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能將這股力量釋放出來,而不再畏首畏尾,那他就可以盡興地享受自己拚搏的過程和輝煌的成果了。
顯然,他被旁人的觀念困住了。而他本身並不喜歡困守在裏麵。
困住……
我再一次想起了那個夢。
三
在這個話題暫時告一段落,我們的對話出現了短暫空白的時候,我又問及了那個夢。
「如果你想不起來那雙眼睛究竟是怎麽迴事,那麽那座監獄呢?它能讓你想到什麽嗎?」
「這個……我原本的確想不出什麽,不過這幾次聊過以後,我好像明確了一些。」
「哦,是什麽?」
「就是這個,我們現在在談的事情。這種感覺的確一直困擾著我,就像一座沒有邊界的牢獄,把我禁錮其中,哪怕我暫時忘了它的存在,以為自己獲得了自由,但一個不留意,就會被不留情麵地打迴原形。」
「就是那隻眼睛出現,提醒你,你仍然受困的時候?」
「對,可以這麽說。」
「所以,那隻眼睛就是起到了監視並且提醒你的作用?」我進一步分析。
「是吧。」
我覺得我們已經很接近某個核心的問題了。
「那我的領導……」或許他也有這種感覺,於是開始思索了起來。「她的眼睛也是在監視和提醒嗎?」
他又停了下來,陷入沉默。不過,這一次沉默和過去不同。我沒有打斷他,他還在思考。
「先前我說到,是不是要讓領導喜歡,升職、賺錢,哪怕……我沒說完,其實,我想說的是曲意逢迎,哪怕是曲意逢迎,也要這麽做嗎?嗬,事實上,很可能並不完全是我不想,而是我不擅長。」
我沒有很快明白他此時說到這點的原因,不過我留意到他又出現了那種自嘲的語氣。
「我想是自卑吧。任何事做不好,我都有點自卑。哪怕是一件我並不想做的事,但如果沒有做好,我也會有那種感受,那種認為自己不好的感受,尤其是別人眼中那些重要的事。」
當他這段解釋說出來的時候,我一下子豁然開朗。我想我明白了這其中的關聯,還有,夢境的喻意。
「對自己不好的感受,是覺得自己不夠好嗎?」我繼續幫他澄清和分辨。
「是吧。所以說是自卑的感覺,覺得自己在這方麵做不好。」
「嗯……哪怕職場上的升遷,並不是自己最想追求的,也不是自己擅長的,但因為其他人可能會用這一點來評判你,覺得你在這方麵表現不好,而你也會主動地代入他人的評價中,認同這種評價,覺得自己不夠好。」
「對,就是這種不夠好的感覺。而且我更嚴重一些,當我覺得自己在這方麵不擅長的時候,就想不起自己也有其他擅長的方麵,或者說是感覺不到。隻會沉浸在那種難受的感覺裏,出不來,一味地覺得自己不好。」
他觸及了一些實質問題。
從他的描述中,我更加確定了一點,他的自尊感比較低,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容易陷入自我貶低的循環裏——
越是感覺到難受,就越是看不起這個難受的自己,甚至會進一步給自己負麵的評價,更加不認可自己。
低自尊的人容易感覺到自身的無價值感,無意義感。
一個人自尊水平的高低和他的成長、經歷和觀念,都有關。
意識到這一點,我要注意在谘詢中幫他看到這個循環,並且停止這個循環。
「就好像被他人的評價、眼光囚住了一樣?」我繼續貼近他的感受,將他的感受描述出來。這是一個讓他看到自己的過程,也是讓他看見那個循環的方法。
「對!就是那座監獄。別人的評價、別人的眼神,時常提醒著我,我沒有真正的自由。」
「為什麽那個領導的眼睛,會尤其地讓你不舒服?似乎你夢中的眼睛化身成了她的形象。」
「她能夠評價我吧。我想是因為這樣,她是現在距離我最近的,可以評價我的人,而我又會十分介意他人的評價。尤其她還是我的領導,她的評價具有話語權和權威性。我害怕被評價。」
「因為如果她真的給了你一個差的評價,那你也很可能會對自己產生懷疑,產生不好的感覺,哪怕她說的可能不是真的,你也有自己的長處。」
「是的。」
「你剛才說到了話語權和權威性,似乎相比起其他人,具有這兩者的人,會對你的自我評價有更大的影響。」
「是這樣吧。」
「可以迴想一下,過去在你的生活中,有誰是同樣具有話語權和權威性的嗎,這種感覺在你過去的生活中曾經出現過嗎?」
我再一次問到了他的過往。這個問題我曾經問過一次,不過這一次有所不同,我們有了新的線索。
「話語權和權威性……」他琢磨著,「嗬,先前也許我沒有思緒,但一說到話語權和權威性,我想到的人太多了。」
他的話難得多了起來:「從小到大,有話語權的人還少嗎,小時候是父母、老師,還有可能是長輩、親戚;長大以後,領導、同事,不過就是這些人。」
「聽上去,你自己是沒有話語權的?」我認真捕捉他話中的信息,尤其是這種他不假思索的話。
「嗯,小時候總是比較弱勢,當然會感覺到大人比較有權威,他們會評判你,比如你好不好、乖不乖。」
顯然,他被旁人的觀念困住了。而他本身並不喜歡困守在裏麵。
困住……
我再一次想起了那個夢。
三
在這個話題暫時告一段落,我們的對話出現了短暫空白的時候,我又問及了那個夢。
「如果你想不起來那雙眼睛究竟是怎麽迴事,那麽那座監獄呢?它能讓你想到什麽嗎?」
「這個……我原本的確想不出什麽,不過這幾次聊過以後,我好像明確了一些。」
「哦,是什麽?」
「就是這個,我們現在在談的事情。這種感覺的確一直困擾著我,就像一座沒有邊界的牢獄,把我禁錮其中,哪怕我暫時忘了它的存在,以為自己獲得了自由,但一個不留意,就會被不留情麵地打迴原形。」
「就是那隻眼睛出現,提醒你,你仍然受困的時候?」
「對,可以這麽說。」
「所以,那隻眼睛就是起到了監視並且提醒你的作用?」我進一步分析。
「是吧。」
我覺得我們已經很接近某個核心的問題了。
「那我的領導……」或許他也有這種感覺,於是開始思索了起來。「她的眼睛也是在監視和提醒嗎?」
他又停了下來,陷入沉默。不過,這一次沉默和過去不同。我沒有打斷他,他還在思考。
「先前我說到,是不是要讓領導喜歡,升職、賺錢,哪怕……我沒說完,其實,我想說的是曲意逢迎,哪怕是曲意逢迎,也要這麽做嗎?嗬,事實上,很可能並不完全是我不想,而是我不擅長。」
我沒有很快明白他此時說到這點的原因,不過我留意到他又出現了那種自嘲的語氣。
「我想是自卑吧。任何事做不好,我都有點自卑。哪怕是一件我並不想做的事,但如果沒有做好,我也會有那種感受,那種認為自己不好的感受,尤其是別人眼中那些重要的事。」
當他這段解釋說出來的時候,我一下子豁然開朗。我想我明白了這其中的關聯,還有,夢境的喻意。
「對自己不好的感受,是覺得自己不夠好嗎?」我繼續幫他澄清和分辨。
「是吧。所以說是自卑的感覺,覺得自己在這方麵做不好。」
「嗯……哪怕職場上的升遷,並不是自己最想追求的,也不是自己擅長的,但因為其他人可能會用這一點來評判你,覺得你在這方麵表現不好,而你也會主動地代入他人的評價中,認同這種評價,覺得自己不夠好。」
「對,就是這種不夠好的感覺。而且我更嚴重一些,當我覺得自己在這方麵不擅長的時候,就想不起自己也有其他擅長的方麵,或者說是感覺不到。隻會沉浸在那種難受的感覺裏,出不來,一味地覺得自己不好。」
他觸及了一些實質問題。
從他的描述中,我更加確定了一點,他的自尊感比較低,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容易陷入自我貶低的循環裏——
越是感覺到難受,就越是看不起這個難受的自己,甚至會進一步給自己負麵的評價,更加不認可自己。
低自尊的人容易感覺到自身的無價值感,無意義感。
一個人自尊水平的高低和他的成長、經歷和觀念,都有關。
意識到這一點,我要注意在谘詢中幫他看到這個循環,並且停止這個循環。
「就好像被他人的評價、眼光囚住了一樣?」我繼續貼近他的感受,將他的感受描述出來。這是一個讓他看到自己的過程,也是讓他看見那個循環的方法。
「對!就是那座監獄。別人的評價、別人的眼神,時常提醒著我,我沒有真正的自由。」
「為什麽那個領導的眼睛,會尤其地讓你不舒服?似乎你夢中的眼睛化身成了她的形象。」
「她能夠評價我吧。我想是因為這樣,她是現在距離我最近的,可以評價我的人,而我又會十分介意他人的評價。尤其她還是我的領導,她的評價具有話語權和權威性。我害怕被評價。」
「因為如果她真的給了你一個差的評價,那你也很可能會對自己產生懷疑,產生不好的感覺,哪怕她說的可能不是真的,你也有自己的長處。」
「是的。」
「你剛才說到了話語權和權威性,似乎相比起其他人,具有這兩者的人,會對你的自我評價有更大的影響。」
「是這樣吧。」
「可以迴想一下,過去在你的生活中,有誰是同樣具有話語權和權威性的嗎,這種感覺在你過去的生活中曾經出現過嗎?」
我再一次問到了他的過往。這個問題我曾經問過一次,不過這一次有所不同,我們有了新的線索。
「話語權和權威性……」他琢磨著,「嗬,先前也許我沒有思緒,但一說到話語權和權威性,我想到的人太多了。」
他的話難得多了起來:「從小到大,有話語權的人還少嗎,小時候是父母、老師,還有可能是長輩、親戚;長大以後,領導、同事,不過就是這些人。」
「聽上去,你自己是沒有話語權的?」我認真捕捉他話中的信息,尤其是這種他不假思索的話。
「嗯,小時候總是比較弱勢,當然會感覺到大人比較有權威,他們會評判你,比如你好不好、乖不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