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穿越娘子重生兒,春風十裏伴崽行 作者:橘香襲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氏能帶著孩子離開京城,那就太好不過了!
「你此話當真?」
「自然當真!」
一刻鍾後,唐玉書離開後廂房,走進後院正屋。
他的臉色依然陰沉,看不出喜怒,隻是眼角眉梢已經舒展。
正房小榻上,簪著青花的中年美婦人正坐在抹淚,在她旁邊,直挺挺躺著一個六七歲年紀的男孩子。
此時那孩子眼睛緊閉,脖子上一圈深紅勒痕,整張臉慘白得可怕。
若不是能清晰聽到孩子粗重唿吸,都要以為他死了。
劉氏帶著丫鬟鴛鴦坐在一旁說話寬慰,隻是她的話言淺意薄,顯然不能讓哭泣的美婦平靜。
見到兒子迴來,秦氏頓時眼淚長流,撇開聒噪劉氏哭道:「兒啊,你說怎麽辦?安氏真的瘋了,她勒了牧哥兒。
牧哥兒現在還沒醒,你快些叫郎中進來看看。」
唐玉書已經見過安氏,還談好條件,此時心情愉悅,隻是想到那些條件有些難以啟齒才臉色陰沉:「娘,別急,兒子自有主張。」
「就是你一慣有主張,才鬧出事來!說什麽要先娶妻再納妾,逼得安氏想不開,差點害了牧哥兒,還幸好有去鏟牆根青苔的婆子聽到聲響才救下來……」
秦氏替孫子放下紗簾,一疊聲的埋怨,「她本來就是個驢脾氣,認定的事就不改。
前些兒好不容易出了孝期,孩子都這樣大了,你也不辦酒。
現在人都來了京城,你還是連一個實話都沒有,讓她怎麽忍得下去,你這是把死人都逼瘋了。
哎喲,你怎麽還坐下了,還不快讓人找郎中去!」
秦氏雖然沒有心計,隻是一個尋常小宅婦人,早些還怨恨安氏不檢點勾引自己兒子。
可這些年家裏全靠安氏操持,又掙錢補貼家用,還有一個孫子在身邊哄自己開心,也就默認了安氏的身份。
唐玉書聽著母親的責備,頓時不耐煩起來,連躺在紗幔後的孩子也不看,自顧自坐下,對秦氏道:「娘,這孽障現在活得好好的,叫什麽郎中。
門外還有一堆人等著看我們的笑話,兒子若是讓外人進出,又要傳出多少話來。」
見兒子也不願意請郎中,秦氏詫異。
剛才家裏出事,幹親大嫂沒有讓人去找郎中,就連撞頭的安氏都隻關在屋裏,說等玉書迴家再定奪。
秦氏住在別人家,身邊沒有能出門的人,隻能焦急等著兒子迴來。
好在給孫子灌些熱茶,此時漸漸氣息迴轉,她才安心,此時聽到兒子反駁,秦氏抬手抹淚:「你……你總不能就這樣不管。
如今你妹遠嫁徐州,我膝下就你一個獨苗,等著早些開枝散葉。
依娘說,牧哥兒都這樣大了,你不能隻怪安氏胡鬧。
還是給她一個名份,以後牧哥也好有個出身。」
秦氏不知道安氏口中說的孫家是什麽人家,左不過京城裏的富家姑娘。
事已經鬧出來,兒子如今是舉人老爺,多娶幾房妻妾很正常。
她想著讓兒子先給安氏一個良妾的名份,這邊把人安撫住,再去孫家賠禮道歉,將那個被傳言汙了名節的女子娶進來就是。
唐玉書垂了眼皮,心裏念頭飛轉,他擔心的哪裏是妻妾之名。
不說自己是不是真的要娶孫家女,就京中凡是有頭有臉的人家,誰也不能接受自家女兒還沒有出嫁,姑爺就先養著通房妾室,還生下庶長子的道理。
尋常人家出了這種事,自然是早早將通房妾室打發走,可安氏年少就跟著自己,又有牧哥兒在,母親定是不許安氏離開。
隻是為了自己名聲,母親才答應瞞著事實,進京也說是是身邊婢女。
顯然現在藏不住了。
好在這次雖然鬧得有些難聽,但安氏答應離開,不再纏著自己,算意外之喜。
沒有安氏母子絆腳,即便沒有孫家,自己自能尋到一門得力的嶽家。
機會不容錯過,他決定這次就是頂著母親的責罵也要把人送走。
第4章 居心不良
「娘,安氏要走!」
「啊!」秦氏茫然不解,沒聽懂「走」是什麽意思。
旁邊一旁坐著的劉氏卻眸色閃了閃,一下來了精神。
唐玉書見自己娘沒有聽明白,又重新道:「娘,安氏跟我一無婚書,二無聘禮,三無媒人,現在又惹出這等禍事壞我名聲……兒子不拿她送官已經是念著舊情。」
「安氏不願意留在唐家,要帶著牧哥兒離開,兒子同意她出府,她也答應以後不再嫁,這樣不會辱沒唐家門楣。 」
唐玉書說得毫無愧意。
他覺得答應安氏不留在唐家為奴,還讓她帶著孩子離開,那就跟別院另置差不多。
若安氏從今往後能安安靜靜,像往日那般溫順聽話,自己看在孩子的情分上,也可以給母子一點銀錢過活。
「什麽?兒啊!你是傻了啊!牧哥兒可是你的親兒,你怎麽捨得!」
秦氏終於明白過來,這是要安氏帶著孩子離家,她頓時氣得抓起手邊軟枕,對著唐玉書砸過去。
唐玉書謔的站起,心中惱恨愈盛。
自己已經是堂堂舉人,當著外人的麵還被母親如此對待,定是安氏從前挑唆。
這個賤人……
他躲過秦氏枕頭,也不管旁邊還躺著孩子,將心一橫,毫無遮掩的說出自己心中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你此話當真?」
「自然當真!」
一刻鍾後,唐玉書離開後廂房,走進後院正屋。
他的臉色依然陰沉,看不出喜怒,隻是眼角眉梢已經舒展。
正房小榻上,簪著青花的中年美婦人正坐在抹淚,在她旁邊,直挺挺躺著一個六七歲年紀的男孩子。
此時那孩子眼睛緊閉,脖子上一圈深紅勒痕,整張臉慘白得可怕。
若不是能清晰聽到孩子粗重唿吸,都要以為他死了。
劉氏帶著丫鬟鴛鴦坐在一旁說話寬慰,隻是她的話言淺意薄,顯然不能讓哭泣的美婦平靜。
見到兒子迴來,秦氏頓時眼淚長流,撇開聒噪劉氏哭道:「兒啊,你說怎麽辦?安氏真的瘋了,她勒了牧哥兒。
牧哥兒現在還沒醒,你快些叫郎中進來看看。」
唐玉書已經見過安氏,還談好條件,此時心情愉悅,隻是想到那些條件有些難以啟齒才臉色陰沉:「娘,別急,兒子自有主張。」
「就是你一慣有主張,才鬧出事來!說什麽要先娶妻再納妾,逼得安氏想不開,差點害了牧哥兒,還幸好有去鏟牆根青苔的婆子聽到聲響才救下來……」
秦氏替孫子放下紗簾,一疊聲的埋怨,「她本來就是個驢脾氣,認定的事就不改。
前些兒好不容易出了孝期,孩子都這樣大了,你也不辦酒。
現在人都來了京城,你還是連一個實話都沒有,讓她怎麽忍得下去,你這是把死人都逼瘋了。
哎喲,你怎麽還坐下了,還不快讓人找郎中去!」
秦氏雖然沒有心計,隻是一個尋常小宅婦人,早些還怨恨安氏不檢點勾引自己兒子。
可這些年家裏全靠安氏操持,又掙錢補貼家用,還有一個孫子在身邊哄自己開心,也就默認了安氏的身份。
唐玉書聽著母親的責備,頓時不耐煩起來,連躺在紗幔後的孩子也不看,自顧自坐下,對秦氏道:「娘,這孽障現在活得好好的,叫什麽郎中。
門外還有一堆人等著看我們的笑話,兒子若是讓外人進出,又要傳出多少話來。」
見兒子也不願意請郎中,秦氏詫異。
剛才家裏出事,幹親大嫂沒有讓人去找郎中,就連撞頭的安氏都隻關在屋裏,說等玉書迴家再定奪。
秦氏住在別人家,身邊沒有能出門的人,隻能焦急等著兒子迴來。
好在給孫子灌些熱茶,此時漸漸氣息迴轉,她才安心,此時聽到兒子反駁,秦氏抬手抹淚:「你……你總不能就這樣不管。
如今你妹遠嫁徐州,我膝下就你一個獨苗,等著早些開枝散葉。
依娘說,牧哥兒都這樣大了,你不能隻怪安氏胡鬧。
還是給她一個名份,以後牧哥也好有個出身。」
秦氏不知道安氏口中說的孫家是什麽人家,左不過京城裏的富家姑娘。
事已經鬧出來,兒子如今是舉人老爺,多娶幾房妻妾很正常。
她想著讓兒子先給安氏一個良妾的名份,這邊把人安撫住,再去孫家賠禮道歉,將那個被傳言汙了名節的女子娶進來就是。
唐玉書垂了眼皮,心裏念頭飛轉,他擔心的哪裏是妻妾之名。
不說自己是不是真的要娶孫家女,就京中凡是有頭有臉的人家,誰也不能接受自家女兒還沒有出嫁,姑爺就先養著通房妾室,還生下庶長子的道理。
尋常人家出了這種事,自然是早早將通房妾室打發走,可安氏年少就跟著自己,又有牧哥兒在,母親定是不許安氏離開。
隻是為了自己名聲,母親才答應瞞著事實,進京也說是是身邊婢女。
顯然現在藏不住了。
好在這次雖然鬧得有些難聽,但安氏答應離開,不再纏著自己,算意外之喜。
沒有安氏母子絆腳,即便沒有孫家,自己自能尋到一門得力的嶽家。
機會不容錯過,他決定這次就是頂著母親的責罵也要把人送走。
第4章 居心不良
「娘,安氏要走!」
「啊!」秦氏茫然不解,沒聽懂「走」是什麽意思。
旁邊一旁坐著的劉氏卻眸色閃了閃,一下來了精神。
唐玉書見自己娘沒有聽明白,又重新道:「娘,安氏跟我一無婚書,二無聘禮,三無媒人,現在又惹出這等禍事壞我名聲……兒子不拿她送官已經是念著舊情。」
「安氏不願意留在唐家,要帶著牧哥兒離開,兒子同意她出府,她也答應以後不再嫁,這樣不會辱沒唐家門楣。 」
唐玉書說得毫無愧意。
他覺得答應安氏不留在唐家為奴,還讓她帶著孩子離開,那就跟別院另置差不多。
若安氏從今往後能安安靜靜,像往日那般溫順聽話,自己看在孩子的情分上,也可以給母子一點銀錢過活。
「什麽?兒啊!你是傻了啊!牧哥兒可是你的親兒,你怎麽捨得!」
秦氏終於明白過來,這是要安氏帶著孩子離家,她頓時氣得抓起手邊軟枕,對著唐玉書砸過去。
唐玉書謔的站起,心中惱恨愈盛。
自己已經是堂堂舉人,當著外人的麵還被母親如此對待,定是安氏從前挑唆。
這個賤人……
他躲過秦氏枕頭,也不管旁邊還躺著孩子,將心一橫,毫無遮掩的說出自己心中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