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販鹽 10 斤以上便是砍頭的罪名,而以李家販鹽的數量,誅九族都是輕的。
李忠深知其中的厲害,他揣著明白裝糊塗的說道:
“好漢,李家恪守本分,嚴於律己,從不做違法犯忌之事,尤其是販賣私鹽這等重罪,李家更是視若洪水猛獸,避之唯恐不及,又怎麽會知法犯法呢?”
見李忠不肯老實交代,匪首輕笑兩聲,說道:
“原來你什麽都不知道啊,那我隻好把李厚請來,看看他是否知道些什麽。”
李厚是李忠的兒子,不滿一周歲,還不會發音,更別提說話了。
最重要的是,李厚並沒有生活在李家鎮,而是在一個鄉下村落裏,匪首極其容易找到他。
匪首拿李厚要挾李忠,李忠臉色大變,雙腿一彎,便跪在地上,苦苦的哀求道:
“好漢,你有什麽事衝我來,別傷及無辜,我兒他還不滿一周歲,孩子是無辜的啊。”
匪首一腳踹在李忠身上,把他踹倒在地上,隨後說道:
“老東西,你最好趁我還有耐心,把事情交代清楚,我聽說吃了嬰兒的心頭血可以延年益壽,你說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李忠以為,無論說是不說,全家都難逃一死,再加上李有財對他不薄,他幹脆把心一橫,帶著死誌說道:
“大人,李家沒有販賣私鹽,就算你殺我全家,我也要這樣說。”
匪首眨了眨眼睛,李忠好像把他當成官府的人了,橫豎都是死,怪不得李忠如此忠心。
“你好像搞錯了一件事,我可不是官府的人,如果我真是官府的人,早就把李家抄家了,還會在這裏跟你拐彎抹角?”
李忠也有些糊塗了,單樂縣的最高官員,縣令也已經被他們收買,那匪首確實有可能不是官府的人,不然縣令應該會早先通知他們。
“那你到底是何人?”
“我,我不過就是一個普通山匪罷了,聽說李家在私下裏販鹽,兄弟們眼熱,也想摻和一腳。”
李忠有些相信,對方確實不是官府的人,對方極有可能是李家的對頭,不然行事不會如此囂張。
匪首頓了頓,接著說道:
“可惜,李家家大業大,看不上我這幫兄弟們,我隻好出此下策了。”
李忠討好的笑道:
“既然如此,不如匪首把李老爺請出來,我勸勸老爺,讓好漢們參與進來,大家和氣生財,和氣生財。”
匪首搖了搖頭,說道:
“不行,李財主的兩隻耳朵都被我割了下來,這個梁子是結下了,我不妨告訴你,李財主絕對不會活著走下山。”
李忠心裏一驚,對方這是鐵了心的要殺死李老爺啊。李忠不死心的問道:
“不知好漢可否高抬貴手,放我們老爺一馬,我保證,老爺他迴去後絕對不會報複各位好漢。”
匪首不滿意的看著李忠,笑眯眯的說道:
“我覺得啊,你還是擔心一下你自己吧,我可沒說過放你活著下山。”
李忠的心驟然緊縮,這群山匪簡直是窮兇極惡,一點道上的規矩都不講。
行有行規,道有道義,即使是山匪,也不能任意破壞規矩。
匪首把肉票撕了,以後誰還肯交贖銀啊!山匪若是壞了規矩,官府可能不管,但其他的山匪必定要管,因為壞規矩的山匪破壞了其他山匪的利益。
誰懲處了壞規矩的山匪,誰的名氣就會大漲,到時無論是下山收取銀子,還是招收人馬,都有極大的優勢。
因此,哪個山匪要是壞了規矩,其他的山匪都會積極的攻打他,除非這個山匪一家獨大,可以猛虎敵群狼。
在李有財的性命與自己選擇之間,李忠首先選擇自己的性命,他戰戰兢兢地問道:
“好漢,如何才能放過小老兒一家?”
匪首笑著說道:
“很簡單,隻要你殺了李有財,作為投名狀,加入我們便可。”
李忠頓時進退兩難,一方麵是自家老爺的性命,一方麵是自己的全家性命,要早知道如此,他當初就不來贖人了。
匪首看著李忠,引誘道:
“你有什麽好猶豫的?想想你的小兒子,他還沒有叫過你爹吧,你就甘心這樣死去嗎?反正李有財必死無疑,不如讓他臨死前發光發熱一下吧。”
李忠一大把年紀了,就李厚那麽一個寶貝兒子,若是李厚有個萬一,那麽李忠就要絕後了。
李忠最終還是做出了選擇,他苦惱的說道:
“老爺對我不薄,可他一生作惡無數,就讓他臨死前做一件好事吧。”
看到李忠做出正確的選擇,匪首滿意的笑了:
“別急,既然我們都是自己人了,那你告訴我,李財主的藏鹽地點與人名冊在哪裏?”
李忠為難的說道:
“好漢,我隻知道藏鹽地點在哪裏,至於人名冊,我實在是不知啊。”
匪首想了想,也對,藏鹽地點被發現了,隻是一小撮人遭殃,而人名冊一旦被發現,上至受賄的官員,下至運鹽的鹽販,全部都要遭殃。
匪首思考良久,說道:
“那這樣吧,你幫我演一出戲。”
茅草屋內,李有財昏昏欲睡,他身上的傷口已有腐爛化膿的跡象,匪首走了進來,假惺惺的笑道:
“看來李財主還沒死啊,我聽說,說李繼財不是你的親生兒子,而是李有福的種,不知道這是否是真的?”
李有財無比虛弱的問道:
“你聽誰說的?”
李繼財是李有財唯一的兒子,李有財對他疼愛有加,李繼財平時混賬慣了,而李有財極少懲罰李繼財,隻希望,李繼財能夠繼承自己的家產。
李有財能夠強撐到現在,李繼財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匪首一臉陰險,露出狡黠的笑容,說道:
“鎮裏都傳遍了,我想不知道都難啊。”
說完,匪首笑著走了出去。
李有財的思緒漸漸飄向了以往的迴憶,每次李繼財犯了大錯,他想要實施家訓時,李有福都會出麵阻攔,說繼財還小,以後長大了便會懂事。
還有,李繼財平日裏在縣城廝混,與李有福走得近,常常夜不歸宿,他一直疑惑,為什麽李繼財更加親近於李有福,而不是他李有財?
李有財越想越覺得可疑,他覺得李繼財與李有福長得好像,兩人的鼻子像,眼睛像,臉型也像,真是哪哪都像。
李有財心中充滿了疑慮,他感覺夫人賈映月好像也與李有福走得有些近。
人一旦懷疑起來,他所有的思維都偏向於懷疑的方向,而忽略了其它的可能。
李忠深知其中的厲害,他揣著明白裝糊塗的說道:
“好漢,李家恪守本分,嚴於律己,從不做違法犯忌之事,尤其是販賣私鹽這等重罪,李家更是視若洪水猛獸,避之唯恐不及,又怎麽會知法犯法呢?”
見李忠不肯老實交代,匪首輕笑兩聲,說道:
“原來你什麽都不知道啊,那我隻好把李厚請來,看看他是否知道些什麽。”
李厚是李忠的兒子,不滿一周歲,還不會發音,更別提說話了。
最重要的是,李厚並沒有生活在李家鎮,而是在一個鄉下村落裏,匪首極其容易找到他。
匪首拿李厚要挾李忠,李忠臉色大變,雙腿一彎,便跪在地上,苦苦的哀求道:
“好漢,你有什麽事衝我來,別傷及無辜,我兒他還不滿一周歲,孩子是無辜的啊。”
匪首一腳踹在李忠身上,把他踹倒在地上,隨後說道:
“老東西,你最好趁我還有耐心,把事情交代清楚,我聽說吃了嬰兒的心頭血可以延年益壽,你說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李忠以為,無論說是不說,全家都難逃一死,再加上李有財對他不薄,他幹脆把心一橫,帶著死誌說道:
“大人,李家沒有販賣私鹽,就算你殺我全家,我也要這樣說。”
匪首眨了眨眼睛,李忠好像把他當成官府的人了,橫豎都是死,怪不得李忠如此忠心。
“你好像搞錯了一件事,我可不是官府的人,如果我真是官府的人,早就把李家抄家了,還會在這裏跟你拐彎抹角?”
李忠也有些糊塗了,單樂縣的最高官員,縣令也已經被他們收買,那匪首確實有可能不是官府的人,不然縣令應該會早先通知他們。
“那你到底是何人?”
“我,我不過就是一個普通山匪罷了,聽說李家在私下裏販鹽,兄弟們眼熱,也想摻和一腳。”
李忠有些相信,對方確實不是官府的人,對方極有可能是李家的對頭,不然行事不會如此囂張。
匪首頓了頓,接著說道:
“可惜,李家家大業大,看不上我這幫兄弟們,我隻好出此下策了。”
李忠討好的笑道:
“既然如此,不如匪首把李老爺請出來,我勸勸老爺,讓好漢們參與進來,大家和氣生財,和氣生財。”
匪首搖了搖頭,說道:
“不行,李財主的兩隻耳朵都被我割了下來,這個梁子是結下了,我不妨告訴你,李財主絕對不會活著走下山。”
李忠心裏一驚,對方這是鐵了心的要殺死李老爺啊。李忠不死心的問道:
“不知好漢可否高抬貴手,放我們老爺一馬,我保證,老爺他迴去後絕對不會報複各位好漢。”
匪首不滿意的看著李忠,笑眯眯的說道:
“我覺得啊,你還是擔心一下你自己吧,我可沒說過放你活著下山。”
李忠的心驟然緊縮,這群山匪簡直是窮兇極惡,一點道上的規矩都不講。
行有行規,道有道義,即使是山匪,也不能任意破壞規矩。
匪首把肉票撕了,以後誰還肯交贖銀啊!山匪若是壞了規矩,官府可能不管,但其他的山匪必定要管,因為壞規矩的山匪破壞了其他山匪的利益。
誰懲處了壞規矩的山匪,誰的名氣就會大漲,到時無論是下山收取銀子,還是招收人馬,都有極大的優勢。
因此,哪個山匪要是壞了規矩,其他的山匪都會積極的攻打他,除非這個山匪一家獨大,可以猛虎敵群狼。
在李有財的性命與自己選擇之間,李忠首先選擇自己的性命,他戰戰兢兢地問道:
“好漢,如何才能放過小老兒一家?”
匪首笑著說道:
“很簡單,隻要你殺了李有財,作為投名狀,加入我們便可。”
李忠頓時進退兩難,一方麵是自家老爺的性命,一方麵是自己的全家性命,要早知道如此,他當初就不來贖人了。
匪首看著李忠,引誘道:
“你有什麽好猶豫的?想想你的小兒子,他還沒有叫過你爹吧,你就甘心這樣死去嗎?反正李有財必死無疑,不如讓他臨死前發光發熱一下吧。”
李忠一大把年紀了,就李厚那麽一個寶貝兒子,若是李厚有個萬一,那麽李忠就要絕後了。
李忠最終還是做出了選擇,他苦惱的說道:
“老爺對我不薄,可他一生作惡無數,就讓他臨死前做一件好事吧。”
看到李忠做出正確的選擇,匪首滿意的笑了:
“別急,既然我們都是自己人了,那你告訴我,李財主的藏鹽地點與人名冊在哪裏?”
李忠為難的說道:
“好漢,我隻知道藏鹽地點在哪裏,至於人名冊,我實在是不知啊。”
匪首想了想,也對,藏鹽地點被發現了,隻是一小撮人遭殃,而人名冊一旦被發現,上至受賄的官員,下至運鹽的鹽販,全部都要遭殃。
匪首思考良久,說道:
“那這樣吧,你幫我演一出戲。”
茅草屋內,李有財昏昏欲睡,他身上的傷口已有腐爛化膿的跡象,匪首走了進來,假惺惺的笑道:
“看來李財主還沒死啊,我聽說,說李繼財不是你的親生兒子,而是李有福的種,不知道這是否是真的?”
李有財無比虛弱的問道:
“你聽誰說的?”
李繼財是李有財唯一的兒子,李有財對他疼愛有加,李繼財平時混賬慣了,而李有財極少懲罰李繼財,隻希望,李繼財能夠繼承自己的家產。
李有財能夠強撐到現在,李繼財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匪首一臉陰險,露出狡黠的笑容,說道:
“鎮裏都傳遍了,我想不知道都難啊。”
說完,匪首笑著走了出去。
李有財的思緒漸漸飄向了以往的迴憶,每次李繼財犯了大錯,他想要實施家訓時,李有福都會出麵阻攔,說繼財還小,以後長大了便會懂事。
還有,李繼財平日裏在縣城廝混,與李有福走得近,常常夜不歸宿,他一直疑惑,為什麽李繼財更加親近於李有福,而不是他李有財?
李有財越想越覺得可疑,他覺得李繼財與李有福長得好像,兩人的鼻子像,眼睛像,臉型也像,真是哪哪都像。
李有財心中充滿了疑慮,他感覺夫人賈映月好像也與李有福走得有些近。
人一旦懷疑起來,他所有的思維都偏向於懷疑的方向,而忽略了其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