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士來開門,是他媽媽,「叫我阿姨就行,也有人叫我謝老師,都可以的。」他爸爸正在廚房煲湯,聽見聲音跑出來,用圍裙擦了擦手,很羞澀地說歡迎,叫盛嘉實幫忙換餐廳的燈泡。


    他媽媽帶著她參觀。這個家裝修算不上新,但非常幹淨整潔;幾盆茉莉、蘭花和月季擺放在陽台上,枝葉翠綠,秋目的陽光從窗外斜斜地照進來,在胡桃木地板上投下溫暖的印跡。客廳並不放電視,取而代之的是一麵頂天立地的書櫃,書籍、工藝品、相片夾雜著擺放其中,一隻木質羚羊雕像擺放在全家福相框邊,不過巴掌大小,生動可愛。謝阿姨注意到她盯著看,指著它介紹:「這是盛嘉實高中畢業的時候,我們去非洲玩,在加油站買的。你喜歡嗎?」


    她微笑著點頭:「很可愛。」


    「不值錢,就當是小禮物了。」他媽媽將木雕放進她掌心。


    陳斐下意識地推脫,畢竟無功不受祿,怕他母親認為她太不客氣,沒見過世麵。去非洲的畢業旅行?她長至如今,甚至沒出過中國。盛嘉實正好完成了爸爸指派的維修工作趿拉著拖鞋走過來,他媽媽順勢推著兩人進屋:「不要忙了,你們去嘉實房間玩嘛。」


    他住在朝南兩間主臥之一,床鋪顏色素淨,書櫃上陳列著從小到大的證書、獎盃、圖書和照片。陳斐拿起他床頭的相框:大概是他十四五歲時拍的,嘴唇上方剛長出細細的絨毛,身上穿著t恤和運動褲,身型修長,笑容很傻。


    「別看。」盛嘉實一把搶過去倒扣在書桌上,「太傻了。」


    「我喜歡看啊。」


    「不許看。」


    他的親吻落在臉上,胡茬紮得人癢癢。陳斐被他的胡鬧逗笑,正要推開他,聽見有人敲門。一個短髮女孩穿著牛仔褲和長袖工恤,從門口探出頭:「幹嘛呢?」


    原來今天還有別的客人,這頓飯是盛家人和朋友的周末聚餐,眼前的女孩就是客人家的女兒。她姓蔣,正念高中二年級,「叫我小魚。"她說。盛嘉實偷偷告訴陳婓:「她叫蔣家瑜,小時候老被人叫甲魚,一直和她爸媽吵著要改名。」


    兩家的家長是大學同學,從八十年代交往至今,幾乎成了兄弟姐妹。蔣母曾在教育局工作,與盛嘉實的媽媽當過一段時間同事。陳斐被安置在盛嘉實和蔣家瑜的中間,一邊吃飯,一邊安靜地傾聽他們在餐桌上的對話:家裏長輩年紀大了,過年應該去氣候溫暖潮濕的地方,對他們的唿吸道疾病有好處;最近有些同事在泰國置辦房產,收益率可觀,感覺是個不錯的理財渠道;家瑜不打算參加高考了,父母更傾向於直接送她出國。


    「美國的性價比比英國高,英國又比在國內拚高考性價比高。」蔣父分析道,「她吃不了苦,不像嘉實。嘉實你之後有計劃麽?」


    他正低頭吃飯,聞言道:「還早。」


    「不早了。」他媽媽替他迴答,「保研或者考研,總要想一個路子。要出國其實也是可以的,不過我們也得現在開始規劃。」


    房產、股票、教育、出國旅行。餐桌上的父母繼續激烈地討論,兩個孩子似乎已經習慣這樣的周末聚會,對自己扮演的綠葉角色得心應手,偶爾應答,插入一些無關痛癢的觀點。宴會進入後半程,兩位母親施了淡妝的鼻尖上閃爍著隱約的油漬,盛嘉實的父親在起身倒酒時悄悄掩嘴,謝家瑜的手機倒扣在桌上,有一下沒一下地震動著。桌上杯盤狼藉,大家看起來都很醜。


    盛嘉實的母親問:「陳斐你有什麽想法呀?以後怎麽計劃?」


    她微笑著說:「我也還沒想好。」


    「如果你和嘉實將來留在信川,那肯定是很舒服的。」


    陳斐依然笑著,頭暈目眩。她感到很侷促,也十分茫然,想像不到他母親說的舒服是什麽。她的成績單、小提琴、實習和兼職,換不來大溪地的度假村和波士頓本科四年的學費,在這張餐桌上,一點意義都沒有。


    她小聲在盛嘉實耳邊說:「我得先走了。」


    第6章 . 海枯石爛


    盛嘉實記得很清楚,畢業後再次返校,是在陳斐和他分手、遠渡重洋的第四年,常遠和葉曉寧迴學校參加集體婚禮,請他來攝影跟拍。


    五月的天氣極好,草坪綠得驚人,百餘位新人穿著雪自婚紗和西裝並肩站在東操場,一對對像極了蛋糕尖上的翻糖小人。盛嘉實起了個大早從上海坐車迴來,在睡眠缺乏和長期加班的疲憊夾擊之下,一種久違的幸福酸澀的感覺,與那些長久不曾迴想的苦澀、失落、憤怒、嫉妒一起死灰復燃,徐徐升上青天。不過他已經很習慣這種反覆,因此那火焰隻是短暫地閃爍了一下,就被迅速撲滅了。


    「你們以前談過吧。」晚飯時葉曉寧笑著問,「我們都知道你們談過啊。你倆都寫臉上了我們又不瞎。」


    他知道是問陳斐,但沒有應答,就像他和陳斐一直做的那樣。但從前是因為她不樂意,現在則是因為自己覺得滑稽:聊起這些事就像給死人判案,完全沒有意義。


    真要算起來,在一起的時間連頭連尾不超過兩年。他們確實有過很快樂的時光,陳斐的日程被學業和兼職占滿,兩個人見縫插針地約會,用周末一天在市內旅行:從學校坐公交車上山去,路麵起伏不斷,有坐過山車的趣味;到山頂遙遙向下望去,能看見信川蜿蜒迂迴、南北貫穿。東邊的高新園區裏,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人們正在修築跨越江流的地鐵線路,東西兩岸的通勤時間將會被大幅壓縮。財富、希望和年輕人的活力,正在這座城市裏快速流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人過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歸並收藏無人過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