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穿越娘子重生兒,春風十裏伴崽行 作者:橘香襲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東廂住著小兒子夫妻倆,西廂是女兒的閨房,要是再住大兒一家四口……
真的是連插足轉身的地方都沒有了,劉氏想想都頭疼不已。
這樣的煩心事唐品山根本沒有看進眼中,隻一味要臉麵,還不經商量就留下一個素不相識的幹親。
好在這個幹親有大用。
現在唐玉書剛定下親事,不僅進國子監,孫家還真的給了一座三進院子,等段時間自己催一催,小跨院就可以還迴來了。
劉氏羨慕嫉妒,隻暗暗後悔自己的兒子成親太早,沒有這好運。
正房中,唐品山剛問候過病母,就被半月不見的妾室青梅萍娘拉到一旁,似有話說。
第19章 妾室萍娘
萍娘是給唐品山啟蒙的老秀才之女,比他小六歲。
當年,萍娘才六歲,長得乖巧可愛,就天天繞著十二歲的唐品山轉。
幼時認識,青梅竹馬、朝夕相處,兩家家長也滿意這門婚事,早早許下婚約,隻等唐品山能考中進士就迴鄉成親。
可事不得人願,唐品山在考前一病不起,得劉家照顧娶了劉氏為妻,消息傳迴家鄉,兩家退親,萍娘為了愛情甘心為妾室,可害了老秀才鬱鬱而終。
唐品山在京為官,萍娘跟隨來京,好在上有唐母偏愛,他也嗬護備至,在這個家裏除了被劉氏時不時刁難,並無委屈。
隻可惜年少時不小心落了胎,到現在也沒能給他生下一兒半女。
半月不見,萍娘溫柔體貼道:「夫君素來苦夏,這幾日又隨伺皇上,看著都瘦了!」
唐品山在劉氏那裏隻有煩心事,此時聽到這關懷,心下熨貼,捏住她的手感嘆道:「這個家裏,隻有萍娘心裏有我!」
萍娘年已四十,多年夫妻依然羞澀靦腆,被唐品山一誇,就臉飛紅霞:「夫君辛苦,妾身自該疼惜,隻可惜妾隻是奴婢,不能侍奉左右。」
看著柔情似水的萍娘,唐品山想到劉氏那急功近利的嘴臉,不由感嘆:同為女人,為何差距如此之大,隻可惜萍娘不能生孩子。
心中憐惜,看向萍娘的眼神也越發疼愛。
萍娘裝著不知唐品山才迴家就跟劉氏有了口角,隻一邊給唐品山打扇,一邊溫聲說著家常:「姐姐操心太多,難免急燥些,夫君也要體貼姐姐的一片苦心。
夫君說要好好照顧三郎念書,前些天,姐姐擔心隔壁三郎念書時無人伺候,專門從青州接來三郎的親娘二太太,一路來的還有一個伺候三郎多年的奴婢,另外就是一個六歲男童!
母子團聚好不溫馨,隻可惜才來沒幾天,那奴婢就嫉妒三郎要跟孫家定親,著魔中邪,胡亂說什麽妻妾,什麽始亂終棄,被三郎和姐姐攆出門去,惹來外麵丫鬟婆子的圍觀。
昨天妾身才知道,原來那男童叫秦牧,是二太太娘家侄孫,無父無母,如今寄養在自家姑祖母膝下。」
唐品山聽她絮絮叨叨說著話,臉色漸漸沉下來。
這情況怎麽如此熟悉?幾乎跟他當年如出一轍,隻不過當年萍娘還小,倆人沒有肌膚之親。
萍娘說完就靜靜立著,等著唐品山的暴怒追問。
可是,她沒有聽到預期的怒罵,唐品山隻默默喝著茶湯,半晌才淡淡道:「一個胡說的丫鬟,攆了就攆了。
既然三郎的娘親來了,他的事自有人操心。
隻是我這個伯不方便去見,劉氏又是個眼皮子淺的恐有怠慢,還是你經常過去走走,要是缺少什麽物什,你作主貼補一些,迴頭為夫給你補上!」
離開劉氏,怒氣沖沖的唐品山就又是一個溫文爾雅,冷靜睿智的官員。
他心中明白,顏麵跟實惠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麽。
唐玉書跟孫家聯姻,對自家隻有利益並無壞處,隻是他看見劉氏就有心結,不想參與,把自己輕巧撇開。
現在讓萍娘多去走動,代表的就是自己的意思,隻要跟那弟媳關係拉好,以後唐玉書就忘不了自己的恩情。
聽到這冷漠無情的話,萍娘眼中閃過一絲鄙夷,可還是溫順答應:「夫君放心,萍娘一定常去看望!」
此時的小跨院的正房裏,秦牧跪在地上,手臂高抬,一雙小手被抽打得紅腫破皮。
秦氏坐在榻沿,手拿竹條,邊哭邊說:「牧哥兒,別怪姑祖母心狠,你要是不收心忘了那個賤人,以後有你吃苦頭的時候!」
秦牧小臉憋得通紅,眼中淚光閃閃卻沒有掉下來:「姑祖母,你讓我再出去一趟,我以後都聽話。」
「你這個強種,看我不打死你!」聽他還想找客棧,秦氏抬手又是一下打去。
兩天前,秦牧老說家裏悶,要她帶著出去走走。
秦氏也覺得這小院狹窄憋屈,再加上心情不好,就沒有跟劉氏打招唿祖孫倆自顧出門。
秦氏人生地不熟,隻想在門邊站站,沒想到秦牧一出門像是脫套的野狗,甩開她的手,撒丫子就往巷口跑,轉眼就沒了蹤影,急得她連忙迴去喊人去找。
等唐家婆子小廝找到時,才發現秦牧站在一處巷口不動,如同著魔般看著旁邊酒肆念叨:「怎麽是酒肆,不是客棧!」
迴到唐家,聞訊趕來的劉氏就將秦氏好一通責備,說要是連一個孩子都看不好,就迴老家去。
秦氏默不作聲,沒有多作辯解,也不讓劉氏責罰秦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真的是連插足轉身的地方都沒有了,劉氏想想都頭疼不已。
這樣的煩心事唐品山根本沒有看進眼中,隻一味要臉麵,還不經商量就留下一個素不相識的幹親。
好在這個幹親有大用。
現在唐玉書剛定下親事,不僅進國子監,孫家還真的給了一座三進院子,等段時間自己催一催,小跨院就可以還迴來了。
劉氏羨慕嫉妒,隻暗暗後悔自己的兒子成親太早,沒有這好運。
正房中,唐品山剛問候過病母,就被半月不見的妾室青梅萍娘拉到一旁,似有話說。
第19章 妾室萍娘
萍娘是給唐品山啟蒙的老秀才之女,比他小六歲。
當年,萍娘才六歲,長得乖巧可愛,就天天繞著十二歲的唐品山轉。
幼時認識,青梅竹馬、朝夕相處,兩家家長也滿意這門婚事,早早許下婚約,隻等唐品山能考中進士就迴鄉成親。
可事不得人願,唐品山在考前一病不起,得劉家照顧娶了劉氏為妻,消息傳迴家鄉,兩家退親,萍娘為了愛情甘心為妾室,可害了老秀才鬱鬱而終。
唐品山在京為官,萍娘跟隨來京,好在上有唐母偏愛,他也嗬護備至,在這個家裏除了被劉氏時不時刁難,並無委屈。
隻可惜年少時不小心落了胎,到現在也沒能給他生下一兒半女。
半月不見,萍娘溫柔體貼道:「夫君素來苦夏,這幾日又隨伺皇上,看著都瘦了!」
唐品山在劉氏那裏隻有煩心事,此時聽到這關懷,心下熨貼,捏住她的手感嘆道:「這個家裏,隻有萍娘心裏有我!」
萍娘年已四十,多年夫妻依然羞澀靦腆,被唐品山一誇,就臉飛紅霞:「夫君辛苦,妾身自該疼惜,隻可惜妾隻是奴婢,不能侍奉左右。」
看著柔情似水的萍娘,唐品山想到劉氏那急功近利的嘴臉,不由感嘆:同為女人,為何差距如此之大,隻可惜萍娘不能生孩子。
心中憐惜,看向萍娘的眼神也越發疼愛。
萍娘裝著不知唐品山才迴家就跟劉氏有了口角,隻一邊給唐品山打扇,一邊溫聲說著家常:「姐姐操心太多,難免急燥些,夫君也要體貼姐姐的一片苦心。
夫君說要好好照顧三郎念書,前些天,姐姐擔心隔壁三郎念書時無人伺候,專門從青州接來三郎的親娘二太太,一路來的還有一個伺候三郎多年的奴婢,另外就是一個六歲男童!
母子團聚好不溫馨,隻可惜才來沒幾天,那奴婢就嫉妒三郎要跟孫家定親,著魔中邪,胡亂說什麽妻妾,什麽始亂終棄,被三郎和姐姐攆出門去,惹來外麵丫鬟婆子的圍觀。
昨天妾身才知道,原來那男童叫秦牧,是二太太娘家侄孫,無父無母,如今寄養在自家姑祖母膝下。」
唐品山聽她絮絮叨叨說著話,臉色漸漸沉下來。
這情況怎麽如此熟悉?幾乎跟他當年如出一轍,隻不過當年萍娘還小,倆人沒有肌膚之親。
萍娘說完就靜靜立著,等著唐品山的暴怒追問。
可是,她沒有聽到預期的怒罵,唐品山隻默默喝著茶湯,半晌才淡淡道:「一個胡說的丫鬟,攆了就攆了。
既然三郎的娘親來了,他的事自有人操心。
隻是我這個伯不方便去見,劉氏又是個眼皮子淺的恐有怠慢,還是你經常過去走走,要是缺少什麽物什,你作主貼補一些,迴頭為夫給你補上!」
離開劉氏,怒氣沖沖的唐品山就又是一個溫文爾雅,冷靜睿智的官員。
他心中明白,顏麵跟實惠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麽。
唐玉書跟孫家聯姻,對自家隻有利益並無壞處,隻是他看見劉氏就有心結,不想參與,把自己輕巧撇開。
現在讓萍娘多去走動,代表的就是自己的意思,隻要跟那弟媳關係拉好,以後唐玉書就忘不了自己的恩情。
聽到這冷漠無情的話,萍娘眼中閃過一絲鄙夷,可還是溫順答應:「夫君放心,萍娘一定常去看望!」
此時的小跨院的正房裏,秦牧跪在地上,手臂高抬,一雙小手被抽打得紅腫破皮。
秦氏坐在榻沿,手拿竹條,邊哭邊說:「牧哥兒,別怪姑祖母心狠,你要是不收心忘了那個賤人,以後有你吃苦頭的時候!」
秦牧小臉憋得通紅,眼中淚光閃閃卻沒有掉下來:「姑祖母,你讓我再出去一趟,我以後都聽話。」
「你這個強種,看我不打死你!」聽他還想找客棧,秦氏抬手又是一下打去。
兩天前,秦牧老說家裏悶,要她帶著出去走走。
秦氏也覺得這小院狹窄憋屈,再加上心情不好,就沒有跟劉氏打招唿祖孫倆自顧出門。
秦氏人生地不熟,隻想在門邊站站,沒想到秦牧一出門像是脫套的野狗,甩開她的手,撒丫子就往巷口跑,轉眼就沒了蹤影,急得她連忙迴去喊人去找。
等唐家婆子小廝找到時,才發現秦牧站在一處巷口不動,如同著魔般看著旁邊酒肆念叨:「怎麽是酒肆,不是客棧!」
迴到唐家,聞訊趕來的劉氏就將秦氏好一通責備,說要是連一個孩子都看不好,就迴老家去。
秦氏默不作聲,沒有多作辯解,也不讓劉氏責罰秦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