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皖城的謠言
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 作者:五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曄大年一直都在南昌度過,年後他便來找劉敬。
“州牧,我……家有一喜事,想邀請州牧過元月三十過我家中喝喜酒。”
“哦,恭喜了,不知是何喜事?”
“嗬嗬,我……我……”劉曄麵露笑容,又有些扭捏。
“怎麽?你還不好意思說出來。”
“不是,是我元月三十要訂婚,女方年紀十四,等及笄後就成親。特邀州牧去喝喜酒。”
“真的呀,那可是大喜事,我自然要到場,對了,不知女方是誰?”事實上,劉曄與劉敬同歲,劉敬孩子都快打醬油了,劉曄還得等一兩年時間才能成親。
“是……袁術之女。”
“原來是袁術之女,這女子我倒是見過一麵,年紀雖小,但長得不錯,也是知書達禮,和你倒是良配。”
原來,前年袁術北上途中,巧妙地躲過了劉敬和關羽的攔截,但袁紹並沒有出兵接應。袁術軍中缺乏糧草,士兵一路逃散,到達兗州後,袁術就病倒了,後來死在一個破廟裏。他的兒子袁燿和女婿黃猗不願意北上,就押送袁術的靈柩迴到了家鄉汝南安葬。
隻是,汝南是曹操的地盤,袁術生前又與曹操、劉敬、劉備、呂布幾人打得死去活來,袁燿和黃猗又無處可去。於是,兩人商議一番,決定在幾個人之間選了一個去投降,被選到的就是劉敬。
兩人帶著袁術的家眷來到合肥時,劉敬讓劉曄把人安置在了皖城,遠離了淮南。他倒沒想到,劉曄和袁家結成親家了。
“謝州牧。”劉曄鬆了一口氣,他剛才還擔心自己娶袁術之女,會讓劉敬感到不快,但劉敬似乎並不大意。
“州牧,皖城倒是有段奇聞,不知州牧可知?”
“什麽奇聞?我已經一年多沒去皖城了,如何知道?”
“皖城喬公,在皖城也是德高望重,州牧自然是認識的。”
“認識。當年平定廬江,袁術、劉勳曾幾次攻打皖城,他出力不小,怎麽啦?”劉敬奇怪地看著劉曄,那期間劉曄在皖城待了一段時間,自然也知道劉敬認識喬公。
“喬公有兩個女兒,長得可是貌若天仙,如今已是妙齡之年,卻嫁不出來了。”
“怎麽可能?喬公兩個女兒早在五年前就已經以美豔而揚名了,那時兩人不過十二三歲,喬公家世如此,普天之下,兩個女兒想嫁誰還會有不成之理?”
“就是,誰說不是?”
“劉子揚,你快說,究竟是怎麽迴事?”劉敬心裏好奇起來,他知道劉曄也不可能無緣無故就提及此事。
“其實……皖城街坊傳聞,喬公兩個女兒嫁不出去,都是被州牧給害的。”
“我害的?胡說八道。”劉敬的音量不自覺地提高了,他和喬公至少已經有兩年沒打交道了,和喬家兩個女兒也隻是見過一麵,早就忘到腦後去了。
“街坊傳聞,當年州牧曾向喬公兩個女兒求親,還想兩個一起娶了?”
劉敬臉紅了起來:“當年確有過此事,這都是快五年前的事情了。”他看到劉曄露出奇怪的神色,就以為劉曄不相信,又接著解釋:“當年我與府中兩位夫人有了情,便想求親,可兩人隱瞞身份,我便誤以為兩人是喬家之女,故有求親之舉,此乃舊事,且誤會早已解釋清楚。”
“州牧之言,我自是相信,隻是……”
劉敬都無語了:“可看你這表情,看著就是不相信我所言……”
“州牧,並非如此,我是真的相信,否則今日也不會把此事告訴州牧。隻是街坊傳聞卻不是如此。”
“街坊如何傳聞?”
“街坊傳聞說,當年州牧曾向喬公求娶他兩個女兒,以五千張紙為禮,後來又不求了,本來此事隱秘,也沒幾個人知道,但不知為何,從半年前開始就在皖城傳開了,都說是州牧不知何故就退婚了?”
“真是胡說八道,街坊傳聞豈能相信?魯子敬和步子山代我去求親,我在喬公府外等候,偶然看到了喬家兩個女兒,才知道是誤會,後來跟喬公解釋清楚,我們才離開的,子揚若不信,可以去問步子山。”
“誰說不是?我自然是相信州牧,但人言可謂呀,街坊傳聞多了,這喬公兩個女兒就嫁不出去了。”
“這是為何?就算是退婚又如何,喬公兩個女兒名聲未損,怎會嫁不出去?”
“州牧你想,你當時不過一縣令,去求親又退了,別人自然狐疑,這婚為何就退了呢?如今州牧身居要職,又被封侯,在揚州名氣正盛,街坊百姓自然就會嘲笑喬公,說喬家命了無福,兩個女兒美若天仙,卻與富貴無緣。喬家的兩個女兒就成了別人口中的笑柄了。”
“後來,街坊傳聞散播得可快了,又陸陸續續謠傳出喬家兩個女兒可能有隱疾之類,或是名節已毀之類的謠言,州牧當時才會退婚,這謠言越傳越邪乎。漸漸地,就沒有敢到喬府求親了。”
“竟有這事?”劉敬看到劉曄:“子揚,你這表情可不對,就算是有此傳言,也與我無關,豈能怪我?”
“此事自然與州牧無關,謠言散播之時,州牧正在攻打曲阿呢!隻是,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這喬家兩個嬌貴的女兒,恐怕這輩子都嫁不出去了。”
“不對吧,這謠言是半年前傳播出來的,喬家兩個女兒兩年前就應該及笄了吧?以兩女之姿,喬公若想嫁女,早就嫁出去了,何必等到現在?”劉敬也是聰明人,很快就想到有些不對勁了:“咦?這傳聞怎麽感覺莫名其妙的。怎麽像是故意損壞喬家的名聲一樣。”
“喬家名聲還算是不錯的,喬公這幾年也是散了不少家財,做了些好事,淮南災荒,他曾出麵捐糧,子敬在廬江建書院,他捐款隻在朱光之下,董和叛亂、孫策大軍來攻,他都曾出力。莫非是喬府的仇人故意傳出來的,故意抹黑喬公?”
“可喬公又有何仇人?
“州牧,我……家有一喜事,想邀請州牧過元月三十過我家中喝喜酒。”
“哦,恭喜了,不知是何喜事?”
“嗬嗬,我……我……”劉曄麵露笑容,又有些扭捏。
“怎麽?你還不好意思說出來。”
“不是,是我元月三十要訂婚,女方年紀十四,等及笄後就成親。特邀州牧去喝喜酒。”
“真的呀,那可是大喜事,我自然要到場,對了,不知女方是誰?”事實上,劉曄與劉敬同歲,劉敬孩子都快打醬油了,劉曄還得等一兩年時間才能成親。
“是……袁術之女。”
“原來是袁術之女,這女子我倒是見過一麵,年紀雖小,但長得不錯,也是知書達禮,和你倒是良配。”
原來,前年袁術北上途中,巧妙地躲過了劉敬和關羽的攔截,但袁紹並沒有出兵接應。袁術軍中缺乏糧草,士兵一路逃散,到達兗州後,袁術就病倒了,後來死在一個破廟裏。他的兒子袁燿和女婿黃猗不願意北上,就押送袁術的靈柩迴到了家鄉汝南安葬。
隻是,汝南是曹操的地盤,袁術生前又與曹操、劉敬、劉備、呂布幾人打得死去活來,袁燿和黃猗又無處可去。於是,兩人商議一番,決定在幾個人之間選了一個去投降,被選到的就是劉敬。
兩人帶著袁術的家眷來到合肥時,劉敬讓劉曄把人安置在了皖城,遠離了淮南。他倒沒想到,劉曄和袁家結成親家了。
“謝州牧。”劉曄鬆了一口氣,他剛才還擔心自己娶袁術之女,會讓劉敬感到不快,但劉敬似乎並不大意。
“州牧,皖城倒是有段奇聞,不知州牧可知?”
“什麽奇聞?我已經一年多沒去皖城了,如何知道?”
“皖城喬公,在皖城也是德高望重,州牧自然是認識的。”
“認識。當年平定廬江,袁術、劉勳曾幾次攻打皖城,他出力不小,怎麽啦?”劉敬奇怪地看著劉曄,那期間劉曄在皖城待了一段時間,自然也知道劉敬認識喬公。
“喬公有兩個女兒,長得可是貌若天仙,如今已是妙齡之年,卻嫁不出來了。”
“怎麽可能?喬公兩個女兒早在五年前就已經以美豔而揚名了,那時兩人不過十二三歲,喬公家世如此,普天之下,兩個女兒想嫁誰還會有不成之理?”
“就是,誰說不是?”
“劉子揚,你快說,究竟是怎麽迴事?”劉敬心裏好奇起來,他知道劉曄也不可能無緣無故就提及此事。
“其實……皖城街坊傳聞,喬公兩個女兒嫁不出去,都是被州牧給害的。”
“我害的?胡說八道。”劉敬的音量不自覺地提高了,他和喬公至少已經有兩年沒打交道了,和喬家兩個女兒也隻是見過一麵,早就忘到腦後去了。
“街坊傳聞,當年州牧曾向喬公兩個女兒求親,還想兩個一起娶了?”
劉敬臉紅了起來:“當年確有過此事,這都是快五年前的事情了。”他看到劉曄露出奇怪的神色,就以為劉曄不相信,又接著解釋:“當年我與府中兩位夫人有了情,便想求親,可兩人隱瞞身份,我便誤以為兩人是喬家之女,故有求親之舉,此乃舊事,且誤會早已解釋清楚。”
“州牧之言,我自是相信,隻是……”
劉敬都無語了:“可看你這表情,看著就是不相信我所言……”
“州牧,並非如此,我是真的相信,否則今日也不會把此事告訴州牧。隻是街坊傳聞卻不是如此。”
“街坊如何傳聞?”
“街坊傳聞說,當年州牧曾向喬公求娶他兩個女兒,以五千張紙為禮,後來又不求了,本來此事隱秘,也沒幾個人知道,但不知為何,從半年前開始就在皖城傳開了,都說是州牧不知何故就退婚了?”
“真是胡說八道,街坊傳聞豈能相信?魯子敬和步子山代我去求親,我在喬公府外等候,偶然看到了喬家兩個女兒,才知道是誤會,後來跟喬公解釋清楚,我們才離開的,子揚若不信,可以去問步子山。”
“誰說不是?我自然是相信州牧,但人言可謂呀,街坊傳聞多了,這喬公兩個女兒就嫁不出去了。”
“這是為何?就算是退婚又如何,喬公兩個女兒名聲未損,怎會嫁不出去?”
“州牧你想,你當時不過一縣令,去求親又退了,別人自然狐疑,這婚為何就退了呢?如今州牧身居要職,又被封侯,在揚州名氣正盛,街坊百姓自然就會嘲笑喬公,說喬家命了無福,兩個女兒美若天仙,卻與富貴無緣。喬家的兩個女兒就成了別人口中的笑柄了。”
“後來,街坊傳聞散播得可快了,又陸陸續續謠傳出喬家兩個女兒可能有隱疾之類,或是名節已毀之類的謠言,州牧當時才會退婚,這謠言越傳越邪乎。漸漸地,就沒有敢到喬府求親了。”
“竟有這事?”劉敬看到劉曄:“子揚,你這表情可不對,就算是有此傳言,也與我無關,豈能怪我?”
“此事自然與州牧無關,謠言散播之時,州牧正在攻打曲阿呢!隻是,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這喬家兩個嬌貴的女兒,恐怕這輩子都嫁不出去了。”
“不對吧,這謠言是半年前傳播出來的,喬家兩個女兒兩年前就應該及笄了吧?以兩女之姿,喬公若想嫁女,早就嫁出去了,何必等到現在?”劉敬也是聰明人,很快就想到有些不對勁了:“咦?這傳聞怎麽感覺莫名其妙的。怎麽像是故意損壞喬家的名聲一樣。”
“喬家名聲還算是不錯的,喬公這幾年也是散了不少家財,做了些好事,淮南災荒,他曾出麵捐糧,子敬在廬江建書院,他捐款隻在朱光之下,董和叛亂、孫策大軍來攻,他都曾出力。莫非是喬府的仇人故意傳出來的,故意抹黑喬公?”
“可喬公又有何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