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穿越娘子重生兒,春風十裏伴崽行 作者:橘香襲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章 唐牧重生
「鴛鴦,你帶兩個婆子去後廂房,替安氏收拾幾件衣服帶走!」
至於帶不帶孩子,她現在也不管。
隻要先將安氏攆走,留下一個正「病中」的孩子就是小事了,自己也好給孫家一個迴復。
鴛鴦答應一聲,立即出門找人。
幾人就這樣說話,渾然不知那個躺在紗幔後一動不動的孩子早已經睜開眼睛。
若是有人注意,肯定會嚇一跳,那雙黑白分明的眼睛裏沒有孩童的天真,而是淬毒的憤恨。
稚氣未脫的臉上更是難忍痛苦。
唐牧已經清醒了好一陣,隻是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他記得自己已經二十歲,品盡人間悲涼,孤孤單單慘死在京城最破敗的深巷中。
可眼下祖母還活著,父親也還沒有將那蛇蠍心腸的孫家女娶進門。
而最重要的是:親娘安氏也還活著,而且說要帶他離開。
唐牧手指輕顫,難以抑製的激動讓他胸口憋悶疼痛。
他想大哭一場。
要是娘親活著,自己是不是就不會再孤獨死去。
在他記憶裏,那個對自己雖然冷冷淡淡,但衣食周全的娘親一直都在唐家,隻是在父親成親後才突然失蹤不見。
他那時六歲已經記事,數次問過家人親娘下落。
祖母說,母親是賤人,未婚先孕硬賴著唐家。又是妒婦,見不得父親娶妻,自己撇下男人孩子跑了,丟唐家臉,不許多問。
去問父親唐玉書,自然沒有得到迴覆,反而是一頓毒打,罵自己是賤人生的賤種。
隨著他漸漸長大,經歷的事情多了,也恨起那個失蹤的母親來,隻認為是母親不自愛,給自己惹來祖母父親嫌棄。
自己在唐家雖然不餓肚子不受寒凍,但沒有被承認身份,隻說是祖母收養的乞兒,沒少被下人奴婢暗中欺負。
父親唐玉書本就不喜自己這個私生子,平時鮮少掛心,熱衷後更是對家裏一事不管。
等到九歲時祖母病逝,後娘孫氏就連一點臉麵都不要了,找了藉口將自己逐出家門。
自己被逐也就沒有再迴過唐家,賭氣要在京城立足。
可有孫氏的暗中吩咐,京城沒有商家店鋪敢收留他當夥計,隻能乞討的混混。
也是這段時間的混跡市井,讓他無意中得到母親死音。
安氏是死在北城的暗娼門子裏,這讓他心中的恨意更深。
恨誰,他恨親爹唐玉書無情無義,恨後娘孫氏蜜口蛇心,恨親娘死在那樣的醃臢地。
恨老天無眼,讓自己跟母親一別之後再無相見之日,而唐家卻是蒸蒸日上,繁花似錦。
父親唐玉書本就是會衡量利弊、趨炎附勢之人。
高中進士後娶進嬌妻入門,在孫家和廣安伯府幫襯下,一路官運亨通,不到四十歲就坐到禮部尚書的位置上,成了朝堂上最年輕的尚書,風光無限。
而禮部尚書府的公子唐遠,自己的那個同父異母的親弟弟。
少年得誌,學業有成,有父親唐玉書親自輔導課業,才十歲就考上童生,滿腹詩書相貌俊朗,在京中人人稱讚,是難得的少年才俊,前途無量。
那一世,唐府的一切榮華富貴,都跟他與母親安氏無關,他們倆隻是風光霽月唐尚書在年少無知時的一段荒唐事。
正房裏唐牧心緒難平,還在努力適應重新開始的人生。
後廂房中,安春風開始收拾行裝。
原身才剛到京城,連門都沒有出過,更沒有添置新衣,衣箱裏是以前的幾件半舊夏裝,妝匣裏是兩個同樣半舊的淡青色絲線絨球。
她先從衣箱裏翻出一件鴨蛋青沒有繡花的長裙穿上,衣衫合身,再係上腰帶,恰恰勾勒出玲瓏曲線。
額頭上的傷口雖然沒有再流血,可破皮創口暴露在外還是有感染的風險,後腦勺上的血包也墜著疼。
現在沒辦法處理,安春風隻能隨便翻出一根幹淨的白綢帶在腦袋紮上,正好前後都護住也好受一些。
既然要走,該帶的東西都要帶,除了幾件衣衫,就是滿屋的絲線絡子。
原身手巧,會好幾種打絡子花樣,也正靠日夜編這些絡子換錢補貼家用。
雖然有原身記憶,安春風不確認是否能接下原身的手藝,還是先將這些絲線收起,等有時間琢磨琢磨。
而且這不僅是證明自己身份的物件,還能換上幾百文錢。
她可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這家人的良心發現,萬一就這樣被趕走,那就身無分文了。
安春風找一塊布,把幾件衣服和絨球頭飾連同絲線絡子包起來。
就在剛剛將包袱皮四角繫上,房門又被人猛的推開。
進來的是一個十六七歲,上穿青綢比甲,下著淡紅長裙,腰肢纖細,如弱柳輕搖的姑娘。
安春風眸色一沉。
這是唐玉書投靠的親戚,大太太劉氏身邊的貼身丫鬟鴛鴦。
無事不登三寶殿,該來的總會來的。
幾天裏,這個丫鬟都沒有正眼看過原身,更不會隨便到自己屋裏。
鴛鴦帶著兩個粗使婆子闖進來,隻以為要看見一個躺著哭哭啼啼的怨婦,沒想到安氏已經好收拾東西。
她看著安氏勻稱身材和那一雙沒有穿白襪而寬寬的大足,厭棄撇嘴。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鴛鴦,你帶兩個婆子去後廂房,替安氏收拾幾件衣服帶走!」
至於帶不帶孩子,她現在也不管。
隻要先將安氏攆走,留下一個正「病中」的孩子就是小事了,自己也好給孫家一個迴復。
鴛鴦答應一聲,立即出門找人。
幾人就這樣說話,渾然不知那個躺在紗幔後一動不動的孩子早已經睜開眼睛。
若是有人注意,肯定會嚇一跳,那雙黑白分明的眼睛裏沒有孩童的天真,而是淬毒的憤恨。
稚氣未脫的臉上更是難忍痛苦。
唐牧已經清醒了好一陣,隻是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他記得自己已經二十歲,品盡人間悲涼,孤孤單單慘死在京城最破敗的深巷中。
可眼下祖母還活著,父親也還沒有將那蛇蠍心腸的孫家女娶進門。
而最重要的是:親娘安氏也還活著,而且說要帶他離開。
唐牧手指輕顫,難以抑製的激動讓他胸口憋悶疼痛。
他想大哭一場。
要是娘親活著,自己是不是就不會再孤獨死去。
在他記憶裏,那個對自己雖然冷冷淡淡,但衣食周全的娘親一直都在唐家,隻是在父親成親後才突然失蹤不見。
他那時六歲已經記事,數次問過家人親娘下落。
祖母說,母親是賤人,未婚先孕硬賴著唐家。又是妒婦,見不得父親娶妻,自己撇下男人孩子跑了,丟唐家臉,不許多問。
去問父親唐玉書,自然沒有得到迴覆,反而是一頓毒打,罵自己是賤人生的賤種。
隨著他漸漸長大,經歷的事情多了,也恨起那個失蹤的母親來,隻認為是母親不自愛,給自己惹來祖母父親嫌棄。
自己在唐家雖然不餓肚子不受寒凍,但沒有被承認身份,隻說是祖母收養的乞兒,沒少被下人奴婢暗中欺負。
父親唐玉書本就不喜自己這個私生子,平時鮮少掛心,熱衷後更是對家裏一事不管。
等到九歲時祖母病逝,後娘孫氏就連一點臉麵都不要了,找了藉口將自己逐出家門。
自己被逐也就沒有再迴過唐家,賭氣要在京城立足。
可有孫氏的暗中吩咐,京城沒有商家店鋪敢收留他當夥計,隻能乞討的混混。
也是這段時間的混跡市井,讓他無意中得到母親死音。
安氏是死在北城的暗娼門子裏,這讓他心中的恨意更深。
恨誰,他恨親爹唐玉書無情無義,恨後娘孫氏蜜口蛇心,恨親娘死在那樣的醃臢地。
恨老天無眼,讓自己跟母親一別之後再無相見之日,而唐家卻是蒸蒸日上,繁花似錦。
父親唐玉書本就是會衡量利弊、趨炎附勢之人。
高中進士後娶進嬌妻入門,在孫家和廣安伯府幫襯下,一路官運亨通,不到四十歲就坐到禮部尚書的位置上,成了朝堂上最年輕的尚書,風光無限。
而禮部尚書府的公子唐遠,自己的那個同父異母的親弟弟。
少年得誌,學業有成,有父親唐玉書親自輔導課業,才十歲就考上童生,滿腹詩書相貌俊朗,在京中人人稱讚,是難得的少年才俊,前途無量。
那一世,唐府的一切榮華富貴,都跟他與母親安氏無關,他們倆隻是風光霽月唐尚書在年少無知時的一段荒唐事。
正房裏唐牧心緒難平,還在努力適應重新開始的人生。
後廂房中,安春風開始收拾行裝。
原身才剛到京城,連門都沒有出過,更沒有添置新衣,衣箱裏是以前的幾件半舊夏裝,妝匣裏是兩個同樣半舊的淡青色絲線絨球。
她先從衣箱裏翻出一件鴨蛋青沒有繡花的長裙穿上,衣衫合身,再係上腰帶,恰恰勾勒出玲瓏曲線。
額頭上的傷口雖然沒有再流血,可破皮創口暴露在外還是有感染的風險,後腦勺上的血包也墜著疼。
現在沒辦法處理,安春風隻能隨便翻出一根幹淨的白綢帶在腦袋紮上,正好前後都護住也好受一些。
既然要走,該帶的東西都要帶,除了幾件衣衫,就是滿屋的絲線絡子。
原身手巧,會好幾種打絡子花樣,也正靠日夜編這些絡子換錢補貼家用。
雖然有原身記憶,安春風不確認是否能接下原身的手藝,還是先將這些絲線收起,等有時間琢磨琢磨。
而且這不僅是證明自己身份的物件,還能換上幾百文錢。
她可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這家人的良心發現,萬一就這樣被趕走,那就身無分文了。
安春風找一塊布,把幾件衣服和絨球頭飾連同絲線絡子包起來。
就在剛剛將包袱皮四角繫上,房門又被人猛的推開。
進來的是一個十六七歲,上穿青綢比甲,下著淡紅長裙,腰肢纖細,如弱柳輕搖的姑娘。
安春風眸色一沉。
這是唐玉書投靠的親戚,大太太劉氏身邊的貼身丫鬟鴛鴦。
無事不登三寶殿,該來的總會來的。
幾天裏,這個丫鬟都沒有正眼看過原身,更不會隨便到自己屋裏。
鴛鴦帶著兩個粗使婆子闖進來,隻以為要看見一個躺著哭哭啼啼的怨婦,沒想到安氏已經好收拾東西。
她看著安氏勻稱身材和那一雙沒有穿白襪而寬寬的大足,厭棄撇嘴。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