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破,第一縷陽光灑落在周王朝那莊重巍峨的宮殿之上,為雕梁畫棟、飛簷鬥拱勾勒出一層淡淡的金邊,使其更顯神聖而不可侵犯。在王宮深處的一處靜謐庭院裏,年輕的周成王姬誦早已起身,他的麵容略顯疲憊,卻難掩那眸中的深邃與堅定。身旁的侍從們如影隨形,小心翼翼地侍奉著,手中捧著精美的服飾與配飾,個個神色肅穆,大氣都不敢出。


    今日,乃是一場極為重要的祭祀大禮。姬誦深知,此祭禮關乎著王朝的國運昌盛、社稷安寧,是與上蒼和先祖溝通的神聖時刻,容不得半分差池。他微微抬起頭,目光掃過那湛藍如寶石般的天空,心中默默祈禱著諸事順遂。


    “陛下,,該更衣了。”一位資深的侍從輕聲提醒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敬畏。


    姬誦輕輕點頭,步入內室。侍從們熟練而又莊重地為他換上那身特製的絲質祭服。這祭服由最上等的絲綢精心織就,質地輕柔如雲朵,觸手溫潤,卻又堅韌無比。其色澤鮮豔奪目,宛如天邊的朝霞,紅得濃烈而莊重,領口與袖口處繡著精致細膩的金邊花紋,每一針每一線都傾注了繡工們無數的心血,紋路蜿蜒曲折,似是蘊含著天地乾坤的奧秘,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迷人的光芒,彰顯著天子的尊貴與威嚴。


    待姬誦更衣完畢,緩緩走出內室,那一身華服加身的他,仿佛瞬間被一層神聖的光輝所籠罩,身姿挺拔如鬆,器宇軒昂,令人不敢直視。此時,太宰周公旦與太保召公奭已在庭院中恭候多時。周公旦麵容和藹,眼神中透著智慧與沉穩;召公奭則神情嚴肅,不怒自威,他們二人皆是姬誦最為倚重的肱股之臣。


    “陛下,時辰已到,一切皆已準備就緒。”周公旦上前一步,微微拱手行禮,聲音平和卻充滿力量。


    姬誦微微頷首,帶領著眾臣緩緩向太廟走去。一路上,宮廷侍衛們整齊列隊,個個身姿矯健,盔甲鮮明,手中的兵器在陽光下寒光閃閃,他們如同一尊尊沉默的雕像,守護著這莊嚴的行進隊伍。


    太廟前,香煙嫋嫋升騰,彌漫在空氣中,混合著鬆柏的清香,營造出一種神秘而肅穆的氛圍。太祝早已在廟門前列隊相迎,他們身著潔白的祭服,頭戴高冠,手中捧著各種祭祀用的器具,眼神專注而虔誠。


    姬誦率先踏入太廟,腳步輕盈而緩慢,仿佛生怕驚擾了這片聖地的寧靜。太廟內部寬敞而幽深,光線略顯昏暗,牆壁上繪著古老的壁畫,描繪著周王朝曆代先王的豐功偉績,那些畫麵在微弱的光線中若若現,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輝煌。


    “陛下,此次祭祀乃是為了祈求上蒼保佑我大周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亦為緬懷先王之功績,願陛下心懷敬畏,虔誠祝禱。”召公奭在姬誦身旁輕聲說道,語氣凝重。


    姬誦微微皺眉,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朕自登基以來,時刻不敢忘懷先祖遺訓,亦深知肩頭責任重大。然近日,朕總覺宮廷之中似有暗流湧動,諸多事務皆透著蹊蹺,朕心不安。”


    周公旦與召公奭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絲驚訝與凝重。周公旦上前一步,低聲道:“陛下,可是有何異常之事發生?臣等愚鈍,竟未察覺。”


    姬誦緩緩搖頭:“朕亦說不上來,隻是一種莫名的感覺。待祭祀過後,朕欲與二位愛卿仔細商議,徹查此事。”


    此時,祭祀儀式正式開始。太祝們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將一頭毛色純正、膘肥體壯的純色公牛牽至祭台前。這公牛雙角如彎月,眼神中透著一絲惶恐,它不安地甩動著尾巴,蹄子不停地在地上刨動。


    姬誦親自拿起一把鋒利的玉刀,那玉刀在燭光的映照下散發著溫潤的光澤,仿佛蘊含著神秘的力量。他緩緩走向祭台,步伐沉穩,每一步都仿佛帶著千鈞之力。來到祭台前,姬誦深吸一口氣,舉起玉刀,朝著公牛的脖頸輕輕一揮,動作幹淨利落,鮮血噴湧而出,濺落在祭台上的銅盆之中,發出清脆的聲響,在寂靜的太廟內迴蕩。


    隨後,侍從們迅速將公牛分割,將精選的肉塊放置在精美的祭器之中,又擺上了新鮮的瓜果、香醇的美酒以及各類穀物。這些祭品在祭台上擺放得整整齊齊,宛如一幅精美的畫卷,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姬誦站在祭台前,雙手合十,閉上雙眼,開始虔誠地誦讀祭文。他的聲音低沉而洪亮,在太廟內迴蕩,每一個字都飽含著對上蒼和先祖的敬意與祈求:“上天蒼蒼,先祖在上,姬誦承蒙庇佑,得以君臨天下。然今時之局,風雲變幻,內憂外患,隱憂重重。姬誦唯願以赤誠之心,獻祭於此,祈求上蒼賜福我大周,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佑我子民,安居樂業,福壽康寧;亦望先祖英靈,護佑姬誦,明察秋毫,洞悉奸佞,使我大周江山永固,社稷長存……”


    就在祭文誦讀之時,太廟的一角突然傳來一陣輕微的異動。那聲音雖小,卻在這寂靜的環境中顯得格外清晰。姬誦微微皺眉,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他緩緩睜開雙眼,目光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卻隻見一片昏暗,什麽也看不清。


    周公旦與召公奭也察覺到了異樣,他們迅速交換了一個眼神,然後朝著異動的方向走去。片刻後,他們押著一個神色慌張的小宦官走了過來。


    “陛下,此小宦官鬼鬼祟祟,在太廟角落徘徊,形跡可疑。”召公奭麵色陰沉地說道。


    姬誦眼神冰冷地看著小宦官:“你在此作甚?從實招來!”


    小宦官撲通一聲跪地,臉色蒼白如紙,身體不停地顫抖著:“陛下,陛下饒命!奴才有下情不敢不報,近日,奴才可看到宮中有人暗中往來,似在謀劃著什麽,卻不知詳情。奴才有心想告知陛下,卻又害怕被滅口,所以才在此猶豫……”


    姬誦心中一緊:“你可看清是何人?”


    小宦官拚命搖頭:“陛下,奴才不敢直視,隻看到身影匆匆,實在不知是何人。”


    周公旦沉思片刻,說道:“陛下,此事定有蹊蹺。看來宮廷之中,真的隱藏著一股不為人知的勢力。”


    姬誦的臉色變得極為難看,他深知,這股隱藏在暗處的勢力,或許會對自己的統治乃至整個周王朝帶來巨大的威脅。他緩緩說道:“祭祀完畢後,立刻展開調查。朕絕不允許有人在這宮廷之中興風作浪,妄圖顛覆我大周江山。”


    祭祀儀式在這略顯緊張的氛圍中繼續進行。姬誦強忍著內心的不安,完成了各項儀式。他手持一束點燃的香草,在祭台周圍緩緩繞行,煙霧繚繞,彌漫著整個太廟,那香氣仿佛能夠驅散一切邪惡與陰霾。


    待儀式結束後,姬誦匆匆迴到王宮的議事大殿。他坐在王座上,麵色冷峻,眼神中透著一股威嚴與憤怒:“朕今日在太廟之中,竟發生如此之事。這宮廷之中,究竟是誰在暗中謀劃?朕定要將其揪出,嚴懲不貸!”


    周公旦與召公奭站在殿下,皆麵色凝重。周公旦說道:“陛下,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加強宮廷守衛,嚴密監視宮中眾人的一舉一動。同時,對近日來與外界有過接觸或行為異常者,逐一排查。”


    召公奭點頭稱是:“陛下,臣願親自率領人手,進行調查。定要將這股隱藏的勢力連根拔起。”


    姬誦微微點頭:“二位愛卿,此事關乎我大周存亡,切不可有絲毫大意。朕便在此靜候佳音。”


    在隨後的日子裏王宮之中籠罩著一層緊張的氣氛。召公奭率領著侍衛們日夜不停地在宮中排查,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任何一個可疑之人。而周公旦則在暗中收集各方情報,試圖從蛛絲馬跡中找出線索。


    然而,這股隱藏的勢力似乎極為狡猾,他們隱藏得極深,沒有留下太多的痕跡。調查進展十分緩慢,這讓姬誦心急如焚。


    “陛下,臣等雖已竭盡全力,但至今仍未找到確鑿的證據。這股勢力行事極為隱秘,恐非一時之功能夠查明。”周公旦無奈地向姬誦匯報。


    姬誦眉頭緊皺,站起身來,在大殿中來迴踱步:“難道朕便隻能坐以待斃,任由他們在朕的眼皮子底下謀劃不成?”


    召公奭上前一步,說道:“陛下,臣以為,我們不妨引蛇出洞。可故意放出一些消息,製造一些假象,讓他們誤以為有機可乘,從而露出馬腳。”


    姬誦沉思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也隻能如此了。二位愛卿,此事便交由你們去辦。朕相信,憑借二位的智慧與能力,定能將他們一舉擒獲。”


    於是,在周公旦與召公奭的精心策劃下,一場引蛇出洞的計謀悄然展開。他們故意在宮中散布一些關於王宮寶庫中藏有稀世珍寶的消息,並且佯裝加強了寶庫的守衛,實則在暗中設下了重重陷阱。


    果然,這股隱藏的勢力聽聞消息後,開始蠢蠢欲動。他們暗中派人前來探查情況,試圖尋找機會盜取寶庫中的珍寶。然而,他們卻不知道,自己早已落入了姬誦等人設下的圈套之中。


    一日夜晚,烏雲遮蔽了月光,王宮之中一片漆黑。幾個黑影在王宮的屋頂上飛速掠過,朝著寶庫的方向奔去。他們身形矯健,動作敏捷,顯然是經過了特殊的訓練。


    當他們來到寶庫附近時,隻見周圍一片寂靜,隻有幾個守衛在巡邏。黑影們相互對視一眼,然後趁著守衛轉身的瞬間,迅速朝著寶庫的大門衝去。


    就在他們即將接近大門之時,突然,四周燈火通明,喊殺聲四起。周公旦與召公奭率領著侍衛們從四麵八方湧出,將黑影們團團圍住。


    “大膽逆賊,還不束手就擒!”召公奭大聲喝道,聲音如雷鳴般在夜空中迴蕩。


    黑影們見勢不妙,紛紛抽出兵器,妄圖突圍。然而,他們麵對的是訓練有素的王宮侍衛,豈是那麽容易逃脫的。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黑影們最終被全部擒獲。


    姬誦得知消息後,立刻趕到現場。他看著被擒獲的逆賊,眼神冰冷:“說,你們究竟是何人?為何要在宮中謀劃不軌?”


    其中一個逆賊冷笑一聲:“陛下,你以為你能坐穩這江山嗎?這天下,本就不該是你姬家的!”


    姬誦心中一震:“你這話是何意?”


    逆賊還未開口,周公旦上前一步,說道:“陛下,臣看這些人,恐怕是前朝餘孽。他們妄圖複辟,才在宮中暗中謀劃。”


    姬誦的臉色變得極為難看:“前朝餘孽?朕待天下子民一視同仁,他們為何還要如此執迷不悟?”


    召公奭說道:“陛下,這些人心中隻有仇恨與野心,是不會輕易放棄的。”


    姬誦緩緩走到逆賊麵前,眼神中透著一股威嚴:“朕不管你們有何目的,今日既然落在朕的手中,便休要怪朕無情。將他們全部打入大牢,嚴加審訊,朕要將他們的同黨一網打盡!”


    隨著逆賊的落網,王宮之中的危機暫時得以解除。姬誦深知,這隻是他統治道路上的一個小小波折。在未來的日子裏,他還將麵臨更多的挑戰與考驗。但他堅信,隻要自己心懷敬畏,秉持公正,依靠著周公旦與召公奭等忠臣良將的輔佐,定能帶領周王朝走向更加繁榮昌盛的明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詩經中的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守望天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守望天極並收藏詩經中的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