻繁在摺子中提及的八爺更是叫康熙不滿。
請立太子和聖躬不豫之事很快蓋過了追繳虧空的風頭,朝野上下人心浮動,為了建儲一事又分幫結派地掐起架來。四爺既是擔心追繳一事,更多的也是關心君父的身體,在其他皇子為了避嫌尚不敢有什麽風聲動靜時,他卻主動往幹清宮向康熙請安,延問君父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