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吞著口水,守在灶台邊。


    林氏又處理起生蠔,生蠔肉裏夾雜著殼渣,得用水清洗幹淨。


    生蠔個大肥美,看色澤就知道很新鮮。


    “三嬸,這也是海鮮嗎?” 水裏的生蠔肉軟軟的,小七忍不住想戳。


    小六湊到盆邊,皺了皺鼻子大吸了口氣,神色陶醉。


    “這是生蠔,煮湯喝鮮掉眉毛。”


    螃蟹、生蠔這些海鮮縣城裏很常見,之前他們住在城裏,娘經常買迴來煮湯喝,就算不吃生蠔肉,光喝湯他一次就能喝兩碗。


    小七想象不出味道,學著小六的樣子,湊在盆邊小鼻子聳動。


    兩顆小腦袋把陶盆遮的嚴嚴實實,林氏笑著搖頭。


    “小六小七,去菜地拔幾顆蔥,順便洗幹淨。”


    兩個孩子興高采烈出去,與剛迴來的崔昭昭迎麵碰上。


    “二姐,娘買了好多螃蟹和生蠔,今晚有喝生蠔湯喝。” 小六眉飛色舞,說完就鑽進了菜地。


    崔老太把菜地拾掇的生機勃勃,黃瓜搭了架子開始爬藤,小蔥還沒長大,隻有幾排綠油油的蔥管。


    崔昭昭剛去喂完小雞,有幾隻小雞恢複了精神,開始在屋子裏溜達。


    林氏舀了兩碗麵粉,準備把生蠔分成兩份,一半熬湯喝,一半打幾個雞蛋,做生蠔雞蛋煎。


    “娘。” 崔昭昭進屋先洗手,“你們不在家,我這心裏總是不放心。”


    臨東縣路遠,算是出了一趟遠門。


    之前幫縣裏找水,有捕快護著,出不了什麽大事,這次林氏和崔景文單獨出門,崔昭昭吃午飯都沒胃口。


    林氏笑了下:“早上在縣城遇到一個姓李的捕快,你也認識,幫我們找了一家鏢局,來迴都是坐馬車,挺安全的。”


    “那應該是李石。” 崔昭昭想到另一件事,把小雞的情況告訴了林氏,病治好了,它們的去留有點棘手。


    幾十文錢在村裏不算少。


    昨晚裏正把病雞交給林氏的時候,應該也沒想過能治好。


    林氏往灶底添了兩根柴:“待會給裏正送螃蟹的時候,我去問問。”


    螃蟹開鍋,整個屋子瞬間升騰起海鮮的氣味。


    把螃蟹撿出來後,林氏緊著開始做生蠔煎。


    院子裏又支起了大桌,一群孩子趴在東屋門邊,看著林氏在灶台忙碌,嘴裏一兜口水。


    崔老漢早就坐下,笑得見牙不見眼,一掃蝗蟲帶來的陰霾。


    馬上就要秋收,家裏也不缺吃喝,日子眼瞅越過越好。


    就等著老大和老二迴來。


    想到老二,崔老漢不由看向二房幾個孩子。


    五郎偷偷摸了把螃蟹,快速嗦了嗦手指頭,五郎眼神恨鐵不成鋼,二郎無奈笑著。


    也不知道老二迴來,他們該怎麽辦。


    畢竟還有四畝地。


    崔老漢不由歎了口氣。


    生蠔煎要想好吃,油和雞蛋不能省,林氏打了六個雞蛋,油更是沒少放,出鍋的生蠔煎金黃冒著油光。


    林氏將生蠔煎和螃蟹分成幾份,用盤子分裝好,把門口望眼欲穿的孩子喊進來。


    “四郎你和小五把這些給你大伯娘送去。”


    四郎端上盤子領著小五就走,大伯娘家離得不遠,生蠔煎聞著這麽香,他要早點迴來吃。


    林氏手上不停,把鍋刷幹淨,剩下的幾個孩子人手一盤把海蠣煎端出去。


    院子桌上放了滿滿一盆菜糊糊,崔老太叉腰盯著幾個孩子:“先把菜糊糊喝了,你們三嬸掙錢不容易,那什麽生蠔煎可不能當飯吃。”


    方才崔老太看見林氏往盆裏放白麵,眼皮狠狠一跳。


    兩大碗白麵冒著尖,少說得有一斤半,四十多文錢呢!


    崔老太下意識就想說道幾句,可崔老漢在旁邊盯著,憋了一肚子話不能說,轉身迴屋煮了一大鍋菜糊糊。


    林氏有能耐掙錢,吃什麽她管不著,但其他人先得把菜糊糊喝了。


    林氏笑了笑,沒戳破崔老太的小心思。


    “爹娘,你們先吃,我去趟裏正叔家。”


    還要煮生蠔湯,崔昭昭留在家燒火,林氏喊上崔景文一塊去給裏正送螃蟹。


    又肥又鮮的螃蟹讓裏正狠狠咽口水,但林氏下一句話,讓他驚訝的顧不上饞嘴。


    “什麽!那些雞仔治好了?一隻都沒死?”


    裏正騰出一隻手,掏了掏耳朵。


    連雞舍都沒辦法的瘟病,林氏兩天時間竟然治好了,輕飄飄的語氣,就像一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


    崔景文也揉了揉耳朵,這一嗓子中氣十足,震得耳朵疼。


    裏正驚呆了。


    林氏笑了笑:“也沒完全治好,隻不過有幾隻恢複了精神頭,剩下的估計明天差不多也能好。”


    裏正當即道:“既然治好,那這些雞仔就歸你了,要不是你,它們早埋坑裏了。”


    他是村子的裏正,向來以德服人,雖說當時不信林氏真能治好,但話說出口絕不反悔。


    裏正老伴被一嗓子從屋裏吼了出來,一出來就看到林氏笑吟吟站在院門口。


    “一共十七隻雞仔,我留七隻,就當抵醫藥費,剩下十隻我就不拿了。”


    裏正板起臉:“這哪行,當初我說過,你治好就歸你。”


    生蠔煎持續散發著誘人香味,崔景文肚子不合時宜的叫了兩聲。


    他好想吃飯。


    飯再不吃就涼了,林氏快速說道:“家裏的雞仔都是小六在喂,幾歲的孩子,十多隻雞仔也喂不過來,就這麽說定了,明天我把雞仔給您送來。”


    說完轉身就走,不給裏正說話的機會。


    “這...” 裏正張了張嘴,“倒是把盤子帶走呀。”


    “別看了,迴屋吃飯吧。”


    裏正老伴接過盤子,端著迴了屋,屋裏一家老小守在飯桌前,這個時間家家都在吃飯。


    作為一家之主,裏正先動筷,夾了一塊生蠔煎。


    他吃過生蠔,但林氏這種做法,還是頭一迴吃,竟然比生蠔原本的滋味還好吃。


    “被成良媳婦一比,咱家的飯都沒法入口了。”


    裏正老伴預備的晚飯是菜餅子,村裏家家吃的都差不多,吃得起菜餅子算是夥食不錯的人家。


    但自從海蠣煎上桌,菜餅子已經被挪到桌角。


    三塊巴掌大小的海蠣煎,一人夾幾筷子就沒有了,裏正咂摸著嘴裏的味道。


    “我記得生蠔不貴,等問問成良媳婦怎麽做的,迴頭咱也買一簍子吃。”


    裏正大兒子接話道:“城裏有賣的,好像是十文一簍,我明天就進城買一簍。”


    裏正大兒媳忍不住潑涼水:“貴的不是生蠔,是餅子裏加的料。”


    男人們隻是嚐個味道,隻有常年做飯的婦人才看出來裏麵的門道。


    裏正老伴夾起最後一塊,掰開給大夥看:“煎這個油不能少,還有這金黃的顏色,最少得用好幾個雞蛋,最重要的是裏頭的白麵,就這三張餅,怎麽都要二十文錢。”


    二兒媳婦點頭:“娘說的沒錯,聽說現在雞蛋可貴了,城裏一個要四文錢了,二十文估計不夠。”


    幾個男人目瞪口呆,早知道剛才慢點吃了。


    有喜眼疾手快,掰了塊菜餅子,把盤底的油星刮得幹幹淨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農門,全家團聚闖災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別催我睡覺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別催我睡覺了並收藏穿越農門,全家團聚闖災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