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邊初露曙光,張運國踏著晨露,外出擴招人手。


    與此同時,張三牛精心挑選了一堆禮物,攜同吉慶,前往南山村。


    迴到南山村,一切既熟悉又陌生。


    一個意想不到的身影也映入眼簾——李八兩正站在一旁,與唐雨柔交談甚歡。


    張三牛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快步上前,爽朗的笑聲打破了寧靜:


    “八兩,你這家夥,怎麽跑到這裏來了?”話語間,幾分調侃,幾分親切。


    李八兩聞言,轉過身來,解釋道:“山上最近糧食緊張,特地下來買些豆渣迴去。”


    李八兩的身影漸漸遠去,背上的那袋沉甸甸的豆渣隨著他的步伐輕輕搖晃。


    唐雨柔微微抬頭,目光落在了張三牛的臉上。


    她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也帶著幾分戲謔:


    “張三牛,你這大忙人怎會有空想起我這個小人物?怕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吧?”


    張三牛聞言,笑容裏多了幾分真誠與期待:


    “我這次迴來,確實有事相求。你也知道,我一直有個念頭,想建個大豬圈。這不,好不容易得了些空閑,就想著來找你這位養豬高手取取經。”


    唐雨柔聞言,淡淡的說道:


    “養豬高手,你也太抬舉我了,你想好場地了嗎?”


    張三牛聞言,眉頭微蹙,隨即眼神一亮,他緩緩開口:


    “在河關村的邊緣,有一片被遺忘的角落,那裏正是我名下的一塊荒地,約莫有三畝之廣,地勢平坦,四周環繞著稀疏的林木,既避開了村莊的嘈雜,又便於取水,簡直是建造豬圈的不二之選。”


    唐雨柔說道:


    “你決定了便好。”


    說幹就幹,張三牛直奔那片荒蕪之地。


    踏入荒地,張三牛巡視了一周,在地上寫寫畫畫,開始勾勒豬圈的大致格局。


    隨即,張三牛的身影穿梭於鄰近的村落之間,以李家鎮張府的威望與誠意,在鄉間召集人手。


    村民們紛紛聚集而來,他們的眼中閃爍著信任的光芒。


    “鄉親們,張府有活幹了!管飽飯,還有工錢拿!”張三牛的聲音響徹雲霄,每一個字都重重地敲在每個人的心坎上。


    不到半日,一百多號人已匯聚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其中不乏曾在張三牛麾下服役的熟悉麵孔。


    “老規矩,咱們還是20人一組,自個兒找伴兒,管吃不管住,但每日十文的工錢,絕不拖欠,牛驢的租金另算,公平合理!”


    張三牛的話語簡潔有力,瞬間點燃了眾人的熱情。


    他們迅速自發組織成六個小隊,隨著一聲令下,六支隊伍分工明確,有的揮汗如雨,用簡陋的工具平整著崎嶇的土地;有的則揮舞著斧頭,砍伐樹木。


    張三牛打算建造一座竹木的豬圈,石頭磚瓦的太過奢華,他可能沒有這個財力建造。


    張三牛喚了6個人手,他們肩並肩,踏著黃土夯築的道路,六輛牛車緩緩向縣城進發。


    陽光斜灑在古樸的街道上,張三牛踏入了縣城最大的糧鋪——“豐盈倉”。


    店內,稻穀的香氣與木質的沉香交織在一起,讓人不由自主地感到踏實與滿足。


    張三牛環視四周,大步流星地走向掌櫃,聲音清脆而堅定:


    “掌櫃的,我要買五十石上好的穀子。”


    掌櫃聞言,笑眯眯地應承下來,隨即吩咐夥計們忙碌起來,一袋袋沉甸甸的穀子被準確地稱量。


    “每石穀子二百二十文,不多不少,正好11兩。”


    掌櫃算盤打得飛快,張三牛從腰間解下一個沉甸甸的錢袋,銅板與銀錠相互碰撞,發出悅耳的聲響,他爽快地付了賬,心中盤算著這些穀子可以支撐多少時日。


    離開糧鋪,張三牛並未停歇,他的腳步轉向了街角的鹽鋪。


    張三牛走進鹽鋪,直接向掌櫃開口:“給我來一百斤粗鹽。”


    掌櫃聞言,迅速動作起來,不多時,一百斤粗鹽便已打包完畢,每斤五十二文,總計五千二百文,交易迅速而順暢。


    張三牛他眉頭輕輕一挑,嘴角的笑意中夾雜了幾分不解:


    “嘿,掌櫃的,這鹽巴怎的今日比往常貴了兩文?”


    掌櫃聞言,緩緩抬頭,那雙閱盡人間滄桑的眼眸裏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深意。


    他輕輕放下手中的算盤,不緊不慢地站起身,踱步至張三牛身旁,目光同樣落在那些鹽巴上,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世道如此,人多物少,乃是常態。近來邊關不寧,鹽路受阻,這價格自是水漲船高。”


    張三牛暗自深思,這掌櫃的知道的還不少,不愧是賣鹽的,消息就是靈通。


    完成采購後,張三牛轉身走進錢莊,將一大塊銀錠兌換成了便於攜帶的銅板。


    一切準備就緒,張三牛喚來了事先安排好的六輛牛車,這種古老的交通工具,雖不華麗,卻異常結實耐用。


    隨後,一行人浩浩蕩蕩地踏上了歸途,車軲轆碾過石板路,發出有節奏的聲響。


    夕陽開始緩緩下沉,將天邊染成了橘紅色,張三牛一行人的身影漸漸融入了河關村邊緣嫋嫋升起的炊煙之中。


    五十石穀子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二十天後,倉庫便悄然見底。


    相比之下,角落裏那壇鹽巴,依然還有多半壇子。


    晨光初破曉,地上的雪也堆了十幾厘米,張三牛召集了6名壯勞力,一行人經過一番艱難跋涉,縣城的輪廓漸漸映入眼簾。


    張三牛找到糧商,再次購得了五十石穀子,也耗費了十一兩銀子。


    終於,一座宏偉壯觀的豬圈傲然矗立,這豬圈,占地足有三畝之廣。


    四周,密密麻麻地排列著大小不一的圍欄,它們或高或低,錯落有致,既保證了豬群的安全,又巧妙地劃分出了不同的生活區域,讓人不禁感歎其設計的精妙。


    一條竹子連接的水管蜿蜒而來,它不顧一切地穿越田埂,最終直勾勾地指向這座新建的豬圈。


    水管的盡頭,是一座新建的池子,然而,並沒有水流落下,因為河麵已經結冰,若想搭建水車,隻有等到來年春季。


    張三牛站在豬圈前,心中鬆了一口氣,為了這一刻,他已經付出了70兩銀子。


    隨他召集而來的鄉親也高高興興的迴去了,每個人手中都多了400多文的工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蛋糕遊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戶3866377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戶38663770並收藏蛋糕遊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