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清穿同人] 清穿之側福晉悠閑日常 作者:飛玉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一會兒卻聽到外頭傳來她細細絮絮的說話聲,輕輕地,仿佛生怕驚擾了什麽一般。
「這一箱子的,是天氣涼了穿的,若入了秋還是如今這個日頭,便從這個箱子裏拿衣裳,」軟底繡鞋在外間悄步挪動,「四爺慣常不愛惜身體,一辦起差事來連吃飯也顧不上。旁的也就罷了,唯獨吃食和休息上一定要多注意,原來那病好了才沒兩年,年輕時候不養好底子,往後要恢復隻會愈發難。公公到點兒了隻管提醒四爺,若四爺不悅,隻說是我吩咐的便是。」
寶月正在外間同蘇培盛細細囑咐,說完了衣裳,便帶著蘇培盛走到放披風帽子,還有放提神的香包膏藥的位置上來,走著走著,卻忽然見蘇培盛停下不動了。
她疑惑地隨著蘇培盛低頭的方向看去,便見四爺披著一件外衫靠在屏風上靜靜注視著她,眼中滿含笑意。
蘇培盛很識相的悄聲退下,將地方留給這兩個黏黏糊糊的主子,他一介閹人,不懂什麽情愛,但也知道這樣十年如一日的情分屬實是罕見,縱然也有長情的,但一直這樣熱的跟滾著水似的卻不多。
四爺站在原地緩緩張開雙手,寶月便快走兩步,乳燕一般地投入他的懷中,她輕輕嗅著四爺寢衣上染上的沉水香氣,難捨的眷念遲遲地纏繞上她的心頭。
「是不是我太久沒有同你分開了,隻是去一趟莊子上,怎麽好像這樣為難。」
她忽然覺得自己一點出息也沒有。
「那就不去了,好不好?」四爺的目光溫柔地在寶月臉上舔舐,從眉峰到唇角,每一處都被他細細描摹,「很快就好了,至多一兩個月,等京裏安靜下來了,就迴來陪我。」
他們身上的氣息難捨難分地融在一起,在尚帶著一點涼意的清晨留下一室氤氳暖香。
弘暉、弘昀和大格格也都一塊跟著上莊子裏去,四爺便索性也不迴圓明園了,帶上寶月指出來的那些箱籠便待在戶部辦差。
這下更沒了顧忌地發揮他的閻王本色,如今四爺本人待在戶部不出來,家眷病的病,躲的躲,形勢又比上迴堅決的多,一些不那麽刺的刺頭也就漸漸軟化了。
第79章
如今正是夏秋之交,隨著天氣趨於涼爽,林木也漸漸鍍上一層金黃的色澤,阿午早幾日還會念叨幾句阿瑪什麽時候忙完,但很快便撒了歡似的在莊子裏跑來跑去,那座秀致幽美的圓明園短暫地被他拋在了腦後。
再加上不必讀書,他每日跟著四爺派來教習馬術的太監學習後便肆意地在草地上打滾,又在叢林間鑽來鑽去,時不時拿些寶月也不認識的花草果實來問她,寶月招架阿午不得,便特意請了原先打理莊子的奴才來問,這才應付了阿午層出不窮的問題。
寶月在莊子上休息了一段日子,便覺得原先的疲乏一掃而空。這日她坐在院子裏參天的梧桐樹下乘涼,金風細細柔柔地拂過,翻動兩下手中的書頁,便飲一口莊子上自釀的薔薇露,隻覺得好不愜意。
薔薇露名字雖叫露,實則卻是用鮮果和葡萄酒打底的一種低度果酒,口味雖然清甜迴甘,寶月卻也不敢憑藉自己那沒幾兩的酒量多喝,她連忙拿起一旁的果子堵上自己空閑的嘴巴,一口下去,卻又是眼睛一亮。
「這個好甜,汁水也多,這是什麽品種的枇杷?」
莊子裏向來到了應季的時候便會送當季的東西到王府和圓明園去,瓜果蔬菜、皮毛家禽,都賴他們供應,以往卻並未見到這個。
「迴主子的話,這個乃是金杏枇杷,據說是南邊靠海那兒的品種,尤其易壞,又實在嬌貴,一季下來也結不得幾顆,故而便免了供應,」那管事夫人笑盈盈地同她解釋,又忙不迭地補上幾句吉祥話,「是貴人臨地,這才結出一盤來,奴才不敢不供上來給側福晉用。」
「原是如此,既然隻這一盤,便端一半給阿午嚐嚐。」寶月恍然,一個小丫頭很快遞了玻璃盤子上來,瑪瑙分了一小半出來,正要差人送去,寶月卻忽然改了主意,「還是我自己去,也不知道這孩子又到哪裏去了,今日竟不曾見過他。」
一行人先到了馬場,又穿過果園,最終找到阿午的時候,他竟然正在太監們的包圍下一本正經地坐在一條清淺的溪邊垂釣。寶月頗為新奇地看他一身行頭,小小的鬥笠,小小的垂杆,想來是莊子上的人為阿午趕製的。
「你這是在等一個願者上鉤?」寶月湊近阿午身邊,看了看底下那道一丈寬的水流,清澈見底,一覽無餘,說這是一條水溝也不過分,怎麽釣的上魚來呢。
「我也不知道,」阿午鼓了鼓臉,他努力克製自己的無聊,並告訴自己這樣是不對的,「阿瑪說,釣魚是觀察天地,湖水,和魚兒的習性,也是萬頃波中得自由,感受天地間氣,是格物的一部分。還有彈琴、作畫、寫詩,都是這樣。」
「......」
寶月一時啞然,四爺在園子裏做天下第一閑人的時候,究竟教了孩子們什麽。
自從寶月離了圓明園,禮是再也送不進去的,從前雖也隻能得到寶月滿口敷衍,毫無實質意思的客套話,卻也總比如今門都進不去的好。眾人無可奈何的打道迴府,眼見著四爺無可轉圜的態度,加之康熙默不作聲的支持,紛紛迴去清點起家中資產來。
有康熙和四爺上下配合,意思如此堅決,事情再難也慢慢推動了起來,遠在塞外的康熙接到奏報,銀兩已陸陸續續地開始還歸國庫,禦駕便在十月底返迴了京師。
「這一箱子的,是天氣涼了穿的,若入了秋還是如今這個日頭,便從這個箱子裏拿衣裳,」軟底繡鞋在外間悄步挪動,「四爺慣常不愛惜身體,一辦起差事來連吃飯也顧不上。旁的也就罷了,唯獨吃食和休息上一定要多注意,原來那病好了才沒兩年,年輕時候不養好底子,往後要恢復隻會愈發難。公公到點兒了隻管提醒四爺,若四爺不悅,隻說是我吩咐的便是。」
寶月正在外間同蘇培盛細細囑咐,說完了衣裳,便帶著蘇培盛走到放披風帽子,還有放提神的香包膏藥的位置上來,走著走著,卻忽然見蘇培盛停下不動了。
她疑惑地隨著蘇培盛低頭的方向看去,便見四爺披著一件外衫靠在屏風上靜靜注視著她,眼中滿含笑意。
蘇培盛很識相的悄聲退下,將地方留給這兩個黏黏糊糊的主子,他一介閹人,不懂什麽情愛,但也知道這樣十年如一日的情分屬實是罕見,縱然也有長情的,但一直這樣熱的跟滾著水似的卻不多。
四爺站在原地緩緩張開雙手,寶月便快走兩步,乳燕一般地投入他的懷中,她輕輕嗅著四爺寢衣上染上的沉水香氣,難捨的眷念遲遲地纏繞上她的心頭。
「是不是我太久沒有同你分開了,隻是去一趟莊子上,怎麽好像這樣為難。」
她忽然覺得自己一點出息也沒有。
「那就不去了,好不好?」四爺的目光溫柔地在寶月臉上舔舐,從眉峰到唇角,每一處都被他細細描摹,「很快就好了,至多一兩個月,等京裏安靜下來了,就迴來陪我。」
他們身上的氣息難捨難分地融在一起,在尚帶著一點涼意的清晨留下一室氤氳暖香。
弘暉、弘昀和大格格也都一塊跟著上莊子裏去,四爺便索性也不迴圓明園了,帶上寶月指出來的那些箱籠便待在戶部辦差。
這下更沒了顧忌地發揮他的閻王本色,如今四爺本人待在戶部不出來,家眷病的病,躲的躲,形勢又比上迴堅決的多,一些不那麽刺的刺頭也就漸漸軟化了。
第79章
如今正是夏秋之交,隨著天氣趨於涼爽,林木也漸漸鍍上一層金黃的色澤,阿午早幾日還會念叨幾句阿瑪什麽時候忙完,但很快便撒了歡似的在莊子裏跑來跑去,那座秀致幽美的圓明園短暫地被他拋在了腦後。
再加上不必讀書,他每日跟著四爺派來教習馬術的太監學習後便肆意地在草地上打滾,又在叢林間鑽來鑽去,時不時拿些寶月也不認識的花草果實來問她,寶月招架阿午不得,便特意請了原先打理莊子的奴才來問,這才應付了阿午層出不窮的問題。
寶月在莊子上休息了一段日子,便覺得原先的疲乏一掃而空。這日她坐在院子裏參天的梧桐樹下乘涼,金風細細柔柔地拂過,翻動兩下手中的書頁,便飲一口莊子上自釀的薔薇露,隻覺得好不愜意。
薔薇露名字雖叫露,實則卻是用鮮果和葡萄酒打底的一種低度果酒,口味雖然清甜迴甘,寶月卻也不敢憑藉自己那沒幾兩的酒量多喝,她連忙拿起一旁的果子堵上自己空閑的嘴巴,一口下去,卻又是眼睛一亮。
「這個好甜,汁水也多,這是什麽品種的枇杷?」
莊子裏向來到了應季的時候便會送當季的東西到王府和圓明園去,瓜果蔬菜、皮毛家禽,都賴他們供應,以往卻並未見到這個。
「迴主子的話,這個乃是金杏枇杷,據說是南邊靠海那兒的品種,尤其易壞,又實在嬌貴,一季下來也結不得幾顆,故而便免了供應,」那管事夫人笑盈盈地同她解釋,又忙不迭地補上幾句吉祥話,「是貴人臨地,這才結出一盤來,奴才不敢不供上來給側福晉用。」
「原是如此,既然隻這一盤,便端一半給阿午嚐嚐。」寶月恍然,一個小丫頭很快遞了玻璃盤子上來,瑪瑙分了一小半出來,正要差人送去,寶月卻忽然改了主意,「還是我自己去,也不知道這孩子又到哪裏去了,今日竟不曾見過他。」
一行人先到了馬場,又穿過果園,最終找到阿午的時候,他竟然正在太監們的包圍下一本正經地坐在一條清淺的溪邊垂釣。寶月頗為新奇地看他一身行頭,小小的鬥笠,小小的垂杆,想來是莊子上的人為阿午趕製的。
「你這是在等一個願者上鉤?」寶月湊近阿午身邊,看了看底下那道一丈寬的水流,清澈見底,一覽無餘,說這是一條水溝也不過分,怎麽釣的上魚來呢。
「我也不知道,」阿午鼓了鼓臉,他努力克製自己的無聊,並告訴自己這樣是不對的,「阿瑪說,釣魚是觀察天地,湖水,和魚兒的習性,也是萬頃波中得自由,感受天地間氣,是格物的一部分。還有彈琴、作畫、寫詩,都是這樣。」
「......」
寶月一時啞然,四爺在園子裏做天下第一閑人的時候,究竟教了孩子們什麽。
自從寶月離了圓明園,禮是再也送不進去的,從前雖也隻能得到寶月滿口敷衍,毫無實質意思的客套話,卻也總比如今門都進不去的好。眾人無可奈何的打道迴府,眼見著四爺無可轉圜的態度,加之康熙默不作聲的支持,紛紛迴去清點起家中資產來。
有康熙和四爺上下配合,意思如此堅決,事情再難也慢慢推動了起來,遠在塞外的康熙接到奏報,銀兩已陸陸續續地開始還歸國庫,禦駕便在十月底返迴了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