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見很多東西,”紅李子女士又端起茶喝了一口,“但這也沒什麽了不起的,不是什麽玄妙本領,隻是每種生命都有不同的能力而已。比如說,有個人類站在你們麵前,通過麵容、聲音、體態,你們能看出此人是生是死、表麵性別、年齡段、人種等等,觀察得再仔細點,或許還能推測出他的健康狀況、貧富程度、可能從事的工作……對吧?”
說著,紅李子女士望向瓦麗婭:“如果是觀察能力特別優秀的人還能看出更多……比如你,你好像是個警探?是這個詞吧……”
“你怎麽知道……”今天是瓦麗婭第一次走進這個精靈圈,她從沒見過這位女士……不,這位知曉者。
紅李子女士笑道:“如果你看到一個人,你可能會觀察他的眼神、語氣,看他是坦蕩還是焦慮,是真的什麽都不知道還是有可能撒謊……你的判斷不見得全對,但大多數情況下基本準確。
“如果不是警探,是醫生,他們還能從人的眼睛、牙齒、唇色等方麵判斷出更多信息。如果警探和醫生攜手,也許能完全還原出某個人的生活習慣。這些事都不是魔法,人類都能做到,隻是能做到什麽程度不一樣罷了。
“還有小動物也是。有些動物能嗅出其他雌性個體是否懷孕,有些動物能在地震到來前感知震波……人類做不到,人類會覺得很神奇,但也不至於完全理解不了。”
紅李子女士停頓一下,單手放在自己胸口:“你們稱我為知曉者,並不是因為我真如神一般全知,而是因為在漫長的歲月中,你們多次與我見麵,認為我知曉許多你們觀察不到的東西。其實這並不神奇,人類不具備犬的嗅覺與感知,犬也不理解人類的諸多細微思想。就像你們能觀察出某個路人的大致信息一樣,我也是如此觀察你們的。我已並非人類,感知係統與你們有著很大的區別,所以我能觀察到更多東西。”
紅李子女士有一些內容說得很對……瓦麗婭確實會默默觀察別人。無論是工作上遇到的嫌疑人,還是工作之外遇到的人。
遇到外表很像人的換生靈,她也基本能認出來。辨認換生靈不是很難,比辨認人類罪犯還容易點。判斷依據不是長相和衣著,也不是隻看頭髮顏色,而是要觀察眼神、微表情、小動作、說話時的語調變化等等。
瓦麗婭能這樣去辨認,而樹籬村之外的普通人做不到。
紅李子女士也是這樣的——她能直接觀察出很多東西,但對人類來說,看著對方就能知道這麽多信息,完全就是魔法。
瓦麗婭一直在觀察紅李子女士。她的外表沒什麽參考價值,反正她能變來變去……但她的態度很微妙。
她很主動,似乎急於溝通、享受溝通……
說白了就是,話很多。
雙方對談時,掌握主動權的一方往往不會主動說太多話,而是會等對方先提出訴求。
即使不是正式會談,是朋友、熟人、同事在閑聊,其實也是話多的一方更“有所求”。
“求”的不一定是具體利益,也可能是需要發泄情緒、需要辯解某事、需要展現自己等等。
除了上述情況,還有一種情形會導致一方話多,那就是:一方不停提問,一方隻能迴答,迴答方因為緊張等原因說不出太多話,於是就顯得提問方的話特別多。
樹籬村的人遇到第二個知曉者的時候,比較符合這種情況。
和第二個知曉者不同的是,紅李子女士對人間事物並不陌生,她好像什麽都懂,並不需要通過詢問來建立認知。
恐怕這也是因為她的“觀察能力”吧……漫長的歲月中她接觸過那麽多人,觀察過如此之多的心靈,肯定藉此觀察到了世界的變遷與現狀。
她本該是洞察一切的人。但她表現出了很明顯的傾訴欲……
如果不看對話內容,隻看她的態度以及表情,其實……她甚至有點像那種盼著晚輩迴家過節的老人。
難道她對人類“有所求”嗎?
她是知曉者啊……她對人類能有什麽所求?
現在是更迭之日期間,是人類在進行易物儀式。應該是人類有求於她呀。
瓦麗婭知道,在自己觀察紅李子女士時,對方也在觀察著她。
對方能從她身上看出更多信息,她藏不住任何秘密。可能她的一生都被瀏覽過了。
瓦麗婭想,你看就看吧,最好你能看出我的疑惑,直接給我解釋一下……省得我想問又不知道怎麽問。
紅李子女士隻是對瓦麗婭笑了笑,繼續對提亞說話:“提亞,現在我就這麽叫你吧。我看出來你為什麽要迴到這裏了……不過,我怕自己會猜錯,你還是拿到檯麵上說清楚一點吧。”
提亞稍稍向前傾身:“當然可以。在這之前,我想先問您一個問題……”她說話時掃了一眼瓦麗婭,“恐怕不止我,很多人都好奇這個問題,大家要麽不敢問,要麽沒機會直接問。”
紅李子女士微笑著:“你是不是想問我,為什麽一直在進行易物儀式,為什麽給予你們魔法?”
說著,紅李子女士望向瓦麗婭:“如果是觀察能力特別優秀的人還能看出更多……比如你,你好像是個警探?是這個詞吧……”
“你怎麽知道……”今天是瓦麗婭第一次走進這個精靈圈,她從沒見過這位女士……不,這位知曉者。
紅李子女士笑道:“如果你看到一個人,你可能會觀察他的眼神、語氣,看他是坦蕩還是焦慮,是真的什麽都不知道還是有可能撒謊……你的判斷不見得全對,但大多數情況下基本準確。
“如果不是警探,是醫生,他們還能從人的眼睛、牙齒、唇色等方麵判斷出更多信息。如果警探和醫生攜手,也許能完全還原出某個人的生活習慣。這些事都不是魔法,人類都能做到,隻是能做到什麽程度不一樣罷了。
“還有小動物也是。有些動物能嗅出其他雌性個體是否懷孕,有些動物能在地震到來前感知震波……人類做不到,人類會覺得很神奇,但也不至於完全理解不了。”
紅李子女士停頓一下,單手放在自己胸口:“你們稱我為知曉者,並不是因為我真如神一般全知,而是因為在漫長的歲月中,你們多次與我見麵,認為我知曉許多你們觀察不到的東西。其實這並不神奇,人類不具備犬的嗅覺與感知,犬也不理解人類的諸多細微思想。就像你們能觀察出某個路人的大致信息一樣,我也是如此觀察你們的。我已並非人類,感知係統與你們有著很大的區別,所以我能觀察到更多東西。”
紅李子女士有一些內容說得很對……瓦麗婭確實會默默觀察別人。無論是工作上遇到的嫌疑人,還是工作之外遇到的人。
遇到外表很像人的換生靈,她也基本能認出來。辨認換生靈不是很難,比辨認人類罪犯還容易點。判斷依據不是長相和衣著,也不是隻看頭髮顏色,而是要觀察眼神、微表情、小動作、說話時的語調變化等等。
瓦麗婭能這樣去辨認,而樹籬村之外的普通人做不到。
紅李子女士也是這樣的——她能直接觀察出很多東西,但對人類來說,看著對方就能知道這麽多信息,完全就是魔法。
瓦麗婭一直在觀察紅李子女士。她的外表沒什麽參考價值,反正她能變來變去……但她的態度很微妙。
她很主動,似乎急於溝通、享受溝通……
說白了就是,話很多。
雙方對談時,掌握主動權的一方往往不會主動說太多話,而是會等對方先提出訴求。
即使不是正式會談,是朋友、熟人、同事在閑聊,其實也是話多的一方更“有所求”。
“求”的不一定是具體利益,也可能是需要發泄情緒、需要辯解某事、需要展現自己等等。
除了上述情況,還有一種情形會導致一方話多,那就是:一方不停提問,一方隻能迴答,迴答方因為緊張等原因說不出太多話,於是就顯得提問方的話特別多。
樹籬村的人遇到第二個知曉者的時候,比較符合這種情況。
和第二個知曉者不同的是,紅李子女士對人間事物並不陌生,她好像什麽都懂,並不需要通過詢問來建立認知。
恐怕這也是因為她的“觀察能力”吧……漫長的歲月中她接觸過那麽多人,觀察過如此之多的心靈,肯定藉此觀察到了世界的變遷與現狀。
她本該是洞察一切的人。但她表現出了很明顯的傾訴欲……
如果不看對話內容,隻看她的態度以及表情,其實……她甚至有點像那種盼著晚輩迴家過節的老人。
難道她對人類“有所求”嗎?
她是知曉者啊……她對人類能有什麽所求?
現在是更迭之日期間,是人類在進行易物儀式。應該是人類有求於她呀。
瓦麗婭知道,在自己觀察紅李子女士時,對方也在觀察著她。
對方能從她身上看出更多信息,她藏不住任何秘密。可能她的一生都被瀏覽過了。
瓦麗婭想,你看就看吧,最好你能看出我的疑惑,直接給我解釋一下……省得我想問又不知道怎麽問。
紅李子女士隻是對瓦麗婭笑了笑,繼續對提亞說話:“提亞,現在我就這麽叫你吧。我看出來你為什麽要迴到這裏了……不過,我怕自己會猜錯,你還是拿到檯麵上說清楚一點吧。”
提亞稍稍向前傾身:“當然可以。在這之前,我想先問您一個問題……”她說話時掃了一眼瓦麗婭,“恐怕不止我,很多人都好奇這個問題,大家要麽不敢問,要麽沒機會直接問。”
紅李子女士微笑著:“你是不是想問我,為什麽一直在進行易物儀式,為什麽給予你們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