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太守願意,我亦可把南陽交給太守,如此太守據江夏、章陵和南陽三郡,且三郡相連,進可攻退亦可守。”


    黃祖一聽,連忙擺手:“州牧,我可不敢打南陽的主意,否則將來必死無葬身之地。”他也不傻,若是劉敬得了荊州,南陽就是劉敬和曹操開戰的地方,他是絕對不能要的,否則就等於替劉敬擋槍。劉敬也不勉強,他話裏的意思已經很明白,黃祖要他就給,不要就拉倒。


    “我與劉表之間雖沒有爆發大戰,但雙方大軍曾兩次對峙,我與其已是敵人,今州牧攻荊州,我自然不能袖手旁觀。好吧,待州牧攻荊州時,我就封鎖江麵,阻止劉表的水軍往來於襄陽和江陵之間。”


    “就按州牧所說,州牧支付我出兵期間的糧草,若攻荊州有所得,亦是給我一些糧草。如此我亦滿足了。”


    “多謝黃太守。”劉敬大喜,這事沒遇到什麽阻礙,很快就定了下來。


    “對了,黃太守可知呂公的消息?”呂公就是當初在沙羨刺殺劉敬的人,這仇劉敬不能不報。


    “那呂公就在襄陽,得劉表庇護,我幾次想下手,卻也是沒辦法。”


    劉敬和黃祖閑聊了一個多時辰,又在鄂縣設宴招待黃祖一番,次日黃祖才離開了鄂縣,迴卻月城去。


    劉敬又留在鄂縣等了兩天時間,諸葛瑾和黃承彥兩人陸續來到鄂縣,三人商討的自然是諸葛亮的婚事,很快就商議妥當。三個月後,黃月英滿十五歲,就把人送到南昌,與諸葛亮成親。


    黃承彥走後,劉敬與諸葛瑾聊了起來。


    “妹夫,聽說兩日前,黃太守來到鄂縣,與你相見?”


    “正是。”


    “如若我沒有猜錯的話,妹夫想必要攻打荊州了。”


    劉敬微微一驚:“內兄如何得知?”


    “此事顯而易見,妹夫與劉表仇深似海,今孫策已滅,江東已平,聽聞北方袁紹也已擊敗公孫瓚,袁曹必會大戰,曹操也無暇南顧,妹夫無後顧之憂,自然要對荊州用兵。”


    “不過,荊州乃沃野之地,近幾年又很平穩,連年獲得豐收,可謂是兵精糧足,以妹夫之兵,想破荊州,恐怕不容易呀。”


    “內兄放心,荊州雖富庶,但劉表卻非明主,不能守其荊州,我攻荊州,亦是經過深思熟慮,更何況又有黃祖相助,此次出兵,就算不能全據荊州,亦能咬下一塊肉來。”


    “哈哈哈哈,妹夫有如此信心,想必是勝券在握,看來我是白擔心了。”


    劉敬想了想,變了話題:“當初我極力邀請內兄來揚州,但當時我隻據豫章,內憂外患,內兄和叔丈人顧慮重重,後來,內兄在黃祖手下為官,至今已有三四載,如今情況大為不同,我已全據揚州,手下卻缺少人才,若內兄不嫌棄,可到我揚州為官,屆時內兄必有一番前程,還望內兄好好思慮一番。”


    跟著黃祖沒有前途,這是顯而易見的。此刻,劉敬正式向諸葛瑾提出邀請,想讓諸葛瑾為其效力。


    諸葛瑾並沒有迴答劉敬的問題,而是反問:“妹夫可曾想過如何對待黃太守?”


    “此話怎講?”


    “你與黃太守相交時,他是江夏太守,江夏不過是個小郡,在荊州並不起眼,而你是豫章太守,豫章是個僻壤之地,亦不起眼,你們倆地位相當,自然能相交,如今你已是州牧,據一州之地,而他仍是太守,你們又豈能相交如常?”


    劉敬自然也意識到這個問題,這次見麵,他明顯感受到黃祖有了拘束,隻是他又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你出兵荊州在即,若是你敗了,聲勢便弱了下來,黃太守說不定反能和你相交,若是你勝了,你據兩州之地,黃太守又如何自處?”


    “這……我亦不知,莫非內兄有什麽好主意。”


    “妹夫若信任於我,我可為妹夫謀劃一番?”


    “我豈有不信任內兄之理,隻是……不知內兄想謀劃什麽?”


    “若妹夫拿下荊州,我願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黃太守,讓黃太守獻江夏而降,如何?”


    “獻江夏而降?”劉敬皺起眉頭來,的確,他要是拿下荊州,黃祖的位置就很尷尬了,就算劉敬顧念舊情,不動手對付他,他也不可能安穩如山。


    “黃祖與我相交數年,最初隻為利益,但時間長了,交情也頗深,且我與劉表幾次大戰,黃祖都曾傾力相助,若我反過來對付黃祖,亦於心難安,且會大損我聲譽,世人皆以為是我背信棄義,謀取江夏。”


    劉敬的名聲來之不易,他也不願意輕易損害名聲:“若內兄有所謀,不得以損害我的名譽為前提。”


    “妹夫多慮了,黃祖為人看似愚鈍,實則精明,他據江夏已有七八載,多年來江夏免於大戰,亦保了江夏周全,他的精明之處便在於他有自知之明,能審時度勢。”


    “兩年前,妹夫遇刺,豫章岌岌可危,黃祖卻敢於頂撞劉表,甚至為護妹夫而不惜與劉表為敵,使劉表大受牽製,妹夫才得以抓住時機,擊敗劉表和孫策的結盟。”


    “若妹夫能拿下荊州,黃太守必會惶恐不安,可若讓他獻江夏而降,他多半不會甘心,屆時我隻需給他一番指示,引導他向妹夫投降,如此一來,大事可成,於妹夫的名聲絲毫無損。”


    “哈哈哈哈,若真能如此,則是內兄之功,我必不會忘。”


    “妹夫放心,我必會促成此事。”此刻,諸葛瑾也已算是劉敬的人了,隻是還想著最後坑黃祖一把。不對,應該是為黃祖尋找一個好的出路。當然,前提是劉敬必須能拿得下荊州。


    “不過,妹夫勿須著急,若妹夫隻是攻下江陵,黃祖會歸還那半個廬江。”


    “你……怎麽會知道我會攻打江陵?”


    “以當前形勢,妹夫攻江陵顯然要比攻襄陽容易很多,妹夫手下能人無數,自是能看出這點……唉,黃太守治理地方,終是缺乏手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火並收藏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