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牛領著李二狗迴家,路上看到自己丟棄的艾草,連忙撿了起來。
迴到家後,張三牛按照承諾,取了一文錢給李二狗。
李二狗從竹簍裏挑出 12 隻活蹦亂跳的青蛙,張三牛用空木桶接著,然後用蓋子把木桶蓋住,以防青蛙從木桶裏跳出來。
接下來張三牛又犯難了,他找不到合適的水缸,家裏的大水缸都各有各的用處,勻不出多餘的水缸給他飼養青蛙。
張三牛思考了一會兒,靈機一動,決定用竹條做一個大籠子,把青蛙困在裏麵,往籠子裏放幾盆水,蚊子便會自投羅網。
說幹就幹,張三牛找來竹子,打算把它們劈成長條,刮掉毛刺後,再按照籠子的形狀進行編織。
蛙籠的製作注定是一項耗時耗力的工作,張三牛還沒有做成幾根竹條,張運國幾人就趕著牛車迴來了。
不久,趙雷夫婦也挑著扁擔走了迴來,跟張運國等人簡單寒暄了幾句後,便來到張三牛跟前。
張三牛放下手中的竹條,站在院子裏與兩人交談。
“豆腐賣的怎麽樣?”
趙雷一臉欣喜的說道:
“全賣出去了,總共賣了 45 文。”
張三牛頓時感覺無語,兩人賺了那麽點錢,為何就如此興奮?
張三牛昨夜泡了一鬥黃豆,全部做成豆腐後,有 30 斤左右,卻隻賣了 45 文,而一鬥黃豆便需要 35 文。
也就是說,不算豆渣,兩人也就賺了 10 文錢,這還是沒有交稅的結果。
再加上豆腐這東西保質期極短,要是賣不完,剩下的可就全壞手裏了。
張三牛搖了搖頭,他覺得這錢比登天還難賺,索性隻要個成本錢:
“一鬥黃豆 35 文,你們給我 30 文好了,剩下的 5 文就當是買豆渣的錢了。”
趙雷大吃一驚,隨後說道:
“啊,這怎麽行,有個生計就已經很好了,我們夫妻怎麽能占你的便宜。”
張三牛少年老成的說道:
“算了吧,大家生活都不容易,我也不差那點錢,你把本錢給我就好了。”
趙雷搖著腦袋說道:
“不行,我要是同意了,別人還不得罵我白眼狼啊,我以後出去還怎麽見人。”
信譽本身便是一種財富,在金錢財富與信譽財富的選擇上,趙雷更加傾向於信譽財富。
當然,還有另一種說法,那就是死要麵子活受罪,趙雷唯恐以後在街坊鄰居麵前抬不起頭。
趙欣走了過來,勸說道:
“小雷,你還是接受三牛的提議吧,他真不缺你這點錢。”
張三牛已經很久沒有參與肥皂的製作了,但他依然每個月都能分到半成收益,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承認了這件事。
與肥皂的分成相比較,豆腐的分成確實不值一提,趙欣不能讓娘家人參與肥皂的事業,隻能在其它方麵盡量提供幫助。
趙雷依然固執己見:
“欣姐,我不能這麽做,不然你以後會抬不起頭的。”
知道趙雷為了自家著想,趙欣欣慰的笑了笑,說道:
“你還是管好你自己吧,你要是真想報答三牛,就把豆渣免費送給他吧,我想,他應該很需要這個。”
張三牛靦腆地笑了笑,他心中早就有所猜測,養豬的事肯定瞞不過趙欣,隻是不知道,這事到底是張大牛透露給趙欣的,還是他身上的豬屎味把他暴露了。
張三牛覺得,更大的可能不是豬屎味,因為他經常打掃羊圈,也騎過羊,就算身上有味道,那也是羊膻味。
綿羊是一種比較溫順的動物,隻是惹惱了它,它也會發威,張三牛就曾被綿羊追著頂過一次。
幸虧那隻是一隻小羊,不然張三牛可就要受傷了,自那之後他就再也不敢騎羊了。
趙雷想了想,最終還是同意了趙欣的提議,交給張三牛三十五文錢,張三牛又轉手把錢遞給了趙欣。
廚房的事務都由趙欣掌管,張三牛拿了什麽她都一清二楚,這些都是漏缺,能補上一些是一些。
才過了兩天,張大牛和王鐵柱就風塵仆仆地趕迴來了,兩人的臉龐變得越發黝黑,瞧見張三牛後,都露出了一口潔白的牙齒,在黝黑的臉上顯得格外耀眼。
南山村山清水秀,水質清甜可口,很少瞧見有人露出一副大黃牙。
張三牛有些困惑,張大牛兩人迴來的時間似乎比預計的要早了10天左右。
“大哥,你們好像迴來得早了些,是發生什麽事了嗎?”
張大牛想了想,說道:
“確實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我倆剛進村,還沒喊幾句,就有許多人出來,他們就像一群餓狼,爭先恐後地購買胰子,每個人至少都買了三十塊。”
“所以,我倆很快就把胰子全部賣光了,這就趕緊迴來了。”
無需思考,張三牛便能猜到,有人將肥皂倒手轉賣,哪怕隻賣十五文,也能賺取五文。畢竟肥皂在當前屬於稀缺品,價格低廉,市場遠未飽和,基本上不必擔心賣不出去。
張三牛眉頭緊皺,他推測,那些人可能會將胰子轉賣到縣城。
若是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來個順藤摸瓜,找上張大牛他們可就糟糕了。
在古代,若想經商致富,必須有官府背景,否則隻能做點小買賣,還得忍受官差衙役的剝削。
通常情況下,官府對地方鄉鎮的掌控力度較小,若想征收商業稅,隻能在縣城或重要道路上收稅,至於其他方麵,隻能說是力不從心。
張三牛這種行為,屬於典型的逃稅,沒被抓住還好說,一旦被抓住,對於官差來講,同樣也好說,官差說什麽就是什麽。
此時,有兩個選擇擺在張三牛麵前,一是停止所有與肥皂相關的商業活動,二是繼續從事肥皂事業,同時也要承擔巨大的風險。
不過,目前最重要的是分錢,天大地大,分錢最大。
收迴思緒,張三牛說道:
“嗯,我明白了,這件事需要詳細商討一下,把爹娘叫迴來,我們先分錢,剩下的事等分完錢後再說。”
張運國幾人正在開墾荒地,不過與分福利相比,中途迴來一趟也算不得什麽,張大牛說道:
“哎,我這就去找爹娘。”
迴到家後,張三牛按照承諾,取了一文錢給李二狗。
李二狗從竹簍裏挑出 12 隻活蹦亂跳的青蛙,張三牛用空木桶接著,然後用蓋子把木桶蓋住,以防青蛙從木桶裏跳出來。
接下來張三牛又犯難了,他找不到合適的水缸,家裏的大水缸都各有各的用處,勻不出多餘的水缸給他飼養青蛙。
張三牛思考了一會兒,靈機一動,決定用竹條做一個大籠子,把青蛙困在裏麵,往籠子裏放幾盆水,蚊子便會自投羅網。
說幹就幹,張三牛找來竹子,打算把它們劈成長條,刮掉毛刺後,再按照籠子的形狀進行編織。
蛙籠的製作注定是一項耗時耗力的工作,張三牛還沒有做成幾根竹條,張運國幾人就趕著牛車迴來了。
不久,趙雷夫婦也挑著扁擔走了迴來,跟張運國等人簡單寒暄了幾句後,便來到張三牛跟前。
張三牛放下手中的竹條,站在院子裏與兩人交談。
“豆腐賣的怎麽樣?”
趙雷一臉欣喜的說道:
“全賣出去了,總共賣了 45 文。”
張三牛頓時感覺無語,兩人賺了那麽點錢,為何就如此興奮?
張三牛昨夜泡了一鬥黃豆,全部做成豆腐後,有 30 斤左右,卻隻賣了 45 文,而一鬥黃豆便需要 35 文。
也就是說,不算豆渣,兩人也就賺了 10 文錢,這還是沒有交稅的結果。
再加上豆腐這東西保質期極短,要是賣不完,剩下的可就全壞手裏了。
張三牛搖了搖頭,他覺得這錢比登天還難賺,索性隻要個成本錢:
“一鬥黃豆 35 文,你們給我 30 文好了,剩下的 5 文就當是買豆渣的錢了。”
趙雷大吃一驚,隨後說道:
“啊,這怎麽行,有個生計就已經很好了,我們夫妻怎麽能占你的便宜。”
張三牛少年老成的說道:
“算了吧,大家生活都不容易,我也不差那點錢,你把本錢給我就好了。”
趙雷搖著腦袋說道:
“不行,我要是同意了,別人還不得罵我白眼狼啊,我以後出去還怎麽見人。”
信譽本身便是一種財富,在金錢財富與信譽財富的選擇上,趙雷更加傾向於信譽財富。
當然,還有另一種說法,那就是死要麵子活受罪,趙雷唯恐以後在街坊鄰居麵前抬不起頭。
趙欣走了過來,勸說道:
“小雷,你還是接受三牛的提議吧,他真不缺你這點錢。”
張三牛已經很久沒有參與肥皂的製作了,但他依然每個月都能分到半成收益,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承認了這件事。
與肥皂的分成相比較,豆腐的分成確實不值一提,趙欣不能讓娘家人參與肥皂的事業,隻能在其它方麵盡量提供幫助。
趙雷依然固執己見:
“欣姐,我不能這麽做,不然你以後會抬不起頭的。”
知道趙雷為了自家著想,趙欣欣慰的笑了笑,說道:
“你還是管好你自己吧,你要是真想報答三牛,就把豆渣免費送給他吧,我想,他應該很需要這個。”
張三牛靦腆地笑了笑,他心中早就有所猜測,養豬的事肯定瞞不過趙欣,隻是不知道,這事到底是張大牛透露給趙欣的,還是他身上的豬屎味把他暴露了。
張三牛覺得,更大的可能不是豬屎味,因為他經常打掃羊圈,也騎過羊,就算身上有味道,那也是羊膻味。
綿羊是一種比較溫順的動物,隻是惹惱了它,它也會發威,張三牛就曾被綿羊追著頂過一次。
幸虧那隻是一隻小羊,不然張三牛可就要受傷了,自那之後他就再也不敢騎羊了。
趙雷想了想,最終還是同意了趙欣的提議,交給張三牛三十五文錢,張三牛又轉手把錢遞給了趙欣。
廚房的事務都由趙欣掌管,張三牛拿了什麽她都一清二楚,這些都是漏缺,能補上一些是一些。
才過了兩天,張大牛和王鐵柱就風塵仆仆地趕迴來了,兩人的臉龐變得越發黝黑,瞧見張三牛後,都露出了一口潔白的牙齒,在黝黑的臉上顯得格外耀眼。
南山村山清水秀,水質清甜可口,很少瞧見有人露出一副大黃牙。
張三牛有些困惑,張大牛兩人迴來的時間似乎比預計的要早了10天左右。
“大哥,你們好像迴來得早了些,是發生什麽事了嗎?”
張大牛想了想,說道:
“確實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我倆剛進村,還沒喊幾句,就有許多人出來,他們就像一群餓狼,爭先恐後地購買胰子,每個人至少都買了三十塊。”
“所以,我倆很快就把胰子全部賣光了,這就趕緊迴來了。”
無需思考,張三牛便能猜到,有人將肥皂倒手轉賣,哪怕隻賣十五文,也能賺取五文。畢竟肥皂在當前屬於稀缺品,價格低廉,市場遠未飽和,基本上不必擔心賣不出去。
張三牛眉頭緊皺,他推測,那些人可能會將胰子轉賣到縣城。
若是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來個順藤摸瓜,找上張大牛他們可就糟糕了。
在古代,若想經商致富,必須有官府背景,否則隻能做點小買賣,還得忍受官差衙役的剝削。
通常情況下,官府對地方鄉鎮的掌控力度較小,若想征收商業稅,隻能在縣城或重要道路上收稅,至於其他方麵,隻能說是力不從心。
張三牛這種行為,屬於典型的逃稅,沒被抓住還好說,一旦被抓住,對於官差來講,同樣也好說,官差說什麽就是什麽。
此時,有兩個選擇擺在張三牛麵前,一是停止所有與肥皂相關的商業活動,二是繼續從事肥皂事業,同時也要承擔巨大的風險。
不過,目前最重要的是分錢,天大地大,分錢最大。
收迴思緒,張三牛說道:
“嗯,我明白了,這件事需要詳細商討一下,把爹娘叫迴來,我們先分錢,剩下的事等分完錢後再說。”
張運國幾人正在開墾荒地,不過與分福利相比,中途迴來一趟也算不得什麽,張大牛說道:
“哎,我這就去找爹娘。”