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昭昭打過招唿,鑽迴裏屋先換了身衣裳。


    很快,崔老漢等人陸陸續續迴來。


    老宅院子一片歡聲笑語。


    崔成良和二郎把大圓桌搬出來,說是桌子其實就是一大塊圓木板,用的時候放置在木架上,平時收納方便,不占地方。


    就是使用時要注意,不能用力壓桌邊,一不小心就會人仰桌翻。


    崔老漢坐在桌前,沒喝酒也滿麵紅光,與二郎聊起田裏的事。


    “下午不用急著去田裏,好好歇一覺,晌午日頭烈,會把種子悶死。”


    “好的阿爺,我晚點去。”


    崔老漢心裏很美,現在村裏誰家都沒有老崔家地多。


    光老三媳婦就有接近四十畝地。


    這是家族興旺的表現!


    “來來來,吃餃子。”


    二房的幾個孩子沒有了上次的拘束,歡暢的吃著餃子。


    雖然餃子皮是黑黃色,但咬開後汁水四溢,韭菜的鮮香裹挾著脂渣的油花,還沒吃到餡料,就被汁水香迷糊了。


    崔昭昭都一連吃了好幾個。


    隻有四郎有些心不在焉。


    林氏把餃子往四郎麵前推了推:“專心吃飯,涼了就不好吃了。”


    四郎十幾歲的孩子,心事全在臉上,扯了扯嘴角,笑得還不如哭。


    崔老漢察覺異常,放下筷子:“怎麽了?”


    四郎不敢說。


    林氏淺歎了口氣,三言兩語把磚窯的事說明白。


    “...我打算下午親自去問問,四郎擔心生意丟了,所以心情不好。”


    崔成良眉毛擰在一處,該不會秦寡婦生氣,故意報複他們家?


    要不怎麽會這麽巧合。


    院子氣氛一時低迷,其他人跟著放下筷子,而小六和小七像兩隻偷吃的倉鼠,緊閉著嘴巴,小心翼翼咀嚼著。


    崔老漢緩緩抬手擦了擦嘴,崔家沒出過生意人,這事他也幫不上什麽。


    看著幾個孩子茫然不安的眼神,崔老漢咳嗽兩聲。


    誰讓他是一家之主,這時候必須說兩句,不能讓軍心不穩。


    “這事聽你三嬸的,大不了生意不做了,迴來跟著阿爺踏踏實實種地。”


    說完,慈愛的給四郎夾了個餃子。


    崔老漢順手也往嘴裏塞了個餃子,大力咀嚼著。


    莊戶人家種地為本,生意人腦子裏全是彎彎繞繞,他們腦袋裏像村口荒地似的,除了野菜就是荒草,大字不識一個,怎麽跟人家鬥。


    四郎更沮喪了。


    種子錢還沒掙出來,他不想失去這門生意。


    林氏笑了笑,轉身迴屋,不一會端著碗出來。


    “娘包的餃子太香了,好久沒吃這麽好,胃裏還有些不習慣,正好昨天做了些小菜,大家配著吃。”


    這正是崔昭昭昨天從商城買的海藻小菜,放了一天,表麵微微有些脫水,但不影響食用。


    崔老太摸著肚子,被她一說,胃裏是有點膩歪。


    碗裏的小菜綠瑩瑩的,看著就讓人想吃。


    “這是什麽菜,吃著艮啾啾的。” 崔老太十分驚奇。


    “這是海裏的菜,算是我娘家那邊的做法,景文他們之前在城裏碰到,感覺新奇買了一些迴來,我給拌成了小菜吃。”


    崔成良一眼就認出了海藻菜,立馬夾走一筷子,迫不及待塞進嘴裏。


    果然是熟悉的味道!


    酸甜口的小菜,瞬間俘獲了所有孩子的胃,連二郎都不動聲色的連吃了兩口。


    “不錯。” 崔老漢給出中肯的評價。


    林氏笑吟吟說道:“前幾天景文兄妹出遠門的時候,我給他倆帶了一罐子,官差們都說好吃,還托景文找我買,我想著不如試試擺攤賣鹹菜。”


    崔家老兩口愣住,官差們什麽好東西沒吃過,他們竟然願意花錢買老三媳婦做的小菜。


    崔老太不信:“鹹菜家家都能做,會有人花錢買著吃嗎,畢竟也不是家家都像官爺那麽有錢。”


    “怎麽會,肯定全都爭著買。” 崔景文篤定說道,這門生意是他琢磨出來的,聽不得一句質疑。


    崔老太喃喃道:“是嗎?”


    二郎讀書好,腦子也靈光,他說的應該不會錯。


    說不定城裏人和他們不一樣,鹹菜都喜歡買著吃。


    林氏道:“結果怎麽樣,總要試試才知道,我打算明天和二郎去一趟臨東縣,那邊臨海,飲食與我們也有差距,說不定有稀罕吃食。”


    崔老太正要說話,被崔老漢攔住。


    “多看看也好,老二當船工也是去臨東縣的碼頭,之前聽他說過,好像要先去城裏找鏢局,跟著運貨的商隊一塊出發。”


    崔老漢捶了兩下腦袋,實在想不起鏢局名字。


    “明天我們進城多打聽打聽,您放心。” 林氏認真保證。


    “好好。” 崔老漢叮囑道,“出門在外平安為主,遇到攔路打劫的,千萬別心疼錢,人迴來比什麽都強。”


    崔老漢心裏很清楚,老三媳婦有主見也有能耐,小小的下河村困不住她。


    對於老三媳婦,他唯一要求就是平安歸家。


    一頓飯吃完,人人心頭壓著心事。


    立冬主動攬下洗碗的活,其餘人各自迴了屋。


    崔老太一肚子話,關上屋門,喋喋不休數落起崔老漢。


    “你啊你,明明知道路上危險,就不能攔著點,萬一出點啥事怎麽辦,老三媳婦又不是沒有田,三十多畝呢,日子眼見好起來,怎麽就非要折騰生意。”


    崔老漢深吸了兩口煙:“行了,兒孫自有兒孫福,這才去一趟隔壁縣,你就這麽大反應,以後要是景文去更遠的地方考學呢?”


    崔老太懵住:“考秀才不都在縣裏考嗎?”


    “你就知道秀才,秀才之後還有狀元呢。” 這事他和裏正私下聊過,也是裏正的話點醒了他,景文考學不光要腦子好,錢更是大把大把的花。


    要是景文爭氣,考到了京城,路費最少都要幾十兩。


    他這輩子隻會種地,幾十兩銀子見都沒見過。


    老崔家的希望全在景文身上,老三媳婦為了景文拚命掙錢,他幫不上忙,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扯後腿。


    作為當家人,他要把崔家人擰成一股繩。


    “這狀元縣裏不能考嗎?” 崔老太知道舉人也聽過狀元,但她認知裏,一直以為這些都在縣裏考試。


    說白了,這些離他們的生活太遙遠,更沒有刻意關注過。


    “咱們縣才多大點,考中秀才之後,再考就要去省城,再厲害的就能去京城考試,考完直接當大官。”


    崔老漢也不明白考試規則,但不影響他嫌棄崔老太。


    崔老太暈暈乎乎:“乖乖,當大官這麽麻煩,還要去京城......”


    “所以,老三媳婦為了景文付出太多,咱們不能拖後腿。” 崔老漢一錘定音,“以後老三媳婦做什麽,咱們能幫就幫,幫不上也別多管。”


    “行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農門,全家團聚闖災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別催我睡覺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別催我睡覺了並收藏穿越農門,全家團聚闖災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