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歷史同人] 穿唐後,導師和我麵麵相覷 作者:金玉滿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畢竟現在的宰相李林甫自己沒什麽文化,就喜歡針對文人,朝中以文采出名的那?些臣子隻要是沒什麽背景的都被?貶了,王維居安思危,自然也是想找一個靠山的。
李長安會拒絕嗎?當然不能,誰能拒絕王維啊!
她連孟浩然都拒絕不了,更?別說她會背的詩數量遠超孟浩然,相貌比孟浩然俊美上?十倍,能力也比孟浩然強上?十倍,而?且王維還有?一個在安史之亂中跟隨李光弼平叛,雖然晚節不保但的確是做過宰相的弟弟了。
香香甜甜,能文能武的兩塊小糕點把自己洗幹淨了要往她李長安的碗裏跳,她豈能讓到手的小糕點跑了呢。
李長安矜持輕咳了一聲,下一刻就拋棄了矜持,目露綠光看著王維:“我素來仰慕摩詰,常聞摩詰詩畫雙絕……”
王維情商就要高多了,不愧是能在安祿山和老?李家反覆橫跳還能保住自己小命的河東王氏子弟。
他聞弦歌而?知雅意,“某願為二十九娘作畫題詩。”
“好好好。”李長安一把拉住王維的手,激動道:“我得摩詰,甚幸至。”
世家出身就是不一樣,瞧瞧人家這個攀附關係的本事,一見麵就知道她既然之前能保住他的官職那?現在就也能保住他全家的安全。
王縉則在一側衝著兄長擠眉弄眼,王維沒好氣瞪了他一眼。
在王維來之前,王縉已經和李長安相談甚歡了,這對世家出身的兄弟不約而?同想到了一起去攀附權貴。
在大唐,攀附權貴並不是什麽丟人的事情。
“夏卿也是今年科舉?”李長安思考了一下,在她印象中王縉雖然沒有?想王維一樣考了狀元,可也是順利考過了進士,說起來他的仕途好像比王維還要順利許多。
夏卿是王縉的字。
“你可願隨我去荊州一趟?”李長安道,“張九齡如今擔任荊州刺史,他是我的老?師,可以帶著你先熟悉庶務。”
在大唐,起碼在李林甫之前,還都是秉承著“宰相必起於州部”這條默認規定的。王縉和王維都需要外放做官,有?執掌一方的經歷之後,才能升遷。
王縉自然十分願意,這等為官之道按照道理?應當是世家子弟的長輩帶著他們?學習,可王維兄弟的父親早逝,隻留下了河東王氏這個名頭,沒有?長輩引路,王維才會在仕途上?如此不順。
“我這兩年大部分時間?都會在荊州待著,摩詰在長安若是遇到了為難之事,直接報壽安公主的名號便可,若是再有?解決不了之事,就去找鹹宜公主,她是我的阿姊,和我關係不錯。”李長安也沒忘了安排好王維。
壽安公主的名字還是好用的,六歲就被?破例給了公主封號,盡管李長安知道這是武惠妃臨死前特意給她求下的保障,可在外人看來,這就是李隆基寵愛她的證明。
不過目前來說,她加上?鹹宜公主和玉真公主,的確也是目前最?好的裙帶關係,起碼在楊貴妃出現之前是最?好的裙帶關係。
倒是意外之喜,李長安心滿意足告訴王縉準備好行李,三日之後啟程就離開?了王維府邸。本來她隻打算搞點王維的詩畫收藏,沒想到王維居然帶著一大家子人跳到了她碗中。
王維有?情商有?家世,雖說這位詩佛上?進心好似不強,不過從他晚年寫給從弟的“少年識事淺,強學幹名利。徒聞躍馬車,苦無出人智”的詩來看,王維不是不想上?進,是沒路子上?進。
王縉更?是能文能武,能跟隨李光弼平叛,還能當宰相,雖說晚年因?為畏懼權勢跟隨權臣而?晚節不保吧,但是起碼也證明他除了老?了以後昏了頭外沒有?其他毛病。
李長安手下最?缺的這就是這種出身清正自身還有?本事的臣子,她略微扶持一下,這就是她的嫡係。
到時候以沈初為首,這就是她的官員派係。
李長安帶著王縉離開?了長安,又迴到荊州,而?後直奔刺史府。
刺史就有?自己的宅院了,就在州衙內,前院處理?政務,右後方就是刺史府。李長安一路走來,發現刺史府的確比張九齡先前住的那?個小院大多了,一路走來,奴僕屬官遇到了許多。
轉進了書房,張九齡正在伏案處理?政務。
“老?師,我又給你找了一個學生。”李長安對著張九齡笑了笑。
張九齡抬起頭,看到了有?些緊張袖手站在一側的王縉,他無奈看了李長安一眼:“也是今歲科舉?”
“老?師果然料事如神。”李長安小小拍了個馬屁,“這是王維之弟,王縉。”
張九齡詫異道:“摩詰之弟?摩詰之才不在老?夫之下,他的兄弟考一個科舉應當不成問題吧。”
他不是狀元,王維是狀元,單論才學,王維年紀雖輕,卻是出了名的少年天才,未必不如他。
李長安笑了笑,對著張九齡眨眨眼:“是想讓他跟隨老?師學一學治理?地方的本事。”
張九齡頓時明白了李長安的意思。
她也不擔心王縉會考不上?進士,讓王縉跟著他學習的不是科舉的學問,而?是治理?地方的本事,這是為王縉日後外放做打算的。
李長安會拒絕嗎?當然不能,誰能拒絕王維啊!
她連孟浩然都拒絕不了,更?別說她會背的詩數量遠超孟浩然,相貌比孟浩然俊美上?十倍,能力也比孟浩然強上?十倍,而?且王維還有?一個在安史之亂中跟隨李光弼平叛,雖然晚節不保但的確是做過宰相的弟弟了。
香香甜甜,能文能武的兩塊小糕點把自己洗幹淨了要往她李長安的碗裏跳,她豈能讓到手的小糕點跑了呢。
李長安矜持輕咳了一聲,下一刻就拋棄了矜持,目露綠光看著王維:“我素來仰慕摩詰,常聞摩詰詩畫雙絕……”
王維情商就要高多了,不愧是能在安祿山和老?李家反覆橫跳還能保住自己小命的河東王氏子弟。
他聞弦歌而?知雅意,“某願為二十九娘作畫題詩。”
“好好好。”李長安一把拉住王維的手,激動道:“我得摩詰,甚幸至。”
世家出身就是不一樣,瞧瞧人家這個攀附關係的本事,一見麵就知道她既然之前能保住他的官職那?現在就也能保住他全家的安全。
王縉則在一側衝著兄長擠眉弄眼,王維沒好氣瞪了他一眼。
在王維來之前,王縉已經和李長安相談甚歡了,這對世家出身的兄弟不約而?同想到了一起去攀附權貴。
在大唐,攀附權貴並不是什麽丟人的事情。
“夏卿也是今年科舉?”李長安思考了一下,在她印象中王縉雖然沒有?想王維一樣考了狀元,可也是順利考過了進士,說起來他的仕途好像比王維還要順利許多。
夏卿是王縉的字。
“你可願隨我去荊州一趟?”李長安道,“張九齡如今擔任荊州刺史,他是我的老?師,可以帶著你先熟悉庶務。”
在大唐,起碼在李林甫之前,還都是秉承著“宰相必起於州部”這條默認規定的。王縉和王維都需要外放做官,有?執掌一方的經歷之後,才能升遷。
王縉自然十分願意,這等為官之道按照道理?應當是世家子弟的長輩帶著他們?學習,可王維兄弟的父親早逝,隻留下了河東王氏這個名頭,沒有?長輩引路,王維才會在仕途上?如此不順。
“我這兩年大部分時間?都會在荊州待著,摩詰在長安若是遇到了為難之事,直接報壽安公主的名號便可,若是再有?解決不了之事,就去找鹹宜公主,她是我的阿姊,和我關係不錯。”李長安也沒忘了安排好王維。
壽安公主的名字還是好用的,六歲就被?破例給了公主封號,盡管李長安知道這是武惠妃臨死前特意給她求下的保障,可在外人看來,這就是李隆基寵愛她的證明。
不過目前來說,她加上?鹹宜公主和玉真公主,的確也是目前最?好的裙帶關係,起碼在楊貴妃出現之前是最?好的裙帶關係。
倒是意外之喜,李長安心滿意足告訴王縉準備好行李,三日之後啟程就離開?了王維府邸。本來她隻打算搞點王維的詩畫收藏,沒想到王維居然帶著一大家子人跳到了她碗中。
王維有?情商有?家世,雖說這位詩佛上?進心好似不強,不過從他晚年寫給從弟的“少年識事淺,強學幹名利。徒聞躍馬車,苦無出人智”的詩來看,王維不是不想上?進,是沒路子上?進。
王縉更?是能文能武,能跟隨李光弼平叛,還能當宰相,雖說晚年因?為畏懼權勢跟隨權臣而?晚節不保吧,但是起碼也證明他除了老?了以後昏了頭外沒有?其他毛病。
李長安手下最?缺的這就是這種出身清正自身還有?本事的臣子,她略微扶持一下,這就是她的嫡係。
到時候以沈初為首,這就是她的官員派係。
李長安帶著王縉離開?了長安,又迴到荊州,而?後直奔刺史府。
刺史就有?自己的宅院了,就在州衙內,前院處理?政務,右後方就是刺史府。李長安一路走來,發現刺史府的確比張九齡先前住的那?個小院大多了,一路走來,奴僕屬官遇到了許多。
轉進了書房,張九齡正在伏案處理?政務。
“老?師,我又給你找了一個學生。”李長安對著張九齡笑了笑。
張九齡抬起頭,看到了有?些緊張袖手站在一側的王縉,他無奈看了李長安一眼:“也是今歲科舉?”
“老?師果然料事如神。”李長安小小拍了個馬屁,“這是王維之弟,王縉。”
張九齡詫異道:“摩詰之弟?摩詰之才不在老?夫之下,他的兄弟考一個科舉應當不成問題吧。”
他不是狀元,王維是狀元,單論才學,王維年紀雖輕,卻是出了名的少年天才,未必不如他。
李長安笑了笑,對著張九齡眨眨眼:“是想讓他跟隨老?師學一學治理?地方的本事。”
張九齡頓時明白了李長安的意思。
她也不擔心王縉會考不上?進士,讓王縉跟著他學習的不是科舉的學問,而?是治理?地方的本事,這是為王縉日後外放做打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