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
穿越農門,全家團聚闖災年 作者:別催我睡覺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碼頭人多嘈雜,有附近住戶來買海鮮,也有搬貨的力工在人群穿梭,路邊很多日用品和吃食攤子,品類繁多,像是一個大型市場。
林氏邊走邊看。
來到這裏有一段日子了,每當置身人群中,總有種不真實的恍惚感。
“哥你等等我,這有賣油餅的,我買兩張餅路上墊墊肚子,你要不要也買兩張?”
旁邊一道聲音把她扯迴現實,下意識看過去。
說話的兄弟二人身上又髒又黑,衣服皺巴的像鹹菜幹,比乞丐好不了多少。
就算數月幹旱的村人都沒這麽狼狽,但在碼頭卻很常見,兄弟倆應該是剛從船上下來的船工。
另一個漢子懷裏抱著包袱,老實的搖頭:“我就不買了,迴家正好是晚上,你大嫂肯定做飯了。”
“兩張餅才十文,這趟結了二兩工錢...” 買餅的漢子話說一半閉上嘴,想起碼頭人多眼雜,“行吧行吧,那我自己吃了,你在旁邊等著別亂走。”
一張餅比巴掌大不了多少,十文錢確實貴。
林氏腳下沒停,看了兩眼就走遠了。
到了茶攤,果然有鏢局的人在歇腳,因為李石的關係,鏢局的人看到林氏母子十分熱絡,請二人喝了茶,並告知距離迴程還要等一個時辰。
崔景文坐在茶攤上幹瞪眼,灌了一肚子茶水,一個時辰就是兩個小時,幹等著多沒勁。
“娘,要不咱進城逛逛吧?”
鏢局的人探頭道:“你們第一次來這邊吧?城門進去就是西市,有好多外地來的稀罕東西,咱們那邊見都沒見過,不買也能開開眼。”
崔景文迫不及待想去,林氏起身道:“那我們就去逛逛。”
“哎對,東西我們兄弟幫你看著,你們就放心去逛,迴來一根蟹毛都不帶丟的。”
林氏笑著道了謝。
臨海交通便利,確實有很多東西是青陽縣沒見過的,但也隻對古人有效,落在林氏母子眼裏,每一樣東西都很熟悉。
比如當地人眼中稀奇的香料,在林氏看來就是饞人的燉肉佐料。
豆蔻、丁香、桂皮......
大手一揮,各買了一包。
布料也比青陽縣賣的便宜幾文,林氏買了幾塊柔軟的細布,迴去貼身的衣服穿。
迴去的路上,馬車裏沒了貨物,但被他們買的東西塞的滿滿當當。
車隊特意繞了一下,把人送到下河村外。
林氏多給了二十文作為感謝。
昏黃的夕陽映在村口,崔景文咬牙搬起裙帶菜,左肩掛著捆調料的草繩,右肩背著布料。
林氏不忍心:“把布料給我吧。”
“不沉,我能搬動。” 崔景文強撐著往前走,“明年我一定要考個秀才,考中後第一件事就去買馬車,以後買東西直接運到家門口。”
從村口到崔家老宅還要走十多分鍾,崔景文憋著一口氣,飛快往家趕,生怕卸了力。
要累就累他一人行了,不能讓娘累著。
林氏內心觸動:“過一陣蓋了新房,咱們就買頭牛,買了牛就省事多了。”
崔景文頓時停下腳步,雙眼放光:“對啊,牛能耕地還能拉車,就不需要馬車了。”
心中那股勁頭頓時散了大半。
那就不急著考秀才了。
“不過...” 林氏繼續道,“牛車耐力不行,並且走的慢,勉強能跑一趟青陽縣城,要去隔壁縣,還是得有馬車。”
崔景文眼前泛黑,胳膊一軟,竹筐被放到地上。
說到底,他還是讀書的命。
崔景文靠著竹筐,滑坐在地上:“胳膊沒勁了,先歇歇......”
“三嬸!你們迴來了!”
四郎興奮的從遠處跑來,像被彈弓打出來的石子,咻的一下跑到林氏眼前。
看到地上的裙帶菜,二話不說,端起來就往家走。
崔景文傻眼了:“你放下,屁大點的孩子搶我的活,不嫌沉嗎。”
四郎邊走邊迴頭:“沉嗎?還好吧。”
崔景文嘴巴張張合合:“不是...那可是三十斤!”
四郎端著筐子,毫不費力的掂了掂:“不算沉,可能最近吃飽飯了,我們快迴去吧,阿奶要等急了。”
崔景文大受打擊。
他就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吧!
崔老太守在門口,看到林氏母子迴來,懸著的心總算落下。
“迴來了就好,那個...” 看著大包小裹的東西,克製著不多問,擺擺手讓林氏迴屋歇口氣,“晚上你不用做飯了,等會我多熬點菜粥,你拿迴屋和孩子吃。”
“謝謝娘。” 林氏笑吟吟應下,“臨東縣海鮮便宜,我和景文買了些螃蟹和生蠔,海鮮不能過夜,吃完飯咱們一塊吃螃蟹。”
崔老太順嘴接道:“螃蟹有什麽吃頭,去了殼吃不到二兩肉,塞牙縫都嫌硌嘴,還不如實實在在割半斤肉......”
“咳咳!”
崔老漢黑著臉進院,瞪了崔老太一眼,扭頭笑著接話道:“我和你娘活了這麽大歲數,還沒吃過幾迴螃蟹,待會我要多吃兩隻。”
崔老漢進院後,崔成良和幾個孩子後腳也進了院子,小五和小七新奇的打量筐子裏的螃蟹。
“我這就洗洗蒸上,爹管夠吃。”
林氏帶著兩條小尾巴迴了屋。
小七伸手戳了戳竹簍,縫隙間正好有一隻螃蟹瘋狂吐泡泡:“原來螃蟹長這個樣子,三嬸,螃蟹這麽多腿,走路會不會打架?”
小六眼疾手快攔住小七:“別動,它的鉗子會咬人,很疼的。”
小七佩服道:“六哥懂得好多,好厲害!”
小六把腦袋別開,小臉閃過一絲尷尬,也沒多厲害,就是被咬過幾次長記性了。
說話的時間,林氏拿出大盆,裝滿水把螃蟹倒進去,用笊籬按著螃蟹反複衝洗。
螃蟹沒有捆繩,揮舞著鉗子與命運抗爭。
抗爭失敗後,被林氏裝進了鍋裏,四十多隻螃蟹,鍋蓋都差點合不上。
。
林氏邊走邊看。
來到這裏有一段日子了,每當置身人群中,總有種不真實的恍惚感。
“哥你等等我,這有賣油餅的,我買兩張餅路上墊墊肚子,你要不要也買兩張?”
旁邊一道聲音把她扯迴現實,下意識看過去。
說話的兄弟二人身上又髒又黑,衣服皺巴的像鹹菜幹,比乞丐好不了多少。
就算數月幹旱的村人都沒這麽狼狽,但在碼頭卻很常見,兄弟倆應該是剛從船上下來的船工。
另一個漢子懷裏抱著包袱,老實的搖頭:“我就不買了,迴家正好是晚上,你大嫂肯定做飯了。”
“兩張餅才十文,這趟結了二兩工錢...” 買餅的漢子話說一半閉上嘴,想起碼頭人多眼雜,“行吧行吧,那我自己吃了,你在旁邊等著別亂走。”
一張餅比巴掌大不了多少,十文錢確實貴。
林氏腳下沒停,看了兩眼就走遠了。
到了茶攤,果然有鏢局的人在歇腳,因為李石的關係,鏢局的人看到林氏母子十分熱絡,請二人喝了茶,並告知距離迴程還要等一個時辰。
崔景文坐在茶攤上幹瞪眼,灌了一肚子茶水,一個時辰就是兩個小時,幹等著多沒勁。
“娘,要不咱進城逛逛吧?”
鏢局的人探頭道:“你們第一次來這邊吧?城門進去就是西市,有好多外地來的稀罕東西,咱們那邊見都沒見過,不買也能開開眼。”
崔景文迫不及待想去,林氏起身道:“那我們就去逛逛。”
“哎對,東西我們兄弟幫你看著,你們就放心去逛,迴來一根蟹毛都不帶丟的。”
林氏笑著道了謝。
臨海交通便利,確實有很多東西是青陽縣沒見過的,但也隻對古人有效,落在林氏母子眼裏,每一樣東西都很熟悉。
比如當地人眼中稀奇的香料,在林氏看來就是饞人的燉肉佐料。
豆蔻、丁香、桂皮......
大手一揮,各買了一包。
布料也比青陽縣賣的便宜幾文,林氏買了幾塊柔軟的細布,迴去貼身的衣服穿。
迴去的路上,馬車裏沒了貨物,但被他們買的東西塞的滿滿當當。
車隊特意繞了一下,把人送到下河村外。
林氏多給了二十文作為感謝。
昏黃的夕陽映在村口,崔景文咬牙搬起裙帶菜,左肩掛著捆調料的草繩,右肩背著布料。
林氏不忍心:“把布料給我吧。”
“不沉,我能搬動。” 崔景文強撐著往前走,“明年我一定要考個秀才,考中後第一件事就去買馬車,以後買東西直接運到家門口。”
從村口到崔家老宅還要走十多分鍾,崔景文憋著一口氣,飛快往家趕,生怕卸了力。
要累就累他一人行了,不能讓娘累著。
林氏內心觸動:“過一陣蓋了新房,咱們就買頭牛,買了牛就省事多了。”
崔景文頓時停下腳步,雙眼放光:“對啊,牛能耕地還能拉車,就不需要馬車了。”
心中那股勁頭頓時散了大半。
那就不急著考秀才了。
“不過...” 林氏繼續道,“牛車耐力不行,並且走的慢,勉強能跑一趟青陽縣城,要去隔壁縣,還是得有馬車。”
崔景文眼前泛黑,胳膊一軟,竹筐被放到地上。
說到底,他還是讀書的命。
崔景文靠著竹筐,滑坐在地上:“胳膊沒勁了,先歇歇......”
“三嬸!你們迴來了!”
四郎興奮的從遠處跑來,像被彈弓打出來的石子,咻的一下跑到林氏眼前。
看到地上的裙帶菜,二話不說,端起來就往家走。
崔景文傻眼了:“你放下,屁大點的孩子搶我的活,不嫌沉嗎。”
四郎邊走邊迴頭:“沉嗎?還好吧。”
崔景文嘴巴張張合合:“不是...那可是三十斤!”
四郎端著筐子,毫不費力的掂了掂:“不算沉,可能最近吃飽飯了,我們快迴去吧,阿奶要等急了。”
崔景文大受打擊。
他就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吧!
崔老太守在門口,看到林氏母子迴來,懸著的心總算落下。
“迴來了就好,那個...” 看著大包小裹的東西,克製著不多問,擺擺手讓林氏迴屋歇口氣,“晚上你不用做飯了,等會我多熬點菜粥,你拿迴屋和孩子吃。”
“謝謝娘。” 林氏笑吟吟應下,“臨東縣海鮮便宜,我和景文買了些螃蟹和生蠔,海鮮不能過夜,吃完飯咱們一塊吃螃蟹。”
崔老太順嘴接道:“螃蟹有什麽吃頭,去了殼吃不到二兩肉,塞牙縫都嫌硌嘴,還不如實實在在割半斤肉......”
“咳咳!”
崔老漢黑著臉進院,瞪了崔老太一眼,扭頭笑著接話道:“我和你娘活了這麽大歲數,還沒吃過幾迴螃蟹,待會我要多吃兩隻。”
崔老漢進院後,崔成良和幾個孩子後腳也進了院子,小五和小七新奇的打量筐子裏的螃蟹。
“我這就洗洗蒸上,爹管夠吃。”
林氏帶著兩條小尾巴迴了屋。
小七伸手戳了戳竹簍,縫隙間正好有一隻螃蟹瘋狂吐泡泡:“原來螃蟹長這個樣子,三嬸,螃蟹這麽多腿,走路會不會打架?”
小六眼疾手快攔住小七:“別動,它的鉗子會咬人,很疼的。”
小七佩服道:“六哥懂得好多,好厲害!”
小六把腦袋別開,小臉閃過一絲尷尬,也沒多厲害,就是被咬過幾次長記性了。
說話的時間,林氏拿出大盆,裝滿水把螃蟹倒進去,用笊籬按著螃蟹反複衝洗。
螃蟹沒有捆繩,揮舞著鉗子與命運抗爭。
抗爭失敗後,被林氏裝進了鍋裏,四十多隻螃蟹,鍋蓋都差點合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