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陽光的地方,就有陰影。
如果我們能夠摘除自己的痛覺神經,我們將感覺不到疼痛。但是痛覺神經本身是有保護機體的功能的,它能告訴我們什麽是危險的,什麽是我們不想要的。心理上的痛苦也是一樣。
我們能否允許有一些事情是自己無法控製的,能否允許痛苦的存在呢?這個問題涉及存在的一些本質問題。
我沒有一股腦兒地把這些想法說出來,我不會試圖去勸說他。隻是把我看到的描述出來:
「看上去你真的很希望自己不會再想起這件事了。」
「是啊。我知道這種事總是需要一點時間,不過都這麽多年了還會想起,想起來的時候還會不好受,那不是……」他的表情變得難看。
「那不是什麽?」
「就是我之前說的,我的重心在事業上,怎麽能因為一個女人影響心情,況且還是一個不愛我的女人,這,這根本不像一個男人啊!」
「所以你覺得男人是不應該因為女人影響心情的,這讓你有一種無法接受的感覺。」我幫助他了解自己的感受。
「對,難以接受,我不想這樣。」
「你很不想這樣,每當你想起這件事情,覺得自己心情又被影響了,都會難以接受,感覺到更加沮喪。」
「是的,就是這樣。」
「那可不可以說,這件事本身就讓你感覺沮喪,而想起這件事之後,那種難以接受的感覺,又加重了你的沮喪。」
他想了想,似是領悟到了什麽,眼裏重新有了光:「是的,的確像你說的這樣,就像是一種惡性循環,對,惡性循環。」
「好像越是不想它出現,當它出現的時候,就感覺越沮喪。」
「對……你的意思是,我應該讓它出現,這樣真的不會很奇怪嗎?」
「現在看起來,就算你覺得它不應該出現,它也還是會出現,而且可能因為這種不應該的感覺,出現得更加強烈。」
「是啊……」
他說著,往後靠向沙發,整個人放鬆了下來,似乎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進入他的內心。
我們總是要求自己應該要如何,當做不到的時候,又該如何接受呢?
看到這一點後,他確實地感到了自己的無能為力,於是開始慢慢接受現實。
三
這次谘詢過後,張先生給了我反饋。他說一開始沒有特別的感覺,但不知道為什麽,他有些不同了。
他也說不出是哪裏不同。隻是,當他想到自己就是會想起她,就是這樣的,他突然就輕鬆了一些。他不知道這種感覺是麻木,還是自我放棄,說不出這是壞,還是好。
總之,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他覺得自己能夠更加專注地投入當下的工作,沒有再夢到這件事,心情也愉悅了許多。
因為工作繁忙的關係,他向我請了一周假,說等到自己閑下來一些再約。
這也從側麵證實他的情況的確有所好轉。
很多來訪者都會在自己出現好轉,或者度過谘詢階段以後請假,或暫停谘詢。
我倒不會要求他們一定要來,花一段時間去感受自己的變化也未必是壞事。
隻不過傳統谘詢設置一般會建議來訪者持續一段較長的時間,因為好轉可能僅僅是谘詢的開始。如果能夠長期規律地谘詢下去,來訪者將有機會更加徹底和深入地了解自己,了解困擾的根源。一段長期的谘詢關係更有可能從深層次上暴露一個人與外界建立關係和互動的模式,讓當事人看到自己的模式,並重新考慮是否將這些模式沿用至往後餘生。
谘詢能給一個人帶來的改變,是根本性的。
當然,這也看個人是否有自我認識的需求。很多人停留在目前的模式下,沒有特別的不適,要再經歷一些事情和時間,不適應的地方才會漸漸顯現。
所以我通常是尊重對方的時間安排,設置得較為寬鬆。
隔周,張先生又繼續預約,我們間或還聊了一些和那件事有關的問題,也聊了一些工作上的事。他說近來工作帶給他的疲憊感越來越強了,他也不知道是怎麽迴事,總有一種很深的焦慮。當焦慮出現的時候,人會感覺急躁,情緒又會轉向負麵,還可能因此再想起那件事,那就更糟了。
我傾聽著他近來的感受,琢磨這裏麵的變化:「你在焦慮什麽呢?」
「焦慮……工作總是讓人焦慮吧,尤其是工作壓力大的時候。」
「是指什麽壓力呢?我記得你對我說過,你們的團隊剛剛有了第一筆較大的投資,會有盈利上的壓力,不過在這方麵你們也已經有所準備。」
「是啊,原本就有準備。我也說不清,可能是得失心的問題吧。對,得失心,我必須得讓資本有所期待,我知道我是可以的,雖然最近有一些不太好的消息……」
「哦?」這是他在過去沒有告訴過我的。
「一些新規定的出台會影響整個行業的風向,給我們原本的模式帶來一些衝擊。」他的表情嚴肅,唿吸變重。我能感覺到那份壓力的沉重。
「有想過對策嗎?」
「有的,現在我們就在應對,大概率沒問題。隻是,凡事總有個萬一,你知道,那就……」
「那就如何呢?」
「不太妙了。」
「不太妙是怎麽樣呢?」我感覺到他不太想談論不理想的結果,這也可能是他過去沒有和我說起工作困境的原因。
如果我們能夠摘除自己的痛覺神經,我們將感覺不到疼痛。但是痛覺神經本身是有保護機體的功能的,它能告訴我們什麽是危險的,什麽是我們不想要的。心理上的痛苦也是一樣。
我們能否允許有一些事情是自己無法控製的,能否允許痛苦的存在呢?這個問題涉及存在的一些本質問題。
我沒有一股腦兒地把這些想法說出來,我不會試圖去勸說他。隻是把我看到的描述出來:
「看上去你真的很希望自己不會再想起這件事了。」
「是啊。我知道這種事總是需要一點時間,不過都這麽多年了還會想起,想起來的時候還會不好受,那不是……」他的表情變得難看。
「那不是什麽?」
「就是我之前說的,我的重心在事業上,怎麽能因為一個女人影響心情,況且還是一個不愛我的女人,這,這根本不像一個男人啊!」
「所以你覺得男人是不應該因為女人影響心情的,這讓你有一種無法接受的感覺。」我幫助他了解自己的感受。
「對,難以接受,我不想這樣。」
「你很不想這樣,每當你想起這件事情,覺得自己心情又被影響了,都會難以接受,感覺到更加沮喪。」
「是的,就是這樣。」
「那可不可以說,這件事本身就讓你感覺沮喪,而想起這件事之後,那種難以接受的感覺,又加重了你的沮喪。」
他想了想,似是領悟到了什麽,眼裏重新有了光:「是的,的確像你說的這樣,就像是一種惡性循環,對,惡性循環。」
「好像越是不想它出現,當它出現的時候,就感覺越沮喪。」
「對……你的意思是,我應該讓它出現,這樣真的不會很奇怪嗎?」
「現在看起來,就算你覺得它不應該出現,它也還是會出現,而且可能因為這種不應該的感覺,出現得更加強烈。」
「是啊……」
他說著,往後靠向沙發,整個人放鬆了下來,似乎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進入他的內心。
我們總是要求自己應該要如何,當做不到的時候,又該如何接受呢?
看到這一點後,他確實地感到了自己的無能為力,於是開始慢慢接受現實。
三
這次谘詢過後,張先生給了我反饋。他說一開始沒有特別的感覺,但不知道為什麽,他有些不同了。
他也說不出是哪裏不同。隻是,當他想到自己就是會想起她,就是這樣的,他突然就輕鬆了一些。他不知道這種感覺是麻木,還是自我放棄,說不出這是壞,還是好。
總之,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他覺得自己能夠更加專注地投入當下的工作,沒有再夢到這件事,心情也愉悅了許多。
因為工作繁忙的關係,他向我請了一周假,說等到自己閑下來一些再約。
這也從側麵證實他的情況的確有所好轉。
很多來訪者都會在自己出現好轉,或者度過谘詢階段以後請假,或暫停谘詢。
我倒不會要求他們一定要來,花一段時間去感受自己的變化也未必是壞事。
隻不過傳統谘詢設置一般會建議來訪者持續一段較長的時間,因為好轉可能僅僅是谘詢的開始。如果能夠長期規律地谘詢下去,來訪者將有機會更加徹底和深入地了解自己,了解困擾的根源。一段長期的谘詢關係更有可能從深層次上暴露一個人與外界建立關係和互動的模式,讓當事人看到自己的模式,並重新考慮是否將這些模式沿用至往後餘生。
谘詢能給一個人帶來的改變,是根本性的。
當然,這也看個人是否有自我認識的需求。很多人停留在目前的模式下,沒有特別的不適,要再經歷一些事情和時間,不適應的地方才會漸漸顯現。
所以我通常是尊重對方的時間安排,設置得較為寬鬆。
隔周,張先生又繼續預約,我們間或還聊了一些和那件事有關的問題,也聊了一些工作上的事。他說近來工作帶給他的疲憊感越來越強了,他也不知道是怎麽迴事,總有一種很深的焦慮。當焦慮出現的時候,人會感覺急躁,情緒又會轉向負麵,還可能因此再想起那件事,那就更糟了。
我傾聽著他近來的感受,琢磨這裏麵的變化:「你在焦慮什麽呢?」
「焦慮……工作總是讓人焦慮吧,尤其是工作壓力大的時候。」
「是指什麽壓力呢?我記得你對我說過,你們的團隊剛剛有了第一筆較大的投資,會有盈利上的壓力,不過在這方麵你們也已經有所準備。」
「是啊,原本就有準備。我也說不清,可能是得失心的問題吧。對,得失心,我必須得讓資本有所期待,我知道我是可以的,雖然最近有一些不太好的消息……」
「哦?」這是他在過去沒有告訴過我的。
「一些新規定的出台會影響整個行業的風向,給我們原本的模式帶來一些衝擊。」他的表情嚴肅,唿吸變重。我能感覺到那份壓力的沉重。
「有想過對策嗎?」
「有的,現在我們就在應對,大概率沒問題。隻是,凡事總有個萬一,你知道,那就……」
「那就如何呢?」
「不太妙了。」
「不太妙是怎麽樣呢?」我感覺到他不太想談論不理想的結果,這也可能是他過去沒有和我說起工作困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