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首見關羽
穿越三國,落魄漢室的江東之路 作者:五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大軍繼續前進,走了大概幾裏,就到了一個分岔口,有三條路。劉敬犯難了,袁術走了哪條路呢?
“太守,你看該走哪邊?”
劉敬對豫州的路況也不算太熟,他從懷裏掏出一張輿圖來,正是這一帶的輿圖。當然,這是他自己畫的。 “如若我沒有猜錯的話,這三條路,中間這條應該是通往小沛的,西麵這條是通過豐縣的,豐縣在小沛的西邊,東麵這條路,應該是去彭城的,我與劉子揚詳談過,袁術不可能去小沛,也不可能去彭城,唯有走豐縣方向。走西麵這條路,去豐縣方向,追到今晚,若仍是沒有追到,即刻返迴。”
大軍正要走西麵那條路,劉敬又猶豫了起來:“以防萬一,還是兵分兩路,漢升,你帶四千軍走中間這條路,我擔心袁術走這條路,中途又往西走。”
“好!”
就這樣大軍兵分兩路,劉敬和周泰率四千大軍往豐縣方向,黃忠率四千軍走小沛方向。
劉敬率軍一路急行,追了一天時間,仍是沒有看到袁術的蹤影。他心裏有些懊惱,自己在南昌收到劉曄的消息後,並沒有及時去合肥,導致延誤了時機。劉曄或許是顧慮太多,又不敢私自進軍。唉,就這麽讓袁術給跑了。突然,他想到一事,袁術會不會像曆史上那樣,途中過不去又折返迴來。
他總不能指望袁術返迴,想了一下,他讓大軍安營紮寨,明日率軍返迴。他所在的位置已經深入到沛國腹地了,距離彭城也不過百來裏,不宜太深入。
次日,大軍返迴,到了傍晚,迴到了龍亢縣的分岔口處,然而卻沒有看到黃忠的大軍。劉敬心裏擔憂了起來,別追袁術不到,還出事了。不過,他想到黃忠也是沙場老將,成熟穩重,心裏倒也安了許多。他派出斥候,往沛縣方向而去,探查黃忠大軍的位置。
又過了一晚,午時之時,斥候匆匆迴報:“報……報……”
“漢升大軍的位置可曾查探到?”
“報太守,黃將軍怕太守擔憂,他派人來報,稱其大軍與劉備軍似乎發生了衝突,雙方正在對峙。”
“什麽?與劉備大軍發生衝突?這如何可能?劉備駐紮小沛,距離龍亢四五百裏路,我讓漢升向小沛方向追擊,一天時間不過走個五六十裏,距離小沛遠得很,怎麽可能與劉備的軍隊發生衝突?”
士兵無法迴答劉敬的問題,但又說了些其他情況:“黃將軍派人來報,他與劉備的大軍相遇,便引軍撤退,但劉備軍卻追上來,他不敢退的太快,以免敵軍掩殺,隻能徐徐後退,如今應該在距離龍亢約三十裏路的地方。”
“好!幼平,走,下令啟程,去接應漢升。”劉敬也沒再廢話,便打算率軍迎上去,避免黃忠與劉備軍發生衝突時,勢單力薄。他雖不想與劉備發生衝突,但也不會因為害怕衝突而示弱。
大軍再度啟程,急速行軍,終於在天黑前趕到,與黃忠大軍會合。見到黃忠,看到雙方並未交戰,劉敬才安心下來。
“漢升,這是怎麽迴事?”
“太守,我亦不知,我大軍追擊袁術,行軍極快,走了六十多裏,就碰到一支軍隊,我本以為是袁術的軍隊,正想衝殺上去,哪知斥候迴報旗幟上是個關字,不是袁術的軍隊。”
關字?是關羽,劉敬皺起眉頭來。他連忙問:“劉備沒來嗎?”
“沒看到,我看出不是袁術的軍隊,便想著這是劉備的軍隊,隻是不知道劉備大軍何以南下這麽遠?我便按照太守的吩咐,引軍撤退,但對方似乎並不放心,就跟在後麵。今日上午,雙方對峙了半個時辰,我亦克製,沒有動手。”
“那你跟他說我軍的意圖沒有?”
“沒有,此等機密,豈能亂說?”
劉敬點了點頭:“嗯,不起衝突是對的,咱們無意插手徐州之事,想必那關羽看到我大軍進入沛國,心裏恐慌,你大軍雖退,但他可不放心,非得眼睜睜地看著咱們大軍退出沛國才甘心。明日,我與那關羽當麵講清楚。”
黃忠向關羽隱瞞意圖,是為了保守機密,但如今追袁術失敗,劉敬也無須再藏著掖著。他打算據實相告,明日打道迴府。
“好……那袁術呢?”黃忠剛才沒問這事,看到劉敬的表情,也猜出沒追到袁術。
“跑了,那龜孫子,跑得比兔子還快。”
次日,劉敬列陣於前,對方也列陣於前,雙方對峙。劉敬看向對麵,對麵的將領高大威武,麵呈赤色,一雙丹鳳眼,頭戴青巾,形象明顯,果然是關羽。劉敬帶著黃忠、周泰向前幾步,關羽藝高人膽大,一個人也敢上前相對。
劉敬心動了,想著幹脆讓黃忠和周泰突然襲擊關羽,定能一舉拿下。當然,他隻是略微動了一下念頭而已。就目前而言,他與劉備非敵非友。
“我乃淮南太守劉敬。你是何人?”劉敬突然覺得自己的官職有點小了。他已占據淮南,可自領淮南太守,但並非朝廷任命。可是,他總不能說自己是豫章太守吧?豫章距離這裏有上千裏路。
“拜見劉太守,某乃豫州牧座下大將關羽。”此前劉備敗於呂布之手,曹操任命其為豫州牧,在豫州收攏兵馬,駐於沛縣。
“原來是關雲長,久仰大名,聽聞雲長有萬夫不當之勇,倒是不曾見識過!”
“太守謬讚了。”關羽心裏暗道不妙,說這話可能代表著對方有挑戰之意,他知道劉備現在過得不怎麽樣,這個時候與劉敬發生衝突,對劉備沒有好處。不過,若是對方挑釁在先,他也不懼。
“那我大軍撤退,雲長為何跟隨其後呀?”
“非某跟隨,而是太守的大軍進入沛國之境,兵臨小沛,不知有何用意?某受豫州牧之命,不得不謹慎行事。”
“莫非雲長以為我會奪小沛?哈哈哈哈!”
“太守,你看該走哪邊?”
劉敬對豫州的路況也不算太熟,他從懷裏掏出一張輿圖來,正是這一帶的輿圖。當然,這是他自己畫的。 “如若我沒有猜錯的話,這三條路,中間這條應該是通往小沛的,西麵這條是通過豐縣的,豐縣在小沛的西邊,東麵這條路,應該是去彭城的,我與劉子揚詳談過,袁術不可能去小沛,也不可能去彭城,唯有走豐縣方向。走西麵這條路,去豐縣方向,追到今晚,若仍是沒有追到,即刻返迴。”
大軍正要走西麵那條路,劉敬又猶豫了起來:“以防萬一,還是兵分兩路,漢升,你帶四千軍走中間這條路,我擔心袁術走這條路,中途又往西走。”
“好!”
就這樣大軍兵分兩路,劉敬和周泰率四千大軍往豐縣方向,黃忠率四千軍走小沛方向。
劉敬率軍一路急行,追了一天時間,仍是沒有看到袁術的蹤影。他心裏有些懊惱,自己在南昌收到劉曄的消息後,並沒有及時去合肥,導致延誤了時機。劉曄或許是顧慮太多,又不敢私自進軍。唉,就這麽讓袁術給跑了。突然,他想到一事,袁術會不會像曆史上那樣,途中過不去又折返迴來。
他總不能指望袁術返迴,想了一下,他讓大軍安營紮寨,明日率軍返迴。他所在的位置已經深入到沛國腹地了,距離彭城也不過百來裏,不宜太深入。
次日,大軍返迴,到了傍晚,迴到了龍亢縣的分岔口處,然而卻沒有看到黃忠的大軍。劉敬心裏擔憂了起來,別追袁術不到,還出事了。不過,他想到黃忠也是沙場老將,成熟穩重,心裏倒也安了許多。他派出斥候,往沛縣方向而去,探查黃忠大軍的位置。
又過了一晚,午時之時,斥候匆匆迴報:“報……報……”
“漢升大軍的位置可曾查探到?”
“報太守,黃將軍怕太守擔憂,他派人來報,稱其大軍與劉備軍似乎發生了衝突,雙方正在對峙。”
“什麽?與劉備大軍發生衝突?這如何可能?劉備駐紮小沛,距離龍亢四五百裏路,我讓漢升向小沛方向追擊,一天時間不過走個五六十裏,距離小沛遠得很,怎麽可能與劉備的軍隊發生衝突?”
士兵無法迴答劉敬的問題,但又說了些其他情況:“黃將軍派人來報,他與劉備的大軍相遇,便引軍撤退,但劉備軍卻追上來,他不敢退的太快,以免敵軍掩殺,隻能徐徐後退,如今應該在距離龍亢約三十裏路的地方。”
“好!幼平,走,下令啟程,去接應漢升。”劉敬也沒再廢話,便打算率軍迎上去,避免黃忠與劉備軍發生衝突時,勢單力薄。他雖不想與劉備發生衝突,但也不會因為害怕衝突而示弱。
大軍再度啟程,急速行軍,終於在天黑前趕到,與黃忠大軍會合。見到黃忠,看到雙方並未交戰,劉敬才安心下來。
“漢升,這是怎麽迴事?”
“太守,我亦不知,我大軍追擊袁術,行軍極快,走了六十多裏,就碰到一支軍隊,我本以為是袁術的軍隊,正想衝殺上去,哪知斥候迴報旗幟上是個關字,不是袁術的軍隊。”
關字?是關羽,劉敬皺起眉頭來。他連忙問:“劉備沒來嗎?”
“沒看到,我看出不是袁術的軍隊,便想著這是劉備的軍隊,隻是不知道劉備大軍何以南下這麽遠?我便按照太守的吩咐,引軍撤退,但對方似乎並不放心,就跟在後麵。今日上午,雙方對峙了半個時辰,我亦克製,沒有動手。”
“那你跟他說我軍的意圖沒有?”
“沒有,此等機密,豈能亂說?”
劉敬點了點頭:“嗯,不起衝突是對的,咱們無意插手徐州之事,想必那關羽看到我大軍進入沛國,心裏恐慌,你大軍雖退,但他可不放心,非得眼睜睜地看著咱們大軍退出沛國才甘心。明日,我與那關羽當麵講清楚。”
黃忠向關羽隱瞞意圖,是為了保守機密,但如今追袁術失敗,劉敬也無須再藏著掖著。他打算據實相告,明日打道迴府。
“好……那袁術呢?”黃忠剛才沒問這事,看到劉敬的表情,也猜出沒追到袁術。
“跑了,那龜孫子,跑得比兔子還快。”
次日,劉敬列陣於前,對方也列陣於前,雙方對峙。劉敬看向對麵,對麵的將領高大威武,麵呈赤色,一雙丹鳳眼,頭戴青巾,形象明顯,果然是關羽。劉敬帶著黃忠、周泰向前幾步,關羽藝高人膽大,一個人也敢上前相對。
劉敬心動了,想著幹脆讓黃忠和周泰突然襲擊關羽,定能一舉拿下。當然,他隻是略微動了一下念頭而已。就目前而言,他與劉備非敵非友。
“我乃淮南太守劉敬。你是何人?”劉敬突然覺得自己的官職有點小了。他已占據淮南,可自領淮南太守,但並非朝廷任命。可是,他總不能說自己是豫章太守吧?豫章距離這裏有上千裏路。
“拜見劉太守,某乃豫州牧座下大將關羽。”此前劉備敗於呂布之手,曹操任命其為豫州牧,在豫州收攏兵馬,駐於沛縣。
“原來是關雲長,久仰大名,聽聞雲長有萬夫不當之勇,倒是不曾見識過!”
“太守謬讚了。”關羽心裏暗道不妙,說這話可能代表著對方有挑戰之意,他知道劉備現在過得不怎麽樣,這個時候與劉敬發生衝突,對劉備沒有好處。不過,若是對方挑釁在先,他也不懼。
“那我大軍撤退,雲長為何跟隨其後呀?”
“非某跟隨,而是太守的大軍進入沛國之境,兵臨小沛,不知有何用意?某受豫州牧之命,不得不謹慎行事。”
“莫非雲長以為我會奪小沛?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