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張遼在南昌
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 作者:五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遼?”劉敬聽到張遼之名,也是疑惑。
“正是,上次關羽與張遼在鍾離縣大戰,州牧率軍去調解,我亦隨行,當時見過張遼一麵,故而還有些印象,隻是不知張遼為何會在此?還隱身於士井之中。”
劉敬哈哈大笑起來:“這張遼,還挺好麵子的,我以為呂布兵敗後,他投了曹操,卻想不到會來南昌。”
“莫非他想圖謀不軌?若是如此,我帶人去抓他。”
“抓什麽抓?想必他是想投靠於我,但又覺得沒麵子,故而猶豫不決。張遼亦是大將之才,若是為我所用,必能創一番事業,既然他覺得沒麵子,那我便給他麵子就是了。”劉敬朝周泰打了個手勢:“走,去見他。”
劉敬帶著幾十個士兵,在周泰的帶領下,來到了一處民宅,這裏乃魚龍混雜之地。張遼卻隱身於此,想必過得並不好。
張遼不在家,家裏麵有兩個不到十歲的孩子。兩個孩子看到一大群人進來,嚇得蜷縮到角落裏。
“你們倆不要害怕,我是來找你父親的,你父親呢?”
一個年紀比較大的孩子迴話:“阿父去幹活了。”
“幹活?幹什麽活?”
“阿父在替人搬貨賺錢。”
張遼居然淪落到此?唉,難道這麵子比一家生計還重要嗎?
“那你阿父什麽時候才能迴來?”
“大概還有半個時辰。”
劉敬看到有個兵器架,又說:“你阿父還習武?”
“是,阿父說怕武藝生疏,每天都練,也教我們練。”
劉敬轉身讓士兵去街上買些零食迴來,給孩子吃。
等了差不多半個時辰,突然外麵響起了嘈雜聲,似乎士兵與別人發生了衝突。劉敬打了個手勢,周泰走了出去,過了一會兒,張遼手裏拿著幾個餅走了進來。
“阿父,阿父。”兩個孩子跑過來抱住張遼的腿。
“文遠,你我也算是認識了,既然來到南昌,為何不來找我呢?”
張遼看清楚是劉敬,心中一陣羞愧:“州牧……我……今日落魄到此,又有何臉麵去找州牧?”
“你我雖隻有一麵之緣,但你有大才,就連關雲長如此高傲之人,亦是對你讚不絕口。從徐州到這裏有上千裏路,你能來這裏,想必有投效我之心,既有此意,當盡早去找我,以求早日建功於沙場,否則,苦了孩子可不好。”劉敬看著正抱著張遼大腿的兩個孩子。
張遼一聽劉敬說起孩子,忍不住哭了起來。雖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此刻的張遼心裏壓抑已久,被劉敬說破,再也抑製不住自己的情感。兩個孩子也跟著哭了起來。劉敬隻是在旁邊看著等著,也不打擾他。
哭了一場後,情感得到宣泄,張遼感覺自己的心情好了許多,就吩咐孩子:“虎兒,帶著弟弟去玩!阿父有話要跟州牧說。”
等孩子出去後,張遼向劉敬行了個禮:“拜見州牧,州牧之言,如醍醐灌頂,我實是羞愧難當。”
“你無須多禮……曹操攻徐州時,呂……溫侯曾派秦宜祿來求援,當時我正在計劃出兵攻打孫策,無暇分身,故而拒絕,本以為溫侯能夠堅持一段時間,待我攻破丹陽後才得知,下邳已被攻破,甚是遺憾。”
即便劉敬不出兵攻打孫策,也不可能會出兵支援呂布,但在張遼麵前,自然不能這麽說。
“溫侯與州牧素無往來,州牧救不救溫侯,亦是情理之中,我豈敢有怨?”
“那當日是怎麽個情況?我還以為你已戰死沙場或投了曹操了?若非周幼平在南昌城裏偶然看到你,我豈不是錯失一名大將?”
張遼聽到劉敬說他是大將,心裏微喜。正如劉敬所說,他大老遠跑來南昌,自然是想投靠劉敬。可是,來了之後他卻猶豫了。敗軍之將,何以言勇?他擔心投了劉敬之後,會不受重用。那還是小的,有可能會被看扁,甚至遭受欺淩。
心裏有了顧慮,他自然不敢輕易去投。如今劉敬親自上門招募於他,這麵子有了,在軍中也算是有立足之地,日後的功績就隻能靠自己去爭取。
“當日,曹操大軍攻下邳甚緊,久攻不下,便引泗、沂二水倒灌下邳,最終攻破下邳,我與溫侯率軍於南門突圍,隻有我殺出重圍,溫侯戰死殺場。突圍時,我妻子和一個孩子死了,隻剩下這兩個孩子,溫侯的家眷亦不知去向。”
張遼把當時的情況簡單地說了一遍,他並不知道,呂布是被俘虜後才被曹操殺死的。
“溫侯也是英雄一世,竟落了個身死的下場,你殺出重圍之後,就一路來南昌?”
“不是,殺出重圍後,我便想著先去河內。”張遼麵露尷尬之色,知道他說出這些,劉敬可能會不喜,但他不想隱瞞。
“投張楊?”
“是,是因為……”
“張楊乃是並州人,與溫侯、你乃是同鄉,又同為丁原舊部,你去投他,也是理所當然的,不必覺得尷尬,那後來怎麽又不去了?”
“到達河內時,聽到河內爆發內亂,張楊被其部下楊醜所殺,楊醜想投曹操,我便連忙往南而行,準備來投州牧。”
“冀州袁紹,乃四世三公之家,其必擊敗公孫瓚,占據四州之地,你為何不去投他?”
“袁紹好大喜功,又心胸狹隘,非明主,數年之前,溫侯就曾投於其下,為其征戰,卻為其所不容,我如何又能再去投他?州牧在揚州實施仁政,得百姓擁護,造紙印刷,得士林之心,乃明主也。”
張遼這一陣馬屁,倒也是把劉敬拍得高興起來。
“我南下到了合肥後,又滯留了一段時間,親眼見到州牧在淮南所施之政,淮南前年大災,去年又受兵災,但百姓生活如常,絲毫不見影響,百姓正等收割糧食,據說今年是豐收之年。”
“三個月前,我便來到南昌,一路而來,錢財花光了,隻好做點粗活賺錢以養兩個孩子。豫章長久沒有戰事,又有州牧仁政,百姓安居樂業,此皆乃州牧之功。”他把自己的經曆大致說了一遍。
“正是,上次關羽與張遼在鍾離縣大戰,州牧率軍去調解,我亦隨行,當時見過張遼一麵,故而還有些印象,隻是不知張遼為何會在此?還隱身於士井之中。”
劉敬哈哈大笑起來:“這張遼,還挺好麵子的,我以為呂布兵敗後,他投了曹操,卻想不到會來南昌。”
“莫非他想圖謀不軌?若是如此,我帶人去抓他。”
“抓什麽抓?想必他是想投靠於我,但又覺得沒麵子,故而猶豫不決。張遼亦是大將之才,若是為我所用,必能創一番事業,既然他覺得沒麵子,那我便給他麵子就是了。”劉敬朝周泰打了個手勢:“走,去見他。”
劉敬帶著幾十個士兵,在周泰的帶領下,來到了一處民宅,這裏乃魚龍混雜之地。張遼卻隱身於此,想必過得並不好。
張遼不在家,家裏麵有兩個不到十歲的孩子。兩個孩子看到一大群人進來,嚇得蜷縮到角落裏。
“你們倆不要害怕,我是來找你父親的,你父親呢?”
一個年紀比較大的孩子迴話:“阿父去幹活了。”
“幹活?幹什麽活?”
“阿父在替人搬貨賺錢。”
張遼居然淪落到此?唉,難道這麵子比一家生計還重要嗎?
“那你阿父什麽時候才能迴來?”
“大概還有半個時辰。”
劉敬看到有個兵器架,又說:“你阿父還習武?”
“是,阿父說怕武藝生疏,每天都練,也教我們練。”
劉敬轉身讓士兵去街上買些零食迴來,給孩子吃。
等了差不多半個時辰,突然外麵響起了嘈雜聲,似乎士兵與別人發生了衝突。劉敬打了個手勢,周泰走了出去,過了一會兒,張遼手裏拿著幾個餅走了進來。
“阿父,阿父。”兩個孩子跑過來抱住張遼的腿。
“文遠,你我也算是認識了,既然來到南昌,為何不來找我呢?”
張遼看清楚是劉敬,心中一陣羞愧:“州牧……我……今日落魄到此,又有何臉麵去找州牧?”
“你我雖隻有一麵之緣,但你有大才,就連關雲長如此高傲之人,亦是對你讚不絕口。從徐州到這裏有上千裏路,你能來這裏,想必有投效我之心,既有此意,當盡早去找我,以求早日建功於沙場,否則,苦了孩子可不好。”劉敬看著正抱著張遼大腿的兩個孩子。
張遼一聽劉敬說起孩子,忍不住哭了起來。雖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此刻的張遼心裏壓抑已久,被劉敬說破,再也抑製不住自己的情感。兩個孩子也跟著哭了起來。劉敬隻是在旁邊看著等著,也不打擾他。
哭了一場後,情感得到宣泄,張遼感覺自己的心情好了許多,就吩咐孩子:“虎兒,帶著弟弟去玩!阿父有話要跟州牧說。”
等孩子出去後,張遼向劉敬行了個禮:“拜見州牧,州牧之言,如醍醐灌頂,我實是羞愧難當。”
“你無須多禮……曹操攻徐州時,呂……溫侯曾派秦宜祿來求援,當時我正在計劃出兵攻打孫策,無暇分身,故而拒絕,本以為溫侯能夠堅持一段時間,待我攻破丹陽後才得知,下邳已被攻破,甚是遺憾。”
即便劉敬不出兵攻打孫策,也不可能會出兵支援呂布,但在張遼麵前,自然不能這麽說。
“溫侯與州牧素無往來,州牧救不救溫侯,亦是情理之中,我豈敢有怨?”
“那當日是怎麽個情況?我還以為你已戰死沙場或投了曹操了?若非周幼平在南昌城裏偶然看到你,我豈不是錯失一名大將?”
張遼聽到劉敬說他是大將,心裏微喜。正如劉敬所說,他大老遠跑來南昌,自然是想投靠劉敬。可是,來了之後他卻猶豫了。敗軍之將,何以言勇?他擔心投了劉敬之後,會不受重用。那還是小的,有可能會被看扁,甚至遭受欺淩。
心裏有了顧慮,他自然不敢輕易去投。如今劉敬親自上門招募於他,這麵子有了,在軍中也算是有立足之地,日後的功績就隻能靠自己去爭取。
“當日,曹操大軍攻下邳甚緊,久攻不下,便引泗、沂二水倒灌下邳,最終攻破下邳,我與溫侯率軍於南門突圍,隻有我殺出重圍,溫侯戰死殺場。突圍時,我妻子和一個孩子死了,隻剩下這兩個孩子,溫侯的家眷亦不知去向。”
張遼把當時的情況簡單地說了一遍,他並不知道,呂布是被俘虜後才被曹操殺死的。
“溫侯也是英雄一世,竟落了個身死的下場,你殺出重圍之後,就一路來南昌?”
“不是,殺出重圍後,我便想著先去河內。”張遼麵露尷尬之色,知道他說出這些,劉敬可能會不喜,但他不想隱瞞。
“投張楊?”
“是,是因為……”
“張楊乃是並州人,與溫侯、你乃是同鄉,又同為丁原舊部,你去投他,也是理所當然的,不必覺得尷尬,那後來怎麽又不去了?”
“到達河內時,聽到河內爆發內亂,張楊被其部下楊醜所殺,楊醜想投曹操,我便連忙往南而行,準備來投州牧。”
“冀州袁紹,乃四世三公之家,其必擊敗公孫瓚,占據四州之地,你為何不去投他?”
“袁紹好大喜功,又心胸狹隘,非明主,數年之前,溫侯就曾投於其下,為其征戰,卻為其所不容,我如何又能再去投他?州牧在揚州實施仁政,得百姓擁護,造紙印刷,得士林之心,乃明主也。”
張遼這一陣馬屁,倒也是把劉敬拍得高興起來。
“我南下到了合肥後,又滯留了一段時間,親眼見到州牧在淮南所施之政,淮南前年大災,去年又受兵災,但百姓生活如常,絲毫不見影響,百姓正等收割糧食,據說今年是豐收之年。”
“三個月前,我便來到南昌,一路而來,錢財花光了,隻好做點粗活賺錢以養兩個孩子。豫章長久沒有戰事,又有州牧仁政,百姓安居樂業,此皆乃州牧之功。”他把自己的經曆大致說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