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他已經初步實現了願望。
可是他並沒有感覺到強烈的喜悅……這讓他有些迷茫,甚至倍感無助。
當年他看過的雜誌裏,畫麵上的人類看著鑽石,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那笑容非常有感染力,紙上能流出名為快樂的實體。
得到了自己觀念中有價值的東西,人就可以如此快樂。
知曉者迷茫的是:我也得到了,我得到了很多,而且將來一定還要更多……為什麽我依然無法笑得那麽肆意?為什麽我無法那麽快樂、那麽滿足?
在他沉思的過程中,新的頭顱漸漸組合好了。
這是一張顏色交錯的麵孔,輪廓和五官形狀有些模糊,猶如尚未完成的麵部雕塑。
他睜開眼睛,眼眶裏沒有任何東西,是深不見底的虛無。
在調遣體內顆粒的時候,他不受控製地又迴味到了一些“經歷”。
是他從來自那些年輕人身上獲取到的“經歷”。
比如眼淚。有的人深夜獨自落淚,也有的人成群結隊坐在草坪上,幾個人勾肩搭背,喝著啤酒,彈奏樂器,也有人在此時眼角帶淚。
再比如草坪。就是剛才記憶中的草坪。這裏有不少重要的“經歷”。學生們在這裏曬太陽,有人在尖叫,有人笑,有人在他耳邊竊竊私語。
草坪不遠處是人工湖,湖麵上的橋據說歷史悠久,剛入學的時候大家都會來這裏拍照,拍完了就興奮地發給家人,發給中學時的朋友,入學一兩年後他就不這麽興奮了,隨隨便便路過這座橋,看都懶得多看幾眼。
橋的另一邊是大片大片的樹林,夜幕降臨後,路旁會亮起地麵射燈,大家喜歡站在燈的上方做鬼臉。
沿著小路走進樹林深處,視野裏突然出現一尊巨大的白色雕塑,新生會嚇一跳,而高一屆的學生們都等著偷笑,絕不會事先提醒。
穿過樹林能去往圖書館,不是高樓上的這一間,是更大的那間圖書館。內部網絡裏有很多趣味橫生的東西,一兩句話都說不完。電影和文學還算比較容易入門的,也有很多東西實在太難懂,靠自學肯定學不明白。
不止是知識,尼撒大學裏複雜的東西還有很多。有的人周身縈繞著孤獨的苦味,有的人歡笑著奔向夢寐以求的光芒;有的人體驗到了第一次親吻,隻可惜索然無味;有的人眼裏都是另一個人的背影,卻從未上前一步。
這些都是尼撒大學的滋味。知曉者很喜歡迴味它們。
目前他嚐過的滋味還是不夠多。就像身體不夠完整一樣,他的心靈、記憶也還不夠完善。
他離開盥洗室,迴到了圖書館窗前。
天色太暗,視野不佳,牆壁、窗框和被風揚起的窗簾十分礙眼。
於是,隻聽一聲爆響,大樓的整個立麵瞬間粉碎,土石滾滾崩落。
知曉者站在暴露在外的樓板邊緣,俯瞰尼撒大學。
他視線所到之處,大片大片的樹林開始起火。
火勢蔓延非常快,樹卻怎麽都燒不光。
茂密的樹冠一直遮擋著知曉者視的線,他無法觀察到真實的校園。
知曉者當然知道這是精靈的魔法。
想破除魔法是很有難度的,但要殺掉施法的精靈卻很容易。
根據知曉者的觀察,其實人類社會也有類似的道理:學生想獲得教授的認可很難,要殺掉教授卻很簡單。隻不過,人類受困於各種觀念,他們通常不會選擇這麽做。
而知曉者決定先做簡單的事。
他縱身從高樓跳下,穿過自己造成的火焰,落在一條林間小徑中間。
他仔細觀察了一下起火的地方,火焰一直在快速蠶食著樹木,但每當有一片葉子化為灰燼,立刻就會有新的葉子瞬間萌發。
知曉者決定先不管這些火和樹葉。隻要找到施法的精靈,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
他沿著小路走出去,看到了記憶中的湖和橋——嚴格來說不是“他的記憶中”,但現在已經是他的了。
湖邊和橋上空無一人。現在尼撒大學十分安靜,和從前截然不同。
他在橋中間站了一會兒,“迴憶”著自己在這裏“生活過”的每個時刻。
順便,在這麽安靜的環境下,他能聽見更遠處的細微聲音。
剛才他距離地麵太遠,隔著樹冠層會被精靈魔法幹擾;現在他身在迷宮之中,感官受阻的程度降低了。
他聽見了許多人聚集在一起說話、走動的聲音。他們距離這裏不遠,中間隔著層層幻境迷宮,聲音朦朦朧朧的。
知曉者有點明白了,原來施展魔法的精靈是在保護人類。
挺奇怪的,精靈竟然有這種癖好。也許這個精靈和人類做了什麽大交易吧。
但這個精靈未免過於自信。優秀的幻境魔法確實可以幹擾任何生物的感知,對蛇之子也不例外,但它無法真正限製住蛇之子。
和那個“殺教授”的道理差不多——走出迷宮不容易,突破迷宮卻很簡單。
前些天,知曉者經過一家大型商場,商場門前的廣場上搭了個鏡子迷宮,一群大人小孩在裏麵走得暈頭轉向。
其實想走出去非常容易,隻要無視障礙直線前進就好,但普通人沒有這個能力,即使有能力的,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可以這樣做。
可是他並沒有感覺到強烈的喜悅……這讓他有些迷茫,甚至倍感無助。
當年他看過的雜誌裏,畫麵上的人類看著鑽石,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那笑容非常有感染力,紙上能流出名為快樂的實體。
得到了自己觀念中有價值的東西,人就可以如此快樂。
知曉者迷茫的是:我也得到了,我得到了很多,而且將來一定還要更多……為什麽我依然無法笑得那麽肆意?為什麽我無法那麽快樂、那麽滿足?
在他沉思的過程中,新的頭顱漸漸組合好了。
這是一張顏色交錯的麵孔,輪廓和五官形狀有些模糊,猶如尚未完成的麵部雕塑。
他睜開眼睛,眼眶裏沒有任何東西,是深不見底的虛無。
在調遣體內顆粒的時候,他不受控製地又迴味到了一些“經歷”。
是他從來自那些年輕人身上獲取到的“經歷”。
比如眼淚。有的人深夜獨自落淚,也有的人成群結隊坐在草坪上,幾個人勾肩搭背,喝著啤酒,彈奏樂器,也有人在此時眼角帶淚。
再比如草坪。就是剛才記憶中的草坪。這裏有不少重要的“經歷”。學生們在這裏曬太陽,有人在尖叫,有人笑,有人在他耳邊竊竊私語。
草坪不遠處是人工湖,湖麵上的橋據說歷史悠久,剛入學的時候大家都會來這裏拍照,拍完了就興奮地發給家人,發給中學時的朋友,入學一兩年後他就不這麽興奮了,隨隨便便路過這座橋,看都懶得多看幾眼。
橋的另一邊是大片大片的樹林,夜幕降臨後,路旁會亮起地麵射燈,大家喜歡站在燈的上方做鬼臉。
沿著小路走進樹林深處,視野裏突然出現一尊巨大的白色雕塑,新生會嚇一跳,而高一屆的學生們都等著偷笑,絕不會事先提醒。
穿過樹林能去往圖書館,不是高樓上的這一間,是更大的那間圖書館。內部網絡裏有很多趣味橫生的東西,一兩句話都說不完。電影和文學還算比較容易入門的,也有很多東西實在太難懂,靠自學肯定學不明白。
不止是知識,尼撒大學裏複雜的東西還有很多。有的人周身縈繞著孤獨的苦味,有的人歡笑著奔向夢寐以求的光芒;有的人體驗到了第一次親吻,隻可惜索然無味;有的人眼裏都是另一個人的背影,卻從未上前一步。
這些都是尼撒大學的滋味。知曉者很喜歡迴味它們。
目前他嚐過的滋味還是不夠多。就像身體不夠完整一樣,他的心靈、記憶也還不夠完善。
他離開盥洗室,迴到了圖書館窗前。
天色太暗,視野不佳,牆壁、窗框和被風揚起的窗簾十分礙眼。
於是,隻聽一聲爆響,大樓的整個立麵瞬間粉碎,土石滾滾崩落。
知曉者站在暴露在外的樓板邊緣,俯瞰尼撒大學。
他視線所到之處,大片大片的樹林開始起火。
火勢蔓延非常快,樹卻怎麽都燒不光。
茂密的樹冠一直遮擋著知曉者視的線,他無法觀察到真實的校園。
知曉者當然知道這是精靈的魔法。
想破除魔法是很有難度的,但要殺掉施法的精靈卻很容易。
根據知曉者的觀察,其實人類社會也有類似的道理:學生想獲得教授的認可很難,要殺掉教授卻很簡單。隻不過,人類受困於各種觀念,他們通常不會選擇這麽做。
而知曉者決定先做簡單的事。
他縱身從高樓跳下,穿過自己造成的火焰,落在一條林間小徑中間。
他仔細觀察了一下起火的地方,火焰一直在快速蠶食著樹木,但每當有一片葉子化為灰燼,立刻就會有新的葉子瞬間萌發。
知曉者決定先不管這些火和樹葉。隻要找到施法的精靈,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
他沿著小路走出去,看到了記憶中的湖和橋——嚴格來說不是“他的記憶中”,但現在已經是他的了。
湖邊和橋上空無一人。現在尼撒大學十分安靜,和從前截然不同。
他在橋中間站了一會兒,“迴憶”著自己在這裏“生活過”的每個時刻。
順便,在這麽安靜的環境下,他能聽見更遠處的細微聲音。
剛才他距離地麵太遠,隔著樹冠層會被精靈魔法幹擾;現在他身在迷宮之中,感官受阻的程度降低了。
他聽見了許多人聚集在一起說話、走動的聲音。他們距離這裏不遠,中間隔著層層幻境迷宮,聲音朦朦朧朧的。
知曉者有點明白了,原來施展魔法的精靈是在保護人類。
挺奇怪的,精靈竟然有這種癖好。也許這個精靈和人類做了什麽大交易吧。
但這個精靈未免過於自信。優秀的幻境魔法確實可以幹擾任何生物的感知,對蛇之子也不例外,但它無法真正限製住蛇之子。
和那個“殺教授”的道理差不多——走出迷宮不容易,突破迷宮卻很簡單。
前些天,知曉者經過一家大型商場,商場門前的廣場上搭了個鏡子迷宮,一群大人小孩在裏麵走得暈頭轉向。
其實想走出去非常容易,隻要無視障礙直線前進就好,但普通人沒有這個能力,即使有能力的,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可以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