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頁
和死對頭奉旨成婚後[重生] 作者:若蘭之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61章 詩萬卷,酒千觴(七)
「除了禮部那個油鹽不進的梁音如今刑部、吏部皆已由咱們衛氏把控,一應官員,皆已按著父親意思安排下去下一步,便該整頓戶部與兵部了。」
入夜,烏衣台上燈火通明衛嵩垂手而立將一份名單恭敬呈到衛憫麵前。
「這是孩兒與龔珍一道擬定的兩部尚書、左右侍郎人選還請父親過目。」
衛嵩懷著激動心情道。
衛憫淡淡掃了眼。
衛嵩察言觀色,道:「兵部戶部幹係重大,必須得用信得過的人才行,之前虞慶、姚廣義皆是百裏挑一的人選,可惜都疏忽大意中了韓蒔芳的圈套。父親若是信得過孩兒孩兒願意替父親看著戶部絕不讓外人染指一分一毫。」
衛嵩如今雖已官復原職但仍是個高不成低不就的右侍郎。而與他差不多年齡的龔珍,卻已高居一部尚書很多年。更別提那個他最痛恨的小孽障在他革職在家期間竟已搖身一變,成了貨真價實的顧氏弟子鳳閣行走。日後有顧淩洲抬舉未必不能更進一步。
他是衛氏長子又到了這樣的年紀自然想趁著這大好機會往上升一升免得將來被人暗地裏笑話。
七卿的空缺原本就可遇不可求,何況還是戶部這樣機樞中的機樞部門。
衛憫手指在那張名單上隨意劃了下沒有說話。
衛嵩不免忐忑。
「靖達的意見呢?」
衛憫撫了撫須,隨意問。
龔珍跪坐在一旁,聞言擱下茶盞,笑道:「下官以為,大爺所言甚是有理,大爺之前一直在戶部任職,對戶部情況十分了解,戶部與其他各部到底不同,交由外人首輔未必放心,由大爺來擔任,再合適不過。」
「而且,恕下官說句僭越的話,首輔待大爺,未免嚴苛了些,以大爺的資歷,與首輔的地位,早便該升七卿了。」
衛嵩站在一邊,麵上不顯,心裏對龔珍的識趣十分滿意。
衛憫打量這個兒子一眼,蒼眸藏鋒,不急不緩道:「你想做這個尚書,也不是不可以。」
衛嵩霍然抬頭,目露驚喜。
「孩兒謝父親信任成全!」
衛嵩直接展袍跪落。
衛憫眸底是無情的芒刺:「有句話叫「高處不勝寒」,虞慶的下場,你也看到了,你記住,在這個位置上,你可以庸碌無能,但決不能犯蠢,更不能自作聰明,否則,便是本輔也保不了你。」
「父親放心,孩兒一定遵從父親教誨,絕不亂來,行糊塗事。」
「那便好,起來吧。」
「是。」衛嵩復垂手站到一邊,接著眼睛一轉,試探問:「那兵部尚書一職,父親著意由誰接任?」
衛憫卻緩緩道:「本輔暫時不打算動兵部。」
衛嵩與龔珍皆露出意外色,衛嵩禁不住開口:「父親這是何意?如今的兵部尚書,可是那蘇文卿,他之前接受父親招攬,靠著父親賞識步步高升,最後卻背叛父親,與韓蒔芳沆瀣一氣,這樣忘恩負義兩麵三刀之人,父親豈能留他?這些個寒門學子,自詡清高,其實最是不知廉恥。斬草必要除根,父親留他,豈不就是留著韓蒔芳這個禍害?」
「隻要有可用之處,未必不能用。本輔不是對韓蒔芳手下留情,而是在做一個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利益的選擇。韓蒔芳將這二部經營的不錯,尤其是兵部,與其打碎重建,何不順手一用。本輔恰好還缺一個好用的馬前卒。在物盡其用前,本輔沒必要大費周折對付一個手下敗將。」
衛嵩還是不甘:「可那韓蒔芳城府深沉,最是陰險歹毒,父親肯手下留情,他卻未必會領情。」
衛憫笑而不語。
這時,衛府提袍上來,恭敬稟:「首輔,韓蒔芳在外求見。」
「他說——是為請罪而來。」
「哦?」
衛憫毫無意外色,隻問:「所請何罪?」
衛福答:「他說,他愧對閣老提拔,自知罪無可赦,願辭官歸鄉,頤養天年,再不過問朝事。」
「他還有臉來!」衛嵩聽得直皺眉,冷哼罵了句「惺惺作態。」
龔珍則揣測:「閣老,莫非韓蒔芳真的是看清形勢,準備退隱田園了?」
「退隱田園。」
衛憫咀嚼著這四字,施施然一笑:「他若真想辭官,就該直接掛印而去,而不是來見本輔。」
「本輔所料不差,他是個聰明人,知道該如何做,對他最好。」
說完,揚袖吩咐:「請韓次輔進來,再去烹一壺上好的雨前龍井。」
明棠很快將韓蒔芳到衛府的消息告知衛瑾瑜。
燭火搖曳。
衛瑾瑜一扯唇角,語調清冷平靜:「衛憫當了這麽多年的首輔,他要的是朝局穩定,獨攬大權,維繫衛氏一族榮耀與地位,而不是趕狗入窮巷。韓蒔芳在朝中經營這麽多年,不是省油的燈,他們都明白,這種時候,與其內鬥,讓旁人坐收漁利,不如暫時握手言和,一致對外。」
明棠露出擔憂色。
「若真是如此,謝世子豈不是危險了?公子可要再去試探一下顧閣老的態度?」
衛瑾瑜搖頭。
「不必再試探,師父不會再插手西京之事。」
明棠一怔:「可謝世子收復西京,到底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顧閣老之前也曾力排眾議,對青州施以援手。」
「除了禮部那個油鹽不進的梁音如今刑部、吏部皆已由咱們衛氏把控,一應官員,皆已按著父親意思安排下去下一步,便該整頓戶部與兵部了。」
入夜,烏衣台上燈火通明衛嵩垂手而立將一份名單恭敬呈到衛憫麵前。
「這是孩兒與龔珍一道擬定的兩部尚書、左右侍郎人選還請父親過目。」
衛嵩懷著激動心情道。
衛憫淡淡掃了眼。
衛嵩察言觀色,道:「兵部戶部幹係重大,必須得用信得過的人才行,之前虞慶、姚廣義皆是百裏挑一的人選,可惜都疏忽大意中了韓蒔芳的圈套。父親若是信得過孩兒孩兒願意替父親看著戶部絕不讓外人染指一分一毫。」
衛嵩如今雖已官復原職但仍是個高不成低不就的右侍郎。而與他差不多年齡的龔珍,卻已高居一部尚書很多年。更別提那個他最痛恨的小孽障在他革職在家期間竟已搖身一變,成了貨真價實的顧氏弟子鳳閣行走。日後有顧淩洲抬舉未必不能更進一步。
他是衛氏長子又到了這樣的年紀自然想趁著這大好機會往上升一升免得將來被人暗地裏笑話。
七卿的空缺原本就可遇不可求,何況還是戶部這樣機樞中的機樞部門。
衛憫手指在那張名單上隨意劃了下沒有說話。
衛嵩不免忐忑。
「靖達的意見呢?」
衛憫撫了撫須,隨意問。
龔珍跪坐在一旁,聞言擱下茶盞,笑道:「下官以為,大爺所言甚是有理,大爺之前一直在戶部任職,對戶部情況十分了解,戶部與其他各部到底不同,交由外人首輔未必放心,由大爺來擔任,再合適不過。」
「而且,恕下官說句僭越的話,首輔待大爺,未免嚴苛了些,以大爺的資歷,與首輔的地位,早便該升七卿了。」
衛嵩站在一邊,麵上不顯,心裏對龔珍的識趣十分滿意。
衛憫打量這個兒子一眼,蒼眸藏鋒,不急不緩道:「你想做這個尚書,也不是不可以。」
衛嵩霍然抬頭,目露驚喜。
「孩兒謝父親信任成全!」
衛嵩直接展袍跪落。
衛憫眸底是無情的芒刺:「有句話叫「高處不勝寒」,虞慶的下場,你也看到了,你記住,在這個位置上,你可以庸碌無能,但決不能犯蠢,更不能自作聰明,否則,便是本輔也保不了你。」
「父親放心,孩兒一定遵從父親教誨,絕不亂來,行糊塗事。」
「那便好,起來吧。」
「是。」衛嵩復垂手站到一邊,接著眼睛一轉,試探問:「那兵部尚書一職,父親著意由誰接任?」
衛憫卻緩緩道:「本輔暫時不打算動兵部。」
衛嵩與龔珍皆露出意外色,衛嵩禁不住開口:「父親這是何意?如今的兵部尚書,可是那蘇文卿,他之前接受父親招攬,靠著父親賞識步步高升,最後卻背叛父親,與韓蒔芳沆瀣一氣,這樣忘恩負義兩麵三刀之人,父親豈能留他?這些個寒門學子,自詡清高,其實最是不知廉恥。斬草必要除根,父親留他,豈不就是留著韓蒔芳這個禍害?」
「隻要有可用之處,未必不能用。本輔不是對韓蒔芳手下留情,而是在做一個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利益的選擇。韓蒔芳將這二部經營的不錯,尤其是兵部,與其打碎重建,何不順手一用。本輔恰好還缺一個好用的馬前卒。在物盡其用前,本輔沒必要大費周折對付一個手下敗將。」
衛嵩還是不甘:「可那韓蒔芳城府深沉,最是陰險歹毒,父親肯手下留情,他卻未必會領情。」
衛憫笑而不語。
這時,衛府提袍上來,恭敬稟:「首輔,韓蒔芳在外求見。」
「他說——是為請罪而來。」
「哦?」
衛憫毫無意外色,隻問:「所請何罪?」
衛福答:「他說,他愧對閣老提拔,自知罪無可赦,願辭官歸鄉,頤養天年,再不過問朝事。」
「他還有臉來!」衛嵩聽得直皺眉,冷哼罵了句「惺惺作態。」
龔珍則揣測:「閣老,莫非韓蒔芳真的是看清形勢,準備退隱田園了?」
「退隱田園。」
衛憫咀嚼著這四字,施施然一笑:「他若真想辭官,就該直接掛印而去,而不是來見本輔。」
「本輔所料不差,他是個聰明人,知道該如何做,對他最好。」
說完,揚袖吩咐:「請韓次輔進來,再去烹一壺上好的雨前龍井。」
明棠很快將韓蒔芳到衛府的消息告知衛瑾瑜。
燭火搖曳。
衛瑾瑜一扯唇角,語調清冷平靜:「衛憫當了這麽多年的首輔,他要的是朝局穩定,獨攬大權,維繫衛氏一族榮耀與地位,而不是趕狗入窮巷。韓蒔芳在朝中經營這麽多年,不是省油的燈,他們都明白,這種時候,與其內鬥,讓旁人坐收漁利,不如暫時握手言和,一致對外。」
明棠露出擔憂色。
「若真是如此,謝世子豈不是危險了?公子可要再去試探一下顧閣老的態度?」
衛瑾瑜搖頭。
「不必再試探,師父不會再插手西京之事。」
明棠一怔:「可謝世子收復西京,到底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顧閣老之前也曾力排眾議,對青州施以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