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了,它想用這個部位寫字。
貝洛把漿糊狀的材料慢慢倒出來,蘸濕那塊肢體。
白鷺從破爛被褥中抽出一塊單色的布,鋪在要寫字的肢體下麵。
換生靈寫得很慢。看著這些歪歪扭扭、不成形狀的線條,貝洛和瓦麗婭對視了一下——這……好像並不能叫“會寫字”……
寫了一會兒,換生靈的肢體不動了。
也不知道是寫完了,還是突然不會寫了。
貝洛和瓦麗婭左看右看,伏爾甘也走過來一起分辨。
他們隻能辨認出少數幾個詞彙:
不……被什麽……我……
中間有的字實在看不懂。能看懂的部分也是模稜兩可,隻能連猜帶蒙。
“其實,我不應該被愛。”
尤裏說。
聽到尤裏這麽說,知曉者過側頭:“什麽意思?”
“就是字麵意思啊。”尤裏聳聳肩。
知曉者正在臨摹一副油畫。
他們身在博物館的畫廊裏。尤裏不知從哪搞到了畫板、畫架、圖釘和紙,但沒有彩色顏料,隻有鉛筆。
知曉者已經畫一整天了。起初他根本不知道怎麽拿筆,現在已經可以臨摹別人的畫了。
他本來想照著雕塑畫。尤裏說:你可以試試,但我現在不太會畫畫了,我沒法教你。
知曉者試了,很挫敗,根本不知道從哪開始畫……於是他決定還是先臨摹。
知曉者停下筆,麵向坐在旁邊的尤裏:“你想得太多了吧。你是不該被愛,但是,你也確實沒有被愛啊。”
“是嗎?”
知曉者說:“我從希錫和提亞那聽過自己失蹤之後的事。父母死了。死於火災。不是被你殺的。有施法者研究過現場,能證實這一點。我的父母沒有愛過你,甚至沒有機會愛你。”
知曉者看看畫,又看看尤裏,竟然微笑了:“而這一點,正是我不怎麽恨你的原因之一。”
尤裏問:“還有其他原因嗎?”
“另一個原因是,”知曉者說,“我認識你的親生母親。她愛過我。”
第163章 暖冬
162-暖冬
知曉者臨摹的是一副人像。畫麵上,黑衣女性坐在灑滿陽光的窗前,手上有一封展開的信。她並沒有看信,而是凝視著窗外,似乎被外麵的動靜吸引了注意力,也可能是已經看完了信,正在放空沉思。
畫作名為《下個冬天》,作者是美術學院的老教授。
尤裏入學前畫就掛在這裏,他沒有親眼見過那位老教授,也不知道作品背後有什麽故事。
尤裏和知曉者並肩坐在地上。
知曉者臨摹的時候,尤裏有時安安靜靜地看,有時兩人隨便聊上幾句。
知曉者臨摹得到底好不好呢……尤裏有點辨認不出來了。
他能從畫麵上感受到強烈的感情,比如思念,苦痛,憤怒,愛……但是作為美術作品,這幅“畫”到底好不好?知曉者的畫畫技術進步得快不快?尤裏辨認不出來。
他和知曉者聊到這一感受,知曉者說:“精靈就是這樣。無論我畫什麽,不過都是石墨在植物纖維上劃出的痕跡罷了。精靈觀察的不是表像,而是本質。”
“聽你的意思,你好像對精靈更認同?”尤裏問,“你更喜歡當人類,還是更喜歡當精靈?”
如果是從前,知曉者有可能因為這種問題而生氣。但這次他沒有。
不知為什麽,在博物館裏他內心平靜,煩躁感和不安全感都少了很多。
“人類或精靈都談不上喜歡,但我本質上是人類,”知曉者迴答,“你會問這種問題,也很像人類。精靈眼裏隻有‘你’和‘我’的區別,沒有‘我是精靈,你是人類’的群體觀念……現在你應該懂吧?畢竟你也迴過‘裏麵’了。”
尤裏點頭:“確實。在‘裏麵’走過很遠的路之後,我越來越了解精靈,甚至能理解他們為什麽喜歡偷小孩了。”
“從前你不理解精靈偷小孩嗎?”
“當然不理解呀。從前我既不理解精靈,也不怎麽理解人類,”尤裏說,“以前我遇到過這麽一件事,有個很古老的精靈要拿走某個人類家族裏的第三子男孩……”
知曉者放下筆,點點頭:“我也知道這事。你們叫那個精靈‘掘屍鬼’。”
“你是怎麽……哦對,你是通過極夜知道的。”
“嗯。你為什麽突然提這件事?”知曉者問。
尤裏說:“旁觀事件的時候我一直有個想法……為什麽不能把孩子給精靈呢?精靈隻是要那家族的首個‘第三子男孩’,它並不是要所有孩子,也不是要每一代的第三子。隻要把一個嬰兒送出去,從此這個家族就擺脫滋擾了……但我沒有說出這個想法。我知道,人類不該也不會這麽想。我既不明白人類為什麽不能割捨孩子,也不明白精靈為什麽非要得到那個孩子。等於是……我兩邊都搞不懂啊!你看,是不是挺怪的?”
知曉者說:“因為你本質是精靈,卻被人類的各種價值觀環繞著長大,習慣了模仿人類。有點像那種一直養在籠子裏的小動物,長大之後既不通人性,也不適應野外……不過你算是個很努力的小動物了,你迴到野外,學會在野外生存了。你剛才說,你有點能理解精靈為什麽喜歡偷小孩了?那你說說,你覺得是為什麽?”
貝洛把漿糊狀的材料慢慢倒出來,蘸濕那塊肢體。
白鷺從破爛被褥中抽出一塊單色的布,鋪在要寫字的肢體下麵。
換生靈寫得很慢。看著這些歪歪扭扭、不成形狀的線條,貝洛和瓦麗婭對視了一下——這……好像並不能叫“會寫字”……
寫了一會兒,換生靈的肢體不動了。
也不知道是寫完了,還是突然不會寫了。
貝洛和瓦麗婭左看右看,伏爾甘也走過來一起分辨。
他們隻能辨認出少數幾個詞彙:
不……被什麽……我……
中間有的字實在看不懂。能看懂的部分也是模稜兩可,隻能連猜帶蒙。
“其實,我不應該被愛。”
尤裏說。
聽到尤裏這麽說,知曉者過側頭:“什麽意思?”
“就是字麵意思啊。”尤裏聳聳肩。
知曉者正在臨摹一副油畫。
他們身在博物館的畫廊裏。尤裏不知從哪搞到了畫板、畫架、圖釘和紙,但沒有彩色顏料,隻有鉛筆。
知曉者已經畫一整天了。起初他根本不知道怎麽拿筆,現在已經可以臨摹別人的畫了。
他本來想照著雕塑畫。尤裏說:你可以試試,但我現在不太會畫畫了,我沒法教你。
知曉者試了,很挫敗,根本不知道從哪開始畫……於是他決定還是先臨摹。
知曉者停下筆,麵向坐在旁邊的尤裏:“你想得太多了吧。你是不該被愛,但是,你也確實沒有被愛啊。”
“是嗎?”
知曉者說:“我從希錫和提亞那聽過自己失蹤之後的事。父母死了。死於火災。不是被你殺的。有施法者研究過現場,能證實這一點。我的父母沒有愛過你,甚至沒有機會愛你。”
知曉者看看畫,又看看尤裏,竟然微笑了:“而這一點,正是我不怎麽恨你的原因之一。”
尤裏問:“還有其他原因嗎?”
“另一個原因是,”知曉者說,“我認識你的親生母親。她愛過我。”
第163章 暖冬
162-暖冬
知曉者臨摹的是一副人像。畫麵上,黑衣女性坐在灑滿陽光的窗前,手上有一封展開的信。她並沒有看信,而是凝視著窗外,似乎被外麵的動靜吸引了注意力,也可能是已經看完了信,正在放空沉思。
畫作名為《下個冬天》,作者是美術學院的老教授。
尤裏入學前畫就掛在這裏,他沒有親眼見過那位老教授,也不知道作品背後有什麽故事。
尤裏和知曉者並肩坐在地上。
知曉者臨摹的時候,尤裏有時安安靜靜地看,有時兩人隨便聊上幾句。
知曉者臨摹得到底好不好呢……尤裏有點辨認不出來了。
他能從畫麵上感受到強烈的感情,比如思念,苦痛,憤怒,愛……但是作為美術作品,這幅“畫”到底好不好?知曉者的畫畫技術進步得快不快?尤裏辨認不出來。
他和知曉者聊到這一感受,知曉者說:“精靈就是這樣。無論我畫什麽,不過都是石墨在植物纖維上劃出的痕跡罷了。精靈觀察的不是表像,而是本質。”
“聽你的意思,你好像對精靈更認同?”尤裏問,“你更喜歡當人類,還是更喜歡當精靈?”
如果是從前,知曉者有可能因為這種問題而生氣。但這次他沒有。
不知為什麽,在博物館裏他內心平靜,煩躁感和不安全感都少了很多。
“人類或精靈都談不上喜歡,但我本質上是人類,”知曉者迴答,“你會問這種問題,也很像人類。精靈眼裏隻有‘你’和‘我’的區別,沒有‘我是精靈,你是人類’的群體觀念……現在你應該懂吧?畢竟你也迴過‘裏麵’了。”
尤裏點頭:“確實。在‘裏麵’走過很遠的路之後,我越來越了解精靈,甚至能理解他們為什麽喜歡偷小孩了。”
“從前你不理解精靈偷小孩嗎?”
“當然不理解呀。從前我既不理解精靈,也不怎麽理解人類,”尤裏說,“以前我遇到過這麽一件事,有個很古老的精靈要拿走某個人類家族裏的第三子男孩……”
知曉者放下筆,點點頭:“我也知道這事。你們叫那個精靈‘掘屍鬼’。”
“你是怎麽……哦對,你是通過極夜知道的。”
“嗯。你為什麽突然提這件事?”知曉者問。
尤裏說:“旁觀事件的時候我一直有個想法……為什麽不能把孩子給精靈呢?精靈隻是要那家族的首個‘第三子男孩’,它並不是要所有孩子,也不是要每一代的第三子。隻要把一個嬰兒送出去,從此這個家族就擺脫滋擾了……但我沒有說出這個想法。我知道,人類不該也不會這麽想。我既不明白人類為什麽不能割捨孩子,也不明白精靈為什麽非要得到那個孩子。等於是……我兩邊都搞不懂啊!你看,是不是挺怪的?”
知曉者說:“因為你本質是精靈,卻被人類的各種價值觀環繞著長大,習慣了模仿人類。有點像那種一直養在籠子裏的小動物,長大之後既不通人性,也不適應野外……不過你算是個很努力的小動物了,你迴到野外,學會在野外生存了。你剛才說,你有點能理解精靈為什麽喜歡偷小孩了?那你說說,你覺得是為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