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進入室內後還一直穿著膠靴,坐下喝茶時也沒脫下來,這根本不正常。
聽到這,尤裏驚訝道:“那個老人還真不是人啊……難道她一路上都跟著我們?”
“我不確定是不是她。就算是,她也沒有‘跟著’我們,而是超過了我們,搶在我們之前到達了這裏。精靈的速度肯定比我們快多了。”
“老人是白髮,亞歷山大的頭髮不白也不灰,他是黑髮呀。”
“多半是幻象吧,”貝洛說,“精靈的能力各不相同。越是年長的精靈、在人間生活了很長時間的精靈,其偽裝能力就越強。它們有些能變形,還有些能操縱幻象,用幻象來偽裝人類。這種偽裝更狡猾,它們能變成特定的某個人,甚至能偽裝成物品,必須仔細觀察才能判斷出來。”
尤裏聽了有點羨慕,甚至有點想學這個,學了這個好像就不用理髮也不用買衣服了……
貝洛的手指放在唇邊,思考片刻,接著說:“如果觀察得沒錯,這個精靈有著‘家神’類的行為。”
“家神?”尤裏聽到了一個熟悉的名詞。
他小時候聽過很多關於家神的童話,梅拉老師講過,小孩子之間也喜歡互相講。
尤裏問:“家神不是假的嗎?屬於童話故事,就像聖誕老人一樣。”
貝洛答道:“那個‘滿世界飛的聖誕老人’當然是假的,但‘過節日送禮物’和‘古曆法冬至節’都是真的。家神當然是民間童話,童話並不是憑空出現的,正是因為有某種精靈行為長期存在,民間才逐漸形成這種童話。”
“家神”是一類本地童話的總稱,每個童話細節不太一樣,總之都是圍繞著一種被稱為“家神”的生物。
童話中的家神一般是這樣的:
它們原本並不住在人類家中,而是住在荒野和森林裏,在這一階段,家神更像是林中妖怪,比如糖果屋裏的巫婆、深潭裏的水妖。如果人類在野外遇到它們,就可能遭遇危險。
人類遇到它們後,若想全身而退,就要想辦法討好它們,取得信任。可以供奉它們愛吃的東西,也可以演奏樂器,吟誦詩歌,博取他們的歡心。
一旦妖怪決定信任某個人類,就會護送他離開森林迴到家中。
把人類送迴家後,妖怪就留在此處,成為守護這一家庭的“家神”。
很多地區都有這類傳說。比如芬蘭的家中小妖精。小妖精住在人類家中,個頭很小,能幫忙做家務,人類隻要定期給他們一些蜂蜜和麵包就可以。隻要你尊重它們,它們就會處處幫助你;如果你惹惱了它們,它們就會一直禍害你的房子來報復你。
而本地傳說和北歐妖精不太一樣。本地的家神個頭很大,大多數情況下被描述為狼或熊的大小,也有比野獸還大的說法。
它們不會像北歐妖精那樣偷偷做家務,它們擔任的是守衛工作,比如幫人趕走猛獸,嚇跑偷吃穀物的鳥,擊退小偷惡人等等。
而且,即使它們喜歡某個人類,也不會居住在人類的房子裏,因為人類的房子對它們來說太憋屈狹窄。
它們會住在喜歡的家庭附近。如果這家人非常希望家神進入房屋,那麽就打開門與窗,說出願望,家神也可能應邀進來小坐片刻。
一旦有了家神,人類就必須尊敬它、供奉它。
如果對家神不敬,輕一點的後果是被惡作劇,遇到各種小意外,接受家神的懲罰和折磨;重一點的後果是家神對人類展開報復,造成傷亡,甚至可能危害到子孫後代。
本地傳說裏,有個“壞家神”的故事相當有名。作者已不可考,應該是民間逐漸形成的,專門嚇小孩用的那種故事。
包括貝洛和尤裏在內,幾乎每個本地人小時候都聽過。
故事大致是這樣的:
森林旁住著一家人,夫妻倆生了個美麗的小姑娘。小姑娘十二歲的時候,母親去世了,父親新娶的妻子又生了個小弟弟,家裏多了一個人,糧食不夠吃,繼母就想害死這個姑娘。
繼母命令姑娘到森林裏去采一種金色野菜,那種野菜非常美味,吃一點點就能飽一整天。想採金色野菜可不容易,它生長在巨大的樹洞旁邊,樹洞裏住著妖怪,妖怪平時最喜歡吃漂亮姑娘和幼小孩童。
小姑娘孤身走入森林,找到了大樹洞。她並沒有馬上去采野菜,而是先唱起了歌。
妖怪聽見優美的歌聲,非常喜歡,於是它沒有傷害小姑娘,還同意小姑娘采走野菜。
就這樣,他們成了好朋友,妖怪跟著姑娘一起迴了家。
迴到家後,妖怪一口吞掉了繼母,它吃得飽飽的,非常滿意。
妖怪告訴姑娘:你支付了歌聲作為酬勞,所以我允許你採摘我的金野菜;你支付了肉作為酬勞,所以我要做你的家神。但是你要記住,將來每一次你需要我的幫助,事後都要為我提供酬勞。
姑娘同意了,從此,妖怪成為了家神。
到了新年,家裏的金野菜吃完了,姑娘又進入森林去采。
迴來的路上,姑娘遇到了狼群。家神出現了,幫姑娘打敗了狼群。
按照約定,姑娘需要酬謝家神。於是姑娘把家裏的羊送給了它。
聽到這,尤裏驚訝道:“那個老人還真不是人啊……難道她一路上都跟著我們?”
“我不確定是不是她。就算是,她也沒有‘跟著’我們,而是超過了我們,搶在我們之前到達了這裏。精靈的速度肯定比我們快多了。”
“老人是白髮,亞歷山大的頭髮不白也不灰,他是黑髮呀。”
“多半是幻象吧,”貝洛說,“精靈的能力各不相同。越是年長的精靈、在人間生活了很長時間的精靈,其偽裝能力就越強。它們有些能變形,還有些能操縱幻象,用幻象來偽裝人類。這種偽裝更狡猾,它們能變成特定的某個人,甚至能偽裝成物品,必須仔細觀察才能判斷出來。”
尤裏聽了有點羨慕,甚至有點想學這個,學了這個好像就不用理髮也不用買衣服了……
貝洛的手指放在唇邊,思考片刻,接著說:“如果觀察得沒錯,這個精靈有著‘家神’類的行為。”
“家神?”尤裏聽到了一個熟悉的名詞。
他小時候聽過很多關於家神的童話,梅拉老師講過,小孩子之間也喜歡互相講。
尤裏問:“家神不是假的嗎?屬於童話故事,就像聖誕老人一樣。”
貝洛答道:“那個‘滿世界飛的聖誕老人’當然是假的,但‘過節日送禮物’和‘古曆法冬至節’都是真的。家神當然是民間童話,童話並不是憑空出現的,正是因為有某種精靈行為長期存在,民間才逐漸形成這種童話。”
“家神”是一類本地童話的總稱,每個童話細節不太一樣,總之都是圍繞著一種被稱為“家神”的生物。
童話中的家神一般是這樣的:
它們原本並不住在人類家中,而是住在荒野和森林裏,在這一階段,家神更像是林中妖怪,比如糖果屋裏的巫婆、深潭裏的水妖。如果人類在野外遇到它們,就可能遭遇危險。
人類遇到它們後,若想全身而退,就要想辦法討好它們,取得信任。可以供奉它們愛吃的東西,也可以演奏樂器,吟誦詩歌,博取他們的歡心。
一旦妖怪決定信任某個人類,就會護送他離開森林迴到家中。
把人類送迴家後,妖怪就留在此處,成為守護這一家庭的“家神”。
很多地區都有這類傳說。比如芬蘭的家中小妖精。小妖精住在人類家中,個頭很小,能幫忙做家務,人類隻要定期給他們一些蜂蜜和麵包就可以。隻要你尊重它們,它們就會處處幫助你;如果你惹惱了它們,它們就會一直禍害你的房子來報復你。
而本地傳說和北歐妖精不太一樣。本地的家神個頭很大,大多數情況下被描述為狼或熊的大小,也有比野獸還大的說法。
它們不會像北歐妖精那樣偷偷做家務,它們擔任的是守衛工作,比如幫人趕走猛獸,嚇跑偷吃穀物的鳥,擊退小偷惡人等等。
而且,即使它們喜歡某個人類,也不會居住在人類的房子裏,因為人類的房子對它們來說太憋屈狹窄。
它們會住在喜歡的家庭附近。如果這家人非常希望家神進入房屋,那麽就打開門與窗,說出願望,家神也可能應邀進來小坐片刻。
一旦有了家神,人類就必須尊敬它、供奉它。
如果對家神不敬,輕一點的後果是被惡作劇,遇到各種小意外,接受家神的懲罰和折磨;重一點的後果是家神對人類展開報復,造成傷亡,甚至可能危害到子孫後代。
本地傳說裏,有個“壞家神”的故事相當有名。作者已不可考,應該是民間逐漸形成的,專門嚇小孩用的那種故事。
包括貝洛和尤裏在內,幾乎每個本地人小時候都聽過。
故事大致是這樣的:
森林旁住著一家人,夫妻倆生了個美麗的小姑娘。小姑娘十二歲的時候,母親去世了,父親新娶的妻子又生了個小弟弟,家裏多了一個人,糧食不夠吃,繼母就想害死這個姑娘。
繼母命令姑娘到森林裏去采一種金色野菜,那種野菜非常美味,吃一點點就能飽一整天。想採金色野菜可不容易,它生長在巨大的樹洞旁邊,樹洞裏住著妖怪,妖怪平時最喜歡吃漂亮姑娘和幼小孩童。
小姑娘孤身走入森林,找到了大樹洞。她並沒有馬上去采野菜,而是先唱起了歌。
妖怪聽見優美的歌聲,非常喜歡,於是它沒有傷害小姑娘,還同意小姑娘采走野菜。
就這樣,他們成了好朋友,妖怪跟著姑娘一起迴了家。
迴到家後,妖怪一口吞掉了繼母,它吃得飽飽的,非常滿意。
妖怪告訴姑娘:你支付了歌聲作為酬勞,所以我允許你採摘我的金野菜;你支付了肉作為酬勞,所以我要做你的家神。但是你要記住,將來每一次你需要我的幫助,事後都要為我提供酬勞。
姑娘同意了,從此,妖怪成為了家神。
到了新年,家裏的金野菜吃完了,姑娘又進入森林去采。
迴來的路上,姑娘遇到了狼群。家神出現了,幫姑娘打敗了狼群。
按照約定,姑娘需要酬謝家神。於是姑娘把家裏的羊送給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