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綁定昏君抽卡係統後我成明君了[基建] 作者:西門亂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最讓人頭疼的是這麽多年過去了,本該都是大周漢雲城人,可百姓們竟還分出了城南城北,城東城西。”曹顧瑞嘆了口氣,又笑了下,“本官在此多年,聽聞了不知多少因為這樣的衝突而發生打鬥的,久而久之本官便也不管了。”
其實這些年來也沒多少人鬧了,畢竟百姓飯都吃不飽了,誰還有多餘的氣力?
明成玉三人還第一次聽這種事,安俞亮聞言意外道:“官府不管,不會死人嗎?”
曹顧瑞笑道:“不過是幾個百姓拿著耙子吵嚷幾句,況且前朝至今,漢雲城人一代又一代,早就慢慢變得相似了。”
進了城中街道,果然如曹顧瑞所說,城中有商販賣小吃食的,明成玉定睛一看,有賣餅的,有賣米糕的,倒是有不少花樣,不過畢竟是百姓日常的吃食,賣相都是比較粗糙,價格也不貴。
相比於這三位公子,曹顧瑞顯然更忌憚那位似乎成了隱形人的“考核大人”,但看他一進城中便囑咐了幾句獨自去了,曹顧瑞這才放鬆下來。
“這位大人也是錦衣衛的吧?”曹顧瑞試探著問。
孔硯搖頭:“我們也不知曉。”
三人跟隨曹顧瑞前往太守府用午膳,曹顧瑞特意找了漢雲城最好的廚子,讓整套席麵既不過分鋪張,又讓人看得賞心悅目,吃起來滋味更是一絕。
然而明成玉三人在食堂吃習慣了,食堂講究味重分量大和香,比如那咬一口滿口香的酥皮肉夾饃,安俞亮一次能吃三個;還有那肉丸湯.....如今再吃這些精緻的膳食,雖美味至極,卻總感覺吃到嘴裏缺了點滋味,但是三人顧念著這是在太守府,又能看得出菜餚都是精心準備的,心裏想法自然半點不會露出來。
這畫麵落在曹顧瑞眼裏,讓他心裏不由暗想,不愧是世家出來的公子,不但禮節挑不出錯處,吃相也是一等一的好!
用過午膳,明成玉提出想去漢雲書齋看看,曹顧瑞自然欣然同意,但他尚有公務在身,便讓身邊一小官陪同他們前去。
“來到漢雲城,就意味著考核開始了,你怎地一點也不著急?”孔硯問。
明成玉微微搖頭,“不急於一日,對於考題我尚且沒有眉目,不如在漢雲城轉轉,適才聽曹大人說起,我也十分好奇書齋到底是何模樣。”
孔硯撓頭,“這書齋是陛下在大周各城都建起來的,京城自然也有,且比其他地方大上不少。”
“行了,那京城書齋再大,咱們在軍校裏也沒去過啊,正好去漢雲書齋見識見識。”安俞亮一向心大,他笑嗬嗬地攬過兩人往外走。
...
漢雲書齋裏已有不少人,他們找了個角落的空木桌坐下,發現對麵坐著一個男子,身上穿著打著補丁的棉袍,坐在桌子前正用毛筆在紙上認認真真寫文章。
“普通百姓別說作文章了,有多少認字的?不知讀過書沒有?又無紙筆,他們會寫字嗎?”安俞亮悄聲問,他這話沒什麽惡意,因為如今嘛....他的身份也和平民之身差不多了,他隻是單純好奇,因為知道普通百姓家中連溫飽都難以做到,買紙買筆?那更不可能啊,所以他們怎麽認字,又怎麽去寫字?
他一向有什麽說什麽,這迴自然也說出來了,不過安俞亮還記得把聲音放到最小。
明成玉剛想示意他別出聲,書齋安靜,安俞亮自以為聲音小其實還能被離得近些的人聽到。
果不其然,坐在明成玉正對麵的那個清瘦男子停住筆,抬起頭來看向安俞亮。
明成玉連忙小聲道:“這位兄台,抱歉,我朋友性子太直了些,說話未經斟酌,但他並無惡意。”
那清瘦男子臉上並無惱意,看這三人穿著便知並非普通人,他點點頭,隨即聲音帶著淡淡笑意道:“無妨,在下可為這位公子解惑,怎會無紙?黃沙黃土皆可為紙,怎會無筆?樹枝稼杆皆可作筆。”
三人俱是一愣。
尤其是安俞亮,聽了這話更是羞愧難當,小時候他爹讓他練字,他可從未好好練過,夫子布置的課業經常謊稱找不見,最後氣走了三位夫子,他爹從此不再過問他學業了。
安俞亮也向清瘦男子道了聲歉,告罪打擾了他的清淨。
不過對於明成玉三人來說,這隻是一個小插曲,他們將幾個書架走了個遍,驚訝地發現有不少感興趣的藏書,紛紛拿到木桌前坐下看了起來,不知不覺時間過去,竟然已經到了書齋該關閉的時候了。
他們這才將書放迴原來的位置,待都到齊後結伴意猶未盡地往外走。
“此處真是個好地方,清淨,也幹淨,最重要的是還有如此多藏書,當真是好地方。”孔硯高興地說。
明成玉三人走出書齋時恰好又遇到了那名清瘦的穿著補丁棉袍的男子,對方也看到了他們。
明成玉走過去拱手道:“方才在書齋裏不便於出聲,還沒請問閣下尊姓大名?”
男子迴禮,搖頭笑道:“不敢當,在下唐興。”
作揖告別,那人的身影慢慢在巷子盡頭隱去了。
第67章 村中冬日
秋去冬又來,京城驟然冷了下來。
晏玄鈺讓人在承天殿重新修了暖閣,這暖閣修起來並不費事,就像他前世北方地區家家有的火炕相似,不過是改成了地下火道,宮人在外麵的炭口放上炭火,連通裏麵的暖閣就會暖和起來,還能保持殿內空氣清新,而且相比於之前處處放置的炭火爐,炭火用量也大大減少。
其實這些年來也沒多少人鬧了,畢竟百姓飯都吃不飽了,誰還有多餘的氣力?
明成玉三人還第一次聽這種事,安俞亮聞言意外道:“官府不管,不會死人嗎?”
曹顧瑞笑道:“不過是幾個百姓拿著耙子吵嚷幾句,況且前朝至今,漢雲城人一代又一代,早就慢慢變得相似了。”
進了城中街道,果然如曹顧瑞所說,城中有商販賣小吃食的,明成玉定睛一看,有賣餅的,有賣米糕的,倒是有不少花樣,不過畢竟是百姓日常的吃食,賣相都是比較粗糙,價格也不貴。
相比於這三位公子,曹顧瑞顯然更忌憚那位似乎成了隱形人的“考核大人”,但看他一進城中便囑咐了幾句獨自去了,曹顧瑞這才放鬆下來。
“這位大人也是錦衣衛的吧?”曹顧瑞試探著問。
孔硯搖頭:“我們也不知曉。”
三人跟隨曹顧瑞前往太守府用午膳,曹顧瑞特意找了漢雲城最好的廚子,讓整套席麵既不過分鋪張,又讓人看得賞心悅目,吃起來滋味更是一絕。
然而明成玉三人在食堂吃習慣了,食堂講究味重分量大和香,比如那咬一口滿口香的酥皮肉夾饃,安俞亮一次能吃三個;還有那肉丸湯.....如今再吃這些精緻的膳食,雖美味至極,卻總感覺吃到嘴裏缺了點滋味,但是三人顧念著這是在太守府,又能看得出菜餚都是精心準備的,心裏想法自然半點不會露出來。
這畫麵落在曹顧瑞眼裏,讓他心裏不由暗想,不愧是世家出來的公子,不但禮節挑不出錯處,吃相也是一等一的好!
用過午膳,明成玉提出想去漢雲書齋看看,曹顧瑞自然欣然同意,但他尚有公務在身,便讓身邊一小官陪同他們前去。
“來到漢雲城,就意味著考核開始了,你怎地一點也不著急?”孔硯問。
明成玉微微搖頭,“不急於一日,對於考題我尚且沒有眉目,不如在漢雲城轉轉,適才聽曹大人說起,我也十分好奇書齋到底是何模樣。”
孔硯撓頭,“這書齋是陛下在大周各城都建起來的,京城自然也有,且比其他地方大上不少。”
“行了,那京城書齋再大,咱們在軍校裏也沒去過啊,正好去漢雲書齋見識見識。”安俞亮一向心大,他笑嗬嗬地攬過兩人往外走。
...
漢雲書齋裏已有不少人,他們找了個角落的空木桌坐下,發現對麵坐著一個男子,身上穿著打著補丁的棉袍,坐在桌子前正用毛筆在紙上認認真真寫文章。
“普通百姓別說作文章了,有多少認字的?不知讀過書沒有?又無紙筆,他們會寫字嗎?”安俞亮悄聲問,他這話沒什麽惡意,因為如今嘛....他的身份也和平民之身差不多了,他隻是單純好奇,因為知道普通百姓家中連溫飽都難以做到,買紙買筆?那更不可能啊,所以他們怎麽認字,又怎麽去寫字?
他一向有什麽說什麽,這迴自然也說出來了,不過安俞亮還記得把聲音放到最小。
明成玉剛想示意他別出聲,書齋安靜,安俞亮自以為聲音小其實還能被離得近些的人聽到。
果不其然,坐在明成玉正對麵的那個清瘦男子停住筆,抬起頭來看向安俞亮。
明成玉連忙小聲道:“這位兄台,抱歉,我朋友性子太直了些,說話未經斟酌,但他並無惡意。”
那清瘦男子臉上並無惱意,看這三人穿著便知並非普通人,他點點頭,隨即聲音帶著淡淡笑意道:“無妨,在下可為這位公子解惑,怎會無紙?黃沙黃土皆可為紙,怎會無筆?樹枝稼杆皆可作筆。”
三人俱是一愣。
尤其是安俞亮,聽了這話更是羞愧難當,小時候他爹讓他練字,他可從未好好練過,夫子布置的課業經常謊稱找不見,最後氣走了三位夫子,他爹從此不再過問他學業了。
安俞亮也向清瘦男子道了聲歉,告罪打擾了他的清淨。
不過對於明成玉三人來說,這隻是一個小插曲,他們將幾個書架走了個遍,驚訝地發現有不少感興趣的藏書,紛紛拿到木桌前坐下看了起來,不知不覺時間過去,竟然已經到了書齋該關閉的時候了。
他們這才將書放迴原來的位置,待都到齊後結伴意猶未盡地往外走。
“此處真是個好地方,清淨,也幹淨,最重要的是還有如此多藏書,當真是好地方。”孔硯高興地說。
明成玉三人走出書齋時恰好又遇到了那名清瘦的穿著補丁棉袍的男子,對方也看到了他們。
明成玉走過去拱手道:“方才在書齋裏不便於出聲,還沒請問閣下尊姓大名?”
男子迴禮,搖頭笑道:“不敢當,在下唐興。”
作揖告別,那人的身影慢慢在巷子盡頭隱去了。
第67章 村中冬日
秋去冬又來,京城驟然冷了下來。
晏玄鈺讓人在承天殿重新修了暖閣,這暖閣修起來並不費事,就像他前世北方地區家家有的火炕相似,不過是改成了地下火道,宮人在外麵的炭口放上炭火,連通裏麵的暖閣就會暖和起來,還能保持殿內空氣清新,而且相比於之前處處放置的炭火爐,炭火用量也大大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