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和死對頭奉旨成婚後[重生] 作者:若蘭之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聽衛瑾瑜道:「無妨,這些話,沒什麽不能說的,世家為天下大害,大淵癰疽毒瘤,天下皆知。」
孟堯與魏驚春都已經詫異眼神望著這位衛氏嫡孫。
孟堯更是驚訝地嘴都合攏不上。
衛瑾瑜端起酒盞,道:「我相信,你們讀書,就算一時鬱鬱不得誌,也終會有用武之地,我也相信,西京十三城,終有收復之日,十三城百姓,終有重見光明的一天。」
語罷,將盞中酒一飲而盡。
自十年前出了那樁轟動天下的叛國重案後,「西京」二字,和那位引頸就戮身敗名裂的寒門宰相陸允安一般,幾乎已經成了大淵朝禁忌。
便是他們寒門學子私下裏聚會,也隻敢隱晦地就此事發表一點議論看法,大多也是點到為止,免得惹禍上身。
誰都知道,如今國庫空虛,一個北梁,已經是大淵心腹大患,幾乎耗盡了所有兵力財力物力,朝廷根本無暇管西京那個爛攤子。
五年前難得國庫充盈,北郡戰事稍歇,督查院聯合十三科道官員,力諫皇帝趁著朝廷兵多糧廣,收復西京,然而在準備充足的情況下,南北雙方秘密合議的行軍路線慘遭泄露,謝家大公子謝瑛猝不及防折翼西京,十幾萬大軍無功而返,平白消耗了許多糧草。國庫銀子流水似的撥出去,連個響聲也沒撈到,北梁人又趁著北境軍精銳南下,突襲北郡,大淵北境防線亦遭重創,自此,再也無人敢提收復西京的事。
這是第一次,孟堯與魏驚春聽到有人敢堂而皇之、毫不畏避地說西京一定會收復。
還是出自一個柔弱的衛氏嫡孫之口。
在這北裏小小酒館裏,二人罕見地熱血湧動,生出一股澎湃之意。孟堯與魏驚春亦端起酒盞,孟堯道:「若真有那一日,我定也要去青州,去前線,當個馬前卒也是願意的!」
這時,忽有馬蹄聲在酒館外麵停下,應是又有新的食客到了。
酒館老闆親自引著堂倌迎到門口,恭敬道:「包廂已經備好,貴人請隨小人上樓吧。」
一隻修長寬大的手,挑著簾子進來了,大約因為氣勢太盛,大堂裏瞬間靜了靜,好奇地偷偷探頭一望,見對方身穿精緻考究的玄色蟒服,袖口、領口都有金線繡的暗紋,腰間別著鞭子,玉帶上掛著魚袋玉佩,便知是位高權重的武官,忙都嚇得低下頭。連珠簾內的胡姬都停止了彈奏。
雖說北裏隨便掉塊石頭,都可能砸著一個二品大員。
可武人兇煞,尤其是位高權重的武將,多半出自京營、錦衣衛或殿前司,哪個都不是好得罪的,能不招惹還是盡量不招惹。
「行了,說個位置,我們自己過去就行,不必跟著。」
另一道聲音響起,大約是隨從侍衛之類。
老闆戰戰兢兢應是,說了包廂具體位置。
眾食客隻覺一道寒風颳了過去,那主僕二人已經自行往樓上行去,老闆站在原地,看著為首之人驚人的身量,悄悄抹一把汗,又囑咐堂倌一定要小心伺候。
衛瑾瑜三人坐的靠裏,並未注意到門口的情況。
衛瑾瑜隻是覺得,方才說話人的聲音,隱隱有些耳熟,正認真喝著手裏的酒,坐在對麵的孟堯忽「咦」了一聲。
「那不是謝指揮麽?」
上京城裏,能稱謝指揮的目下隻有一個。
衛瑾瑜手指頓了頓,轉頭望去,隔著屏風邊緣,隻隱約看到一角玄袍,消失在了樓梯盡頭。
但後麵跟著的護衛,衛瑾瑜看清了,是雍臨。
孟堯對謝琅的印象,還停留在上迴訊問,對方公報私仇,將衛瑾瑜打傷的事上,他為人豪闊,心思卻細膩,想,對方脾氣如此不好,若瞧見衛瑾瑜與他們一道出來吃飯,未必會高興,今日這頓飯本就是一時興起,若是給衛瑾瑜帶來其他麻煩就不好了,便試探問:「衛公子,我吃得差不多了,你若也吃飽了,咱們可提前迴去。」
因為老翁的事,一桌酒食,其實才用了不到一小半。
衛瑾瑜若無其事收迴視線,一笑,淡淡道:「無妨,我們再吃一會兒。」
孟堯其實根本沒吃飽,聽衛瑾瑜這般說,便也放下心,掰了塊醬肘子,就著胡餅吃了。
「哎呦,公子恕罪,都是奴手笨。」
快要吃完時,在一邊奉酒的堂倌一個不穩,不慎將酒液掃到了衛瑾瑜衣袍上。春蓼酒酒液與綠蟻酒相似,帶著一點淺綠顏色,對方衣袍又是素白,若不慎染了色,是要毀了一件袍子的,到時老闆定要讓他賠償。堂倌連連告罪,惶恐至極,衛瑾瑜說無妨,問有沒有淨手之處。
「有,就在二樓,奴帶公子過去。」
堂倌引著衛瑾瑜到了二樓淨室門口,衛瑾瑜自行進去,用錦帕沾了清水,擦拭袍子,雖未徹底擦去顏色,但好歹淺淡了許多。
出了淨室門,依舊由堂倌引著下樓。
快走到樓梯口時,卻猝不及防與一個人撞上。
對方身量極高,陰影沉沉籠下,通道狹窄,衛瑾瑜便讓到一側,等對方先過去,誰料前麵人卻久久不動。
衛瑾瑜奇怪,抬頭,便看到一張再熟悉不過的臉。
對麵謝琅也愣了下。
顯然沒料到,兩人會在這個時間這個地方遇見。
兩人已經大半個月沒見麵,也沒說過話,衛瑾瑜靜靜打量這個人片刻,敷衍點了下頭,算是見了禮,就準備走開。
孟堯與魏驚春都已經詫異眼神望著這位衛氏嫡孫。
孟堯更是驚訝地嘴都合攏不上。
衛瑾瑜端起酒盞,道:「我相信,你們讀書,就算一時鬱鬱不得誌,也終會有用武之地,我也相信,西京十三城,終有收復之日,十三城百姓,終有重見光明的一天。」
語罷,將盞中酒一飲而盡。
自十年前出了那樁轟動天下的叛國重案後,「西京」二字,和那位引頸就戮身敗名裂的寒門宰相陸允安一般,幾乎已經成了大淵朝禁忌。
便是他們寒門學子私下裏聚會,也隻敢隱晦地就此事發表一點議論看法,大多也是點到為止,免得惹禍上身。
誰都知道,如今國庫空虛,一個北梁,已經是大淵心腹大患,幾乎耗盡了所有兵力財力物力,朝廷根本無暇管西京那個爛攤子。
五年前難得國庫充盈,北郡戰事稍歇,督查院聯合十三科道官員,力諫皇帝趁著朝廷兵多糧廣,收復西京,然而在準備充足的情況下,南北雙方秘密合議的行軍路線慘遭泄露,謝家大公子謝瑛猝不及防折翼西京,十幾萬大軍無功而返,平白消耗了許多糧草。國庫銀子流水似的撥出去,連個響聲也沒撈到,北梁人又趁著北境軍精銳南下,突襲北郡,大淵北境防線亦遭重創,自此,再也無人敢提收復西京的事。
這是第一次,孟堯與魏驚春聽到有人敢堂而皇之、毫不畏避地說西京一定會收復。
還是出自一個柔弱的衛氏嫡孫之口。
在這北裏小小酒館裏,二人罕見地熱血湧動,生出一股澎湃之意。孟堯與魏驚春亦端起酒盞,孟堯道:「若真有那一日,我定也要去青州,去前線,當個馬前卒也是願意的!」
這時,忽有馬蹄聲在酒館外麵停下,應是又有新的食客到了。
酒館老闆親自引著堂倌迎到門口,恭敬道:「包廂已經備好,貴人請隨小人上樓吧。」
一隻修長寬大的手,挑著簾子進來了,大約因為氣勢太盛,大堂裏瞬間靜了靜,好奇地偷偷探頭一望,見對方身穿精緻考究的玄色蟒服,袖口、領口都有金線繡的暗紋,腰間別著鞭子,玉帶上掛著魚袋玉佩,便知是位高權重的武官,忙都嚇得低下頭。連珠簾內的胡姬都停止了彈奏。
雖說北裏隨便掉塊石頭,都可能砸著一個二品大員。
可武人兇煞,尤其是位高權重的武將,多半出自京營、錦衣衛或殿前司,哪個都不是好得罪的,能不招惹還是盡量不招惹。
「行了,說個位置,我們自己過去就行,不必跟著。」
另一道聲音響起,大約是隨從侍衛之類。
老闆戰戰兢兢應是,說了包廂具體位置。
眾食客隻覺一道寒風颳了過去,那主僕二人已經自行往樓上行去,老闆站在原地,看著為首之人驚人的身量,悄悄抹一把汗,又囑咐堂倌一定要小心伺候。
衛瑾瑜三人坐的靠裏,並未注意到門口的情況。
衛瑾瑜隻是覺得,方才說話人的聲音,隱隱有些耳熟,正認真喝著手裏的酒,坐在對麵的孟堯忽「咦」了一聲。
「那不是謝指揮麽?」
上京城裏,能稱謝指揮的目下隻有一個。
衛瑾瑜手指頓了頓,轉頭望去,隔著屏風邊緣,隻隱約看到一角玄袍,消失在了樓梯盡頭。
但後麵跟著的護衛,衛瑾瑜看清了,是雍臨。
孟堯對謝琅的印象,還停留在上迴訊問,對方公報私仇,將衛瑾瑜打傷的事上,他為人豪闊,心思卻細膩,想,對方脾氣如此不好,若瞧見衛瑾瑜與他們一道出來吃飯,未必會高興,今日這頓飯本就是一時興起,若是給衛瑾瑜帶來其他麻煩就不好了,便試探問:「衛公子,我吃得差不多了,你若也吃飽了,咱們可提前迴去。」
因為老翁的事,一桌酒食,其實才用了不到一小半。
衛瑾瑜若無其事收迴視線,一笑,淡淡道:「無妨,我們再吃一會兒。」
孟堯其實根本沒吃飽,聽衛瑾瑜這般說,便也放下心,掰了塊醬肘子,就著胡餅吃了。
「哎呦,公子恕罪,都是奴手笨。」
快要吃完時,在一邊奉酒的堂倌一個不穩,不慎將酒液掃到了衛瑾瑜衣袍上。春蓼酒酒液與綠蟻酒相似,帶著一點淺綠顏色,對方衣袍又是素白,若不慎染了色,是要毀了一件袍子的,到時老闆定要讓他賠償。堂倌連連告罪,惶恐至極,衛瑾瑜說無妨,問有沒有淨手之處。
「有,就在二樓,奴帶公子過去。」
堂倌引著衛瑾瑜到了二樓淨室門口,衛瑾瑜自行進去,用錦帕沾了清水,擦拭袍子,雖未徹底擦去顏色,但好歹淺淡了許多。
出了淨室門,依舊由堂倌引著下樓。
快走到樓梯口時,卻猝不及防與一個人撞上。
對方身量極高,陰影沉沉籠下,通道狹窄,衛瑾瑜便讓到一側,等對方先過去,誰料前麵人卻久久不動。
衛瑾瑜奇怪,抬頭,便看到一張再熟悉不過的臉。
對麵謝琅也愣了下。
顯然沒料到,兩人會在這個時間這個地方遇見。
兩人已經大半個月沒見麵,也沒說過話,衛瑾瑜靜靜打量這個人片刻,敷衍點了下頭,算是見了禮,就準備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