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牛打量了一眼孫誌才那精致綢緞穿著,心中便已了然,此人必是個有錢有地位的主兒。
不過,他的身材並不肥胖,反而有些瘦弱,想來,他對美食的欲望並不強烈。
張三牛一時不知該如何迴答才能惹怒他,索性實話實說:
“我求學自然是為了當官,我要做人上人,穿上漂亮又昂貴的衣服,天天都能吃香的喝辣的,每次出門都要威風凜凜,身後還要跟著一群小弟供我驅使。”
孫誌才本是朝中官員,官居正六品諫臣,是出了名的清官,因敢於直言,得罪了一方貪官,皇帝以年老為由,讓他迴家養老。
如今,孫誌才在家養老,自辦私塾,為單樂縣培養人才,也是為了證明自己尚未老邁。
孫誌才被貪官搞下台,最痛恨的便是那些貪官汙吏,張三牛的話猶如一把利刃,直插他的心窩,氣得他胸膛上下起伏,顫抖的手指著張三牛,怒喝道:
“不學無術的東西,你這輩子都別想拜老夫為師,給老夫滾。”
說完,孫誌才一揮衣袖,轉身走進門內,門倌立刻關上了大門。
門內傳來孫誌才責罵門倌的聲音:
“以後再遇見那兩個混賬東西,就把他們統統趕走。”
“是,老爺。”
門外,張運國與張三牛麵麵相覷,自始至終,張運國都沒說上一句話,待他迴過神來,自己已被拒之門外。
良久,張運國歎息一聲,對著張三牛問道:
“兒啊,你怎能如此說話呢?”
張三牛仿佛沒有做錯事的樣子,他一臉天真地反問道:
“爹呀,你讓我上學不就是為了那個嗎?我哪裏說錯了啊?”
張運國一臉木然,張三牛確實沒有說錯話,但也不能實話實說啊,好歹講點好聽的,把麵子工程搞得好看一些啊。
為了張三牛,張運國特地打聽了許久,方才得知,這個私塾是縣城裏最好的私塾,很多人家都想把孩子送到這裏來上學,大都被孫誌才擋於門外。
張運國也是抱著試試的心思,畢竟張三牛這麽聰明,也許可以成功拜學,沒成想,短短幾句話的功夫,他們父子倆便吃了閉門羹。
張運國解開係著毛驢的繩子,同時囑咐道:
“兒啊,咱們去下一家,等下遇見夫子你可不能這樣說了啊。”
張三牛頓時呆愣在原地,怎麽還有下一家啊?這一家是僥幸推脫,下一家可能就沒那麽容易了。
來到第二家,這次的夫子名叫周禮仁,看上去十分好說話,總是笑眯眯的。
周禮仁先是讓張運國進了門,叫仆人奉上茶水,然後便談束修,每年五兩銀子。
張三牛一聽,每年要五兩銀子,他開口說道:
“夫子,我隻有二兩銀子,可以先欠著嗎?等我以後做了官再還給你。”
周禮仁聽到張三牛說欠著,頓時兩眼一瞪,輕蔑地罵道:
“就你,還做官?你也不看看你那副窮酸樣?滾,給我滾。”
說完,周禮仁走向後堂,先前端水的那個仆人連推帶趕的把張運國請出了出去。
成功使夫子厭惡,張三牛臉色古怪地跟著走了出去,他在努力壓製內心的激動,如果不是場景不合適,他恐怕會開心的大叫出來。
這一次,張運國來不及說一句話,甚至連口茶水都沒喝上,就被仆人驅逐出門。
張運國每次都插不上嘴,主要是因為他老實本分,從未經曆過這種場麵,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人並非天生就能口若懸河,隻有經曆過,腦細胞突觸進行了連接,大腦內形成了記憶,才能熟練地駕馭語言。
出來後,張運國沉默了片刻,他問張三牛:
“咱家不是有銀子嗎?”
張三牛腦袋微微傾斜,眼睛不自覺地向上瞟:
“誒,我隻有二兩銀子,我還以為要用自己的銀子交束修呢。”
兩人的思維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張三牛說的是自己的私房錢,而張運國說的是家裏的公共財產。
張運國再次沉默下來,他明白了張三牛的意思,但是張三牛手上應該有近四兩銀子,不知道他為什麽說隻有二兩。
張運國不知道張三牛買豬的事,經過兩個月的分成,張三牛手上的私房錢確實隻有二兩左右。
不過,張運國並沒有詢問張三牛把錢花在哪裏了,而是斬釘截鐵地說道:
“咱們去下一家,這次一定要進入私塾。”
張三牛忍不住發起了牢騷:
“怎麽還有啊?”
張運國疑惑地把目光投向張三牛,張三牛為了掩飾自己,連忙接著上句說道:
“那真是太好了!”
張三牛無精打采地跟在張運國身旁,兩人朝著第三家私塾走去。
張三牛心中不停地抱怨著,他實在想不明白,區區一個小縣城,怎麽會有這麽多私塾?
實際上,一個縣城三萬人口,適齡孩童取十分之一,也不過三千人;能讀得起書的再取十分之一,也不過三百人。
一個私塾的學生有二、三十人,也就是說,一個縣城至少得有十幾個私塾,平均每個鄉鎮才能擁有一個私塾,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
私塾的夫子一般都是秀才學曆,至於孫誌才,他可是進士學曆,因此才能做到京官。
秀才與進士之間還差個舉人,舉人一般可以做地方官,由此可見,孫誌才的含金量很高,想拜他為師的人可不是十裏八鄉那麽簡單了,而是附近幾個縣的學子都想拜入他的門下。
如果孫誌才沒有得罪朝中大佬,他的府中必定門庭若市,張運國估計連他的麵都見不到。
張三牛垂頭喪氣地來到第三所私塾,這次的夫子姓蘇名德誌,名字倒是不錯,就是這長相實在有些難以形容,長得尖嘴猴腮,骨瘦如柴,皮膚就像貼在身上的一層皮。
見到蘇德誌的第一眼,張三牛便躲在張運國後麵,裝作一副被嚇到的樣子說道:
“妖怪,你別吃我,我肉不好吃。”
蘇德誌滿臉黑線,他雖然長相有些磕磣,但也不至於這麽嚇人吧。
蘇德誌的語氣飽含慍怒,聲音有點像鴨子的叫聲:
“你這孩子未免也太無禮了吧。”
張三牛沒有理會蘇德誌的話,而是拉著張運國的胳膊說道:
“爹,我們快走,妖怪要吃人了。”
張三牛一上來就說了一頓胡話,張運國頓時尷尬得像根木頭似的站在原地,他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蘇德誌為自己澄清道:
“老夫是人,不是妖怪。”
張三牛露出小腦袋,倔強地撅著嘴說道:
“妖怪都說自己不是妖怪,你就是妖怪,騙不了我,我眼睛看得可清楚啦。”
不過,他的身材並不肥胖,反而有些瘦弱,想來,他對美食的欲望並不強烈。
張三牛一時不知該如何迴答才能惹怒他,索性實話實說:
“我求學自然是為了當官,我要做人上人,穿上漂亮又昂貴的衣服,天天都能吃香的喝辣的,每次出門都要威風凜凜,身後還要跟著一群小弟供我驅使。”
孫誌才本是朝中官員,官居正六品諫臣,是出了名的清官,因敢於直言,得罪了一方貪官,皇帝以年老為由,讓他迴家養老。
如今,孫誌才在家養老,自辦私塾,為單樂縣培養人才,也是為了證明自己尚未老邁。
孫誌才被貪官搞下台,最痛恨的便是那些貪官汙吏,張三牛的話猶如一把利刃,直插他的心窩,氣得他胸膛上下起伏,顫抖的手指著張三牛,怒喝道:
“不學無術的東西,你這輩子都別想拜老夫為師,給老夫滾。”
說完,孫誌才一揮衣袖,轉身走進門內,門倌立刻關上了大門。
門內傳來孫誌才責罵門倌的聲音:
“以後再遇見那兩個混賬東西,就把他們統統趕走。”
“是,老爺。”
門外,張運國與張三牛麵麵相覷,自始至終,張運國都沒說上一句話,待他迴過神來,自己已被拒之門外。
良久,張運國歎息一聲,對著張三牛問道:
“兒啊,你怎能如此說話呢?”
張三牛仿佛沒有做錯事的樣子,他一臉天真地反問道:
“爹呀,你讓我上學不就是為了那個嗎?我哪裏說錯了啊?”
張運國一臉木然,張三牛確實沒有說錯話,但也不能實話實說啊,好歹講點好聽的,把麵子工程搞得好看一些啊。
為了張三牛,張運國特地打聽了許久,方才得知,這個私塾是縣城裏最好的私塾,很多人家都想把孩子送到這裏來上學,大都被孫誌才擋於門外。
張運國也是抱著試試的心思,畢竟張三牛這麽聰明,也許可以成功拜學,沒成想,短短幾句話的功夫,他們父子倆便吃了閉門羹。
張運國解開係著毛驢的繩子,同時囑咐道:
“兒啊,咱們去下一家,等下遇見夫子你可不能這樣說了啊。”
張三牛頓時呆愣在原地,怎麽還有下一家啊?這一家是僥幸推脫,下一家可能就沒那麽容易了。
來到第二家,這次的夫子名叫周禮仁,看上去十分好說話,總是笑眯眯的。
周禮仁先是讓張運國進了門,叫仆人奉上茶水,然後便談束修,每年五兩銀子。
張三牛一聽,每年要五兩銀子,他開口說道:
“夫子,我隻有二兩銀子,可以先欠著嗎?等我以後做了官再還給你。”
周禮仁聽到張三牛說欠著,頓時兩眼一瞪,輕蔑地罵道:
“就你,還做官?你也不看看你那副窮酸樣?滾,給我滾。”
說完,周禮仁走向後堂,先前端水的那個仆人連推帶趕的把張運國請出了出去。
成功使夫子厭惡,張三牛臉色古怪地跟著走了出去,他在努力壓製內心的激動,如果不是場景不合適,他恐怕會開心的大叫出來。
這一次,張運國來不及說一句話,甚至連口茶水都沒喝上,就被仆人驅逐出門。
張運國每次都插不上嘴,主要是因為他老實本分,從未經曆過這種場麵,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人並非天生就能口若懸河,隻有經曆過,腦細胞突觸進行了連接,大腦內形成了記憶,才能熟練地駕馭語言。
出來後,張運國沉默了片刻,他問張三牛:
“咱家不是有銀子嗎?”
張三牛腦袋微微傾斜,眼睛不自覺地向上瞟:
“誒,我隻有二兩銀子,我還以為要用自己的銀子交束修呢。”
兩人的思維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張三牛說的是自己的私房錢,而張運國說的是家裏的公共財產。
張運國再次沉默下來,他明白了張三牛的意思,但是張三牛手上應該有近四兩銀子,不知道他為什麽說隻有二兩。
張運國不知道張三牛買豬的事,經過兩個月的分成,張三牛手上的私房錢確實隻有二兩左右。
不過,張運國並沒有詢問張三牛把錢花在哪裏了,而是斬釘截鐵地說道:
“咱們去下一家,這次一定要進入私塾。”
張三牛忍不住發起了牢騷:
“怎麽還有啊?”
張運國疑惑地把目光投向張三牛,張三牛為了掩飾自己,連忙接著上句說道:
“那真是太好了!”
張三牛無精打采地跟在張運國身旁,兩人朝著第三家私塾走去。
張三牛心中不停地抱怨著,他實在想不明白,區區一個小縣城,怎麽會有這麽多私塾?
實際上,一個縣城三萬人口,適齡孩童取十分之一,也不過三千人;能讀得起書的再取十分之一,也不過三百人。
一個私塾的學生有二、三十人,也就是說,一個縣城至少得有十幾個私塾,平均每個鄉鎮才能擁有一個私塾,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
私塾的夫子一般都是秀才學曆,至於孫誌才,他可是進士學曆,因此才能做到京官。
秀才與進士之間還差個舉人,舉人一般可以做地方官,由此可見,孫誌才的含金量很高,想拜他為師的人可不是十裏八鄉那麽簡單了,而是附近幾個縣的學子都想拜入他的門下。
如果孫誌才沒有得罪朝中大佬,他的府中必定門庭若市,張運國估計連他的麵都見不到。
張三牛垂頭喪氣地來到第三所私塾,這次的夫子姓蘇名德誌,名字倒是不錯,就是這長相實在有些難以形容,長得尖嘴猴腮,骨瘦如柴,皮膚就像貼在身上的一層皮。
見到蘇德誌的第一眼,張三牛便躲在張運國後麵,裝作一副被嚇到的樣子說道:
“妖怪,你別吃我,我肉不好吃。”
蘇德誌滿臉黑線,他雖然長相有些磕磣,但也不至於這麽嚇人吧。
蘇德誌的語氣飽含慍怒,聲音有點像鴨子的叫聲:
“你這孩子未免也太無禮了吧。”
張三牛沒有理會蘇德誌的話,而是拉著張運國的胳膊說道:
“爹,我們快走,妖怪要吃人了。”
張三牛一上來就說了一頓胡話,張運國頓時尷尬得像根木頭似的站在原地,他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蘇德誌為自己澄清道:
“老夫是人,不是妖怪。”
張三牛露出小腦袋,倔強地撅著嘴說道:
“妖怪都說自己不是妖怪,你就是妖怪,騙不了我,我眼睛看得可清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