鎬京的宮殿在晨曦中透著一股莊嚴肅穆,剛剛繼位的周成王姬誦,身著一襲繡著精美龍紋的玄色朝服,頭戴冕旒,端坐在王座之上。他的麵容略顯稚嫩,卻努力在眼神中展現出威嚴,隻是那微微顫動的手指,還是泄露了他內心的緊張與不安。王座之下,群臣分班而立,皆垂首低眉,氣氛凝重得仿佛能讓人窒息。


    姬誦深知,自己雖貴為天子,但接手的江山並非風平浪靜。父王武王的突然離世,讓整個周王朝猶如一艘在茫茫大海中突然失去了舵手的巨船,雖有先王餘威與一班老臣扶持,可內有諸侯勢力暗流湧動,外有蠻夷虎視眈眈。他,一個年輕的君主,必須盡快找到讓國家平穩前行的方向,穩固自己的統治。


    “眾愛卿,父王將這大周江山托付於朕,朕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所望。然朕年幼,治國之策尚需諸公輔佐。今朕欲出訪賢能之士,求治國安邦之道,眾愛卿以為如何?”姬誦的聲音清脆卻堅定,在空曠的大殿中迴蕩。


    周公旦率先出列,他身姿挺拔,目光深邃而睿智,行禮道:“陛下聖明。當此之際,求賢若渴實乃明智之舉。臣願隨陛下同行,為陛下分憂。”周公旦在朝中威望極高,他的表態讓不少臣子紛紛附和。


    姬誦微微點頭:“有周公相伴,朕心甚安。”


    於是,成王與周公旦帶著一隊侍從,輕車簡從地離開了鎬京。他們一路向東,沿途所見的百姓生活,讓姬誦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觸動。田野裏,農夫們辛勤勞作,可土地貧瘠,收成寥寥,許多人衣衫襤褸,麵黃肌瘦。村落中,房屋破敗,孩子們餓得眼神無光,看到王駕前來,隻是麻木地看著,毫無生氣。


    “周公,朕原以為父王治下,百姓皆已安居樂業,不想竟還有如此多的貧苦之人。”姬誦眉頭緊鎖,滿臉憂慮。


    周公旦輕歎一聲:“陛下,連年征戰,雖推翻殷商,然百姓尚未能從戰火中完全恢複。且各地諸侯賦稅不一,政令不暢,致使民生艱難。”


    姬誦握緊了拳頭:“朕定要改變這一局麵,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行至一處山林,聽聞此處有一位名叫子淵的隱士,學識淵博,精通治國之理。姬誦等人便入山尋訪。山林中樹木茂密,道路崎嶇,眾人小心翼翼地前行。忽然,一陣悠揚的琴聲傳來,如清泉流淌,似仙樂飄飄。姬誦等人順著琴音的方向尋去,隻見在一片幽靜的山穀中,一位身著白衣的老者正撫琴而坐。老者白發蒼蒼,麵容祥和,眼神中透著一種超凡脫俗的寧靜。


    “晚輩姬誦,特來拜見子淵先生。”姬誦上前,恭敬地行禮。


    子淵微微抬頭,看了看姬誦,又看了看周公旦,輕輕放下琴:“陛下駕臨,草民有失遠迎。不知陛下此來,所為何事?”


    姬誦誠懇地說道:“朕初登大寶,麵對這大周江山,心中諸多困惑。不知如何使百姓富足,如何讓諸侯歸心,如何保我大周長治久安。聽聞先生學識非凡,特來請教。”


    子淵微微一笑:“陛下能有此心,實乃百姓之福。治國之道,在於以民為本。民富則國強,民安則國定。陛下當輕徭薄賦,勸課農桑,興修水利,使百姓衣食無憂。再者,諸侯之事,需恩威並施,賞罰分明。有功者賞,有過者罰,方可令諸侯信服。”


    姬誦認真聆聽,不時點頭:“先生之言,如醍醐灌頂。朕定當銘記於心。”


    與子淵先生一番交談後,姬誦等人繼續前行。他們來到了一條大河邊,河水洶湧澎湃,波濤滾滾。河邊有一位漁夫,正悠然自得地劃船捕魚。


    姬誦命人將船靠近,問道:“漁夫,你在此捕魚為生,可覺得這天下太平否?”


    漁夫笑道:“陛下,小的不知什麽天下大事。隻知道隻要能捕到魚,能養活家人,便是好日子。不過,小的也聽說,如今有些諸侯不太安分,到處征斂賦稅,苦了我們這些百姓。”


    姬誦心中一緊:“那你覺得朕該如何對待這些諸侯?”


    漁夫撓了撓頭:“小的不懂什麽治國之策。隻覺得陛下若是能讓諸侯們多為百姓著想,少些爭鬥,那這天下肯定會更好。”


    姬誦若有所思:“多謝你直言相告。”


    離開大河後,姬誦一行來到了一座繁華的城邑。城中車水馬龍,商肆林立。但姬誦也發現,城中的秩序較為混亂,市場上缺斤少兩之事時有發生,還有一些地痞流氓橫行霸道。


    姬誦決定在此停留幾日,整頓城邑。他與周公旦親自上街,了解民情。他們召集了城中的官吏和一些有名望的長者,共同商討治理之策。姬誦提出了一係列的措施,如加強市場管理,製定公平的度量衡標準,打擊地痞流氓,加強治安巡邏等。


    在城邑中,他們還遇到了一位名叫伯陽的智者。伯陽對姬誦說:“陛下,治國如烹小鮮,不可操之過急,也不可過於懈怠。需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同時,要重視文化教育,使百姓知禮義,明廉恥,如此方能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姬誦深以為然:“朕會將先生的教誨融入到治國之中。”


    經過一段時間的出訪,姬誦收獲頗豐。他對治國之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明確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在迴鎬京的路上,姬誦對周公旦說:“周公,此次出訪,讓朕看到了大周的真實麵貌,也聽到了百姓的心聲。朕迴去之後,定要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讓大周煥然一新。”


    周公旦欣慰地看著姬誦:“陛下成長了許多,臣相信陛下定能帶領大周走向繁榮昌盛。”


    迴到鎬京後,姬誦立刻召集群臣,將自己出訪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一一告知群臣。他提出了一係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減輕農民賦稅、加強對諸侯的監管、整頓吏治、重視文化教育等。


    群臣對成王的改革措施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大部分臣子都表示支持,但也有一些臣子提出了擔憂,擔心改革會觸動一些諸侯和貴族的利益,引發動蕩。


    姬誦目光堅定:“朕知道改革會遇到阻力,但為了大周的長遠發展,為了天下百姓,朕絕不退縮。朕會與諸公齊心協力,共同克服困難。”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姬誦開始全力推行改革。他親自監督賦稅的減免工作,確保農民能夠得到實惠。他派遣使者前往各地諸侯,傳達自己的旨意,對遵守規定的諸侯進行賞賜,對違抗旨意的諸侯進行懲罰。他選拔賢能之士擔任各級官吏,淘汰那些貪汙腐敗、無能之輩。他還在鎬京設立了學堂,邀請各地的學者前來授課,培養年輕的人才。


    然而,改革並非一帆風順。一些諸侯果然聯合起來,抵製成王的改革。他們以各種理由拒絕執行成王的命令,甚至還在邊境地區挑起了一些小規模的衝突。


    姬誦得知後,決定采取強硬措施。他任命周公旦為統帥,率領大軍前往平叛。周公旦率領著訓練有素的周軍,迅速出擊,很快就平定了諸侯的叛亂。


    經過這場風波,姬誦的威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諸侯們看到了成王的決心和能力,紛紛表示願意服從成王的統治。大周的改革也得以順利進行。


    幾年後,大周在姬誦的治理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百姓生活富足,社會秩序井然,文化繁榮發展。姬誦站在鎬京的城樓上,望著一片繁榮的景象,心中充滿了自豪。他知道,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隻要堅守以民為本的理念,不斷努力,大周定會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詩經中的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守望天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守望天極並收藏詩經中的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