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有本事別迴來
穿越農門,全家團聚闖災年 作者:別催我睡覺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氏把髒水倒掉,打開空了的糖罐,讓崔昭昭偷偷買斤白糖補進去。
空間買的東西都是沒有包裝的,糖罐瞬間就被綿白的糖填滿。
崔昭昭探頭:“做糖炒栗子?”
“裏正叔不是讓咱們給裴師爺煮栗子,煮栗子沒什麽滋味,糖炒栗子正好冷熱都能吃。”
栗子中間橫著劃一刀,鍋裏放油,小火將糖炒出糖色,當栗子皮翻開,露著淡黃色栗肉時,添水燜煮。
做完這些,外麵一陣吵嚷,林氏蓋上鍋蓋,擦著手走到門口,就看到崔景文和二郎不知道在說什麽。
崔成良拎著秤杆:“雖然放在你奶這,也要記清楚,大家都放心。”
崔老太迴了家就喊崔成良去過稱,生怕以後馮氏再說老宅貪她家栗子,她可丟不起這個人。
二郎很羞愧:“三叔,我們都信您。”
崔成良歎了口氣:“你爺奶和我也信你們,隻不過你娘...”
立冬拽住二郎:“讓三叔稱稱吧,別等以後說不清。”
娘的為人,沒人比他們更清楚,奶能答應替他們存糧就很感激了,他們不能給爺奶惹麻煩。
二郎掙紮了下,最終妥協。
剝殼後,共有四十七斤栗子。
五個孩子對著秤杆看了又看,一遍遍摸著栗子,立冬更是雙眼微紅。
這些栗子隻屬於他們。
崔成良把栗子裝進麻袋,就放在西屋側屋裏,屋裏中間則堆著毛栗殼,曬一曬還能留著燒火。
西屋的鑰匙二郎與上房各拿一把。
林氏喊住正要出門的幾個孩子:“三嬸煮了栗子,一塊來吃點。”
天色已然黑透,林氏立在門邊,暖黃的燭光在她身後投射,就連發絲都透著光。
崔成良不知為何心裏一緊,下意識想避開,但林氏是在跟二郎說話,都沒有看向他這邊。
“老三,拿捆柴火進來。”崔老太揚聲。
“來了!”
崔成良鬆了口氣,抱起柴進了屋,“咣當”關上了門。
門口五個孩子怔愣的看著林氏。
三嬸笑起來眼睛彎彎,像柳葉晃啊晃,又像夢裏娘才會有的樣子,柔軟又親切。
上房的關門聲震碎甜夢。
二郎低頭蜷縮著露在外麵的腳趾,心頭湧起自卑,其他幾個孩子也不好意思蹭吃,隻有小七貪戀聞著從林氏身後傳來的甜香。
“我...我們迴家吃。”
話落幾個孩子就跑沒影。
“哎!這孩子...”迴家有飯嗎?
林氏搖搖頭,迴到灶台前,鍋裏栗子差不多快熟了,又添了把柴,大火收汁。
糖炒栗子裝了兩大盆,油亮的褐色光看著就令人口水直流,小六抓起一個,燙得嘶嘶哈哈的也不舍得丟開。
金黃的栗子放進嘴裏,小六好吃的在屋子裏蹦來蹦去。
家裏的栗子已經曬了幾日,比剛摘的時候更甜。
將鍋洗淨,往鍋裏舀了勺豬油,煮了蘑菇湯,兩個雞蛋攪散,緩緩倒進鍋裏,臨出鍋時又放了些野菜。
山裏野生的蘑菇,即便不放調料,都能鮮掉舌頭。
林氏舀出一半,並一盆糖炒栗子去了裏正家。
整個下河村都飄著煮栗子的香味。
不過都是栗子原本的香味,就算知道做法,也沒人舍得拿出油和糖來炒。
裏正家院門敞開,炊煙從屋裏飄出來,升到空中與別家炊煙匯攏,為下河村又添了一絲香氣。
裏正老伴站在灶台前,看到林氏和崔昭昭進來,忙擦了擦手。
“你裏正叔正要打發有喜給你們送栗子,你們這就來了。”
給裴師爺的栗子還沒有拿給林氏,裏正尋思著不好連皮帶殼送去,幹脆喊人剝出來,一耽擱就晚了會。
而有喜則是裏正家孫子,和崔景文差不多年紀。
林氏笑道:“正好我們順帶拿迴去,大家夥都忙了一天,讓孩子也好好歇歇。”
裏正老伴接過栗子,“哎呦”一聲。
“這是...用糖炒的吧?還有油?”
這香味連她這老婆子都忍不住流口水,林氏的手藝真是沒得說。就是有些費錢。
但轉念一想,這東西拿給裴師爺,也是給下河村長臉。
裏正老伴暗歎林氏心思細膩,幾次相處下來,對她越看越順眼。
“嬸子我家還沒吃飯,就不多留了。”
出門前裏正給了林氏十多斤栗子,林氏拿來的糖炒栗子隻有三斤左右,多出來的栗子算做油糖補貼。
黑夜靜謐。
母女倆踏著月色,一前一後往家走,崔昭昭孩子氣般踩著老媽的影子。
“對了。”崔昭昭突然想起野葡萄。
“娘你覺得咱們釀葡萄酒賣怎麽樣?”
原身在縣城裏長大,大酒樓裏的葡萄酒全是外地進來的,價格昂貴,一小壺半斤,就得三錢銀子。
崔昭昭掰著手指頭計算起成本。
“葡萄是免費的,釀酒我們也不用請人,沒有人工費,壇子一個十幾文,可以重複利用...”
這相當於無本的買賣,就是比市場價便宜幾成,也足夠她們賺的。
至於占大頭的白糖,從商場買更省錢。
崔昭昭感覺銀子在衝她招手。
林氏點頭:“這個想法可行,眼下唯一的問題是我們沒有足夠的水。”
崔昭昭張嘴剛要說話,被林氏打斷,她知道女兒要用商場買水。
平時自家偷偷吃用還可以,但這事萬萬不能動這種心思。
“再等等吧,等打出了井再看,況且山上的葡萄還沒完全成熟。”
老媽沒反對就是讚成,崔昭昭迫不及待規劃起這門生意要怎麽做。
蟲鳴唧唧。
崔家二房叮咣作響。
“你們看不上我,還迴來幹什麽!”
伴著怒罵,一個木鏟從門裏旋轉扔出來,砸的二郎身子一歪。
“哥...”立冬急了。
“我沒事。”
任馮氏怎麽罵,二郎像木頭一般,一言不發去他們住的屋子,收拾鋪蓋。
“都走,有本事別迴來。”
二郎前腳剛出來,身後馮氏甩上門,嚇得小七哭出聲。
立冬心疼的抱起小七:“小七該睡覺了,先找個避風的地方吧。”
二郎點頭,五個孩子商量著去哪對付一夜,誰都沒有迴頭看原本的家。
空間買的東西都是沒有包裝的,糖罐瞬間就被綿白的糖填滿。
崔昭昭探頭:“做糖炒栗子?”
“裏正叔不是讓咱們給裴師爺煮栗子,煮栗子沒什麽滋味,糖炒栗子正好冷熱都能吃。”
栗子中間橫著劃一刀,鍋裏放油,小火將糖炒出糖色,當栗子皮翻開,露著淡黃色栗肉時,添水燜煮。
做完這些,外麵一陣吵嚷,林氏蓋上鍋蓋,擦著手走到門口,就看到崔景文和二郎不知道在說什麽。
崔成良拎著秤杆:“雖然放在你奶這,也要記清楚,大家都放心。”
崔老太迴了家就喊崔成良去過稱,生怕以後馮氏再說老宅貪她家栗子,她可丟不起這個人。
二郎很羞愧:“三叔,我們都信您。”
崔成良歎了口氣:“你爺奶和我也信你們,隻不過你娘...”
立冬拽住二郎:“讓三叔稱稱吧,別等以後說不清。”
娘的為人,沒人比他們更清楚,奶能答應替他們存糧就很感激了,他們不能給爺奶惹麻煩。
二郎掙紮了下,最終妥協。
剝殼後,共有四十七斤栗子。
五個孩子對著秤杆看了又看,一遍遍摸著栗子,立冬更是雙眼微紅。
這些栗子隻屬於他們。
崔成良把栗子裝進麻袋,就放在西屋側屋裏,屋裏中間則堆著毛栗殼,曬一曬還能留著燒火。
西屋的鑰匙二郎與上房各拿一把。
林氏喊住正要出門的幾個孩子:“三嬸煮了栗子,一塊來吃點。”
天色已然黑透,林氏立在門邊,暖黃的燭光在她身後投射,就連發絲都透著光。
崔成良不知為何心裏一緊,下意識想避開,但林氏是在跟二郎說話,都沒有看向他這邊。
“老三,拿捆柴火進來。”崔老太揚聲。
“來了!”
崔成良鬆了口氣,抱起柴進了屋,“咣當”關上了門。
門口五個孩子怔愣的看著林氏。
三嬸笑起來眼睛彎彎,像柳葉晃啊晃,又像夢裏娘才會有的樣子,柔軟又親切。
上房的關門聲震碎甜夢。
二郎低頭蜷縮著露在外麵的腳趾,心頭湧起自卑,其他幾個孩子也不好意思蹭吃,隻有小七貪戀聞著從林氏身後傳來的甜香。
“我...我們迴家吃。”
話落幾個孩子就跑沒影。
“哎!這孩子...”迴家有飯嗎?
林氏搖搖頭,迴到灶台前,鍋裏栗子差不多快熟了,又添了把柴,大火收汁。
糖炒栗子裝了兩大盆,油亮的褐色光看著就令人口水直流,小六抓起一個,燙得嘶嘶哈哈的也不舍得丟開。
金黃的栗子放進嘴裏,小六好吃的在屋子裏蹦來蹦去。
家裏的栗子已經曬了幾日,比剛摘的時候更甜。
將鍋洗淨,往鍋裏舀了勺豬油,煮了蘑菇湯,兩個雞蛋攪散,緩緩倒進鍋裏,臨出鍋時又放了些野菜。
山裏野生的蘑菇,即便不放調料,都能鮮掉舌頭。
林氏舀出一半,並一盆糖炒栗子去了裏正家。
整個下河村都飄著煮栗子的香味。
不過都是栗子原本的香味,就算知道做法,也沒人舍得拿出油和糖來炒。
裏正家院門敞開,炊煙從屋裏飄出來,升到空中與別家炊煙匯攏,為下河村又添了一絲香氣。
裏正老伴站在灶台前,看到林氏和崔昭昭進來,忙擦了擦手。
“你裏正叔正要打發有喜給你們送栗子,你們這就來了。”
給裴師爺的栗子還沒有拿給林氏,裏正尋思著不好連皮帶殼送去,幹脆喊人剝出來,一耽擱就晚了會。
而有喜則是裏正家孫子,和崔景文差不多年紀。
林氏笑道:“正好我們順帶拿迴去,大家夥都忙了一天,讓孩子也好好歇歇。”
裏正老伴接過栗子,“哎呦”一聲。
“這是...用糖炒的吧?還有油?”
這香味連她這老婆子都忍不住流口水,林氏的手藝真是沒得說。就是有些費錢。
但轉念一想,這東西拿給裴師爺,也是給下河村長臉。
裏正老伴暗歎林氏心思細膩,幾次相處下來,對她越看越順眼。
“嬸子我家還沒吃飯,就不多留了。”
出門前裏正給了林氏十多斤栗子,林氏拿來的糖炒栗子隻有三斤左右,多出來的栗子算做油糖補貼。
黑夜靜謐。
母女倆踏著月色,一前一後往家走,崔昭昭孩子氣般踩著老媽的影子。
“對了。”崔昭昭突然想起野葡萄。
“娘你覺得咱們釀葡萄酒賣怎麽樣?”
原身在縣城裏長大,大酒樓裏的葡萄酒全是外地進來的,價格昂貴,一小壺半斤,就得三錢銀子。
崔昭昭掰著手指頭計算起成本。
“葡萄是免費的,釀酒我們也不用請人,沒有人工費,壇子一個十幾文,可以重複利用...”
這相當於無本的買賣,就是比市場價便宜幾成,也足夠她們賺的。
至於占大頭的白糖,從商場買更省錢。
崔昭昭感覺銀子在衝她招手。
林氏點頭:“這個想法可行,眼下唯一的問題是我們沒有足夠的水。”
崔昭昭張嘴剛要說話,被林氏打斷,她知道女兒要用商場買水。
平時自家偷偷吃用還可以,但這事萬萬不能動這種心思。
“再等等吧,等打出了井再看,況且山上的葡萄還沒完全成熟。”
老媽沒反對就是讚成,崔昭昭迫不及待規劃起這門生意要怎麽做。
蟲鳴唧唧。
崔家二房叮咣作響。
“你們看不上我,還迴來幹什麽!”
伴著怒罵,一個木鏟從門裏旋轉扔出來,砸的二郎身子一歪。
“哥...”立冬急了。
“我沒事。”
任馮氏怎麽罵,二郎像木頭一般,一言不發去他們住的屋子,收拾鋪蓋。
“都走,有本事別迴來。”
二郎前腳剛出來,身後馮氏甩上門,嚇得小七哭出聲。
立冬心疼的抱起小七:“小七該睡覺了,先找個避風的地方吧。”
二郎點頭,五個孩子商量著去哪對付一夜,誰都沒有迴頭看原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