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剩下他和建興,我沒關係,反正我做習慣了。」
……
作者有話說
就是宋裕明這個人,他不喜歡花裏胡哨的東西,所以他選老婆也不是看臉為主。
第33章 人活一口氣
李添在旁邊安靜地吃螺,沒有插嘴。
中途他起身去了一趟洗手間。洗手間藏在一樓後廚入口一扇像儲物櫃一樣的小鐵門後麵,他上完廁所出來就看到走廊的牆壁上釘著一些相片。
大部分人他都不認識,有一張雙人的合影他辨別出來是年輕時候的宋裕明,穿著千禧年流行的喇叭牛仔褲,還燙了頭髮。旁邊站著的是穿著廚師製服的店主嵐姨。
他不由自主把那張相片拿下來。
「很靚仔吧?」有人笑著從他身後走過來:「阿明自己可能都不記得這張相片了。他剛來的時候我們都說他好靚仔,根本不像個洗碗工,像那些歌廳裏麵駐場的歌手。」
李添盯著照片發笑:「他腿長,穿喇叭褲好看。」
嵐姨也笑:「好潮的他那個時候,褲子剪得一個個窿、穿耳洞、紋身,反正就是不好好幹活,遲到早退,還在廚房裏麵抽菸,幾次給我抓到,一次就扣100塊錢。那時候一個月人工才7000塊錢而已。」
「真的嗎?」李添很驚訝。
他很難想像不好好幹活的宋裕明。
「真的。」嵐姨故意作出一個嫌棄的表情:「誰想得到他現在能做到大老闆啊?我都想不到。」
李添在腦海裏描繪出那個畫麵——
年輕的,或者說,也不是那麽年輕的,28歲的宋裕明,踢踏著人字拖,手裏夾著煙,一身黝黑的皮膚是在碼頭漁船上曬的,吊兒郎當的習性和做派則是跟著漁夫和街頭混混「磨鍊」出來的。
可能是在碼頭幹得不開心,他找了一份後廚打雜的工作。
這是他第一次進後廚,他不知道後廚是幹什麽的,也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會經歷什麽,他隻當是又一份混日子的工作,和做船工、清潔、搬運沒什麽不同,反正在哪裏混不都是混。
他沒有職業規劃,也談不上喜不喜歡,可能在家做飯的時候弟弟會誇好吃,他想,那是弟弟懂事。
他還沒意識到人生來到了一個轉折點:「但是,您還是幫了他。」
「他也幫了我。」嵐姨莞爾:「因為……他的經歷和我有點像吧,所以我能理解他的心情。」
「那種……在哪裏都混不出來,做什麽都提不起勁兒,年紀越大,就越失望的心情。」
「我記得很清楚的,來應聘的時候他就直截了當地跟我說,我不一定在這裏長做,隨時都可能走,但是你要我做的事情我肯定給你做好,你隻要每天按時給我結人工就行,我不要月結,我隻幹日結。」
「我也很坦誠跟他說了,我要你是因為我沒錢僱傭更好的廚師,我的錢都花在開店上麵了。你看,我是第一次開店,你也是第一次做廚師,我們遇到了,也算一種緣分。」
「你幫幫我吧,我說,我也幫幫你,就當為各自爭一口氣。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口氣,爭這一口氣,也是尊重自己,對自己負責。我42歲都可以重新來過,你才28歲,怎麽不可以呢?」
「謝謝您能跟他說這樣的話。」李添有點感動。
嵐姨搖頭:「他有野心的,我看得出來,隻是需要拉一把。我拉他一把,也是拉我自己一把。」
她沒有拉錯。
宋裕明28歲入行,30歲進入香港文華東方總部,32歲跳槽米其林三星餐廳,33歲接手荔府,35歲把負債百萬的荔府酒家做到盈利。
7年時間他從一個廚房打雜飛速成長為年利潤過億的飯店總廚和老闆,荔府作為灣區甚至是全國餐飲業內最成功的模範案例,宋裕明不僅證明了自己的野心,也沒有辜負被發掘的天賦。
他生來就屬於這條賽道,起點晚不要緊,最終他能讓所有人望其項背。
兩人迴到樓上,李添手裏還拿著那張相片,他得意地朝師父晃了晃,像知道了一個秘密。
宋裕明露出釋懷的眼神。
「嵐姨說可以送給我做見麵禮。」李添提議:「不如今天再拍一張新的,留給她,也算迴禮了。」
新的照片列印出來重新釘迴牆上,他們還可以再有一個二十年。
晚飯後,師徒倆沿途一直走到何文田地鐵站去。
何文田是老居民區,人不多,沒有商場和遊客,道路兩旁清淨,李添主動地牽起了師父的手。宋裕明看了他一眼,迴握住,兩人十指緊扣。
剛進地鐵,宋裕明的手機就響了。他撈起來看一眼,接了。
是專修公司的施工隊隊長打來的:「老闆?我這沒辦法幹活了,這女的怎麽迴事啊?你來跟她說吧,真是的。影響了工期我不負責任的。」
莫名其妙。宋裕明皺著眉頭:「說清楚,什麽事?」
背景音嘲哳喧鬧,還伴有吵架的聲音,李添甚至都能聽到聽筒裏麵有人扯著嗓門叫嚷。
「我怎麽知道?突然就竄出一個女的不讓我們繼續幹活了,還說我們擋道。」隊長也很不高興:「她說她姓扈,是你們的廚師,要是你們的人你叫她趕緊走吧,別耽誤我們。」
宋裕明知道李添把扈幼文提拔了上來。但對於這位「新秀」,他了解不多。
……
作者有話說
就是宋裕明這個人,他不喜歡花裏胡哨的東西,所以他選老婆也不是看臉為主。
第33章 人活一口氣
李添在旁邊安靜地吃螺,沒有插嘴。
中途他起身去了一趟洗手間。洗手間藏在一樓後廚入口一扇像儲物櫃一樣的小鐵門後麵,他上完廁所出來就看到走廊的牆壁上釘著一些相片。
大部分人他都不認識,有一張雙人的合影他辨別出來是年輕時候的宋裕明,穿著千禧年流行的喇叭牛仔褲,還燙了頭髮。旁邊站著的是穿著廚師製服的店主嵐姨。
他不由自主把那張相片拿下來。
「很靚仔吧?」有人笑著從他身後走過來:「阿明自己可能都不記得這張相片了。他剛來的時候我們都說他好靚仔,根本不像個洗碗工,像那些歌廳裏麵駐場的歌手。」
李添盯著照片發笑:「他腿長,穿喇叭褲好看。」
嵐姨也笑:「好潮的他那個時候,褲子剪得一個個窿、穿耳洞、紋身,反正就是不好好幹活,遲到早退,還在廚房裏麵抽菸,幾次給我抓到,一次就扣100塊錢。那時候一個月人工才7000塊錢而已。」
「真的嗎?」李添很驚訝。
他很難想像不好好幹活的宋裕明。
「真的。」嵐姨故意作出一個嫌棄的表情:「誰想得到他現在能做到大老闆啊?我都想不到。」
李添在腦海裏描繪出那個畫麵——
年輕的,或者說,也不是那麽年輕的,28歲的宋裕明,踢踏著人字拖,手裏夾著煙,一身黝黑的皮膚是在碼頭漁船上曬的,吊兒郎當的習性和做派則是跟著漁夫和街頭混混「磨鍊」出來的。
可能是在碼頭幹得不開心,他找了一份後廚打雜的工作。
這是他第一次進後廚,他不知道後廚是幹什麽的,也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會經歷什麽,他隻當是又一份混日子的工作,和做船工、清潔、搬運沒什麽不同,反正在哪裏混不都是混。
他沒有職業規劃,也談不上喜不喜歡,可能在家做飯的時候弟弟會誇好吃,他想,那是弟弟懂事。
他還沒意識到人生來到了一個轉折點:「但是,您還是幫了他。」
「他也幫了我。」嵐姨莞爾:「因為……他的經歷和我有點像吧,所以我能理解他的心情。」
「那種……在哪裏都混不出來,做什麽都提不起勁兒,年紀越大,就越失望的心情。」
「我記得很清楚的,來應聘的時候他就直截了當地跟我說,我不一定在這裏長做,隨時都可能走,但是你要我做的事情我肯定給你做好,你隻要每天按時給我結人工就行,我不要月結,我隻幹日結。」
「我也很坦誠跟他說了,我要你是因為我沒錢僱傭更好的廚師,我的錢都花在開店上麵了。你看,我是第一次開店,你也是第一次做廚師,我們遇到了,也算一種緣分。」
「你幫幫我吧,我說,我也幫幫你,就當為各自爭一口氣。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口氣,爭這一口氣,也是尊重自己,對自己負責。我42歲都可以重新來過,你才28歲,怎麽不可以呢?」
「謝謝您能跟他說這樣的話。」李添有點感動。
嵐姨搖頭:「他有野心的,我看得出來,隻是需要拉一把。我拉他一把,也是拉我自己一把。」
她沒有拉錯。
宋裕明28歲入行,30歲進入香港文華東方總部,32歲跳槽米其林三星餐廳,33歲接手荔府,35歲把負債百萬的荔府酒家做到盈利。
7年時間他從一個廚房打雜飛速成長為年利潤過億的飯店總廚和老闆,荔府作為灣區甚至是全國餐飲業內最成功的模範案例,宋裕明不僅證明了自己的野心,也沒有辜負被發掘的天賦。
他生來就屬於這條賽道,起點晚不要緊,最終他能讓所有人望其項背。
兩人迴到樓上,李添手裏還拿著那張相片,他得意地朝師父晃了晃,像知道了一個秘密。
宋裕明露出釋懷的眼神。
「嵐姨說可以送給我做見麵禮。」李添提議:「不如今天再拍一張新的,留給她,也算迴禮了。」
新的照片列印出來重新釘迴牆上,他們還可以再有一個二十年。
晚飯後,師徒倆沿途一直走到何文田地鐵站去。
何文田是老居民區,人不多,沒有商場和遊客,道路兩旁清淨,李添主動地牽起了師父的手。宋裕明看了他一眼,迴握住,兩人十指緊扣。
剛進地鐵,宋裕明的手機就響了。他撈起來看一眼,接了。
是專修公司的施工隊隊長打來的:「老闆?我這沒辦法幹活了,這女的怎麽迴事啊?你來跟她說吧,真是的。影響了工期我不負責任的。」
莫名其妙。宋裕明皺著眉頭:「說清楚,什麽事?」
背景音嘲哳喧鬧,還伴有吵架的聲音,李添甚至都能聽到聽筒裏麵有人扯著嗓門叫嚷。
「我怎麽知道?突然就竄出一個女的不讓我們繼續幹活了,還說我們擋道。」隊長也很不高興:「她說她姓扈,是你們的廚師,要是你們的人你叫她趕緊走吧,別耽誤我們。」
宋裕明知道李添把扈幼文提拔了上來。但對於這位「新秀」,他了解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