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綁定昏君抽卡係統後我成明君了[基建] 作者:西門亂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僅如此,外麵的宮人也可不當值時在炭口處取暖,李忠賢去偏閣時看到有幾個宮人圍在那裏小聲閑話,往裏麵扔板栗燒了吃,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作沒看見。
“李總管,您怎麽來了?”偏閣的太監小珠子“哎呦”了一聲,趕忙小跑了過來。
李忠賢道:“無事,如今天兒也冷了,來看看別少了炭。”
小珠子連連應是。
就算李忠賢不來,他們也不敢啊!炭口可從沒缺了人。
小珠子將李忠賢送出去,才笑眯眯地迴來,坐在偏閣炭口的宮女塞給了他幾個已經烤得開口的板栗,他放在手裏來迴倒了幾下:“香!”
幾個宮人嘻嘻哈哈完又小聲聊了起來。
這些板栗也是今年內侍府給宮人的,還不時會發些糕點吃食,在宮裏可不就是都想過得好一點嗎?從前吃不上穿不上,現在隻要做好本分的事這些就都有了。
期間有宮女說起來到了年齡出宮的事,另一個宮女說:“你們有想接著留在宮裏的嗎?我若是出宮,就要被家裏嫁給一個鰥夫換禮錢了,還不如在宮裏自在。”
此話一出頓時有幾個宮女附和,她們都是家裏養不起,走投無路送到宮裏來的。現在吃的住的都越來越好,宮人們也被當作“人”來看待,就算是宮裏最累的浣衣局,現在每月份有內侍府發的手油,其他地方都沒有呢。
...
晏玄鈺正在暖閣裏看昨日送來的京城軍校眾人的消息,大周各城他並未全都熟悉,大周從前官書上內容未必可信,他雖然派了不少人,但調查也需要不少時間。晏玄鈺借著信中由考核人員詳細記錄下的內容,不僅能看到那些學子都做了什麽,還對當地的某些情況做了個大致了解。
聽到輕微動靜,晏玄鈺知道是李忠賢迴來了,他放下手裏的信,聽李忠賢說了幾句宮人在炭口烤板栗的事。
晏玄鈺隨口道:“不必拘著他們,讓他們烤著吃就是。”
要是現在有紅薯,還能在炭火爐上煨幾個紅薯熱乎乎地吃。
隻可惜現在他還騰不出人手來去其他地方找穿越必備的紅薯、土豆、玉米等能豐富百姓餐桌的高產作物。之前晏玄鈺就發現,大周更像是幾個朝代雜糅的架空朝代,他又想,一有了人手一定要派出去找這些作物,畢竟它們可太重要了!
正想著,殿外來了個小太監,李忠賢出去了一趟,迴來道:“陛下,韋石從宮外迴來了。”
“讓他進來。”晏玄鈺坐直身體。
韋石原是宮中的工匠,晏玄鈺在發現他能力出眾又為人老實後,又考察了他一段時間,這才把他派出去做了件事。
韋石已經換上了宮中工匠的衣服,進來先給晏玄鈺行禮,晏玄鈺一抬手:“不必多禮,快說說讓你辦的事情怎麽樣了。”
韋石趕緊迴道:“迴稟陛下,您說的事已經辦成,現在不少百姓都學會了盤炕的手藝。”
大周北方寒冷,從前每年冬天都有大批凍死的百姓,前世他就知道北方最冷的地方鄉下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火炕,由此就能知道火炕對於冬天來說有多重要。盤炕說難也不難,晏玄鈺大致和韋石說了之後他琢磨了一段時間就弄出了大概,因為是要在普通百姓家使用,所以現在做出的是土炕。
晏玄鈺剛開始讓韋石定價六百文,土炕不難弄,但凡在旁邊看上幾遍就可以自己琢磨著弄出來,於是他便讓韋石收了很多“徒弟”,允許他們用這門手藝賺錢,但是定價不能超過六百文,原材料稍微費些力氣就能得到,會的人越來越多,到時候價格必然就會降低,最後成為真正普通百姓家家都可用的東西。
晏玄鈺又叮囑韋石:“你一定要和他們說清楚其中利害,切不可偷工減料。”
“還有,讓那些盤了炕的人家都看著些,若是發現有什麽不對及時修補。”
韋石連連點頭,這些他都知道的,但是由陛下再說一遍,他總覺得心頭有一種異樣的情緒。饒是給他一千個一萬個膽子,他也不會把陛下和“土炕”聯繫在一起,然而事實就是如此,是陛下向他大致說了何為土炕,又該怎麽使用,他在琢磨時便想到了其中巧妙,也瞬間懂得了陛下的用心。
而現在,陛下更是特意召來他詳細詢問進展如何了。
他想起在村落裏看到的百姓們和他們手上厚厚的繭,想起泥濘的土路,想起他們和他說起,這兩年收成好啦,官府又少收一成稅,他們家裏竟然能有點過冬的餘糧了。
他想起盤炕時聽到他們的閑聊,說明年開春要多種一點,攢點糧食.....
韋石家裏那年收成不好,實在要餓死人了,養不起了,他爹不得不把他送到了宮裏,好在他被宮裏一個工匠看上收了當徒弟。
那時候,他們再怎麽勞碌,一來竟然也攢不了幾捧糧食。
而現在,看著百姓們雖然仍舊滄桑,但是明顯有了絲光亮和期盼的眼睛,一時間心裏情緒翻滾。
...
小石村。
大壯就是那最開始跟著莊子幹活的農人,後來他才知道那莊子主人來頭不簡單。
他們這些最先跟著莊子用了施肥法子的,今年地裏收成比去年第一次施肥還好,尤其是今年大周又免了一成賦稅,大壯家裏第一次有了這麽多存糧。
“李總管,您怎麽來了?”偏閣的太監小珠子“哎呦”了一聲,趕忙小跑了過來。
李忠賢道:“無事,如今天兒也冷了,來看看別少了炭。”
小珠子連連應是。
就算李忠賢不來,他們也不敢啊!炭口可從沒缺了人。
小珠子將李忠賢送出去,才笑眯眯地迴來,坐在偏閣炭口的宮女塞給了他幾個已經烤得開口的板栗,他放在手裏來迴倒了幾下:“香!”
幾個宮人嘻嘻哈哈完又小聲聊了起來。
這些板栗也是今年內侍府給宮人的,還不時會發些糕點吃食,在宮裏可不就是都想過得好一點嗎?從前吃不上穿不上,現在隻要做好本分的事這些就都有了。
期間有宮女說起來到了年齡出宮的事,另一個宮女說:“你們有想接著留在宮裏的嗎?我若是出宮,就要被家裏嫁給一個鰥夫換禮錢了,還不如在宮裏自在。”
此話一出頓時有幾個宮女附和,她們都是家裏養不起,走投無路送到宮裏來的。現在吃的住的都越來越好,宮人們也被當作“人”來看待,就算是宮裏最累的浣衣局,現在每月份有內侍府發的手油,其他地方都沒有呢。
...
晏玄鈺正在暖閣裏看昨日送來的京城軍校眾人的消息,大周各城他並未全都熟悉,大周從前官書上內容未必可信,他雖然派了不少人,但調查也需要不少時間。晏玄鈺借著信中由考核人員詳細記錄下的內容,不僅能看到那些學子都做了什麽,還對當地的某些情況做了個大致了解。
聽到輕微動靜,晏玄鈺知道是李忠賢迴來了,他放下手裏的信,聽李忠賢說了幾句宮人在炭口烤板栗的事。
晏玄鈺隨口道:“不必拘著他們,讓他們烤著吃就是。”
要是現在有紅薯,還能在炭火爐上煨幾個紅薯熱乎乎地吃。
隻可惜現在他還騰不出人手來去其他地方找穿越必備的紅薯、土豆、玉米等能豐富百姓餐桌的高產作物。之前晏玄鈺就發現,大周更像是幾個朝代雜糅的架空朝代,他又想,一有了人手一定要派出去找這些作物,畢竟它們可太重要了!
正想著,殿外來了個小太監,李忠賢出去了一趟,迴來道:“陛下,韋石從宮外迴來了。”
“讓他進來。”晏玄鈺坐直身體。
韋石原是宮中的工匠,晏玄鈺在發現他能力出眾又為人老實後,又考察了他一段時間,這才把他派出去做了件事。
韋石已經換上了宮中工匠的衣服,進來先給晏玄鈺行禮,晏玄鈺一抬手:“不必多禮,快說說讓你辦的事情怎麽樣了。”
韋石趕緊迴道:“迴稟陛下,您說的事已經辦成,現在不少百姓都學會了盤炕的手藝。”
大周北方寒冷,從前每年冬天都有大批凍死的百姓,前世他就知道北方最冷的地方鄉下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火炕,由此就能知道火炕對於冬天來說有多重要。盤炕說難也不難,晏玄鈺大致和韋石說了之後他琢磨了一段時間就弄出了大概,因為是要在普通百姓家使用,所以現在做出的是土炕。
晏玄鈺剛開始讓韋石定價六百文,土炕不難弄,但凡在旁邊看上幾遍就可以自己琢磨著弄出來,於是他便讓韋石收了很多“徒弟”,允許他們用這門手藝賺錢,但是定價不能超過六百文,原材料稍微費些力氣就能得到,會的人越來越多,到時候價格必然就會降低,最後成為真正普通百姓家家都可用的東西。
晏玄鈺又叮囑韋石:“你一定要和他們說清楚其中利害,切不可偷工減料。”
“還有,讓那些盤了炕的人家都看著些,若是發現有什麽不對及時修補。”
韋石連連點頭,這些他都知道的,但是由陛下再說一遍,他總覺得心頭有一種異樣的情緒。饒是給他一千個一萬個膽子,他也不會把陛下和“土炕”聯繫在一起,然而事實就是如此,是陛下向他大致說了何為土炕,又該怎麽使用,他在琢磨時便想到了其中巧妙,也瞬間懂得了陛下的用心。
而現在,陛下更是特意召來他詳細詢問進展如何了。
他想起在村落裏看到的百姓們和他們手上厚厚的繭,想起泥濘的土路,想起他們和他說起,這兩年收成好啦,官府又少收一成稅,他們家裏竟然能有點過冬的餘糧了。
他想起盤炕時聽到他們的閑聊,說明年開春要多種一點,攢點糧食.....
韋石家裏那年收成不好,實在要餓死人了,養不起了,他爹不得不把他送到了宮裏,好在他被宮裏一個工匠看上收了當徒弟。
那時候,他們再怎麽勞碌,一來竟然也攢不了幾捧糧食。
而現在,看著百姓們雖然仍舊滄桑,但是明顯有了絲光亮和期盼的眼睛,一時間心裏情緒翻滾。
...
小石村。
大壯就是那最開始跟著莊子幹活的農人,後來他才知道那莊子主人來頭不簡單。
他們這些最先跟著莊子用了施肥法子的,今年地裏收成比去年第一次施肥還好,尤其是今年大周又免了一成賦稅,大壯家裏第一次有了這麽多存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