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是國之根本,若說之前人多地少,對劣質土地的開發和改良沒有緊迫感,但隨著這幾年人口越來越多,荒地也多已被復墾,那改善劣質土地確實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要知道這鹽漬化可不止漠南蒙古那邊有,漠北和漠西也存在這種情況,另外,像河南豫東地區、黃河中下遊地區以及東北多地,也有因鹽漬化、鹽鹼化等劣質土地。
若是真能有法子改善,這對大清而言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之事。
但色布騰多爾濟摺子中也提到了,他們目前對這種情況毫無頭緒,需要朝廷派適合的農耕專業人員給予幫助。
至於這個適合的農耕專業人員是誰,心裏也有了譜。
康熙見三人看完摺子後,他也沒著急開口,而是讓梁九功把另一份摺子遞了過去。
而這個摺子就是胤祺昨個遞上來的,提出想去奉天府籌建農事試驗場一事,另外還附帶了一份關於農事試驗場的規劃書。
這份規劃書條理清晰,幾人看完便基本就明白的差不多了。
「你們看完這兩份摺子,有什麽看法嗎?」康熙問。
李光地、張英和馬齊三人對視了一眼,一時之間,誰也沒先開口。
幾人都不傻,自是看出了五貝勒這是要出京啊,隻是還不知道康熙是什麽態度,貿然開口顯然不是什麽好事。
但康熙卻似是和三人槓上了,就這麽靜靜地看著他們。
李光地沉吟片刻,率先上前一步,拱手迴道:「迴稟皇上,微臣覺得此事可行,五貝勒和五福晉心懷百姓,乃是大清和百姓之福。」
康熙愣了下,他以為最先開口的是張英或馬齊,但卻怎麽也沒想到是一向滑不溜手的李光地。
再者,李光地剛調迴京城不久,他和老五應該也沒什麽交集才是,怎的突然幫他說話了?
麵對康熙的,李光地卻神色坦蕩清明:「微臣不敢欺瞞,這些年微臣負責治理黃河,看到過太多百姓因天災流離失所,食不果腹的情況……」
這話一出,在場眾人瞬間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
拋開一切來說,不管是鹽漬地的治理,還是軍屯田和那個農事試驗場,這些差事若是真的能辦好,哪怕辦好一件,於大清和百姓都是萬幸之事。
這次山東大飢就是個現成的例子。
張英和馬齊見狀,也紛紛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自己看法。
兩人之前因著自家兒子是安清農事學堂的學生,本來還不好這麽直白地表達支持,多少要避些嫌,但如今被李光地起了這麽個調子,他們倒是沒什麽不好說的,於是開始從不同角度表達自己支持的理由。
幾人離開後,康熙坐在龍椅上沉思了好久,才吩咐人去傳五貝勒過來。
胤祺從宮裏趕迴來時,天色已經黑了。
安清這邊剛讓人擺好膳,見他進來後,不由問了句,「今個怎的這麽晚,是衙門有什麽急事嗎?」
胤祺怔怔地看著她,沒有說話。
安清神色不由一緊,「是發生什麽事了嗎?」
胤祺見她誤會了,忙迴道:「沒事,別擔心,就是皇阿瑪方才召見我,他同意咱們去奉天府建農事試驗場的事了。」
這話一出換安清懵了,她不由「啊」了一聲,「成、成了?」
這麽突然的嗎?!
不是,她本來都做好嚴陣以待,等著康熙召見她,和他博弈一番呢,誰知他這麽容易就鬆口了。
還有,康熙還沒來他們府上的農莊參觀呢呀!
「為什麽啊?」安清還是一臉的不可思議。
胤祺沉吟了一瞬,說道:「我也不是很清楚,隻知道皇阿瑪在召見我之前,召見了李光地、張英以及馬齊三位大人。」
雖然不確定他們說了什麽,但胤祺估摸著他皇阿瑪突然鬆口,十有八九與他們有關,畢竟,在此之前他遞了摺子上去,他皇阿瑪的態度明顯還是遲疑的。
安清愣了下,李光地、張英和馬齊三人,如今在朝堂中都身居高位,而且向來不牽扯到黨派之爭的事中,算是康熙現下比較信任的朝臣了。
但他們為什麽要幫著她和胤祺啊,胤祺畢竟是個皇子,他們難道不怕康熙疑心他們站隊皇子?
胤祺看了安清一眼,他倒是隱約猜出了些緣由。
這些年因著安清在農事上做出的成績,朝堂上不少官員對她都是很有好感的,特別是這次山東大飢一事上展現的淋漓盡致。
再者說,這幾年眾人也能多多少少看出來,她做這些為的從不是私心,而是一心為了百姓生計,像她這種純善之人,別說是朝臣了,就連他們兄弟間,不少人對她都很敬佩。
就連他向來寡言的四哥,都不止一次在他麵前表示,說安清是這世間難得有大才,且胸有大義的女子。
想必李光地等人也是因為這個緣由吧,胤祺想。
不得不說,胤祺確實猜對了一部分,不管是李光地,還是張英和馬齊,他們能在這時候挺身而出,真的是不為旁的,隻因為官者,最初心裏都是有著一份為解民之疾苦之心。
從某些角度上來看,康熙亦是。
他身為一個帝王的疑心讓他不放心老五去那邊,但他心底又有個聲音告訴自己,於百姓於大清社稷,都應該讓他們過去。
所以,他才遲疑了,才會召見李光地等人,詢問他們的意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要知道這鹽漬化可不止漠南蒙古那邊有,漠北和漠西也存在這種情況,另外,像河南豫東地區、黃河中下遊地區以及東北多地,也有因鹽漬化、鹽鹼化等劣質土地。
若是真能有法子改善,這對大清而言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之事。
但色布騰多爾濟摺子中也提到了,他們目前對這種情況毫無頭緒,需要朝廷派適合的農耕專業人員給予幫助。
至於這個適合的農耕專業人員是誰,心裏也有了譜。
康熙見三人看完摺子後,他也沒著急開口,而是讓梁九功把另一份摺子遞了過去。
而這個摺子就是胤祺昨個遞上來的,提出想去奉天府籌建農事試驗場一事,另外還附帶了一份關於農事試驗場的規劃書。
這份規劃書條理清晰,幾人看完便基本就明白的差不多了。
「你們看完這兩份摺子,有什麽看法嗎?」康熙問。
李光地、張英和馬齊三人對視了一眼,一時之間,誰也沒先開口。
幾人都不傻,自是看出了五貝勒這是要出京啊,隻是還不知道康熙是什麽態度,貿然開口顯然不是什麽好事。
但康熙卻似是和三人槓上了,就這麽靜靜地看著他們。
李光地沉吟片刻,率先上前一步,拱手迴道:「迴稟皇上,微臣覺得此事可行,五貝勒和五福晉心懷百姓,乃是大清和百姓之福。」
康熙愣了下,他以為最先開口的是張英或馬齊,但卻怎麽也沒想到是一向滑不溜手的李光地。
再者,李光地剛調迴京城不久,他和老五應該也沒什麽交集才是,怎的突然幫他說話了?
麵對康熙的,李光地卻神色坦蕩清明:「微臣不敢欺瞞,這些年微臣負責治理黃河,看到過太多百姓因天災流離失所,食不果腹的情況……」
這話一出,在場眾人瞬間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
拋開一切來說,不管是鹽漬地的治理,還是軍屯田和那個農事試驗場,這些差事若是真的能辦好,哪怕辦好一件,於大清和百姓都是萬幸之事。
這次山東大飢就是個現成的例子。
張英和馬齊見狀,也紛紛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自己看法。
兩人之前因著自家兒子是安清農事學堂的學生,本來還不好這麽直白地表達支持,多少要避些嫌,但如今被李光地起了這麽個調子,他們倒是沒什麽不好說的,於是開始從不同角度表達自己支持的理由。
幾人離開後,康熙坐在龍椅上沉思了好久,才吩咐人去傳五貝勒過來。
胤祺從宮裏趕迴來時,天色已經黑了。
安清這邊剛讓人擺好膳,見他進來後,不由問了句,「今個怎的這麽晚,是衙門有什麽急事嗎?」
胤祺怔怔地看著她,沒有說話。
安清神色不由一緊,「是發生什麽事了嗎?」
胤祺見她誤會了,忙迴道:「沒事,別擔心,就是皇阿瑪方才召見我,他同意咱們去奉天府建農事試驗場的事了。」
這話一出換安清懵了,她不由「啊」了一聲,「成、成了?」
這麽突然的嗎?!
不是,她本來都做好嚴陣以待,等著康熙召見她,和他博弈一番呢,誰知他這麽容易就鬆口了。
還有,康熙還沒來他們府上的農莊參觀呢呀!
「為什麽啊?」安清還是一臉的不可思議。
胤祺沉吟了一瞬,說道:「我也不是很清楚,隻知道皇阿瑪在召見我之前,召見了李光地、張英以及馬齊三位大人。」
雖然不確定他們說了什麽,但胤祺估摸著他皇阿瑪突然鬆口,十有八九與他們有關,畢竟,在此之前他遞了摺子上去,他皇阿瑪的態度明顯還是遲疑的。
安清愣了下,李光地、張英和馬齊三人,如今在朝堂中都身居高位,而且向來不牽扯到黨派之爭的事中,算是康熙現下比較信任的朝臣了。
但他們為什麽要幫著她和胤祺啊,胤祺畢竟是個皇子,他們難道不怕康熙疑心他們站隊皇子?
胤祺看了安清一眼,他倒是隱約猜出了些緣由。
這些年因著安清在農事上做出的成績,朝堂上不少官員對她都是很有好感的,特別是這次山東大飢一事上展現的淋漓盡致。
再者說,這幾年眾人也能多多少少看出來,她做這些為的從不是私心,而是一心為了百姓生計,像她這種純善之人,別說是朝臣了,就連他們兄弟間,不少人對她都很敬佩。
就連他向來寡言的四哥,都不止一次在他麵前表示,說安清是這世間難得有大才,且胸有大義的女子。
想必李光地等人也是因為這個緣由吧,胤祺想。
不得不說,胤祺確實猜對了一部分,不管是李光地,還是張英和馬齊,他們能在這時候挺身而出,真的是不為旁的,隻因為官者,最初心裏都是有著一份為解民之疾苦之心。
從某些角度上來看,康熙亦是。
他身為一個帝王的疑心讓他不放心老五去那邊,但他心底又有個聲音告訴自己,於百姓於大清社稷,都應該讓他們過去。
所以,他才遲疑了,才會召見李光地等人,詢問他們的意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